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戏曲文化宣传标语1
1、悲欢离合靠它演绎,欢喜悲戚是戏剧;眼前戏,腔缓急,一折演得淋漓。世界戏剧日,勿忘那一幕幕经典的演绎,让我们把中华戏剧传递下去!
2、生旦净末丑,锣鼓声相递;又见彩绣鲜衣,京腔忙唱起。一出欢喜,一出悲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世界戏剧日,让我们细细品味戏剧里无穷的.魅力!世界戏剧日标语
3、戏剧舞台真精彩,爱恨情仇在其间。喜怒哀乐真情感,人间百态演不完。音乐优美调悦耳,脸谱变化有内涵。世界戏剧日,爱戏剧,扬国粹,让中国戏剧走向世界!
4、一尺水袖甩出嗔怒哀怨;一根藤条转眼万里回还;一张桌子拜祭世间冷暖,一个大幕掩映天上人间。戏剧迷离奇幻,也是心灵的翻版。世界戏剧日,愿戏剧无限美好,祝生活华彩万般。
5、台上一身功,台下十年功。台上台下一个人,戏内戏外不轻松。要想取得成功,必定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世界戏剧日,提醒你工作努力,生活才能获得幸福!
6、唱念做打姿态美,生旦净末角色全。中华大地戏剧丰,各种腔调多精彩。演绎生活百种态,台上台下一片天。世界戏剧日到了,愿祖国戏剧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7、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踏入社会,戴好脸谱,就算是丑角也要娱乐大众。回到家里,摘下脸谱,哪怕是平凡也能其乐融融。世界戏剧日,用心去演,你就是主角!
8、地方戏剧绚丽夺目,中国戏剧多姿多彩,生活戏剧五彩缤纷,爱情戏剧花团锦簇,世界戏剧日,祝福朋友生活如戏剧之喜剧美轮美奂多姿多彩!
9、唱念做打演绎爱恨情仇,生旦净末扮尽人生百态,长腔短调倾听悠扬悦耳,五彩脸谱观赏美不胜收,台上一分都要竭尽全力,台下十年方得真正功夫。世界戏剧日,发扬国粹,让中华戏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0、舞台虽不大,生活咫尺全。几张小桌椅,就是一个家。闪转腾挪间,爬山过沟峡。睁眼当摸瞎,马鞭当骏马。虚拟在舞台,处处生活现。唱念兼做打,喜怒哀乐佳。世界戏剧日,爱我国粹,让中国戏剧发扬光大!
11、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万般悲喜,夹杂其中。遇到烦恼事,戏曲听一听,解忧去愁烦,快乐在其中;遇到高兴事,戏曲哼一哼,好运齐分享,幸福乐融融。世界戏剧日,愿你保持乐观心态,走好你的戏剧人生!
12、世界多元多变,戏剧多姿多彩,人生多情多爱,祝福多多于善,世界戏剧日,祝福朋友生活幸福多彩,被喜剧开心覆盖!
