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6分)
险jùn( ) 凹者为hè( ) 积zǎn( )
概lǜ( ) 谆谆( )教导 茅塞( )顿开
2、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2分)
A、骚人(诗人、文人) 明察秋毫(眼力) 心旷神怡(愉快) 红紫芳菲(花草的芳香)
B、项为之强(僵硬) 莫名其妙(说出) 不屈不挠(弯曲,比喻屈服) 群星荟萃(聚集)
C、小心翼翼(严肃谨慎) 道听途说(道理) 不胜凉意(胜利) 出谋划策(计谋)
D、素帐(白色的)区区小事(小,微不足道)小立片刻(短暂、暂时)茫然若失(失意的样子)
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B、眼看87级别新生穿着军训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
C、那主席火了,粗鲁地从头到脚大量了贾里一番,说,“我正忙着呢!”
D、初一算是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4、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2分)
A、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B、两个学校的全体学生举行了联欢会。
C、王磊走了半个小时了。
D、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同学。
5、默写。(7分)
①夏蚊成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三岁的际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③《伟人细胞》节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秦文君是______(时期)女作家。
④我们是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啊,搀起手来,少年歌在口,同行入灿
烂的前程。
⑤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是多么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遵照例句格式和写法,仿写句子。(4分)
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________,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你走在大街上,忽然身边一个衣衫破旧50上下年纪的乞丐向你伸手乞讨时,你如何应对?(不多于40字)(4分)
二、阅读与理解(32分)
(一)(10分)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①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细细地读那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②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如果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十三岁的际遇》)
8、解释文中的词语:(2分)
①敏感 ( )
②一视同仁( )
9、“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一句在结构上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2分)
10、与划线句①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B、汤姆说现在兴许是星期天了——说不定已是星期一了。
C、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整根儿蜡烛和三四个蜡烛头——然而他还得节省。
D、晓君对着已经逐渐走远的好朋友国军喊到:“明天再见——不见不散啊——”
11、联系上下文,请说说划线句②中“我”体会到“老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2分)
12、为什么说“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请说说自己的理解。(2分)
(二)(10分)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A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B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C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D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人是一本书》)
13、找出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1分)
14、找出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1分)
15、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处,其先后顺序应是( )(2分)
A、思维缜密 B、洒脱飘逸 C、多愁善感 D、乐观风趣
16、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什么?(2分)
18、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2分)
(三)(12分)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的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不仅仅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俐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19、“生命的支点”指的是什么?(3分)
20、生命为什么需要支点?(2分)
21、支点回报生命的是什么?(2分)
22、文中加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3、作者引用伽俐略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并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①祠者:管祭祀工作的人;②舍人:手下办事人员;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24、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作青云白鹤观( )
②徐喷以烟 ( )
③引酒且饮之 ( )
④终亡其酒 ( )
25、请说说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3分)
①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人饮之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安能为之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这则小故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甲)文中的“余”能把蚊子想象成“群鹤”,并且获得“物外之趣”;而(乙)文中的“先成者”却在画好蛇后“吾能为之足”,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生活中的
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四、
28.根据下面提供的话题,任选一题。题目自定,500字左右。
①成长
②我有过的第一次
四年级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径斜( )( ) 霜叶( ) 塞下( ) 千嶂( )
燕然未勒( )( ) 羌管( ) 不寐( ) 独倚( )
二、记诵《山行》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
3.诗中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2
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雕()画()尽收眼()()()相对姹()嫣()
五()缤()格外挺()()()起舞花()锦()
(1)联欢会上,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
(2)登上东方明珠,外滩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
(3)孔雀开的尾屏多像一把()的扇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第三自然段按___________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们分别是北端的________、南端的_________、中央的_________、东西侧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象征着________。
(3)入夜,()、(),天安门广场一片辉煌。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纵情歌唱。(),(),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是对偶句,它是仿照王勃的“(),()”写的。
提高题: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1)沸腾(水开了)
沸腾(场面热闹)
(2)骄傲(得意)
骄傲(自豪)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3
一、认真读拼音,可要把字写对哟!
