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
3、根据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根据上阕词意,自学下阙词意。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凭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讨论,达到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通过老师写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学生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
(1)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动作;黄沙,点明地点。)
(2)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
本词写于他遭贬闲居江西上饶之时,作者对黄杀岭较熟悉。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学习诗词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板书:知音
看课件,听老师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见:读xiàn ,同“现”。
读对节奏,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
(4)师生评议。
4、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后排除学习困难。)
(三)再读课文,理解上阕词的意思。
字音读准了,我们还要明白词意。板书:明意
1、默读词的'上阕,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阕词的意思。
3、交流上阕词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一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出示动画,理解“别枝”的意思;
出示课件作选择题:
“别枝”现在有三种解释,①离开枝头。②斜枝、树枝;
③另外一枝。在本词中选哪一种?
(2)指名读第二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3)齐读三、四句。
讨论: A. 是什么送来一阵阵稻花香?
B. 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C. 是谁在说丰年?
把词句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理解上的难点。)
(四) 体会上阕词的意境。
明白了词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需要我们进一步领悟词的意境。板书:入境
老师伴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皎洁的月光,带着稻花香的清风,微微吹拂在脸上,乌鹊被惊醒,拍动着翅膀离开了枝头,蝉儿不停的鸣叫着,农民在稻田边谈论着丰收的景象,青蛙在不停的唱着歌……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板书:看 听 闻 想)
这些景物美吗?有这么多的美景陪伴着作者夜行,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学生配乐朗读。
(五)指导朗读。
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吧!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用心体会景物的美丽。
2、指名读,齐读并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韵味,进一步感悟作者复杂的感情。)
(六)我们通过学习上阙,已经学会了学习诗词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下阙吧!
1、学生自学。
2、汇报学习成果:
(1)说词的大意。
(2)知道读出节奏。强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体会感情:在山野中夜行遇雨,仓皇之间,你什么心情?(着急)后来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夜行遇雨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经历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乐趣呀!
(4)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吧!
(七)拓展:
1、苏轼和辛弃疾同是豪放派词人,也写过两首《西江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的一首,读一读吧!
2、你读出了什么?给你了什么感觉?
3、师小结:是呀!好一个愁字了得!作者不同,境遇不同,心情不同,所作词作当然不同,所以我们再读诗词时,一定要了解词人,悟出词情。
(八) 作业
你能不能把这首词,变成一首现代美文?自己动笔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 68岁。《宋史·辛弃疾传》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1) 、 班车又结束了,夕阳又消失了。叶又落了,天又灰了,人又走了,心又冷了。看!我们并没一无所有了,最深的黑夜过去了,月亮出现了!
2) 、 有一种岁月,它曾灿烂地动人心弦,又曾零落的一去无迹。你的远去不归,让月亮等得都有些老了。而那些燕子,仍然不离不弃,重温着那些长出皱纹的山盟海誓。曾经绣在心上的相思,渐渐地,成了一朵红色玫瑰,在午夜悄悄流泪。
