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新疆的诗句 篇1
《天山云意》
万里晴空无际蓝, 倏忽飘来絮一团。
悠悠冉冉似牧歌,缥缥缈缈如梦幻。
堆峦叠嶂峰奇绝,银装素裹玉镶嵌。
天山天上有天山,山中所居必是仙
《唐巴拉草原》
山披彩裙地着纱,套色木刻一幅画。
丛林深处缀帐篷,曲溪岸上有人家。
炊烟袅袅飘无际,牧歌声声入云霞。
许是主人太好客,一路绿毯一路花。
《天地悠悠》
天地悠悠大穹庐,犹如旅店一小屋。
梦境幽幽常慨叹,行色匆匆暂寄宿。
云杉挺拔千尺高,岁月万古一倏忽。
仰天漫吟幽州歌,雁声咿呀影却无。
《交河古城情思》
丝绸之路一古城,遥想昔日多繁荣。
幡牌琳琅迎远客,商队络绎响驼铃。
觥筹交错杂弦歌,玉体横陈荡心旌。
岁月沧桑留旧痕,残垣夕照浑如梦。
《尼勒克丛林野趣》
悠悠野情忒惬意,茫茫林木高复低。
突然脚下窜惊兔,随时头顶飞野鸡。
临塘俯察鱼戏水,拨草遥看鹿饮溪。
兽迹斑驳路难寻,举步时常藤绕膝。
《新疆行》
作者:雪岩松
草长江南遍地春,冰封天山雪万层。
神鹰冲破九重天,云海无水舟自行。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作者: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赞新疆》
戈壁驮铃传几世,绿洲湖水润平郊。
天山牧场牛羊盛,塞外胡杨品貌皎。
美味葡萄种类绚,丰饶煤气造福高。
马儿嬉戏天湖水,手鼓丝弦伴酒肴。
《和珍新疆行(一)》
浩瀚无边西域长,黄沙滚滚漫天扬。
当年加木抛尸骨,今日凄风号广疆。
李白岑参诗迹在,张骞三藏步尘香。
胡杨刚劲驼铃响,传过天山忆左棠。
《和珍新疆行(二)》
茫茫沙海浩无边,偶见胡杨立海间。
势若将军挺傲骨,力张劲臂举苍天。
震惊早晚热趋冷,日啖西瓜夜盖棉。
穿越黄沙不畏苦,巾帼豪气胜儿男。
《和珍新疆行(三)》
莽莽高原风雪残,如刀似剑刺心寒。
青春战士挺胸立,万里边疆比铁坚。
大手粗糙小脸紫,裂痕遍布茧疤连。
深深拥抱长凝视,泪洒衣襟紧握拳。
《和珍新疆行(四)》
酷爱旅游不畏辛,熊家有女曰和珍。
敢穿大漠多豪气,勇上高原送赤心。
夜卧朔风尝马奶,日行边野眺昆仑。
身材纤瘦潜能大,胜过男儿我慕钦。
《和珍新疆行(五)》
走遍南疆不畏辛,敢穿大漠勇和珍。
力攀边卡送温暖,远眺昆仑展壮心。
古迹新城都爱看,烽台废堡也登临。
胡杨林里听风啸,万里行程感触深。
《新疆行》
吐鲁番葡萄香又甜,克拉玛依石油现。
石河子毛毯名天下,库尔勒香梨惹人怜!
