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关于房奴压力的说说 正文

关于房奴压力的说说

时间:2025-09-23 19:36:48

从小到大,我们都活在别人“精彩”的阴影里。

小学时最常听到的就是谁睡家的孩子读书多好,你那么好的条件,就考这个成绩?

这个还算一级恐怖,心理的阴影面积随着年龄正比成倍增长。

比如上大学时,高中同学聚会永远只能听别人聊大学的精彩,好不容易想开个口说说自己的大学生活。

别人问你在哪个大学读书?一句话就能把你噎死,这得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自己在京西技校啊!

工作后,会有很多人问你:在那买房了吗?你嫁的人有钱吗?婚礼打算在哪个小岛举办?你家的小孩喝哪个国家的牛奶?

其实这些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说一句:反正喝的不是三鹿!

在北京这些年,我听过最多的问题除了什么时候结婚,就是你在北京买房了吗?

其实我身边的很多同事一开始也并不想成为房奴,只不过总有各种压力和信号告诉他们只有买房子了才能结婚,只有买房子才叫过生活。

可是回头想想,这是真的精彩生活吗?

我有很多同事,原本租在公司附近,后来为了精彩生活,东拼西凑几十万付了首付在“六环”的昌平、廊坊、燕郊买了个不到100平的房子,然后月供近1万开始着长达几十年房奴长征。

这还只是开始,原本他们上班需要十分钟,自从有了房子后早上8点开车的能从燕郊一路堵到中午。从昌平坐地铁的同胞们,且不说要在地铁里晃悠2个小时,你还记得在西二旗挤地铁的日子吗?传说中的不用走路后面有人推着你前进,还有挤怀孕就是从这里开始。

过了几年实在受不了继续在市区租房子,然后买的房子租不出去,放着养蚊子。

按他们的话说:这不叫精彩,叫很无奈!

当然,如果我们所谓的精彩生活是建立在扣掉父母辛苦一辈子积累下来的所有财富,也就是他们挂在口中说的棺材本,那么我们会过得精彩吗?

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有房,起码我们自给自足不啃老,虽然不出彩,但过得自在。

前HR同事是杭州人,交流比较多,我经常开玩笑叫她大表姐。

大表姐同居的男朋友是山西的,从大学长跑8年在所有人眼里基本算是一辈子就差生猴子,有一次吃饭时她跟我吐露心理话,竟然是:不知道要不要嫁给他?

我愣了,说:大表姐你拉倒吧,就你这样有人要就不错了,而且都同居那么久了你这支股票谁还敢接盘啊,万一喜当爹什么的就不好了,你还犹豫个毛球。

大表姐习惯了我的蝎子毒,只是笑了笑叹了口气说:你不知道,我妈妈一直给我压力,她不喜欢我男朋友。

我说:别扯,是你嫁给他又不是***。

大表姐说:唉,我妈妈不喜欢也是有道理的。

我说:我见过你男朋友,虽然跟我没法比,但发照片到朋友圈还是值得点赞的,难道是他传播文明火种能力不足?

大表姐着急了,原来根本原因是他家没钱,大表姐的妈妈有一群发小兼麻友的闺蜜,整天对比嫁女儿这事,一个比一个嫁得精彩,大表姐是最后一个,***妈表示压力很大所以嫁女儿的条件就是:北京一套房子、一百万礼金、婚礼在马尔代夫举办......

我真不知道她是在卖女儿还是在嫁女儿,正想劝下大表姐时。

她郁闷地说自己也犹豫,因为所有闺蜜都嫁给了有钱人,过得很精彩。她可以想象如果嫁给了男朋友未来的生活就是精打细算、柴米油盐,完全买不起什么奢侈品。

我说:大表姐你别胡思乱想了,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都是骗人的,别人有别人的精彩生活但也有别人的不幸福,愿意陪你一辈子柴米油盐的,才是真正的浪漫满屋。

大表姐一听,马上奔去找男朋友领证,哈哈,夸张了,领证是后来的事。

后来大表姐终于结婚了,婚礼在山西的某个小镇,她的小叔子开着三轮载着我们去参加喜宴,田间的风吹来时,我在想,别羡慕了,这难道不也是属于自己的一种精彩吗?你看大家多自在。

文学社的学妹来北京玩,约我吃饭。

瞎聊时她抱怨说马上要毕业找工作了,跟那些211毕业的学生一比,完全没有竞争。

我说:你真的觉得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就很容易吗?

学妹反问:不是经常说好的出身才有精彩的人生吗?

