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在青岛崂山干活说说心情 正文

在青岛崂山干活说说心情

时间:2025-09-23 04:05:52

崂山一游

暑假,我和爸爸去青岛玩。一上火车我就左盼右盼,恨不得马上就到青岛。到了青岛我们就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坐车去了崂山。到了半山腰突然塞车,只好下来走。我们终于爬到山顶,一路上看到很多天然巨石,海边有很多渔夫在捞鱼。到了一个道馆,我看到了最强道士的雕塑,还有二棵一百多年的银杏树。最好玩的是一棵110多年的榆松树长得跟龙头差不多,我拿了十块钱换了十个铁片,铁片是用来砸铃铛的。如果砸中了就代表你有福气,可我一个也没砸到。听说有一棵老树被雷劈倒了,我很伤心。最后,我们去了一个清泉去泡脚,那是相当的舒服!

我永远地记住了崂山!

崂山之游

今天早上7点钟,我带上水、照相机和一些吃的东西就和妈妈一起去崂山游玩去了。

经过2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抵达了崂山。我们先坐索道上了山,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觅天洞。洞内漆黑无比,幸好我们准备手电筒。洞内时高时低,因此我们不得不低着头,甚至还得爬过去,有的人还会碰头。不过我觉得很好玩。

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出了洞,我们继续往上爬,终于爬到了山顶。我像下望去,景色真美呀!!碧海蓝天、宽阔的大海、黄色的沙滩、红瓦房子、险峻的山峰,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叫人心旷神怡,然后,我们坐上车,车七拐八拐终于停了下来。我们来到了崂山另外一个景区。一走进去,一看才知道,这原来是崂山的太清宫。我们走进中间的一个展厅,这里原来是买护身符的地方,这里的护身符很多有大的、小的,各种都有。有意思的是,那里买护身符都不叫“买佛”,而叫“求佛”。妈妈也给我求了一个护身符,上面写着“一生平安”。

最后,我们又去听人讲茶,第一道茶叫崂山茶,是崂山的特产,开始一喝虽然有点苦,但喝多了嗓子就有一种甘甜味。第二道茶叫玉竹茶,这种茶有一种甘草味,喝完以后再嗒嗒嘴也会有种甘甜味。喝完这种茶再喝一下矿泉水就觉得矿泉水非常的甜。第三道茶叫石竹茶,它一喝进去又甜又香,石竹茶和玉竹茶和起来也是一种茶,每种茶都有作用。

这次游玩真有意义呀!

游青岛崂山

在暑假里,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游览了青岛崂山。

一天早晨,我们全家三口人就随着旅游团出发了。在途中,导游不停地向我们介绍着青岛崂山。我激动地心情,盼望着马上就到。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到了第二天早晨。一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是我忘记了疲劳,让我浑身充满了精神。

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石头上刻着的'崂山二字。导游马上向我们游客解释它为什么能称为“崂山”那是因为它是一座山,“崂”字代表着崂山人民爱劳动,非常勤劳,所以称它为“崂山”。听了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出发,去游览崂山,看它有多么的美丽。

我们大家随着导游出发了。大约行走了二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崂山的“龙潭湖”。龙潭湖的湖水波光粼粼,正当我在发呆时,从不远处来了一位老爷爷,他正在划船,嘴里唱着歌。这样美丽的景色,我深深的陶醉起来,深深的陷入痴迷当中,过了一会儿,我才从中醒来。

下一站我们就去了“龙潭瀑”。这是,我才知道,龙潭湖的湖水原来是从龙潭瀑那里流来。我抬头仰望着那高高的瀑布,我脑子里却涌现出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崂山不仅景色迷人,而且崂山的青岛啤酒更是醉人。青岛的啤酒是来源于崂山的泉水,经过加工而成的,所以才变的那么好喝。青岛崂山也是培养珍珠的基地,因为崂山的水温很适合珍珠在这里生长。长大之后,就拿到商场上卖。如果长得不成形的话,就会把它磨成珍珠粉来滋润自己的皮肤。所以,珍珠也是很有价值的。

在这次游览中,我不仅观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懂得许多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崂山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黄海之滨。以下是“青岛崂山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青岛崂山导游词(1)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寺,明代高僧憨山曾在“那罗延窟”面壁修行使这里远近闻名。华严寺系明代御史黄宗昌在崇祯年间罢归故里即墨后出资修建,未成面毁于兵燹。清初由其子黄坦移址续修,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华严寺”,又名“华严禅寺”;1931年改称“华严寺”,占地面积4000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房屋120余间。整个庙宇依山势修建,为“阶梯式”院落,布局严谨,宏伟而典雅。正北为大殿,系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内尊释迦牟尼塑像;东西两廊为禅堂。由大殿侧门再拾级而上,又一院落,是为后殿,内尊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师。东北角有西式小楼五间;小院内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

寺僧属“临济宗”。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宗传人。华严寺位于共经二十代,20世纪20年代是鼎盛时期,寺僧达80多余人。藏经阁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门之上,呈方形;阁高8.2米,阔13.8米,深8米,阁中央大应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重檐歇山式。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公分,镂空云龙。建筑古朴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阁内藏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大藏经》一部;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一部,142册,计1000卷,另外还有憨山手书条幅、于七画像等。

华严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级砖塔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有两珠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处。相传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出家,法名善和,圆寂后藏此墓之中。

华严寺门前有一条直通海滨的公路,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仁栋鸠工破石条筑成。沿路苍松夹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烟岚高旷”、“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

经政府有关部分批准,华严寺现已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崂山区在在积极制定规划,即将在华严寺周围建立国内唯一的以华严宗经典教义为依据的大型佛教文化风景旅游区“华藏世界”。届时,华严寺下方的“山海奇观”,上方的“那罗延窟”,将与华严寺连为一体。在“华藏世界”中,将出现数千尊随石形而雕造的佛像,蔚为壮观。同时还将修建一座宝塔,纪念法显从古印度求法归国在崂山登陆的历史往事。

青岛崂山导游词(2)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平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

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

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 多平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 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平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 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 “灵异之府”。

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 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道士曾逾千人。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尚有10余处,$$孔林导游词 ·山东曲阜导游词 ·青岛导游词 ·山东泰山导游词

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崂山植物资源和物产也十分丰富,尤以古树名木著称,有汉柏、唐榆、宋朝银杏、元朝耐冬等。此外还有高山杜鹃以及满山遍谷的落叶松和千余种奇花异草。崂山旅游的最佳时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崂山的特产有崂山矿泉水,崂山啤酒,崂山海底绿石等。

崂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以“明霞散绮”、“云洞蟠松”等十二景为最。崂山的主要景点有:龙潭瀑与八水河、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八仙墩、太平宫、白云洞、华严寺、百福庵、华楼宫、九水、巨峰、蔚竹庵、塘子观、法海寺。

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1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生态旅游的丰富内涵。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2

华严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级砖塔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有两珠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处。相传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出家,法名善和,圆寂后藏此墓之中。

华严寺门前有一条直通海滨的公路,名“华严路”,是193x年寺僧仁栋鸠工破石条筑成。沿路苍松夹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烟岚高旷”、“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

经政府有关部分批准,华严寺现已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崂山区在在积极制定规划,即将在华严寺周围建立国内唯一的以华严宗经典教义为依据的大型佛教文化风景旅游区“华藏世界”。届时,华严寺下方的“山海奇观”,上方的“那罗延窟”,将与华严寺连为一体。在“华藏世界”中,将出现数千尊随石形而雕造的佛像,蔚为壮观。同时还将修建一座宝塔,纪念法显从古印度求法归国在崂山登陆的历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