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科学的皇后;算术,数学的皇后。
2、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5、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6、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
7、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9、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
1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1、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12、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
1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4、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6、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
1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18、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
19、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20、直接向大师们而不是他们得的学生学习。
21、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
22、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23、如果我继承可观的财产,我在数学上可能没有多少价值了。
24、思维的运动形式通常是这样的:有意识的研究-潜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研究。
25、业精于勤,荒于嬉。
2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7、一个人的贡献和他的自负严格地成反比,这似乎是品行上的一个公理。
28、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29、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
3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1、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32、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
33、一个数学家的目的,是要了解数学。历史上数学的进展不外两途:增加对于已知材料的了解,和推广范围。
34、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35、“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
36、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
37、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38、有志者事竟成。
3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0、用心智的全部力量,来选择我们应遵循的道路。
41、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42、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43、在现实中,不存在像数学那样有如此多的东西,持续了几千年依然是确实的如此美好。
44、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某种规则、模式或定律。
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6、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47、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48、数学主要的目标是公众的利益和自然现象的解释。
49、上帝是一位算术家。
5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1、多做习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52、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53、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54、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
55、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56、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57、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58、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59、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60、生命只为两件事,发展数学与教授数学。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 )位,表示( );7在( )位,表示( )。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改正过来。
1008 709 404 239
— 17 + 321 - 186 + 571
91 1020 318 800
四、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把245,255,265,275这四个数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 - =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3、四边形
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二、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 这是一个四边形。 (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
4、 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 )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
五、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厘米 B、2厘米 C、4厘米
2、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A、4 B、6 C、10
3、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六、做一做。(请你在方格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七、解决问题,你能行!
1、明明家有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图),要在它四周绣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
2、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
4、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你认为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厘米?(请写出算式,至少写3种)
八、实践活动。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物品名称 估计的周长 实际测量的周长
数学课本封面
客厅门的面
黑板面
你的鞋底
* 智慧屋。
你会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吗?(单位:米)
*****************
* 说说心里话 *
*****************
小朋友,请你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选择你所要的答案,在下面画上横线。
1、我( )上数学课。 (1)喜欢 (2)不喜欢
2、我( )举手发言。 (1)喜欢 (2)不喜欢
3、老师经常( )。
(1)表扬我(2)批评我(3)不批评也不表扬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5单元测试题
一、 口算:(另卷6分)
二、 填空:(22分) 1. 1分=( )秒 1时=( )分 1吨=( )千克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2. ( )+65=255 382-( )=51
26÷3=( )……( ) 375=( )+102
3. 最大能填几:
( )×6<19 ( )×7<41
8×( )<29 9×( )<64
4.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小明跑60米大约用了14( )
②飞机从广州飞到上海大约用2( )
③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④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5. 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6. 有32个苹果,每7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还剩( )个;如果每6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还剩( )个。
7. ( )÷6=8……( ),余数最大是( ),被除数是( )。
8. 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9. 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10.小红妈妈早上8:30上班,下午17:20分下班,小红妈妈早上在公司的时间是( )时( )分。
11. 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三、 判断题:(对的打“口”,错的打“×”)(5分)
1. 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
2.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
3. 65÷8=7……9 ( )
4. 7×8+2=70 ( )
5. 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7。 ( )
四、选择题:(4分)
1. 秒针走一圈就是( )
A.60分 B.1小时 C.60秒
2. 分钟走30分钟,走了( )个大格
A.6 B. 30 C.5
3.在1分钟跳绳比赛中,小菊跳了50个,小梅跳了56个,小桃跳了48个。哪位第一名呢?( )
A. 小菊 B. 小梅 C. 小桃
4. 52÷7,商是( ),余数是( )。
A.6,7 B.7,3 C.8,3
五、竖式计算,第(1)、(2)题写出验算的竖式。(27分)
(1) 375+164 (2)816-425 (3) 528+272
(4)603-437 (5)28÷4 (6)52÷7
(7)43÷5 (8)40÷9 (9)87÷9
六、列式计算:(4分)
(1)32里面有几个8?
(2)39除以4,商是几?余数是几?
七、1.在下面的空白地方画一条长是5厘米3毫米的线段。(3分)
2、在下面的空白地方画一个长是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列式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5分)
八、解决问题。(22分)
1小红约同学到人民公园玩,小红身上只带了20元,如果每个同学要3元,小红身上的钱可以买几张票?还剩下多少元? (5分)
2一个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三月份有多少个星期,还多几天?(5分)
3王老师把一些练习本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3本,还剩下1本,王老师原来有多少本练习本?(5分)
4有36位同学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舞蹈队的每组6人,小组唱的每组8人。(7分)
(1)如果都参加舞蹈队,可以分成几组?
