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2.宗教并不指望我们单靠自己来处理全部的情感问题,它们在这一点上非常明智。宗教知道,当人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克制绝望、贪欲、妒忌、自大等情绪时,该是多么的迷茫和蒙羞。宗教也理解到有些时候我们难以启口,比如如何去告诉无助的母亲我们对她极其不满,如何去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羡慕乃至嫉妒他,如何去告诉未来的配偶结婚这个想法既让人欣喜又让人惊恐。因此,宗教提供了特殊的节庆日子,使我们心中的烦恼可以借助这些日子而得到化解。宗教也提供了诗行让我们吟诵,提供了歌词让我么齐唱,引领大家走过心灵世界暗流涌动的险恶地带。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3.上帝的建议是,不要强调自己多么重要,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一心想着去改变个人的屈辱,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上的微不足道。在一个无上帝的社会里,生活中的重大危险就是,它缺乏对超然存在的提醒,因此,一旦遇到扫兴的事情乃至最终的毁灭,我们难免手足无措。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4.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说明,纵然我们拥有成年人的推理能力,也纵然我们肩负着责任并且占有着社会地位,但孩子般的需求依然顽固地留在我们的心智中。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5.当有人跃跃欲试的要质疑他人的行为时,自由主义者可能会抛出一个足以令其发抖的问题:你算老几来告诉我该怎么做?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6.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对任何成员在违背其个人意愿的情况下行使权力,只能有一个正当的目的,那就是防止其对他人产生危害。他自己的利益,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都不构成足够的理由。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7.在现代城市寂寞的峡谷中,没有哪种感情比”爱“更受到敬重。然而,这不是宗教所言说的爱,不是哪种天下一家的人类大爱,而是一种包藏嫉妒的、对象限定的、最终也更小气的爱。这种浪漫的爱驱使我们疯狂地追求单独的某个人,期望与之达成一种毕生的交融关系,而且,这个特定的人将让我们不再有需要去面对普天下的其他人。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8.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
《写给无神论者》
9.孔德认识到,而其诸多同时代人却未能认识到,如果一个世俗社会完全醉心于财富聚敛、科学发现、大众娱乐、浪漫爱情,却从根本上失去了伦理教诲、心灵抚慰、超然敬畏、群体凝聚,则该社会终将遭遇防不胜防的集体病患。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0.我们为自己还有那么多书尚未阅读而惶恐不已,但看不到自己已比奥古斯丁或但丁多读了很多很多,也因此看不到,我们的问题纯粹就是自己吸收的方式问题,而不是自己消费的范围问题。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1.人类近来对于信息前所未有的获取,是以我们的专注力为代价的。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2.在多数发达社会里,缺乏自由不再是个问题。我们如今之所以栽跟头,问题出在无法充分利用以往三个世纪中先辈们为我等苦苦争取到手的自由。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3.上帝或许已死,然而,曾经促使我们树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问题依然挥之不去,仍在要求我们拿出求解方案。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四月网络经典语录1
1. 成功是用努力,而非用希望造成。——约翰赫斯金
2. 不论成功或失败,皆存乎自己。——朗费罗
3. 成功毫无技巧可言,我一向只对工作尽力而为而已。——卡耐基
4. 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托尔斯泰
5. 不是因成功才满足,而是因满足才获得成功。——阿兰
6. 为了不损及莫大的成功,神不能不渗近一滴苦涩的味儿。——希尔提
7.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迪生
8. 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牛顿
9.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10.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四月网络经典语录2
1.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 如果你想得到,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付出的只是行动。
3. 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4. 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
5.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6. 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7. 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
8. 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
9. 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10.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1.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戴尔·卡耐基
12.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
13. 心小了,所以小事就变大了;心变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变小了。
14.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15.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16.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7. 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18.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9.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20. 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四月网络经典语录3
1.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3.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4. 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5. 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6.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7. 忠告:人在生气、烦恼、情绪不稳定是最好不要去作出任何的选择、决定。
8.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在人为:不去做你怎么知道行还是不行。
9. 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幸福幸福;要“辛苦劳动”之后才有福。
10. 逆境里正确认识自我;逆境完善自我;逆境成熟自我;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11. 不该问的事不问;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明确自己的位置,做好份内之事。
12. 成功的关键不是努力去拷贝别人的特色方式,而是去学习如何发掘你自己独特的潜质。
13. 低调做人,和气为贵,以人性为本,做一个冷静、深沉、含蓄、有修养、有情趣的人。
14.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15. 知识、辨别力、正直、学问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仅次于兴趣和机遇。
16. 只有胜利才能生存,只有成功才有代价,只有耕耘才有收获。——佚名
17.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8.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9.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20.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有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21.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22. 天下绝无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人。——拿破仑一世
23.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24. 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25.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想面对未来。
26. 考验人的才能不在于他是否拿到一副好牌,而在他能打好一副坏牌。
27.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8. 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点,与环境无关。
29. 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30. 立志在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2.我们感觉一幢建筑不吸引人,也许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我们通过过它的外表模糊辨别出来的某种生物或者人所具有的那种气质——正如认为另一幢大楼很美只不过感受到了一种如果放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会喜欢的性格。归根结底,我们在一间建筑作品中找寻的跟我们在一个朋友身上找寻的东西并无太大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事物正式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3.拥有一件美丽的事物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想吸收的那些它所暗含的美德,不过我们不该想当然的认为只要占有了它,那些美德就会自动或不费吹灰之力的在我们身上产生奇迹。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4.当我们说到被一幢建筑“感动”时,也正是暗示一种由化身为建筑结构的高贵品质与我们明知存在这一品质的更悲哀、更广阔的现实之间的对比产生的一种苦乐参半的感情。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欲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只是例外。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5.当我们称赞一把椅子或是移动房子美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喜欢这把椅子或这幢房子向我们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它具有一种吸引我们的“性情”:假如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人的话,正是个我们喜欢的人。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6.“美”的感受是个标志,它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能够体现我们理想中的优质生活的物质表现。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7.众多美得的事物正是在跟痛苦的对话中获得它们价值的。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8.或许在我们的生活最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最容易接受美的事物。我们最消沉的时刻反而为建筑和艺术提供了最佳的入口,因为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对理想品质的渴望才最为强烈。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9.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
10.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一个理性之人是如何起意要摧毁半个巴黎市中心的,只有在对这个计划背后的志向产生同情并对其中的逻辑产生尊敬后,再开始嘲笑或者确信自己超越了这个关于城市未来的非凡创意,才算得上公道。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