1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4、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15、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传承戏曲文化宣传标语2
1、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3、名师出高徒。
4、艺多不压身。
5、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6、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7、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8、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9、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10、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1、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12、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13、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14、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15、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16、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17、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8、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9、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20、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1、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2、私下练,台上见。
23、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24、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6、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27、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2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9、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30、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
传统戏曲作文1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此刻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我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持续自我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向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传统戏曲作文2
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戏曲频道弘扬了传统的戏曲艺术,宣传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国粹文化。星期天,原本对戏曲知识一无所知的我在妈妈的带领下观看了央视十一套的节目。
打开电视,很巧,播放的正是京剧《赵氏孤儿》,只见里面的人物个个都画了一张大花脸,不由得让我吓了一大跳。“大花脸”中最凶神恶煞的应该是屠岸贾了,只见他瞪着牛一般大小的铜铃眼,凶相毕露的大声询问程婴:“赵氏孤儿在哪里?快快交出”饰演程婴的演员说道“不知大人此话何来,我年过五旬,何来婴儿?”……虽然里面的人儿个个演的活灵活现、唱的字正腔圆绘声绘色,可我一点都不想看,心里转满了动画片。看看时间,才5分钟!心里立刻冒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看动画片时时间过得那么快,而看戏曲时间却过得那么慢呢?在前十分钟里,我几乎是盯着钟过的,我何尝不想在分针上加个火箭推进器呢!“哈欠”!瞧,我都打哈欠了,上眼皮似乎变成了铁,不停地与下眼皮打架。最后下眼皮招架不住,不仅投降,还让瞌睡虫爬上了身。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我,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激灵醒过来,不行,还要写作文呢!我抬起头,这时程婴的妻子出场了。她上来唱了一段,然后询问程婴“孩子呢”?程婴一时语塞,屠岸贾大叫“拉下去”。这时剧情似乎更加曲折,我也逐渐被这曲折的剧情给吸引住了,双目也紧紧地、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屏幕,比看我最喜欢的动画片还要认真几倍呢。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真没想到,我竟然会喜欢上看戏,甚至连喜怒哀乐都和剧中人物们连在了一起。当看到白发老人公孙杵为保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残忍杀害的那一段,我的心陡然一紧,为这位正直善良的老人被杀害而感到一阵悲哀。很快,一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我恋恋不舍的关掉电视,心想,有机会还要再好好领会领会戏曲博大精深的内涵哇!
小小的戏曲舞台,却能演绎出无数精彩的故事,更为广大的戏迷们带来了精彩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需求!戏曲,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啊!
传统戏曲作文3
中国的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我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我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不信?我们这天就一齐走进戏曲文化瑰宝,享受它独特的美吧!
中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就是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更就是惊人:能够以万数计!我们明白许多剧种很多剧种都就是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明白的比较有名的剧种:如京剧,越剧,吉剧等等。而且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不一样,此时它有自以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演体系,此刻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生”就是除大花脸与丑角以外的男性主角统称,里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就是女性主角统称,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就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以唱工及以工为主的花脸;“丑”扮演喜剧主角。
怎样?看了之后就是不就是觉得搞笑呢?此时其实还有很多呢!我国戏曲主要戏曲有:昆剧,京剧,黄梅戏这三派。二京剧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这四派。而且我们在电视上能够看到这京剧人物脸谱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与品质。主角和命运就是京剧一大特点,它的作用就是帮忙观众理解剧情。简单讲,红脸内含褒义,代表英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就是神秘,代表神妖。而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这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存了这一点。
看了上方的介绍感觉不错吧!中国的戏曲文化就就是这么精彩,此时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期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传统戏曲作文4
每当我听到越剧名段《天下掉下个林妹妹》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树木从生,百花争艳,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雍容华美的亭台楼阁。这是宝黛初见的地方——贾府。你们一见如故,相互倾慕。而我更加喜欢你——黛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本是三生石畔一棵绛珠草;“娴静犹似花照水”,你恬静妩媚;“行动好比风拂柳”,你摇曳生姿;“心较比干多一窍”,你冰雪聪明;“病如西子俏三分”,你柔弱娇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触景生情,感怀孤独,于是提锄挽篮,收起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走一池飘絮。诗社比赛中,一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一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令人赞叹不已。你才华横溢,多愁善感,天生丽质,清雅脱俗。你是天上的精灵,你是凡间的天使。
你有着双重的性格:你有时聪明可爱,善解人意;有时却尖酸刻薄,高傲孤独,总带着淡淡的忧伤与哀怨。大观园里正是由于你的存在,才变得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你的身世注定了你的失败。你幼年丧母,早年离父,寄人篱下。你的清高与骄傲,被众人视为尖酸孤僻。你却依然我行我素,带着你一身的清高与骄傲,走完你短暂的一生。你是封建礼教的异端,是腐朽王朝的牺牲品。于是,你变成划破黑暗夜空的光芒,虽短暂但耀眼,留了凄美的爱情篇章,让后世传唱。
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那优美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耳畔,绕梁三日。黛玉,你这误入人间的精灵,带着遗憾又回到了天上,留在人间的是永恒的美丽,千古的绝唱!
