生命是短暂的,吸烟会使生命更加短暂,如果我们少一支灰色的烟,就会多一片蓝色的天。
一、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二、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三、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
四、烟草烟雾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
五、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导致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
六、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七、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八、在室内设置吸烟区(室)、安装通风换气设施等均不能避免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九、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
十、“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十一、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口腔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等。
十二、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青少年哮喘,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
十三、吸烟可以增加肺结核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十四、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
十五、男性吸烟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十六、女性吸烟可以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流产、死胎、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十七、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十八、吸烟可以导致牙周炎、白内障、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皮肤老化、老年痴呆、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降低和消化道溃疡。
十九、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鼻窦癌。
二十、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成年人急慢性呼吸道症状、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十一、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婴儿出生体重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早产、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
二十二、二手烟暴露可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中耳炎。
二十三、戒烟是降低吸烟危害的唯一方法,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二十四、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吸烟者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延缓上述疾病的进展,并改善预后。
二十五、吸烟的女性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戒烟,可以降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多种问题的发生风险。
二十六、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依靠专业化的戒烟治疗。
二十七、吸烟者应当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不在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和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
二十八、吸烟者应当积极戒烟,吸烟者本人的戒烟意愿是成功戒烟的基础。
二十九、戒烟门诊可向吸烟者提供专业戒烟治疗。
三十、全国戒烟热线电话为400 888 5531,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电话为12320。
校园欺凌类型
典型欺凌者:
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1、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2、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校园欺凌欺负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中国尚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
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983年,挪威的全国性调查显示,7~16岁的学生中,15%的人与欺凌行为有关。
2011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关于美国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50%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7%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难过的方式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10%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至少一次带武器到学校。
2015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调查显示,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12.7%。
中国的校园欺凌整体现象情况如何?《中国新闻周刊》访问的近十位相关专业人士均表示,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现有调查多是学者或相关机构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其目的多是为了针对一个项目和课题收集数据。
一个范围相对较大的调查发生在2002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文新等人针对山东省9205名城乡中小学生作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专门调查。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有欺凌或被欺凌问题,1371(14.9%)名学生自认为受欺凌者,227(2.4%)名学生自认为是欺凌者。研究还发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欺凌行为会有所变化。年级越高,采取语言欺凌的人数越多。
校园欺凌防范技巧
1、吃穿用度低调点:日常穿着要保持低调,不要盲目攀比,防止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2、按时回家不贪玩:对校园欺凌的易发时段(上学、放学,课间休息,室外活动课程时间等),易发地点(校园内的厕所,树丛后,围墙边,校园周边废弃房屋等)要有所重视,规避偏僻路段,按时回家。
3、无谓冲突要避免:平心静气,不惹事端。
4、出行带上小伙伴:出门时,应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行动,不要落单。
校园欺凌应对技巧
1、遇到侵害会说“不”:遇到侵害时,要挺胸抬头,表情坚定,目视对方,清晰而明确地正告对方,起到震慑作用,令其知难而退。
2、沉着冷静巧应付: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时,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拖延时间。
3、缓和气氛少动怒:遭遇众人包围时,应从双方共同认识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寻找话题,防止激怒对方。
4、保证安全多求助:不贪恋随身财物,以保障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寻机向周边高年级的同学、老师、警察或路人求助,脱离险境。
眼睛一旦近视,将会给你平添许多烦恼。同学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千万不能掉轻心啊!
预防近视应做到:
1.看书写字时间不宜过久,持续1~1.5小时后要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眼睛向远眺,做眼保健操(现在的手持设备还有电脑的使用距离与读书写字差不多,所以也要注意使用时间)
2.写字读书要有适当的光线,光线最好从左边照射过来。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线下看书、写字,减轻视力疲劳。
预防近视“五要七不要”
五要”是指:
1、要端正读写姿势,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cm外,不能小于24cm。防止趴着、歪着头看书写字,对眼睛和身体的生长发育都不利。
2、每天保证有2次高质量的眼保健操。通过对眼睛周围穴位的按摩,促进眼睛周围血液循环,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机能,大脑细胞处在清醒状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质,如打乒乓球、放风筝、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游戏,通过体育活动,给眼睛放假。
4、保证营养全面,切勿偏食。少吃会降低视力的甜食和酸性食物,特别是少吃烤羊肉串、烤鱼串、炸鸡腿等。
5、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头晕、眼干、眼痛、眼涩、视物重影时,及时就诊。
“七不要”是指:
1、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不玩电子游戏。看电视要在三米以外,每隔30至40分钟向远处眺望5至10分钟。游戏机也是损害青少年视力的一大“杀手”。长时间注视着闪烁不定的屏幕,容易造成视力疲劳,促使睫状肌痉挛,导致近视眼不断加深,尤其是手掌机对视力危害更大。
2、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环境中阅读、写字。
3、不要躺着、趴着或斜眼看书,不要伏在桌面上写字。
4、不要走路或在开动的车船里看书写字。
5、不要写过小的字体或看印刷不清的书刊。
6、不要忘记越是学习紧张,就越要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7、不要长时间过度用眼,学习35分钟后,应有短时间的休息,眼眼向远处眺望,眼内外肌肉得到适当放松和休息,闭目、内视,让整个眼球得到放松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