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伦贝尔导游词1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家,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最新呼伦贝尔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儿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夜以继日,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那朵枯萎了的花,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即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片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实际上,呼伦、贝尔都是蒙古语,分别指以鱼为食的雌水獭和雄水獭,两个湖缘此得名,两湖周边的草原和地级市遂分别得名为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面积为2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现有270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连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俄罗斯等族共3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呼伦贝尔市辖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等1区、5市、7旗。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镇,远离了闹市喧嚣,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景象。这里最有名的旅游目的地有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和金帐汗蒙古部落草原旅游区等。
最新呼伦贝尔导游词3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最新呼伦贝尔导游词4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内蒙民风民俗作文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首先听我给你讲一讲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欢的项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为考核将士的一个重要项目。摔交是不分等级的,只要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膝盖以上的三个点着地就算输了。如果有一个人连续两年大败所有的`对手,那人们就应称他为“巨人”要是一个帅气的男人,也会得到许多姑娘的爱慕。获胜的选手还会有丰富的奖品,如一只绵羊、几快茶砖,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马。摔交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展现,也是智慧的较量。 其次,我再给大家讲一讲赛马。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参加赛马的一般是那年轻气壮的小伙子,这样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马背上骏马良骥,也可以使自己心仪的姑娘对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参加比赛时就只求稳而快。 最后,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射箭吧。射箭对蒙古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们平时打猎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是指一个人站在固定的一个位置,对箭的拉力和长度都不定。骑射是指骑士骑在马上射。不管是两种的哪一种选手们都是百发百中的。 那达慕现在仍是草原上欢庆丰收、物资和交流等活动举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这就是令人感兴趣的那达慕。
内蒙民风民俗作文
在结束了北戴河和承德的行程后,我们来到了内蒙古这个传说中的天堂。一进界河,我们便闻到了一股花香和新鲜空气结合的味道。我一下子闻了好几下,直到了宾馆,我才停下来。
由于我们从承德来到了内蒙古要5、6个小时,所以我们到内蒙古已经是八点半。我们整理好行李后,我舒舒服服地洗了把澡,便躺在大床上睡着了。当阳光从旅馆的窗户照进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睁开双眼,感觉半睡半醒的,问了一句:“妈妈,今天我们干吗呀?”妈妈笑眯眯地说:“我们去骑马吧!那可是很好玩的哟!”“骑马?好的,我最想要骑马了,而且是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我兴奋得上蹦下跳,高兴地说着。
七点半我们准时出发喽!我们驶车离开了旅馆,驶向大草原。四十分钟过去后,我们来到了骑马场,那时人很少,我们很快就坐在马上,我是一匹黑马,爸爸和妈妈都是棕马。养马的爷爷牵着我的马,爸爸妈妈在后面跟着,我望着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心中十分激动。啊,我终于来到了大草原,我梦想中的大草原!“躲避大城市的繁华,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骑着小马;不用再穿梭于高科技,我们展望着蓝天白云;不用繁忙于工作,我们来到了梦想的天堂!”我默默在心中感慨道。坐在马背上颠颠的,不过我很享受在这里的每一秒钟,真希望时间轮盘能再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观望着一切,偶尔抚摸一下可爱而俊秀的小马,我的马很听话,静静地只会走路,不像爸爸的那匹“疯马”,一会儿叫,一会儿突然跃起。我们走了一段路,准备休息,爸爸把我抱下马,养马的爷爷提议帮我编个花环,我和妈妈便开始寻找美丽的花儿,我把自己采来的花放在爷爷身旁,爷爷的那双粗糙的手在编花儿时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术棒,三下两下就好了,我急忙把它戴上,嘿嘿,漂亮吧?
接下来的路程就有点乏味,缺乏了一开始的好奇,我问爷爷能不能自己骑一下,爷爷说不行,不过可以让马跑一下!爷爷开始跑了,马果然听从主人的话,快跑了起来,马跑得真快,让我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潇洒。不一会儿,我们又回到了马场,结束了骑马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三个小时的骑马,但我永远都会记得这匹小黑马和大草原。
这次内蒙古的骑马之旅让我们体验到了骑马的乐趣,自然的回归!