传统戏曲作文5
现代青年追求流行乐,摇滚乐,追求非主流,另类,追求快感刺激。当然忍受不了戏曲那悠悠慢慢的的唱速,咿咿呀呀的唱腔。实话实说,我也不爱看戏。但在我小学时我曾发生了一件关于戏曲的事情,至今使我回味无穷,难以忘却。
那是三四年级的事了,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班会,同学们可以上台跳演节目,我就表演了“唱脸谱”。听起来不可思议吧,可事实就是这样,往往事实会超乎人们所料,让人大吃一惊。
其实,我也不明白当初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歌,为什么在浩如烟海的歌海中偏偏选择了这首,也许,还真是戏曲那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是我鬼迷心窍了吧!哈,这一切都无从考证了。我只知道,这件事在同学中引起巨大反响,这首歌震惊了他们,这件事一直深深刻在他们心中。以至于几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做起“戏曲大舞台”这个实践活动时,很多与我小学就是同学的同学,竟提起这件事,开玩笑似的要我再唱一次。
那节班会课上,我自信的走上讲台,自己给自己报了幕(我是主持人)便“惊艳”亮相,拉开架势(现在想来动作一定很别扭),唱了起来。我幻想着自己是巨星是大师,万众瞩目,星光闪耀。我看到台下同学眼发直,以为我表演的多么好,使得同学们这么兴奋。
可事实上,在一个如此流行音乐与现代舞蹈云集的舞台上,居然有一个人唱戏,这个人还是他们眼中文静的,默默无闻的,成绩优秀的朱同学,惊讶成都当然会乘火箭上升。后来,在同学们惊喜而又敬佩(我真是勇气可嘉,找死)的目光中,我走下讲台。这绝对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
那次表演,我接受了戏曲,戏曲也接受了我,我们配合的是那样默契!我永生不会忘记这件事,但我再不会像从前那样做了,我不会再尝试戏曲。因为,还是实话实说,我不喜欢戏曲了。
不过,那种悠然自得,那种绚丽色彩,那种美丽而古老的神韵,的确不错,很可惜,我实在不感兴趣。还是顺其自然吧,毕竟每个人爱好不同,我尊重我的选择,肯定我的选择!
传统戏曲作文6
每当我清晨醒来,伴随我起床的不是闹钟的铃声,不是妈妈的微笑,更不是爸爸手里的一杯水。而是从爷爷收音机里传来的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小时候我并不了解戏曲,只是觉得那样咿咿呀呀地唱,几分钟还憋不出来一个字,而且声音还变化万千。有尖尖的女声;低沉的男声;还有带着哭腔的幽怨的声音。再加上各种敲的打的乐器。我真觉得这些声音像是个大杂烩,虽然有些吵,但并不觉得这些声音难听。
长大了再去用收音机聆听,才终于感受到这些声音的韵味与魅力。《卷席筒》仔细听,感觉很奇妙。特别是有的人哭着竟然还能唱出来!而且哭着哭着竟然又不哭了,又开始说唱。我还发现这些人每次都会“啊?”好长时间。所以他们的肺活量一定很大。这可挺难坚持的。我想他们一定是努力刻苦练习出来的`,就像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我可真敬佩他们呀!
再听听女声的,我听了一段豫剧的《抬花轿》。声音依然是那么尖。而且感觉唱得很轻快,配的音乐也很喜庆,一会快,一会慢。更惊讶的是,有一段新娘子笑的声音竟然是用唢呐吹出来的!总觉得这段戏听起来很带劲,是不是因为它听起来有种蜻蜓点水般的感觉呢?配得乐也会随着剧情而改变,比如抬花轿那段上坡和下坡片段,就会非常的快,配乐那些人的手是有魔力了吗?怎么可以敲的`那么快?
我又听了小香玉版《花木兰》,那么激情昂扬的声音,让我仿佛看见了正在战场上英姿飒爽英勇抗战的花木兰。《墙头记》老生的苍老高亢的控诉和凄惨下场,令人怜悯。以及《五女拜寿》哭诉的痛断肝肠,让我不禁也想落泪。
现在每个清晨,我依然能被闹铃铃声;妈妈的微笑;爸爸端给我的水杯叫醒。但是,我多么希望,伴随我起床的是爷爷收音机里面咿咿呀呀地唱戏声?