jū ɡōnɡ chénɡ jì chén liè pí juàn
( ) ( ) ( ) ( )
jī nù rèn shi chu wù chū zū
( ) ( ) ( ) ( )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四(1)班夺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拔河比赛的冠军被四(1)班夺得了。
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画界。
三、比一比,再组词。
悲( ) 列( ) 努( )
辈( ) 例( ) 怒( )
租( ) 绩( ) 倦( )
祖( ) 级( ) 卷( )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4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词语。
yōnɡjǐjiānɡzhèwānyántūwù sēn yù
shāowēiéjiǎotúnbùyuántóu
2、形近字组词。
兀适皇碗
元造呈蜿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仿佛——观赏——
明艳——依据——
反义词:拥挤——昏暗——
蜿蜒——聚集——
【句段集锦】
1、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明艳”的近义词是“鲜艳”。
(2)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题:“山势”和“气势”两词中的“势”都是“表现出来的情况”的意思。
(3)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时,由外洞直接进了内洞。
(4)内洞的特点是大而黑。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5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这篇课文是________国作家(A中国B日本C俄国)________创作的,课文是从白公鹅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的,表现了白公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短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移
C表示声音延长
3.这段话是作者逗笑的话,表达了一种_________之情,所以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调。
三、动物成语我会填
_________行_________步________毛蒜皮
_________立_________群________雀无声
_________飞_________跳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6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1.蟋蟀钻(zuānzuàn)在土底下干活。
2.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chāchà)不多和蝉—样有名。
3.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qīnɡqínɡ)斜地铺开。
4.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tātà)地。
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里。
1.毫豪
我为蟋蟀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到自()。
我们要()不利己,专门利人。
2.扒趴
我()了一个口子,把池里的水排干。
壁虎()在墙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虫子。
三、选择合适的词,填在()里。
1.慎重郑重
我国政府再一次()声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柔弱软弱
别看蟋蟀的工具是那么(),却能挖掘出舒适宽敞的住宅。
3.搜索搜集
每当学习新课前,我总要去()相关的
四、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原意不能改变)
1.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五、读下面的话,并回答问题。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么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这段话中有一个设问句,请用“”画出来。
2.蟋蟀挖掘的工具是什么?
3.你最佩服蟋蟀什么精神?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7
一、在()里填上量词。
一()竖杆一()住宅一()装置—()窗户
一()电脑一()指令—()家具一()浴室
二、写出近义词。
舒适——()综合——()即便——()
悦耳——()自行——()立即——()
三、读了《电脑住宅》后,我们感受到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要是有间电脑书房该多好呀!可惜这篇课文没有这个内容,请你大胆想象,设计一间电脑书房,把你的方案写下来,让大家欣赏。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8
课内阅读(13分)
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都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从、、、等表现环境恶劣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李时珍
的精神。(4分)
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是说的,他的话中有两处对比,一是把和对比,强调苦多了;二是把和个人吃苦对比,强调吃苦值得,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出他的高贵品质。(6分)
3.它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几句话主要写李时珍这个过程是危险的,他这么做为的是,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3分)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9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阳光照在草地上。(比喻句)
阳光像利箭一样,照在草地上。
2、他跑得飞快。(比喻句)
他像离弦的箭一样跑得飞快。
3、荷花在池中随风摆动。(拟人句)
荷花在池中随风跳舞。
4、春雨沙沙,小草儿长出了嫩芽。(拟人句)
春雨沙沙,小草儿穿上了绿衣裳。
5、教室里真静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夸张句)
二、修改病句
1、掌声一阵阵地打断了我的思路。
一阵阵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2、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吃到苹果、梨、桔子和水果。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吃到苹果、梨、桔子等水果
4、他的建议基本上是完全可行的。
他的建议是完全可行的。或者他的建议基本上是可行的。
5、听了我的话,妹妹七嘴八舌地乱嚷起来。
听了我的话,妹妹乱嚷起来。
6、经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经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减少了。
四年级语文课后题10
一、5分钟查字典练习。
1。角膜:“膜”字部首是()查音序()全字共()画。
抄出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2。患病:“患”字部首是()除部首再查()画。
抄出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二、你能根据拼音把下边的词语写得又正确又工整吗?