我说:我有个歌手朋友,清华建筑系毕业,平时聊天他经常说在他们清华世界观里,全国好的大学只有两所:一所叫清华;一所叫北大,剩下的'都是三流大学。虽然他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不无道理,光北京地区就有那么多重点大学,有什么好显摆的,再牛逼的大学毕业了一样苦逼找工作,毕业就是失业,大家都是无业青年,身份都一样,没什么好自卑的,又有什么必要羡慕别人的精彩?

小学妹一听,觉得有道理,又继续问:学长那么一说我安慰很多,但是有很多用人单位只要211毕业的学生,像我们这种普通高校毕业又没有经验的怎么活啊?

我说:难道学长跟你不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吗?我就不用来北京工作啦。

她说:但是对于我来说学长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存在着,不一样啊。

我笑了笑说:又回到开头的话题上,大家都一样不要盲目羡慕别人所谓的精彩。

随后我跟她解释了下这些年在公司的招聘经验,对于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来说,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们真的只是参考不会一棍子打死,谁都是从没有经验的新人开始学起,除了能力和经验他们要的更多是潜力和激情。

因此对于招聘公司来说:招聘一个有潜力有激情的可塑造的新人比招聘一个所谓有经验的老油条靠谱得多。

学妹的世界观像是被我刷新一遍似的,惊讶了下随后表示认同。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趟火车罢了,重点高校的是卧铺,普通高校是硬座,毕业就是终点站,到站了大家都要下车。如果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羡慕,将永远羡慕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后续的职场生活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别人有别人的精彩,我们有我们的长远安排。

是啊,就仿佛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既然我们不会投胎没法投个富二代就不用在意别人朋友圈各种晒,管他们上山下海,活好自己就是人生最好的彩排。

所以,我们不用羡慕别人的精彩,相信老天自有安排,相信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就活得潇洒自在。

90后一个个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也开始陆续加入购房大军。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楼市虽然70、80后仍占了绝对的主力部分,但90后购房者也开始有了强烈的“存在感”。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有90后透露,其大学同学购房者占比逾两成。而他们置业的共同特点是,父母给予了绝对的财力支持。

现象 90后加入购房大军

9月初,今年7月刚从广州某大学毕业的“90后”福建男孩小兵(化名)加入了广州的看房大军。这一切看起来令人意外——由于天天淹没在周遭的热议房市的漩涡中,他不由得提前了自己购房的时间表。

小兵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朋友比,已经理性很多。“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直接向父母拿了60万元用作首付款,在市区买了一套售价近170万元的二手房;还有一个毕业后去上海工作的同学干脆委托朋友,让其帮忙在广州看好房的时候通知她,她从上海过来投资一套。”小兵告诉记者:“我这位上海同学的户口目前还在广州,她认为与其它一线城市相比,广州房价仍处于洼地,升值潜力可能也会高于其它城市。”

大学毕业后,小兵到某文化单位工作,不出意外的话,他每年的总收入将在10万元左右。此前,他曾想等以后有了经济积累再慢慢看房,可广州楼市此前不断向好的市场表现,让他着急起来。“感觉几个月的时间,房价的涨幅就超过我一年的收入!”小兵说,“无论上班还是下班,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房子。”小兵说。

而和小兵一起分到单位的同事,则直接在东圃买了套两居室,理由就是感觉广州的房价还会涨。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出手,小兵也唯恐落伍。在参加工作不到两个月,他便利用周末到处看房。

与小兵一样,也于今年7月份毕业的倩倩(化名)也加入了看房大军。她告诉记者,他们班共有20多个学生,仅她知道的,就有5个人已买房或准备买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的采访中,部分90后则坚持自己的租房观。“我觉得租房住挺好的,以现在的收入情况,支付租金的压力不会很大,每年还可以拿节余下来的钱出去旅游。”90后丁洁(化名)告诉记者,她父母没钱资助自己买房,而自己又不想做房奴,因此不会买房。

90后钱小北(化名)也表示,只要未来的岳母不逼自己买房,他绝对不会买房。“说白了,就是父母没钱资助,而自己又不具备这样的经济能力。”他还表示,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包括房价也是如此。尤其跟很多发达国家比,中国大城市目前的绝对房价并不低,所以,他认为,即便资金实力足够,现在买房也未必合算。

资金 父母给予绝对的财力支持

对于那些还在象牙塔内或者刚步入社会的90后来说,要自己独立买房不太现实。记者采访了解到,刚毕业就加入购房大军的90后群体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且有经济实力雄厚的父母做后盾。