这就是戏曲的声音,多变的声音!令人流连忘返的声音!
传统戏曲作文7
大幕徐徐地拉开了,台下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瞧着舞台。只见刘备和赵云登上了吴国的船,驶向了结亲之路……
吴国里,孙尚香衣着华丽,唱着动听的歌曲。她歌声优美。起先,声音比较低沉,似乎比蜜蜂的“嗡嗡”声还要轻,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好像攀登上了一座高山,又登上了群山之巅。可攀登还未停止。等到声音高到了令人如临珠峰之上时,又顿时迅速落下,落入了无底的盆地。紧接着,又似攀台阶,一顿一顿的向上升。再过后,又好似蹦极,忽高忽低。她的表情也随之变化,一会儿双眉颦蹙,一会儿又是喜笑颜开,一会儿又是张目嗔视,一会儿又是捂脸痛哭。这时,我被她的歌声陶醉了。感觉她的歌声好似一颗颗珍珠,从她的微起的朱唇中吐出。台下的观众顿时陶醉在其中了,都伸长了脖子,仿佛在怕听漏了一个字。
当孙尚香隐去后,甘露寺中,吴国太正在相刘备。孙权和乔玄则在一旁陪酒。当刘备谈起出身时,乔玄因受到了刘备的礼物,便使劲夸赞刘备。孙权由于要杀掉刘备,便大为不悦,气得连胡子都在微微的颤抖。每当乔玄说完一句,他就会把袖子一甩,生气地责骂两句。而刘备则不动声色地唱着介绍着。他雄厚的声音虽没有孙尚香的多变,可他的吐字清晰,一字千钧。台下没有一位观众不拍手叫好。
忽赵云来报有人欲加害刘备,这时,台下的观众的心都提了起来,一颗颗汗珠从他们的头上冒了出来。我的心也紧张了起来,暗暗祷念千万别杀刘备。只见刘备向吴国太报告,吴国太的眉头一皱,向手下吩咐几句。不一会儿,身着铠甲,手持数样兵器的武将,将铠甲卸下,进寺向吴国太谢罪,终在刘备的求情下得到宽恕。
甘露寺后,刘备与孙尚香便结了亲,回到了荆州。戏便临近尾声。
大幕也就徐徐地落下了,台下是如潮水般的掌声,观众席上沸腾了。我顿时明白了戏曲的魅力:它似乎有一种魔力,把人吸在了其中,使人陶醉,使人和演员一样欢喜、悲伤。
传统戏曲作文8
小巧的玫红色绣鞋,华丽精致的戏服,飘逸宛如云雾般的水袖,灵动恰似微风拂过细柳般的身段,再添上圆润的唱腔,“戴金摇之熠耀,扬翠羽之双翘”的头饰,富有神韵的妆容,一位如天仙下凡般的戏曲人物便跃然眼前。每当在电视上、生活中的剧场里,看到这样美丽的人物,我就心潮澎湃,一股强烈的表演欲望便涌上了心头。
三年前,我来到一所戏曲学校,怀揣着穿上炫丽戏曲服装的梦想。然而,事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没有婉转的唱腔,没有灵动的戏服,只有孤零零的把杆和正襟危坐的老师。
第一次压腿时,我刚把腿架好,老师就不由分说的用力把我压下去。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大腿传来一阵撕裂的疼痛,紧接着那撕心裂肺的疼痛中又来了一种新的感受,像是千万只火蚂蚁对着你的大腿撕咬。我边哭边反抗,可老师像一座山动也不动,硬是把我的脸紧紧的贴在大腿上。练了腿功,我们又在老师的监督下练习腰功、喊嗓。
当时,我非常不理解老师的做法,经常问:“老师,为什么哥哥姐姐能上台演出,我们却不可以?还每天在这里练功。”老师没有说什么,只告诉了我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是贴在练功房的墙壁上的,我当时小,并不理解。
如今,我站上了舞台,享受着观众们的掌声与灯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快乐感觉,那句话的意思似乎也浮出了水面。这也让我懂得,没有舞台下的汗水与努力,根本不可能造就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是很难想象戏曲艺术家的艰辛,以及为戏曲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戏曲是我的梦!一个让我永不放弃的梦!