赞美新疆的诗句 篇2
《新疆,我想对你说》
新疆,我有戈壁上万千的石语,对你倾诉
新疆,我有无垠沙漠般的深请,对你表白
新疆,团结奋进中 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
我们用信念撑起蔚蓝的天空
我们用忠诚挖掘团结的宝藏
新疆,当团结和发展共行
我们是你最骄傲的巴郎
我们用信念筑牢抵御极端思想的防火墙
用团结夯实群众的力量
这六十年的风雨沧桑,
见证 这六十年的峥嵘坎坷,
纪录 我们六十年奋进的乐章
是所有热血巴郎必胜的力量
历史不会忘记 我们一起走过的.艰苦岁月
仰望天山我们是展翅飞翔的雄鹰
俯首盆地我们是激越奔腾的河流
绿水含情 天山作证 六十年的艰辛跋涉,
六十年的岁月磨砺 六十年的荣辱辉煌,
六十年的艰苦创业 正积聚图强之力量
砥砺我们齐心协力、敢于拼搏
把胸中的热情与力量变成务实的行动与思想,
为明日之新疆增添更为绚丽的色彩与辉煌
《回望新疆》
回望羊皮卷里律动的霞光和诗行
故城湮灭不了遐想
楼兰的旧影摇晃
吐鲁番姑娘的发辫
散发瓜果的飘香
云杉和青松,拱卫白头的长老
阳光泻下瀑布,催开绿野花坡
没有颜色,能调出喀纳斯的微妙
在喀拉峻跨上马背,我可以挽着白云飞翔
如果蓝天是西藏的居所
白云一定发源新疆
河流抽丝剥茧,日夜弹唱不停
把绿洲和亚克西撒向八方
怀九曲十八弯的柔肠,回望新疆
回望一弯新月,托举起的岁月辽阔
有再多的泪水,赛里木湖都能收纳
所有的欢笑,花海都会收藏
《美丽的新疆》
赞天山,见苍穹,重山深处险峻美。
赞昆仑,惊叹息,奇珍异石争秀丽。
赞资源,稀有多,石油黄金撒满地。
赞丝路,道与商,思绪梦里待创新。
赞军魂,稳安宁,保家卫国守边疆。
《游新疆天池》
飞机,火车,汽车,
千里,万里,跋涉,
为了一个长久的心愿,
约会那个心中的美女,
天池——新疆美女,
我昼思夜想的伴侣;
多少次梦见你——
银装素裹,亭亭玉立,
多少次约会你——
一网情深,难舍难分;
今天,我们终于相见,
你,脚踩着千忍大山,
手扶着滚滚松涛,
眼望四面皑皑积雪,
晓雾和你暧昧绵绵,
晚月让你逊色暗淡;
冬天,雪山为你献上雪莲,
春天,雪鸡为你歌唱爱恋,
————野鸭,野鹅把你陪伴,
夏天,雪兔为你舞蹈狂欢,
秋天,雪豹也来把你纠缠,
————野马,野羊为你遇难;
天池,传说中的美女,
我心中的恋人,
自古到今,
有多少人迷恋你——
夜不能寐,日不不事;
今天我终于见到你,
亲吻你,拥抱你,
还照了一张结婚照,
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白到老。
萨漠啊一瞒子都是都是萨子
4、 碟碟子,盘盘子,皮牙子,毛驴子,娃娃子....男娃子,女娃子……
5、 一维族打传呼,传呼小姐问:你呼多少?维族回答:三愣愣八愣愣五愣!小姐又问:你叫什么?维族回答:肉孜!小姐问:大肉的肉吗?维族说:阿囊死给,羊肉的肉!
6、 维族老汉被狗咬了:“哎~大夫,就四奈个狗,汪汪汪跑的.奈个,在我的腿上嘛~,开饭了....”
7、 西大桥头,红山脚下,女孩男孩望着河滩公路上的车水马龙。男孩说:走撒,到我们家吃拉条子器撒,女孩说:我不器,不撕拉条子就撕揪片
8、用的比较少的 "五四达”“你买待塞”“俏式嘎”“一些可”太(3声)丧眼了哎~,热羊皮过?