倩倩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其购房的资金会由父母来出。“我父母准备将我们老家的一套房子卖掉,来这边给我买房,按我们那里当前的房价,那套房子也可以卖200多万元,可以先在广州市区买套二手小户型,结婚了可以再买套面积大一些的`新房。”倩倩告诉记者,其父母之所以要卖掉老家的房子另在广州买房,主要是考虑到,倩倩以后可能会在广州发展。“另外,我爸妈认为广州房子的升值潜力会比我们那个二线城市要大。”倩倩说。

出生于1992年的陈海(化名),不仅购房的首付款来自父母,其装修费用也由父母支付。陈海告诉记者,买房子的想法最初是家人提出来的,自己此前并没有太强烈的意愿。“可能自己年纪小吧,根本没想那么多,买房觉得还是很遥远的事。”

据陈海透露,父母替自己付了120万元的首付款,贷款金额只有30万元。“如果贷太多,父母怕我有房贷压力,他们做生意手头刚好有点资金。另外,他们认为房子早晚都要买。”陈海说,买完房后,父母还请了装修公司来装修,装修费用不到15万元。尽管最初并没有强烈的购房意愿,但陈海向记者坦言,自己拿到房子钥匙的那一刻,还是很高兴:就感觉好像心头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压力没那么大了。

在走访中,不少中介也告诉记者,90后买房的人群中,基本都会有父母资助。“全额付清的占比有两成左右,其他的基本都是给首付款,首付款付得多的,一般由孩子自己还贷,首付款给的少的,一些父母则会帮着还贷。”一位在中介行业工作了14年的贺姓人士称。

90后 靠父母资助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父母的资助,或举几代人之力为孩子买房这一问题,一些70后和80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理解,也不认同,他们认为工作后就应该自立了,而不应该再用父母的钱。

不过,部分90后表示有话要说。“对于70后和80后买房时的房价来说,现在可不是只高几千元,七八年前,广州市区一些不错的房子单价也就1万元左右,现在却要4万左右,而这几年不少行业的收入变化都不大,70后80后当然可以不需要父母的资助就能实现购房。”出生于1993年的吴娟(化名)说。

90后小谭则说,70后一般都有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大多为40后或50后,那时的收入普遍都比较低,因此对大多数70后来说,靠自己打拼也是必然。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于有经济能力的家长来说,资助成年子女买房的现象很普遍,也无可争议,与其说是“家长的过分宠爱”,不如说是家庭成员间的一种“同舟共济”的行动,来联合对付远超出现实收入水平的“房贷大山”。

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国家,部分首次购房者也会向父母寻求资金帮助。有些国家,虽然年轻人购房不需要父母的资助,但购房压力也并不大。

心态 楼市画风突变90后心理有变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黄金周之后,房地产市场的画风突变,在全国22个城市先后出台限购新政的影响下,楼市交易量开始下滑,广州自然也不例外,一些中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近一半个月来,其成交量环比下滑近两成。这也影响了90后的心态,王小利(化名)就告诉记者,近期多地出台调控政策,很多提示市场风险的声音也在出现,让她此前一直焦躁的心理冷静了不少,“现在买也许正好买在高峰上。”她说。

不过,部分90后购房的决心并没有因此而动摇。“房子早晚都要买,现在不买说不定哪天又要涨。”倩倩说。小兵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并表示遇到合适的房子就会买,只不过其心情不再像此前房价疯涨时那样焦虑。

专家 年轻人买房应量力而行

那么,年轻人毕业就买房是否合适?对此,不少专家表示,这要根据各自的情况来衡量,家里经济条件好,可以提早买房,毕竟一线城市的房价逐年走高。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一般,自己又没有合适的工作,或是工作还没有稳定的前提下,要背负重大的买房压力,实在没有买房必要。一韩姓业内人士也认为,毕业购房得根据各自情况而定,现在房价较高,父母有能力帮子女在房屋首付上出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前提应该是子女本身有稳定的职业,可以确定日后在还银行贷款方面的压力不会很大。

当然,有些毕业生在大学时期已经开始创业,且有一定的积蓄,那么可以考虑购房。而一韦姓业内人士则表示,虽然当前房贷利率较低,像广州这样的城市房价也可能会稳步上升,但作为刚毕业且手上资金有限的年轻人,应该谨慎地面对这个问题,生活很多样,买房不是唯一,也不是终极目的。有得必有失,要懂得放下一些东西。即使在发达国家,毕业就买房也不是普遍的现象。

童年的时光,总是充满了欢乐与幻想。

cc幼儿园的老师亲切地问道:“小朋友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

cc“我要当科学家,发明新东西!”

