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本文为微信群规章制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微信群规章制度一
1、目的
为更好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络,提高办公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酒神公司所建立的微信群
3、基本要求
3.1、指定微信群名,明确应加人员、微信发布内容及群管理员。
3.2、群成员一律实名制。操作方法:进入微信群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图标,在打开的菜单中对“我在本群的昵称”进行修改即可。
3.3、命名规则:部门+姓名;例如:“销售部-张三”。
3.4、严格保守公司机密,对业务通报、群内信息、工作内容等敏感信息严禁转发给非相关人员,一经发现则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3.5、领导人在群里下达的当天需要完成或者解决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必须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马上予以回复确认,即使当时难以解决,也要即使在群里作出回应或给出可解决的实施办法,如超过30分钟依然没有回应或解决的,则按照公司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3.6、禁止在群内发布不良倾向、色情、赌博、病毒链接、无关商业广告及其他有害信息;禁止诋毁公司及其各部门和员工形象,一经发现则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3.7、如果群内成员不停从群管理、执意退群,则以警告处分,退群带来的后果个人承担。
3.8、对于公司对外的分享信息,每人均有义务分享到朋友圈增加活动效果和公司影响力。
4、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微信群规章制度二
一、进群要求
1、德鲁克咨询微信群只加本单位员工,非本单位员工请勿入。
2、群成员一律实名制。具体操作步骤:进入微信群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图标,在打开的菜单中对“我在本群的昵称”进行修改即可。
二、信息发布要求
1、务实、效率、正面,重在价值分享。
2、倡导“干货”分享,欢迎正能量话题讨论。
3、发布管理咨询行业相关新闻。
4、鼓励分享时政、财经、科技等有价值信息,内容请在200字内,超过则使用链接分享。
5、严禁发布反党反政府负面消息。
6、允许发图,图片内容健康,不得有反动、色情等内容,不可恶意刷屏。
7、聊天内容不得包含任何恶意人身攻击行为,在群里漫骂他人,出粗言者。
8、不提倡政治话题出现,所有管理员均有权随时终止政治话题。
9、晚上23:30至早上07:30休息时间段请勿群聊。
三、微信群管理规则
1.微信群统一由人资中心管理,负责群成员实名制、聊天监管、违规处理等。
2.每日检查群成员,不应加入人员予以剔除。
3.对群成员发布非本群应发容有权制止,并指导其发布相应的内容,有权终止不合时宜的话题和言语。
4、不得发布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信息,违者直接清退出群。
5、不尊重他人或故意打断其他成员的'发言,警告处理。
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微信群规章制度三
公司微信群管理制度由我整理,为了公司员工,上下级之间更密切的联系,沟通,公司会设立微信群,提出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下面是我整理的公司微信群管理制度:
一、总则
更好的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沟通联络,提高办公效率,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二、微信群设置
(1)微信群名:ART精英交流群。
(2)公司全体管理人员(总监、店长、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必须加入本群。
(3)所有群员在进入本微信群后,一律以姓名为群昵称。具体操作步骤:进入微信群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图标,在打开的菜单中选择详细设置对我的群昵称进行修改即可。
(4)所有群员需使用本人头像。
三、微信群内容
(1)发布正面、积极的内容。
(2)树立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分享好的经验,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
(3)本群交流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情、暴力等内容。
(4)严格保守公司机密,对业务通报、群内信息、工作内容等严禁转发给非相关人员,一经发现给予严重警告。
(5)严禁在群内发布色情、赌博、病毒链接,一经发现,一经发现给予严重警告。
四、微信群管理要求
(1)群中只用于公务,不得作其他私密交流。
(2)领导人在群里下达的当天需要完成或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责任人必须在网络畅通时马上予以回复确认,即使当时难以解决,也要及时在群里做些回应或给出可解决的实施办法,如超过30分钟依然没有回应或者解决的,负责此项问题的人员将承担100元的罚款。
(3)群里要集中下发的通知要及时做回复,比如收到、执行、马上执行之类的回复语言,不可见之信息淡漠视之。
(4)群里其他同事分享的信息,获得大家认同或者不认同,可以展开讨论,不可以矛头指向他人,要多些感谢、鼓励或赞美的语言。
(5)正确对待群里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各部门一定要及时传达到,以落实到工作中快速解决;对群里能够解决的问题绝不推诿、拖延,以至于不了了之。否则每次罚款50元。
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朋友圈三天可见,我们这么近那么远——朋友圈是现代人了解别人最为快捷的方式,翻朋友圈,就等于了解对方的成长历史和心理历程,但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了“三天可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话题。
戳到你的玻璃心了?
