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4、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6、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7、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8、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9、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0、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11、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4、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1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7、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8、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9、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20、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21、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22、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4、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25、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6、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27、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9、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0、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31、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2、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33、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4、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35、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36、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7、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38、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39、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0、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41、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42、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4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4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46、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4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8、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49、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50、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讲解
一、《心经》要义
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心经》还有两句话,一句是“真实不虚”,一句是“究竟涅盘”。这八个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标。
所以说《心经》虽然字数很少,内容却很深刻,道理很透彻。要把《心经》学透彻,是我们每个学佛人天天要训练、天天要思考、天天要体会、天天要观照的中心内容。
可以这样说,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奥秘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般若智慧。佛学的核心,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经》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处理内心的烦恼、生命深处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开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潜在能量。这个潜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在处世接物中,往往有许困惑与窘迫、烦恼与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坎坷,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都是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心经》这本仅有268字的无上宝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心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时时以甚深的般若进行观照,才能见到我们身心世界五蕴皆空所显示的真理。见到了真理,开发了智慧,才能够度一切苦厄。《心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这本经的总纲。
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有在真理指导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静止的。对于每一位修行者来说,般若是在观照中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
五蕴不是五件事,其实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生命的当下,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
《心经》开示明义的这一句话,既是此经的纲要,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佛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生如何从迷惑中觉醒过来,度脱一切苦厄。这一句话指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务是什么,实践是什么,所取得的效果是什么。“观自在菩萨”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见五蕴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务;“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经》这第一句话,就把学佛任务(境)、实践(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无遗。所以说这一句话就是《心经》的总纲,也是我们每一位学佛人修行的总纲,也是佛法的总纲。
大家请把《心经》打开。既然是导读,那就是要引导大家来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心经》的段落分一分。
二、经文的段落及大意
题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整个经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显说般若,从“观自在菩萨”至“真实不虚”。第二部分是密说般若,从“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至“菩提萨婆诃”。
再细分可分为五分。