闲暇之余,我在整理自己的文字之时,又回想起那次和单位的同事们到附近湿地游玩的情景,尽管集体活动经常参加,但那次的印象是最深的,因为那是在我烫伤后的第一次出去游玩,心情是异常的兴奋。
那是在2010年的北方,夏季来得突然而又是那么的炙热。难耐的炙热,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当人们刚要适应了,夏季却又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藏进了秋天里。人们好像还没有尽情的享受夏日的激情,秋天却悄然而至了。凉爽的秋风拂去了夏日的燥热,自然中的一切尽显秋之韵:秋天含蓄而浑厚,她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
夏季在我心中流逝,初秋的清爽让我欣悦不已。不经意的烫伤经过一个半月的调养,总算痊愈了,我像是被关了很久的禁闭,非常渴望外面的世界。可巧单位的同事来电话说要组织集体去野游,问我能不能去,我听了高兴万分,即刻说:我参加!头一天接到电话就开始积极准备,第三天就出发了。虽然在家养伤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我感觉就像是好些年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了,大自然中芳草的清香以及各种花的芬芳无不诱惑着我,我要用心去触摸大自然的一切。
这是初秋的一个周末,我和单位的同事们坐上了单位派出的大巴车。车内舒适洁净,我的心情自然是非常舒畅了。我们同行有36人,男女各半,大家愉快的调侃着、嬉戏着、一路欢笑一路歌声。我望着车窗外,饱览窗外路过的`风景,在我眼里,感觉那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和美丽,久违的愉悦心情,经历创伤似乎是死了一回又活过来了,我突然感叹到到:活着真好!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大庆百湖之乡之一的鹤鸣湖。我们有序的走下大巴车,环顾四周的一切。领队的先去窗口买票,让我们在此等候。游览的人还不是很多,因为大多数人游玩都选择去一些著名的风景胜地。大庆的湿地游览的人也就是当地人以及不算很远的人来这里小游。这里没有风景名胜的景区那样的热闹非凡,也没有拥挤不堪的吵杂,更没有因为人多而排队等得心烦的无奈。在这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尽情的放松自己,你尽可唯我独尊。不一会儿,领队就拿着一沓子票出来,她摆着手招呼大家排好队,在检票口等候检票人员查人数往里走。
有史料记载:鹤鸣湖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距大庆市110公里,距齐齐哈尔市40公里,生态湖南北长4.7公里,东西长1.5公里,是我国目前面积较大,发育成熟,无人工雕刻,保持相对完整的原始湿地区域之一。生态湖旅游度假区,拥有3万亩湿地草原、苇海幽深,水草丰美,上百种水禽在鹤鸣湖中寻偶筑巢。据说,全世界共有15种鹤,此区域即有6种: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灰鹤栖息于此。鹤鸣湖原名郭氏生态湖,湖中长满茂密的芦苇,丹顶鹤就生活在芦苇荡中。相传,一天芦苇着火了,丹顶鹤凄凉的鸣叫声被渔翁听到,他砍掉鹤窝边的苇草,保护了丹顶鹤,但自己却累倒了。丹顶鹤见此情景,很感激老渔翁。地名由来:有一年连日大雨,丹顶鹤跑到老渔翁的村庄仰天长鸣,老渔翁领悟了意思,跟着丹顶鹤来到较高的地方,不久,洪水淹没了村庄,村民保住了性命,为了纪念丹顶鹤,将此地改名为鹤鸣湖。
鹤鸣湖盛产:鲤鱼、鲫鱼、草鱼、胖头、黑鱼、河蟹等几十种野生鱼类。度假村娱乐项目有:竹排漂流、龙舟竞渡、脚踏轮船、骑马、射箭、水上摩托、湿地快艇、皇家马车、海盗船、彩弹射击、垂钓、沙滩浴场、赏荷花、篝火晚会等。
多数项目都是水中的游戏,我的伤没好利索就不能下水游玩,但伙伴们还是硬把我拉到快艇上。我坐过大船和小船还真没有坐过这个东西,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更觉得很好奇,但看到同事们的自然快乐的神态,我也就放下心来尽情的享受坐快艇的乐趣。快艇就像离弦的箭,飞速劈开水浪,呵呵好似劈荆斩浪的感觉,这要是在大海里会更加刺激好玩。下了快艇,大家都各自去找自己喜欢玩的项目,我坐在幽静的长廊椅上,欣赏那郁郁葱葱的芦苇,大片的芦苇齐刷刷的在水里挺立着,芦苇在湖水的侵润下芦苇像是有了些醉意,当风吹过来,芦苇就相互簇拥着飘来荡去,发出“唰唰”的响声,在水边还不时地传来青蛙的叫声。我似乎有许多感慨,但让这份自然的感动早已愉悦满怀。
中午,我们集体在渔村品尝了各种美味鱼香,饭店老板炫耀的说道:“我们饭店的鱼都是在自然生态湖里面打捞上来的,比你们在商场里买的鱼要好吃的多,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管保你们吃了这顿下次还想来!”三桌自然分开,各自找各自的位置,十道菜是色香味俱全。男士们尽情豪饮,偶尔说上几句荤话,惹得大家一阵大笑。同事们都尽情的开怀畅饮,有的朋友则说上一段笑话助兴。女同事们也有不怕事大的,和男同胞们比着喝,我不得不佩服她的酒量。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玩的痛快淋漓,呵呵真是太开心了!
可惜我们只看到一种丹顶鹤,尽管没有能亲身感受到这世界上种类稀少而又充满凄美故事的种族的存在;但有着这静谧的风景和故事已经让我们流连忘返了。
短暂的一天游玩结束了,大家余兴未尽,恋恋不舍的上了车,大巴车迎着余辉载着疲惫的人们驶向盈盈秋色的回家路上!
虽说秋季是多彩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但在心中不免平添了几分惆怅与无奈,人生的岁月无情流逝,谁也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走进秋色,只有生命的成熟与深沉,但愿心静如水,钟情于这温柔多情的秋韵!
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无数的美丽风景,我们要珍惜每一次遇到的缘,当回味起来就会感到是那么的温馨、那么让人愉悦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