juānzènɡlǐnɡwùhuīyìnɡwánzhěnɡyíyuàn
()()()()()
yánzhnɡmánɡtónɡyōnɡbàosànɡshēnɡfēnxiǎnɡ
()()()()()
三、你的词语积累有进步吗?试着补充下边的词语。
不()自()()()横溢重见()()
()泪()眶()()其来()()长辞
四、区别字形与读音,分别组词语。
取()借()增()佛()
敢()错()赠()拂()
苦()报()娇()幸()
若()抱()骄()辛()
难nán() 重zhnɡ()
nàn() chónɡ()
像鸟一样感恩
马国福
天气??报说将有大雪,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推开窗,窗外的雪松、槐树、屋顶、汽车、草坪、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雪还在下,密密麻麻凌乱地随着风,像书法家笔下的狂草。
下楼买早点,几乎每棵人行道旁边的树枝都被压断,树枝连着树皮悬挂在树干上,往日绿油油的树一夜之间变成了骨折受伤的病人,它们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雪后的小区格外宁静。我注意到许多鸟儿烦躁不安地鸣叫着飞来飞去,惊起树枝上的雪嗖嗖落下。
买了早点上楼,站在阳台上看雪,几只麻雀穿梭在雪松树枝丛中,不停地鸣叫,呼朋引伴,一些麻雀从不远处飞来,它们站在雪松树冠下没有落雪的树枝上,叽叽喳喳,似乎商量着什么,这声音和往常好天气里的不一样,充满了有些焦虑,全然没有了往日晴空中欢快的旋律。突然间,我想起来了,它们肯定是为雪后的食物惆怅鸣叫。
打开电视,新闻里说,这雪是五十年未遇的暴雪,积雪厚度达20厘米,许多地方停水、停电、停气,交通中断,人民受灾。政府正竭尽全力积极领导人民抗雪,减少暴雪带来的损失??
在暴雪中,只要口袋里有钱就可以不费力地到饭店、超市购买食品渡过难关,可它们呢?雪那么厚,它们不可能用纤弱的脚拨开厚厚的积雪寻找到食物。我想起一个朋友在我主编的一本书中的手迹“每次表达,都是一次灵魂的裸露,我背负着自己的十字架,去亲近自由纯净的天空,像鸟儿用眼瞳检阅云朵,像风用脚趾捕捉岸和波涛”。它们只能无助地躲在屋檐下,树丛中,大雪寒风刮不到的地方,寻觅一些短暂的温暖,用焦虑的鸣叫表达内心的无助,用惆怅的眼神搜寻可以落脚的狭小锥地,用微薄的力量抵抗这越下越猛的风雪。
我对这些鸟儿充满了敬意、怜悯。
它们是尘世间最干净的灵魂,不象我们人类,不停地向大自然攫取,让欲望撑破有限的头颅,而它们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的需求简单至极,一些昆虫、瘪谷、露水就能让它们满足。我们从自然界不停攫取自身需求的能源、乳汁、力量,而回报自然的只有污染、垃圾、噪音和伤害。它们用干净的羽毛梳理云朵,用简单的歌声缔造天籁,用小小的头颅叩拜感恩大地。它们用人们遗弃的丝麻、碎布、棉花造就的巢是自然界最干净、温暖,接近生命本质的家园。
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头筑起的家园以及家园里的一切物什,有那一样不是从大自然索取的呢?
我们向自然的过渡索取造成的间接后果带来的惩罚牵连着自然界那些无辜的生灵。我们脚下的大地、河流、山川、树木被那些鸟儿神一样守护、爱恋着。我们耳边喧嚣鼎沸的交易声、计较声、斗争声被那些鸟儿用天籁一般的'声音过滤着净化着。
雪还在下,家里的冰箱里有鸡鸭鱼肉、蔬菜大米,我不担心一日三餐,但我不知道那些鸟儿的早餐、午餐、中餐在哪里?
我只希望雪早点停下来,太阳早日出来,让那些鸟儿不必为今天愁,也不必为明天忧,我更希望雪停后,我们能真正安静地坐下来,低下头深深思考,然后从容而又感恩地走在充满阳光和鸟鸣的大地上。
1.文章的标题是“像鸟一样感恩”,那么,鸟感谁的恩?又是怎样感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词语,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像鸟一样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二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下面的句子。
用焦虑的鸣叫表达内心的无助,用惆怅的眼神搜寻可以落脚的狭小锥地,用微薄的力量抵抗这越下越猛的风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大自然或天地(1分)。它们用干净的羽毛梳理云朵,用简单的歌声缔造天籁,用小小的头颅叩拜感恩大地,用人们遗弃的丝麻、碎布、棉花做巢(2分)。
2. (2分)对鸟充满了敬意、怜悯的人(2分)。
3. (2分)从侧面烘托雪之大(1分),为鸟儿的出场设置背景(1分)。(意思相近即可)
4. (2分)用排比的手法渲染鸟儿雪后的艰难处境(1分),表现了作者对鸟儿的怜悯(1分)。
5. (3分)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即可。示例:读了这篇文章,我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应该像鸟一样感恩,感大自然之恩,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