塞皮——小气 塌头——无能 折耶——妥当
倒腾——折腾 理什——理睬 挖抓——做事
司当——试 搜腾——找寻 失恼——翻脸
麻达——麻烦 攒劲——能干 苏实——欺骗
烧火——鼓动 搔然——纠缠 言传——打招呼
帮尖——差不多 甩套——说谎话 皮实——结实
牢道——厉害 跌板——挣扎 颇烦——烦恼
日怪——古怪 汰干——没能力 搅打——干扰
浪——玩 麻缠——难办 着气——生气
巴不得——渴望 端直子—一直向前
仰伴子——仰面朝天 歹得很——好得很
胡里马唐——马马虎虎 拉搭子——挂一点边
列只子——不成双成对 出惊捣怪——大惊小坚
疙瘩瓦什——不平整 喋二话——敲怪话
下叶子——卖力气 染挖——纠缠不休
倒巴郎——倒置
厉害~~老道
跟头拌子~~~很匆忙的
一哈子~~~马上
颇烦~~~麻烦,困难
勺子~~~~傻瓜
说某人嘴硬:你牙嚓干啊
顶嘴:你再歪一哈
说某人话多:兹哩哇啦
说某人强嘴:你再给我姿一哈
盛夏八月,我和家人一起进行了一次向往已久的新疆之旅。为了节省路费,提前预订了北京到乌鲁木齐之间打折的往返机票,剩下的时间就靠当地的友人们酌情安排。其宗旨是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风景,象一只贪婪的猫,凡有香味的地方都想去嗅一嗅,闻一闻,哪怕只撩一下,也算填补了平生的一个空白。因此,未免行程匆匆,好在友人的安排力度让我们一路行走顺畅,吃住行全不用发愁,只管用照相机尽情地“CUA CUA”,而稍有留心的我,在饱览天地人文山河美景之际,也生出些许感想,遂逐一整理,并力求“实话实说”——把当时真切的看法和感受“原生态”地记录下来,或许只是留一个念性。
由于匆匆,故称作“走马”而已。
天山,在我的心中美丽而又神秘。走近她,扑进她的怀里,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宿愿。
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有六分之一的土地属于新疆。2000多年前,一条从长安出发向西延伸的“丝绸之路”经过这里,连接起中国和西亚、欧洲的物质与文明,也成就了大汉盛唐的传世篇章。从南疆帕米尔高原到北疆的阿勒泰草原,从西陲的伊犁河谷到东疆的哈密绿洲,她的美丽景色让所有拥抱过她的人为之倾倒。她不仅有着圣湖草原、雪山戈壁、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等奇异自然景观,更有着神秘莫测的西域三十六国,有着远游求佛的玄奘和鸠摩罗什,有着伊斯兰建筑留下的大量的废墟和墓堆,有着东归的土尔扈特和西迁的锡伯族后裔,有音乐,有史诗,还有数不尽的神话与传说……
而今天,我就要向你走来了,带着对历史沧桑的虔诚与敬畏,带着对美丽超俗的无知与羞涩,带着对“梦中情人”般的向往与期待,向你走来!
我们乘坐的飞机是晚上18:55分降落在乌鲁木齐的地窝堡机场的(至今我也没有搞明白,好好的新疆首府,好好的现代化机场,怎么起了这么土的一个名字!?)机场距市区大约二十公里,因为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我们下飞机的时候,相当于内地的下午五点多钟,外面天气晴朗,阳光丽日,一路走来,高速路边的风景一带而过。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下榻的博格达宾馆。接待人员告诉我们,一会九点钟吃饭,现在可以自己活动活动。我们巴不得。于是,同行的家人就带好自己的相机(几乎是人手一“机”),出了宾馆的大门,在大街上转了起来。
这和沈阳、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大街高楼,不远处有街心广场,已经有人在跳舞,有购物中心,像家乐福那样的大超市,周围的机关办公大楼鳞次栉比,略有不同的是那些大牌子上,要比内地多一行维文。再没有什么不同,没有见到几位少数民族,也没有见到有多少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拿照相机一比划,活脱脱就是一个沈阳的太原街、北京的王府井。
据说,在乌鲁木齐市,真正的维族人只占了不到20%,而且大部分居住在西南部的天山区,那是他们的生活领地。他们一般很少到市中心来,汉族人也很少到天山区那边去,尤其是去年的“七五”事件后,形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现在在街面上看到的维族人就更少了。
“可是……”,我想,这是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首府呀!