(2)如果都参加小组唱,可以分成几组?会有剩余的人吗?剩多少?
第六单元测试B卷
一、我会填(20分)
1.35×4表示( )个( )连加,也表示( )的( )倍是多少。
2.6乘7个于是( )个十,是( )。
3.一个数加上0得( ),一个数减去0得( ),一个数乘0得( )。
4.25的4倍是( ),24的5倍是( )。
5.4个12的和与4的( )倍相等。
6.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 )。
7.98+99+100+101+102=( )×5=( )。
8.在2、3、199、446、669五个数中,选出4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算式成立:( )×( )=( )×( )。
9.在○里填上“>”、“<”或“=”。
74×3○200 24×5○120 6×0×4○4 240 ×4○120 ×8
10.203×7 ×6积的个位是( )。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 )
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 )
3.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36。 ( )
4.一个数乘7,其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5.998千克接近1吨。 (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
①三位数 ②四位数 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 )个0。
①1 ②2 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①3 ②4 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①5 ②4 ③3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相距( )。
①700米 ②1.00米 ③无法确定
四、我会写(写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2400的算式,你能写几道?)(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260-0= 72÷8= 302×4= 131×0=
450-70= 102×4= 700 ×4= 93+40=
398×5= 21×5≈ 102×4≈ 510×9≈
六、我会算(18分)
327×4= 418×5= 2700×3=
1020×7= 3006×8= 815×4=
七、列式计算(6分)
1.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多少?
2.281减去273的差乘309,积是多少?
八、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快乐(5×4+10=30分)
1.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2.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栽了39棵桂花树,29棵松柏,栽的樟树的棵数是桂花树和松柏总数的3倍,栽了多少棵樟树?
3.在一个正方形场地四周插彩旗,四个角都插一面,每条边插了18面,这个场地共插了多少面彩旗?
4.学校举办优秀
① 买4双袜子,需要多少钱?
② 用100元钱买两双鞋应找回多少钱?
③ 姑妈给小亮买两套衣服,应付多少钱?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开放题(20分)
1. 小芳去文具市场买钢笔,每支钢笔零售价为5元,但市场规定,5支或5支以上可以批发,批发价为每支4元。小芳要买3支钢笔,可以怎样买了(请写出你的购买方案和理由)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关: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
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 ( ) ( ) ( ) ( ) ( ) ( ) ( )
4、根据图形计算:
5、48 是( )个( ) 56 是( )个( ) 8个19 是( )
6、1-47 可以看作是( )个( )减去( )个17 ,等于( )个( )就是( )( ) 。
第二关:
1.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 )
(2) + = 。 ( )
(4)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小。 ( )
(5)任何分数都比1小。 ( )
(6)有一张纸,剪去它的25 ,还剩下这张纸的35 。 ( )
(7)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 ( )
(8)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 )
(9)有两个杯子,各装了12 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 )
二.比一比
79 ○69 44 ○77
第三关:(用数学)
1.一张长方形纸的 涂蓝色,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妈妈把一个蛋糕平均切成9块,小红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 2块.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小红比妈妈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3)这块蛋糕吃完了没有?你是怎样想的?
4、按要求涂色,并回答问题。
(1)把其中的5份涂成黄色,把其中的4份涂成红色,剩下的涂成蓝色。
(2)黄色占整个图形的( ),红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蓝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5、某小区的绿化带,39 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
6、一张长方形纸的27 涂红色,37 涂绿色。没涂色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7、一杯果汁,喝了46 ,杯中还有几分之几?
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再涂( )块,
涂色部分就占56 。
第四关:(智力冲浪)
1、 写出下面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
( ) ( ) ( ) ( )
第九单元测试
一、填一填。
1.用4,5,7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用4,5,7可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3.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共有32支球队分成8个小组比赛。
(1)每个小组有( )支球队。
(2)小组内每两支球队进行一场比赛,每组要进行( )场比赛。
二、解决问题。
1.鞋和帽子。
2.在中,我要拿其中的两样,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3.从小明、小强、小林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学校的象棋比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织方案?
4.在中,我要买其中的两只,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5.五个好朋友聚会,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7.王老师和李老师带领植物小组的4名学生到南湖公元观察植物。为了留影纪念,四名学生每人都想单独与王老师和李老师分别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
9.有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各一张,李义要从中拿出两张,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请你表示出来。
10.如果落在树上的是两只鸟,一共有几种可能?
11.三年纪有5位数学老师,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可以通多少次话?
12.两个萝卜可以做一小盘菜,三个萝卜可以做一大盘菜,菜的做法一共有几种可能?