第一分就是《心经》的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从“舍利子”至“无智亦无得”,是讲般若的妙义。我们来看这一段文字: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一段是讲我们凡夫身心世界的基本组成要素——五蕴。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进一步地讲,在真空当中,没有五蕴之相。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的我们凡夫的生活现实,六根对六尘(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也就是说,在真空当中,缘生无自性,这六根六尘都是无相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有它自己一定的界限,所以叫眼界。然后是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再就是可视物、声界(声音)、香界(气味)、味界(食物)、触界(引发触觉之物)、法界(意识所缘境界);然后是眼识界(视觉)、耳识界(听觉)、鼻识界(嗅觉)、舌识界(味觉)、身识界(触觉)、意识界(思维认知)。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也就是十八个部分。这十八个部分,有物质的部分,有精神的部分。属于物质的部分有十一种,属于精神的部分有六种多一点点。因为其中的法界,虽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纯精神的活动,但是也有属于法尘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识中呈现出来的物象,叫做“法处所摄色”。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讲十二因缘;“无苦集灭道”讲四谛;“无智亦无得”讲菩萨以甚深智慧所取得修行的成果。智就是智慧(菩提),得就是涅盘。
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也没有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这是讲凡夫的生活境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讲缘觉的生活境界;“无苦集灭道”是讲声闻的生活境界;“无智亦无得”是讲菩萨的生活境界。
以上这一段,是讲般若的妙义。因为在我们凡夫看起来,这些都是生活的现实。但是把它提升到甚深般若境界的观照下,凡夫的生活境界也好,声闻、缘觉、菩萨的生活境界也好,实质上都是因缘所生法,其性本空。所以说,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六根六尘之相,也没有十二因缘、四谛、菩萨的得与智之相。所谓无相,所谓空,其目的就是要我们破除凡夫的执著,破除二乘的执著,破除大乘在修行过程中的一切执著。一切都要以无所求心、无住的心,来面对凡夫和圣者的生活境界。所以以上这一段,就是讲的般若的妙义。
第三分讲般若的妙行。“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是讲菩萨在无所得的甚深般若观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么呢?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就是修行所取得的成果。菩萨在行甚深般若时,所取得究竟成果,那就是无上大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成就,依般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般若为佛母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行深般若,所以能够得到究竟涅盘;能行甚深般若,所以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来称赞显了般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显了般若。“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经268字分这五个部分,大家把这五个部分区分好了,记牢了,我们再来念《心经》,就能够随文入观。在观照中,逐步地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六根六尘皆空,照见十八界皆空,照见十二因缘、四谛皆空,照见菩萨的智与得皆空。在没有所求心、没有执著心、没有分别心的甚深般若指导下,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我自四月份以来修习心经。当持心经一个月的时候,变得不爱吃肉了。如今,已经三个多月,又有一些感悟愿意与同修一起来分享。
长期以来,很多朋友误认为佛陀没有明确说过心经的功德,故对其功德不甚了解。其实心经的功德在经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先说大神咒,由于我才疏学浅不了解。至于大明咒,我想大多学佛的朋友不会不了解。这个咒的功德大到什么程度?持诵此咒,连身上的细菌将来都可以证菩萨位!心经已经包括了大明咒的功德。也就是说,我们一心持诵心经是可以成佛的!再往下看,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也就是说心经包含了很多至高无上的咒的功德。像我们知道的楞严咒这样的功德无上的咒(我也是个人妄加猜测的,至于是不是确切不敢妄语)等等。心经确实是有除魔功德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有关的心经感应这方面的录集,心经在除魔化解违缘以及消业等方面确实是有大功用。
另外,我想强调一点心经和我们汉地众生的因缘很大。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德说过,法也是有因缘的。南怀瑾上师也认为有些法虽然殊胜但不太适合在汉地普传。那么,心经和我们汉地众生的因缘怎么样呢?非常的大!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心经在汉地的传承。那是观音菩萨亲自现身于四川亲口传给唐僧的,是菩萨亲传的。有那么多的法,菩萨唯独亲传了心经,可见其因缘非一般的深厚!而唐僧也因持诵心经每每在遇到困难的时刻都化险为夷。还有一点希望能一起同修的注意,菩萨亲口对唐僧说这是一个三世诸佛成佛的心要法门。菩萨用了法门这个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心经可以独立的成为一个法门。(诚然,这也是我的个人理解,没有得到大德的开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最后,我分享一下同修的心得。有位同修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念诵《心经》,功德不可思议!
tanxinw
根据我的一些同修的经验,心经可以帮你相当大的忙,你可以三遍心经21遍心咒(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反复的求观世音菩萨帮你达成你心中的好的愿望! 一般而言,观世音菩萨绝对会闻声救苦,帮你达成你的善愿,关键就是看你去不去念。 其次你要注意的是:你是念心经,不是首先要去理解其中的深奥意思的。我的意思就是说:什么都不管,念就是了!!!
念的程序是这样的: (口念和心念都无所谓!)
从头到尾念第一遍
从头到尾念第二遍
从头到尾念第三遍
再念心经心咒21遍(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再念祈求文:弟子***诚心祈求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诸护法金刚帮弟子***达成……(你的良好愿望) !
再念感谢文:弟子***诚心感谢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诸护法金刚!
你能遇见心经,就是知 !你能念诵心经,就是行 !!你能得到加持,就是证 !!!
非常的高兴你能念心经,其实这个心经非常的'重要,平时有麻烦是可以靠心经来帮你度过难关的!简单又功效宏大!
念的程序是这样的:(口念和心念都无所谓!)
每次完整的一遍是这样的:(从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一直念到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念完三遍后,再念心经心咒21遍(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记数就用手指来计!21遍心咒是一个规定的数字!
象这样的三遍心经加21遍心咒,是完整的一次祈愿程序。当然越多次完整的越好,多多益善!到时候你就会知道心经的厉害!!!很多人以为心经是修炼空性的一个经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仅代表我和一些同修的想法)。你要是有天眼的话,就会看见你每次念完整的三遍心经加21遍心咒的话,身边和头顶会有金甲护法神!!!(一个修炼茅山术有天眼的人所告诉我的同修的意见)
多多念心经吧!!!
以上是分享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我的经验是持诵心经21遍或49遍或81遍或108遍,然后回向,说出自己的愿望,也是经常灵验的。
另外,西藏还有很多用心经除违缘的仪轨。有兴趣的同修可以查一下相关的资料。
今天就写到这里,以后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