cc“我想做医生,拯救病人。”

cc“我要和老师一样,教好多小朋友。”

……

墙角的小女孩还在发呆,早上来得匆忙,两个小辫子梳得有点歪,鞋带是松的,不知是跑掉了,还是根本就没有系,透着不羁的气息。

cc“小囡囡,说说你的梦想吧”老师已经来到了她的面前。

cc“我要像爸爸,种好多红红绿绿的辣椒”

cc“啊?和你爸一样当农民啊,哈哈哈哈……”

教室里立马炸开了锅。

那一年,我五岁。

小学三年级那年,爸爸突然患了骨质增生,妈妈的血压居高不下,爷爷因为冠心病而病倒,奶奶被确诊为内风湿,全家只剩下我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了。妈妈和奶奶因为常年洗菜,在水里泡着,总是关节疼痛,最后都被风湿病痛所折磨。课堂上,遇到“积劳成疾”这个词,我的眉头不自觉得紧锁。我意识到,成年累月的农活,家人都累跨了。

那些日子,爸爸每天都要去医院看病,家里除了卖菜,毫无其他经济来源,妈妈骑着大大的载满辣椒、茄子、冬瓜的自行车,去卖菜,每天清晨,帮妈妈把菜车推到院子外面,看见妈妈远行的身影,我总是一阵莫名的彷徨。

当时有一个思想开明的老师,除了上课时间,课下总喜欢和同学们聊天。他喜欢描述外面的世界,他说美国的人口不多,但是占地面积却与中国相当,那儿的一户农民,要种相当于我们这里一个镇的土地,全部采用机械化运作,收入丰厚,闲暇时,每年还要去几个不同的国家旅游。原来农民的生活可以这样!

“我要当一个运用高新技术种地的农民,让人们改变对传统农民的看法,不仅不会让农民们因为过度劳累而饱受病痛折磨,还要让农民们获得可观的收入。”我在作文里如是写道。

老师的评语是:“能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想法,继续努力。”

那一年,我九岁。

时光荏苒,暮霭轮回。家乡的天空下多了许多工厂机器的轰鸣,徐徐上升的烟雾,五颜六色的东西从排水管道流出,一连三年的大旱,农作物大量减产,不少乡亲们选择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这样一年下来挣个三两万不是问题。我家的菜园日益倾颓,在挣扎两年后,父母也选择了将菜园搁置一旁,远去他乡,成为中国千万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一名。父母第一次春节后出门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爸爸眼中那晶莹的东西。

这样,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cc留守儿童。

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倒也清闲,我从不依赖家人,他们不懂我的功课,开家长会也只是去坐坐,而我的学习成绩总是能让他们在家长会上备受老师表扬。好朋友间偶尔聊天会提到将来想干什么,每次被问及,我总是乐呵呵地说道:“当个农民吧!”朋友们往往认为我又在开玩笑了。而我清楚,这便是我的梦想。

那一年,我十四岁。

高考分数出来的时候,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将来想去哪儿读书啊?上海、南京、北京?”“想学什么专业呢?现在得选个方便今后就业的,以后让你爸妈过上好日子。”任旁人如何劝说,最后我仍然固执地选择了农业大学,来到了中国农科城cc杨凌,开启了我坚持最初的梦想的新篇章。

那一年,我十八岁。

在大学的校园里,上课、活动、考试、成长,总免不了困惑,有人对学校地理环境不满,对专业失望,对未来一片迷茫,想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那样的生活比较安定、有保障,为了将来工作顺利而拼命入党的大有人在。身边的好多人,学习是必然,工作仅仅是为稻粱谋而已,诸如“青春是到明媚的哀伤”、“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透着些许感伤与无奈的言语,一时间为广大青年朋友传诵推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家庭和社会赋予的责任或者压力,而变得浮躁、焦虑、早衰。各种“压力山大”让许许多多的青年为了生活生计而忙碌、奔波,只求安定,似乎渐渐遗忘了曾经那个叫梦想的东西。

我也会对生活中很多现象存在疑虑,偶尔也会质疑自己的某些选择,由不得地哀怨。

但是cc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 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前行的路上,我们不是应该时时提醒自己,要坚持最初的梦想吗?如果你累了,不妨静下心了,想想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道路,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如果你迷茫了,那就暂时停下忙碌的步伐,审视一下自己最初的梦想,再继续奋斗,可好?