按照友人的.安排,我们明天先去参观离乌鲁木齐比较近的地方,那就是著名的吐鲁番市,我们的心情很激动。
吐鲁番,这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名字,在我幼小时候就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好吃,能够吃到吐鲁番的葡萄干就像过年一样。而且,友人告诉我们,我们将要走的就是当年的“丝绸之路”,哈哈,这些好事都让我们一天赶上了,高兴吧,孩子们!
第二天,我们乘车出发,市区的景色自然不必多说,间或能够看到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远处隐约可见的天山,那山顶上有依稀的白雪,自然很美,不过朝近看,怎么看怎么也象沈阳的大东或者铁西。出了市区,向乌鲁木齐的东南方向行驶,视野开阔了起来,公路是坦平的,远处的天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大家不约而同地端起了相机,可是,公路两旁的景象却让人很不如意,没有绿树,间或有一簇簇叫作“骆驼刺”绿色作物,稍稍能够点缀一下那里的荒芜,可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沿途百余公里,竟尽是黄烟弥漫的矿区!
挖掘机、翻斗车、推土机,穿梭般往来,它带起的尘烟与远处天山的白雪和蓝天,构成一幅极不协调的画面。我已经完全没有心情去欣赏美景,只是压住心中的愤怒,用相机拍下了这些刺痛人心的画面。
友人告诉我说,这就是戈壁滩。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大约有180公里,除了了三十多公里是风力发电区外,大部分是这样的矿区,因为新疆是一个盛产石油、天然气和多种稀有金属的地方。
看到这些,我仿佛感到新疆的大地在流血。成千上亿年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财宝,难道一定要在今天这样肆无忌惮地被开采和挖掘吗?那矗立了千百万年的天山会怎么想?那沉睡了千百万年的地下宝藏是否情愿?
我的心中充斥了一种激愤的情绪,于是,再去参观那些景点们,也就戴上了“有色眼镜”。
先是到了吐鲁番的“火焰山”景区。
这据说是当年唐僧去西天取经路过的地方,也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拍摄的外景地,可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展览馆,不远的地方能够看到那座号称是火焰山的景观,山梁有一道道火苗般的纹络,倒是有些火焰的样子,景区入口是一个某大师级人物精心雕琢的西游记故事展览,
人们冒着酷暑,跟随这位大师的刀笔神工,在里面转了近半个小时,好象看了一本雕刻版的《西游记》连环画,想来有些得不偿失,去外面站了一会,有一尊巨大的温度计,象天安门前的华表一样矗立在那里,上面的刻度标明,地表温度已经达50度!
想去那座“火焰山”前照个像,可无奈山前已经有好几处雕塑“撮”在那里,除了有唐僧等师徒四人的,还有什么牛魔王、铁扇公主的,他们倒是不怕热,但想要避开这些神妖们,也不是一件易事,要顶着烈日多走出好远。
那时的我们已经大汗淋漓,女士们带的遮阳伞自然成了宠物,我没有打伞的习惯,也嫌那样费事,索性干脆将一条白毛巾裹在头上,虽不太雅观,但却既能随时擦汗,又能遮挡烈日,由是深深体会了陕北人民“羊肚子毛巾”的神奇。
从火焰山出来,又去了闻名于世的“葡萄沟”。这里据说是由于苍茫与葱郁、炙热与清凉、干旱与充沛、苦涩与甘甜的极度反差,构成了“世间少有、独一无二”的传奇盛景。其实,这是一个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2公里的山谷,其间种植了13个品种的优质葡萄,素有“西部民歌之父”的王洛宾的音乐艺术馆就设在这里。哈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于是,我们带着一股虔诚走进去,期望着这里的清凉能够带走心中的燥热。
可是,我仍然感到有些失望。说白了,这就象我们沈阳周边的某个农家院,只是人家种植的是葡萄,规模也比“院” 要大一些,到处挂着“不许采摘,违者罚款”的警示牌,到处都是人工修茸的痕迹,
在那挂满葡萄的长廊下左照右照,只求留下一点欣慰,那种“吃不着葡萄”不知道葡萄酸不酸的滋味,恐怕无人能解。
如果说这是一个新疆的农家葡萄园,那肯定要收获游人由衷地赞美,可要说她就是那个什么“世间少有、独一无二”的传奇盛景,却多少有些“忽悠”的味道。
“克里木参军去到边防,临行前种下了一棵葡萄”,那个地方在哪里?