传统戏曲作文9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日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由于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传统戏曲作文10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距今约有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京剧,豫剧,越剧,被称为中国戏曲三鼎甲,其他较为著名的戏曲种类有:黄梅戏,粤剧,秦腔,湘剧……今天,就来说说豫剧中的翘楚:《朝阳沟》。
《朝阳沟》创作于一九五八年,以戏曲形式演绎现代生活。本剧讲述了女主人公银环与拴宝相恋,相约高中毕业后共同赶往拴宝家乡朝阳沟进行农业生产,但由于银环母亲阻拦,拴宝先行,银环既舍不得母亲又不忍离开拴宝,但后经拴宝鼓励,来到朝阳沟。可自幼在城里长大的银环,不适应农村劳动,又恰好收到母亲病重,让她回城的消息,于是思想开始动摇,最后不听拴宝母子的劝阻,离开朝阳沟,踏上回城的路。路上恰逢党支部书记,受到了教育;这与后来银环再回朝阳沟也有极大的关系;到家后,银环发现母亲竟是装病骗她回家,于是批评了母亲,银环毅然返回朝阳沟。母亲后也去看看亲家,并决定落户朝阳沟。反映了时代农民的吃苦精神,知识青年的热血,干事业的精神,令人值得深思。
不管是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湘剧,粤剧,秦腔。不管有再多的分支种类,不管有再多的唱腔唱法,不管有再多的表现形式。它们身上都有一个闪耀的,同样的名字:中国戏曲!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汤显祖在这本唱本中最出名的一段无疑就是《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和《山桃红》,耳边依稀响起那段触动了林黛玉的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游园惊梦
这些唱词也是出现在杨凡导演的电影《游园惊梦》中频率较高的唱段,不过因为电影中的唱腔加入了新元素,倒比原唱段更多了韵味,因为我从前没听过昆曲,所以觉得电影中的唱腔特别好听,还引起了我对昆曲的喜爱。
我是北方人,从小听的都是晋剧、豫剧、京剧或者是上党梆子,不过我却从对江南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直很喜欢越剧和黄梅戏,虽然听得不多,如果不看唱词的话,也许根本就听不懂,不过还是喜欢听。后来因为听过粤剧《帝女花》,所以还喜欢上了粤剧。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已经没有喜欢听戏的了,大多都是听着流行歌曲,可能都认识很多港台甚至好莱坞明星,却不见得认识一个戏曲艺术家,哪怕是每年上春晚的京剧大家。我虽然对戏曲有着好感,但是听得也很少,有些附庸风雅之嫌。
还是说说这部电影吧。我已经很久没看这种文艺电影了,因为一直在写灵异爱情小说,所以一直看恐怖电影找灵感。昨天就看了一天电影,今天打算好好码字的,可是却忍不住看了《游园惊梦》,这样的好电影,刚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欲罢不能,整整两个小时,我几乎都快要入戏了,不过在最后结尾的时候,却被太过现代化的片尾曲《明明》破坏了美感。本来我还是沉浸在故事中的,怀念着里面的情节的,可是突然听得这样的歌曲,真是有些无奈。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许多大家族日渐败落的时候,可是那些所谓的贵族却不肯放下架子,即使是早已成了一个空壳子,却依然是三妻四妾,家仆成群的。他们整日生活在鸦片的味道中,他们花钱如流水,他们逛戏院,养戏子。他们从妓院买回来那些风尘女子,不过几日,她们就被冷落了,她们不得不在冷清森严的府邸过着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可是她们不过是刚刚二十岁的年轻女子,青春年华便荒废着,渐渐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所以她们才会出现乱伦或者出格的事,她们也是无奈,毕竟年轻的岁月就这样被蹉跎着,不管是谁都不甘心,更何况她们原本都是风月场中的最闪耀的明星。