看着身边的年轻人越来越“早熟”,哀婉青春,那么地无可奈何,我只想说:明明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何必要去顾忌那些四五十岁的世俗隐忍呢?有梦就要大胆追。

这一年,我二十岁。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是,我充满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后,社会各界热烈讨论“梦想”这个曾被很多人悄悄藏起的词汇。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人的梦想对于“中国梦”的意义尤大。如何圆梦,唯有坚定不移地奋斗在逐梦的路上。

逐梦路上演讲稿:在逐梦的路上

时光似箭,岁月如歌,20zz年,我依然行走在逐梦的路上,20zz年,自己的心态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zz年不是匆匆走过,20zz年在我的人生轨迹中有着他的与众不同。本命年,双十二的年华,年初的时候,自己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年轻就是资本,让人生遍布努力的足迹”,因为觉得自己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最大的优势还是年轻,最耗的起就是时间,或许最耗不起的也还是时间。

20zz年,大事记:

一月份我换了一个崭新的航道;

二、三月份做了一个让我有了巨大成长的项目,也遇到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项目经理,明白原来审计是这样做的;

四月份,开始接触税务鉴证,接触并进入视野这个平台,这一年我从中收获了好多好多;

五月份,开始第一次整理底稿;

六月份我和我的她牵手走过6年周年,心理默默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努力的去实现大学毕业时给她的所有承诺;

七月份,做了一个税务咨询项目,真正和boss有了更深入的接触,他对问题的思考方式给我很多的启发和触动,同时也让我对涉税风险有新的认识;

八月份,九月份我投入了我最大的努力去准备考试,至少今年实现零的突破,不是最坏的结果;

十月、十一月份,国庆放假再回母校,再去西安,感触颇多,之后努力的去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去总结,开始在视野发一些帖子;

十二月份,我又要开始新一年的审计大忙,我希望自己可以比第一年有了更大的'进步。

20zz年,我的生活:

虽然我依然很宅,但是相对而言,已经更多往外面跑了……从岛外到岛内的生活圈,确实不一样。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承担房贷,然后开始计划性的花钱,开始会担心入不敷出,有一段时间银行卡没有到4位数那种心塞的感觉,默默享受房奴那痛并快乐的生活,心理总是安慰自己,日子会变得越来越好,还需要父母每月打钱还房贷的时候,那份触动总是给自己更多向上的动力,或许经济基础才是真正催人向上的源泉,这一年我比之前都更努力,这一年我发现我懂事了好多,成熟了好多……

20zz年,我的成长:

20zz年我无悔年初的选择,事务所,觉得我来对了,所里有好多好多优秀的同事,有好多好多非常棒的资源……

20zz年我进入了视野论坛,觉得我来迟了,这里真的太棒了,有好多愿意分享的前辈,好多非常努力和非常厉害的同龄人……

在这一年中我的专业知识的储备较2013年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我接触了审计,开始慢慢去感受什么是审计思维,这是一种逻辑性思维,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我接触了税务,我开始慢慢去感受什么是涉税风险,这种风险的防范意识我觉得更多是建立在税法体系上的;我接触了会计准则,我慢慢去感受如何在准则导向下进行账务处理,开始慢慢看准则和沉醉于陈老师在cpa业务探讨版面的答疑中;我接触了视野思享会,我慢慢的在思享会的平台中拓展了见识,在分享的氛围下,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我开始努力的去汲取专业知识,我开始试着去分析,我开始试着去总结,我开始试着去将我的想法写出来……

20zz,我依然存在的不足:

静静的思考自己的不足:1、太懒了,洗衣机的问题困扰了我整整一年,房间还是不够整齐;2、不会做饭,年末我又重新开火了,开始学习如何做饭,这个是20xx需要突破的一个地方,我思考了一下原因:或许是父母对我特别溺爱,所以我的自我照顾能力特别弱,所以不会煮饭,对洗衣服和整理房间特别抗拒;3、决策能力还是非常不足,或许从小到大,我基本上不用自己去做决定的原因,例如:有的时候我买东西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找父母和姐姐帮忙,询问他们的意见,这个习惯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未来的家庭生活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20xx年我要开始逐步改变这个习惯,做到更多独立的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自己错误的决定买单;4、太宅了,要多出去走走,要多和朋友聚聚,除了工作还是需要有生活滴;5、自制力还是太差,还是挺拖拉的……

结语: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缘起缘灭,花开花落,每一天都是与众不同,每一天都是希望和开始,20zz年慢慢进入倒计时,20zz年慢慢的要进入彼此人生轨迹中的历史长河,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xx年,心中撒下了一些期许,并准备为之全力以赴;20xx年,依然会行走在逐梦的路上,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