没找到诗情画意的我们又到了交河故城遗址,一下子回到了公元前一世纪。
说实在的,这里真是一个充满历史与传奇的地方。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它最初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建筑在一个自北向南、高约30多米的黄土台上,长有1600多米,宽处有300多米,四周没有城墙,但却易守难攻,因为它周围壁立如削。然而在13世纪,它却没能幸免于蒙古族自身的叛乱,大概也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原因,它终于毁于战火之中。而现在保存下来的城郭中还能依稀看见当年的市井格局、官署仓库及寺院佛塔等等。
站在城郭的废墟向远处眺望,那里是蓝天白云与无际的荒原相接。我庆幸这城郭的长寿与安祥,也要感谢上苍给我们留下的这本厚重读物。但不知它的身下是否也埋存着稀有的宝藏,将来是否也要被开发?但愿永远没有人知道它的蕴藏,也永远没有人敢在它的头上动土,这样它才能赖以苟活,才可能以这样一副沧桑凄凉的样子,做我们的老师。
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是被称作“坎儿井”的古老水利工程。资料介绍说,它与长城和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还有的说它与四川的都江堰和广西的灵渠,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三大水利工程”。可是我们赶到的时候,它已经几近干枯,只能在一座阴森森的展馆里、隔着铺在地面上的厚厚玻璃去品读这宏伟的历史画卷了。
沿着黑黢黢的山洞往里走,借着微弱的灯光向下瞅,模糊地能够看到那些展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伟大工程的一部分(好多要靠自己去想象),在一个小小的水池前,主人周到地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大家可以把手伸到里面,体验一下那水的清凉,仿佛允许人们与这历史悠久的伟大握一握手。
尽管我们是从千里之外而来,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待。历史是沉静的,它经得起寂寞,经得起孤单,经得起冷落。无论你是达官显贵,无论你是靓女俊男,他都是一个面孔。因为他经历的太多,见识的太多。
然而他经不起毁灭,经不起演绎,更经不起改造。
事实是,现在坎井的数量急剧减少。在展览的现场有几块小木牌上介绍,哈密地区的坎儿井最多时是在1943年,有495条,而到2003年有水的井剩下了195条,到了2009年统计,有水的井只剩下161条;而在我们参观的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的时候是1957年,当时有1237条,到了2003年,已经干涸了833条,剩下了404条,到了2009年又干涸了158条,目前只剩下246条。50多年中,干涸了991条,平均每年要干涸近20条!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十几年,人们就再也看不到这“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了。
导游说,这是因为天山的雪水少了。我想,也许是因为天山老了。
天山老了,他的儿女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创造,已经创造出来的也没有能力再去维护了,那曾经哺育无数生灵、灌溉了花的国土的“坎儿井”们,将没有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那样幸运地永垂史册,或许它只能寿终正寝,继而成为水利工程中的“木乃伊”!
真是因为天山老了吗?
回来的路上,同伴们纷纷昏睡,全然没有了开始时的兴奋,尽管司机一直在CD里播放着《达坂城的姑娘》和《吐鲁番的葡萄》。此时,我想起一句话:有些美女不如不见,不见面会永远憧憬着她的美丽,见过了,也许会使你的憧憬破灭,留下遗憾。天山脚下是美的,当之无愧,可也有些遗憾。
美是自然天成,而遗憾却是……我们人类的痕迹。
有诗为记:
远闻神奇吐鲁番,今日走马名虚传。
葡萄沟美未尝鲜,人工雕琢火焰山。
交河故址尚犹在,坎儿井壮举在展馆。
天山脚下不见绿,百里戈壁是矿山。
2010年9月12日 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