前段时间微信更新,推出了新功能: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有全部、最近半年、三天,大家清一色的表态:朋友圈仅展示三天,比拉黑还可怕。他们认为:
朋友圈仅显示三天,等于拒绝了所有人了解你的途径。
更有腹黑的观点:这样做的人是为了引起关注,获得存在感。
非也!
人家以前正常开放朋友圈的时候,也没见你条条点赞和回复。
羞耻心爆棚?
而对于“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当事者,他们的想法为何?
朋友圈三天可见A:全面暴露自己的生活让人感觉不安全。
朋友圈三天可见B:朋友圈仅展示一部分,一是能够保留隐私,二是可以让自己不去面对曾经的那些羞耻感。
嘿,醒醒!
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到三天前的心情。
新功能尝尝鲜!
某天点开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的朋友圈,下面写着一行小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朋友说,自己设置了三天展示,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新功能尝尝鲜,有趣好玩。
我:你不怕有些人来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他: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来问过我,我觉得也没多少人会在意这些事情吧。
对了,平常心看待!
不是人人都闲着没事干,纠结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反正你的每一条朋友圈,我在当天都看过了,三天后,我可以看你新的动态就好。
关于朋友圈:
一个人的朋友圈是是记录生活的方式和载体,归根结底,它们的归属地,都是记忆。
像是我们曾经写的博客、用的微博,甚至年少时写的
朋友圈只是你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一个人的途径,但朋友圈不是你了解这个人的唯一方式。
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交朋友和了解对方,可以聊天、打电话、约见面,并不仅仅只是私下里翻翻他的朋友圈。
现在设置为三天可见,你只能看到一个人三天的分享,知晓他三天的记忆,于是你觉得这不妥,因为你觉得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人了,一个不够及时了解别人动态,却又马后炮来指责设置朋友圈三天的人,其实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底线。
朋友圈三天可见:
哪怕作为最亲密的人,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了解一个人,更不可能知晓对方的所有生活细节,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有一个底线,就是有度。
或许有人会反驳,朋友圈三天可见,就是不尊重和不平等!
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这个人,请你及时!
如果你真的在意某个人,请你多和他有直接的互动,而不仅仅是看看他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点个赞评论几句而已。
成年人的交往,就是在相互不侵扰和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友善的交际和平等的对话,这种设置,正是周全了这种平等之后,给予你的一个警示。
作为朋友,对方设置了朋友圈三天,自然对方的道理,私聊永远比点赞来得更加有效。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分参与别人的生活。
知乎上,有人将设置三天可见的原因归结于以下6点:
不想活得太透明,也不想把自己彻头彻尾地交代出去;自己经历的风雨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牛逼的我;不想让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自己,你了解的不过是片面的我;想看的人总会看到,不想看的人也无所谓;很多人无须再进入自己的生活。
简单而言,展示三天的朋友圈,针对的是自己。
什么时候看完整的朋友圈成为了朋友的界定条件了?
如果真的看某一个人不顺眼,何必设置全部好友展示三天,单独把你拉黑就好了。
朋友圈只是你了解这个人曾经的工具,它不是目的,因为设置了朋友圈期限,就觉得这个人成不了朋友,本身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
有这样揣测的时间,倒不如好好和朋友见面吃饭,来得更加温暖和真切!