三、数学小天地。
第九单元测试
一、1.6 75 45 2.6 754 457 3.(1)4 (2)6
二、1.4×3=21(种)
2.3+2+1=6(种)
3.3种
4.4+3+2+1=10(种)
5.4+3+2+1=10(种)
6.3×2=6(种)
7.4×2=8(张)
8.3×3=9(种)
9.1元+5角 1元+2角 1元+1角 5元+2角 5角+1角 2角+1角
10.6种
11.4+3+2+1=10(次)
12.略
三、3×3×3=27(种)
第八单元测试
一、 填一填。
1.口袋里只有10个白色围棋子,任意摸出一个,肯定是( )色的。
2.盒子里有9个红色跳棋子,2个黄色跳棋子。任意摸出一个,可能出现( )种情况,分别是( )和( ),摸出( )色跳棋子的可能性大。
3.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抛掷这个正方体,看看哪一面朝上,有( )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出现其中任意一种结果的可能性是( )。
二、连一连,从下面的5个盒子里,分别摸出1个球。
三、涂一涂。
拿到的花一定是红色。
看到的花没有红色的。
拿到的花可能有红色的。
四、一定的画“√”,不可能的画“×”,可能的画“○”。
五、解决问题。
1.新年联欢会有一项抽签游戏。小明抽一张,最有可能的是什么?
(1)全班共有多少人?
(2)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比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多多少人?
(3)猜一猜,小红很可能喜欢吃哪种水果。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在下面并解答。
3.盒子里有2张一等奖和5张二等奖的奖券,任意摸出一张,会有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出现每一种结果的可能性相同吗?出现哪种结果的可能性大一些?
六、数学小天地。
把小明的眼睛蒙上,让他猜一猜哪个格子里有书包,是猜到的可能性大,还是猜不到的可能性大?
第八单元测试
一、1.白
2.两 摸出红色的棋子 摸出黄色的棋子 红
3.相同
二、略
三、略
四、1.× 2.√ 3.○ 4.○
五、1.唱歌
2.(1)8+34+14=5 4(人) (2)32-8=24(人)
(3)香蕉 (4)略
3.有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相同,二等奖的可能性大一些
六、猜到的可能性大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18分)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这样的3份是( )个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2、一杯牛奶,喝了它的 ,还剩下( )。
3、正方形的边长是它的周长的( )。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是4,分母是分子的2倍,这个分数是( )。
5、运动会从下午2:10分开始,开了1小时30分,到( )结束。
6、鸟儿冬天( )到南方去过冬。
7、长方形长是20米,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8、□÷8=6……( ),余数最大,余数是( ),被除数是( )。
9、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长( )毫米。
10、2袋水泥重100千克,那么( )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11、填上适合的单位。
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 ) 课桌高7( )
一节火车厢可装货60( ) 小红身高135( )
汽车每小时行60( ) 旗杆高100( )
12、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3、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要20分钟,他要在7:45分到校,需( : )从家出发。
14、足球比赛15:30分开始,17:10结束,比赛经过了( )时( )分。
15、3时=( )分 7分=( )秒 480秒=( )分。
二、 真真假假:(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钩,错误的画叉)
1、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7。 ( )
2、一个盒子里有红黄两种棋子,我任意摸一次一定能摸到红棋子。( )
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死亡。( )
4、把一张长方形纸分成7份,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 )
5、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等于1。…………………………( )
三、精挑细选:[在( )内写上正确的序号]
1、分针从3走到7,经过( )分。
① 25 ② 20 ③ 40
2、一根绳子长92米,第一次用去34米,第二次用去26米,现在绳子的长度比原来缩短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
①92-34-26 ②92-(34+26) ③34+26 ④34-26
3、地球( )绕着太阳转。
①、一定 ②、可能 ③、不可能
4、早晨人的影子( )在东西方向。
①、一定 ②、可能 ③、不可能
5、把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2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新长方形比原来两个长方形的和( )
①、不变 ②、增加了 ③、减少了
四、展示自我:
1、直接写出得数。
82-27= 62+25= 37+23= 180+20= 87-26=
56-46= 600-30= 130-50= 540+90= 80+640=
390-300= 46+64= 36÷9= 7×8= 63÷9=
3×6+5= 6+27+9= 24÷6-3= 64÷(16-8)=
9600-600= 8080-80= 8000-3000= 35÷5=
+ = - = 1- = + =
- = + = + = + =
- = - = + = 1- =
2000×5= 44+8= 37-18= 1300-500=
4800÷4= 11×9 = 32÷8= 100-43=
5600+400= 800+200= 240×4= 15×6=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35-478= 800-37= 504+297= 489+378=
验算: 验算:
51÷8= 54÷7= 54÷6= 50÷9=
407×5= 739×6= 604×5= 312×6=
3、列式计算
比457多87的数是多少?