荣府的故事也不例外,荣老爷娶回了得月楼最红的歌妓古翠花,可是老爷只管躺在床上抽鸦片,除了需要听戏的时候,古翠花才能见得他一面,她在家里不过是个摆设,空有一副好的皮相,也没人欣赏,即使她打扮得再美,也没人注意到。
她古翠花可是得月楼最红的戏子,荣老爷花了三千两银子不过买回来一个摆设,这让她情何以堪。她原本以为逃离了风尘,嫁到了大家族,也算是找到好归宿了,谁知这样的大家族给她的只有无限的寂寞和荒凉。
幸好他还有女儿惠儿陪伴,她在荣府几乎是被忽略的,尽管她是美丽的高贵的优雅的,可是却没人能够懂得欣赏,她身边的老妈子曾说她真高贵,二管家似乎对她也有些若有若无的情意,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爱她懂她的人,观后感《游园惊梦观后感》。
其实她身边是有这样一个人的,那就是荣老爷的表妹荣兰,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虽然家族败落,可是她受过教育,是进步青年。她和翠花之间暧昧的病态的关系,让她一直有着负罪感。她是翠花在荣府唯一温暖的依靠,所以她的整颗心都是放在荣兰身上的。
很难想象翠花这样美丽优雅的女子是由一个日本女子宫泽理惠饰演的,而且她表演的也很到位,虽然说她的表情不算很丰富,略微有些僵硬,不过能演出民国时期大家族闺中幽怨的少妇那种哀怨的味道也算是很不错了,毕竟她是日本人,我们对她要求也不能太苛责了。
王祖贤就不用说了,她那双迷离的雾蒙蒙的眼睛真是醉人,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没落贵族小姐的挣扎和病态表演的很到位,也许这样的故事很老套,不过在现代人看来却还是很新鲜,毕竟她们身上有一种我们很难有的颓败的感觉。
吴彦祖是我最喜欢的男明星之一,他几乎是所有女人的梦中情人吧。他虽然戏份不多,而且和王祖贤的几段戏几乎都是激情戏,他的演技也没有太过凸显,不过这部电影本来就是突出落魄大家族的两个女子的暧昧情愫的。他不过只是用来洗去荣兰心里深重的罪恶感的一个筹码而已。
翠花看到荣府日渐败落,大管家已经把容家的东西卖得七七八八的了,可是荣老爷一味躺在床上吸鸦片,对此事不管不问,翠花有些心惊,她很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她和女儿会流落街头。
一直默默喜欢她的二管家也要去从军了,她的心几乎已死去了大半,不过幸好身边一直有荣兰在关心她,爱护她,让她生活得很快乐,她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因为荣兰也很会唱戏,经常和翠花搭戏的`,不管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她们看起来都是绝配,可是她们之间的感情本来就是错误的,所以荣兰也一直很纠结。
翠花借着一次堂会上和一个小生的暧昧,终于被容家逐出了容家,于是她便和荣兰住在了一起。可是翠花却因为吸鸦片染上了肺病,开始咳血,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谁知荣兰竟然在学校遇到邢志刚,这是一个帅气完美的男人,所以她无法抑制地爱上了他,她一味沉浸在与他的爱恋中,却一直瞒着翠花。
可是那天翠花收到二管家阵亡的消息,而且还经过一番辗转,二管家的
翠花伤心欲绝,一个深爱她的男人死去了,身边爱她的这个女子变心了,她一时间无法接受,她痛哭流涕着,为了爱她的人,也为了她爱的人。
荣兰知道愧对翠花,可是两个人还是觉得别扭,暂时冷战着,脆弱继续吸食鸦片,这让荣兰心里更加愧疚。
可是邢志刚只是荣兰生命中一闪而过的烟花而已,他终于离去了。荣兰和翠花也和好了,可是翠花的生命却已经到了尽头。
这是一个哀伤的故事,两个女子相爱的故事,谁说同性之间的爱情就不美好了?我有时候觉得同性之间的爱情比异性之间更多了一份纯粹和真挚,他们都是无欲无求地为对方付出着,没有杂念,更没有过多世俗的牵绊。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可是这部电影却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好电影,下午看完后,我仍然回味着里面的情节,而且我还是一边听昆曲一边写的。这样美妙的音乐,让我的心整个都变得清爽了。
文艺片,才是我的最爱,看来以后不能只看恐怖片了,还是要多看看爱情文艺片才好,不然我的品位会越来越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