微信用户超过2亿,传统媒体要怎样分一杯羹?当然,本文并不能为这个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但希望能把问题列得更清楚些、更具体些。
结合两种传统媒体在微信实践上的案例分享,以作抛砖引玉之用。一个案例来自于以文字为基础的杂志《城市画报》,另一个案例来自于以声音为基础的电台节目《一些事一些情》。
一、旧媒体在新媒体上的优越与惶恐
在微博出现的时候,这已经是个陈词滥调的话题,但在积累了微博运营的经验后,再来针对新平台进行分析,视觉会更开阔些。
传统媒体,有高粘度的群众基础,在做内容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有积淀已久的内容量可以重组输出。而且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方式是“每小时、全天候”,这正好弥补了传统内容的一期与下一期之间的缝隙,让品牌在间隙中也有被提及、被曝光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不像互联网品牌,他们在线上没有任何根据地,所有的粉丝资源依然在线下或仅仅在微博上。传统媒体要启动一个微信账号,就如当初开始运营微博账号一样,同样并将持续面临着一些问题:
流量导向:有了这样的沟通渠道、推广渠道,流量导向哪里?
平台价值:微博出现之后,新的平台——微信,有什么不一样的价值?是否值得运营?
人力成本与效果实现:传统媒体的内容输出是慢节奏的,而新媒体的内容输出是快节奏的,已有的内容需要重新包装输出,甚至要结合新平台特性去产生新内容。然而,所有信息一刷而过,耗费人力物力去做的一件事,却没有沉淀的地方。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呢?
二、微信平台的成分分析
新媒体的形态并没有非常清晰,大家对微博的探究比较深入,对平台属性也比较了解,所以在这里以微博和微信作对比,做个空泛的普及:
三、回归功能谈平台价值
空泛的普及后,还是要回归微信的基本功能,来探讨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些什么。
订阅的模式——高质量的资讯需求。
微信上的信息以订阅模式呈现,就意味着它的资讯与微博不一样。“订阅”这个动作,意味着用户希望在这里获得比自己更专业、更全面的视角、观点,原始事实要经过整合再输出。微博上的资讯是争取共鸣、披露真实,而微信上是给人以观点、想法。这就是微信的内容价值,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推送的模式——让用户量更有价值
推送模式,让微信公众账号的订阅用户更具价值。微信的内容形式有文字、语音、带链接的图文信息,还有“第三方应用消息”!把自己账户的用户量做起来了,推活动、推网站、推内容、推APP都非常有效,毕竟是强制推送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推送模式中看到“广告价值”。不像微博,广告发布后,客户还要看转发量、评论量,微信的强制推送,到达率接近100%(除了由于手机微信版本问题而无法接收外)。微信上的广告信息价格,可以以头条和非头条(微信多条图文信息的版式)来划分。不用纠结传播效果,这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套餐式销售非常有利。
然而,也因为强制推送,用户对内容的质量非常敏感。在笔者运营微信公号的过程中,发布一条消息后,只要当时没有在推广二维码,都可以观察到订阅用户量在掉。内容要面向着不同的用户,确实众口难调,因此,微信上的内容策划要非常精心,而广告植入就更加要制作精良!
语音信息的载体——电台的互动模式
语音信息,是微信上特强大的一个信息呈现功能。虽然声音信息简化了短时沟通的方式,随便拿起手机就能说一两句,但这似乎更适用于非常日常的对话。而对于未认证的公众账号,每天的群发消息仅有一条,如果要发布语音消息的'话,一定是20秒以上的,而且信息量很大,用词不一定口语化,人“听”的理解能力远低于“看”的理解能力,因此声音的阅读难度远高于文字图片。那语音消息可以用来做什么?语音消息很适合用来做互动,就如电台模式,亲切直接,一问多答。另外,微信的语音功能,对于电台媒体来说,是一个精彩片段重温的绝好平台。
二维码——既公开又私密
二维码的价值在于线下与线上联动,扫一扫线下宣传物料上的二维码,就关注了线上的微信账号。活动只办一次,积累的人气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延续。实用上跟微博的功能有相似之处,但二维码是一种既隐秘又公开的信息传递,而且在物料上占地面积大,能激发人们的好奇而去关注。
自动回复设置——创意施展的空间
这个功能给微信整个平台,带来了很多创意的空间:
(1)不是所有资讯都适合强制推送,当要发布的消息不是大众喜好时,可以设置“特定字词”让用户自行获取消息。
(2)让消息不至于一刷而过,用户仍可以通过回复“特定字词”重温。
(3)自动回复的设置,加入创意,就是一次活动,如联想微信的活动“让想哥说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