754比一个数多115,这个数是多少?
360减去一个数得505,减去的数是多少?
9个1005是多少?
4、操作题,量出下面图形各边长是多少毫米,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挑战自我。(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1、 建筑工地运来水泥6吨,用去2吨500千克,还剩多少吨多少千米?
2、 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铁丝长多少米?
3、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3、 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袋,下午比上午多卖56袋,这一天共卖大米多少袋?
4、 一根钢管,第一次用去它的 ,第二次用去它的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
6、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改围成一个长9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篇1
一、课程标题:《夜莺的歌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呻吟、宛转”等词语,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
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四、学生准备:
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五、教学方法:
启发法,讲授法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
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
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3、交流归纳。
(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全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
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
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有时候学夜莺 ,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四)课堂反馈: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并且请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设计,强化积累
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推荐阅读:《红红的雨花石》。
七、板书附录:
夜莺的歌声(宛转)
巧周旋
传情报机智
灭敌人勇敢
站岗哨热爱祖国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篇2
基本要求:
(1)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惊弓之鸟”的意义。
(3)给学生布置作业
【教案设计】
一、课题:《惊弓之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更赢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难点:理解更嬴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四、教学过程
(一)猜成语导入
导入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一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说的哪个成语吗?(出示成语释义)你还知道哪些成语?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顺通生字词。
2、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1、检查提问:那是一只怎样的鸟?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
(4)朗读指导: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8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a”,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2、更赢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投影仪出示:想想更赢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4、为什么一起打猎的其他人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小结作业
“惊弓之鸟”可以比喻怎样的人?想一想身边或书里读过的故事中,有没有类似“惊弓之鸟”的人。明天上课需要大家说说你的见闻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篇3
在教师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一个学习钓鱼的儿童的天真、自然、快乐的形象,以及作者对这个儿童的喜爱之情以及愉悦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认读并且书写“稚”“蓬”等生字词;有感情诵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范读和指导书写掌握生字词;通过看图记忆尝试诵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儿童的天真形象,品味作者的轻松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儿童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心情以及通过配图尝试诵读诗歌
三、教学方法
看图诵读、教师范读、朗读法、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一切又都是新鲜的,还记得你们初次学习事物的场景吗?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学积极发言)
同学们都非常积极,你们学习的精神也是旺盛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看这位小朋友,他呀,也是一位正在学习的小孩儿。(板书:小儿垂钓,胡令能)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翻开书本,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
(2)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出示“稚”和“蓬”两个字检查读音并强调结构书写。
(3)教师进行范读,并请同学们归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
明确:一个学习钓鱼的孩子,向路人遥招手,怕惊吓了鱼儿。
(三)深入研读
(1)诗中极力塑造了一位儿童的形象,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1、仔细阅读诗歌前两句,同学们圈点勾画出描写儿童外貌的词语,并进行概括。
明确:蓬头——不打扮的自然形象;稚子——天真的孩童(同学举手发言)
2、那儿童的动作又是什么样子的?圈点勾画关键词语。
明确:学——学习的形象;侧坐——隐藏自己(点同学回答)
3、出示书中的配图,进行想象,用词语概括儿童形象。然后同学大生齐读前两句。
明确:这是一位天真、认真、小心、谨慎的儿童形象
(2)我们都能亲切感受到儿童形象跃然纸上,那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大生齐读最后两句诗句。
明确:怕路人惊吓了鱼儿,远远的打招呼给路人,让路人小点声。
(3)那同学们觉得那个字用得好啊?为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遥”,将儿童小心谨慎的样子十足的展现了出来。
(4)那路人又因为这个而不高兴吗?(没有)那路人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心情愉悦,而且对孩子还有喜欢的情感。
(5)那位同学能够读出这种感觉,请同学进行朗读,并进行表扬。
(6)在一起大声读课文,然后进行联想想象,结合图片能够诵读诗歌。
明确:最后达成能够初步有感情诵读,借助图片。
(四)拓展延伸
组织诵读比赛。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有关儿童的诗歌,虽然说唐诗很多,但是描写儿童的还是很少的,同学们回去之后,搜集一首描写儿童形象的诗歌,我们下节课做分享。
五、教学反思
整首诗歌的教学中,深刻把握了学生的直观特点,在解决了笔画和结构比较难的生字词后,通过老师范读,进行初次感受,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深刻把握了朗读、诵读、配图诵读的多种方式,能让同学们能够尝试初次在课上进行诵读。另外我也将整首诗歌的重点放在了儿童的形象上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在这方面讲解的比较细致。但是可能是因为课上过多的时间留给朗读和诵读,导致后面的小结比较仓促,使得整个教案头重脚轻,这是值得改进的地方,使得本课教学设计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