3) 、 在这个世界上我喜欢三件事,太阳、月亮和你。太阳是白昼,月亮是夜晚,而你,是永远。
4) 、 去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被震撼;去看并感悟。 ——《生活》的办刊核心
5) 、 在现实的国度里,我们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在爱的国度里,却是地球与月亮的距离。
6) 、 月亮是失眠的灯,凭窗眺望那段寂寞的往事。
7) 、 如果我们的心足够明净,会发现太阳离我们很近,月亮离我们很近,星星与路灯都放着光明,簇拥我们前行。
8) 、 树叶黄了 就要掉了 被风吹了 找不到了 太阳累了 就要睡了 留下月亮 等着天亮 冬天来了 觉得凉了 水不流了 你也走了 音乐响了 让我哭了 心亦丢了 还回痛吗 冬天来了 觉得凉了 水不流了 你也走了 音乐响了 让我哭了 心亦丢了 还回痛吗 ——丁薇 《冬天来了》
9) 、 月亮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照不见灯光。小小的荣耀也正是这样给更大的光荣所掩。 ——莎士比亚
10) 、 自从看到你,亲爱的,我就深深地爱上你, 说不出为什么,有一种声音,它好似从很高的地方滑落。 我仰头,月亮出奇的白,一棵树在悄悄地刻画阴影。 ——玛丽·格丽娜 《爱是一棵月亮树》
11) 、 我已离开伙伴 把心深深藏在旧墙内, 独自静静地想念你。 你现在比月亮还遥远, 现在天已破晓 马蹄正在踢着石头!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现在天已破晓》
12) 、 看天空 有这个那个星星 还有个月亮 世界 其实跟我无关 我只管躺在草地上 看黑夜吃草 然后睡去
13) 、 用一颗苹果做早餐 跟一棵树说我的秘密 买一朵翠绿色的花 托一朵云帮我运来一片阳光 在太阳没看见的时候偷偷亲月亮一下 问一问风一次能抱起几片落叶
14) 、 你在白天的太阳前面是自由的,在黑夜的星辰前面也是自由的;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的时候,你也是自由的。就是在你对世上一切闭起眼睛的时候,你也是自由的。但是你是你所爱的人的奴隶,因为你爱了他。你也是爱你的人的奴隶,因为他爱了你。 ——纪伯伦 《沙与沫》
15) 、 我看那天上的月亮,不会再想那是不是属于我的明月,因为月的光辉不会洒在一个人的身上。
16) 、 那些生死悲欢.你以为是人世一生.可月亮见过太多.知道那只是沉埃一瞬. 《贴吧》
17) 、 因为没有刺眼的光芒,所以才能让人有可能欣赏!没有人能看着太阳发呆,却有人可以看着月亮神伤。
18) 、 人生虽然有很多不如意,可是每天太阳总会照常升起,月亮会落下,有什么可忧伤的呢,一切总会过去。
19) 、 把时钟停住 把电话切断 给狗儿一块骨头 别让它吠叫 把琴声凝住 在低沉的鼓声中 把棺木抬出来 请送葬者进来 让盘旋的飞机在头上呜咽 在天空上潦草的写着 他死了 在鸽子的'脖子上挂上蝴蝶结 让交通警员带上黑手套 他是我的南北西东 是我作息的意义 是我的日夜歌唱谈话的内容 还以为 爱可以天长地久 我错了 繁星已经无用 把它们熄灭吧 收起月亮 掩盖骄阳 把海水 抽干 把林木扫掉 从今以后 世上再没美事
20) 、 这是一个深沉的夜,没有月亮,也没有辰星,远远的有风吹来,卷起空中清冷的雾气。无眠的人点亮了昏黄的灯,执拗的固守着那方寸之间的光明。我很想钻进那些无眠者的心里去看一看那些让他们睡不着的秘密,究竟是害怕黑暗呢,还是舍不得熄灭心中的火光?
21) 、 当你说 太聪明往往还是 会寂寞 我笑着 倾听孤单终结后 的寂寞 看月亮 像夜空的瞳孔 静静凝视你我 和我们闹嚷的星球 靠近你 怎么突然两个人 都词穷 让心跳 像是野火燎原般 的汹涌 这一刻 让命运也沉默 ——五月天 《私奔到月球》
22)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与另一人关系再好,仍有自己的秘密,嗯,就像是月亮背面的风暴洋。 ——顾抒 《夜色玛奇莲》
23) 、 有人说,”朋”字是两弯清朗的月亮,因为彼此明亮,才成为“朋友”。
24) 、 我希望你到月光之东来找我。 我觉得, 只要你有这样做的念头, 我就能够继续忍受寂寞。 你的心镜映照出光芒, 这些光落在桌子上, 落在凳子上, 落在墙上, 落在窗户上, 落在天空上, 落在星星上, 落在月亮上 然后, 就变成了片片滴落的 洁白的月光, 晚安,不在这里的人, 晚安,滴落的月光。 这一场来自月亮的欢乐和希望, 献给那些永不言败, 永不放弃的孩子。 ——Tomi Enn
25) 、 轻轻的,他们相拥在一起, 慢慢的,我们会老去。 如同大海退潮时卷起的沙砾, 轻柔的,深沉的, 月亮在召唤着海的心, 把所有冷的热的, 爱的恨的痕迹, 全部抹去。 ——Tomi Enn
26) 、 不论在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再远,只要想想和你看到的是月亮的同一边,就觉得你一直在我的身边。 ——源远 《我就乐意这样寂寞了》
27) 、 月亮好大,像个饼 《仙剑》
28) 、 艺术是我生活中的真正激情;艺术是爱,把她与其他形式的爱相比,就像把红酒与沼泽地的水或把月亮这面神秘的镜子与沼泽地上的萤火虫相比一样。 ——奥斯卡王尔德 《王尔德狱中记》
29) 、 如果做不了太阳,就把自己变成月亮吧。
30) 、 月亮静静地叙说着,用谁也无法听到的声音;岁月缓缓地记录着,用谁也无法解读的文字。然而转眼望去,你们又是那样的无言,那样的缄默。
31) 、 月亮下面的金钱,从没有使劳碌的人类有片刻的安静。 ——但丁 《神曲》
32) 、 我托着头,看着天空中的云流畅地滑过,在云层之上,悬着那个冷冰冰圆溜溜的大月亮 以后,当我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例如玛雅的遗迹,或是非洲草原,或是印度的树屋上的时候,看到的,还会是同样的月亮吗? 那个时候,月亮会记得,我曾经专注地看过它吗?会向我铺洒温柔的光辉吗? 月亮才是最好的旅伴呀,永远都在那里,虽然远远的,但是不离不弃
33) 、 香港的天空,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非常美丽 这里有真正的流云,每一分钟都在变化位置和形态 他们成批出发,在天空中轻盈地流动着,就像一条透明的牛奶河 这条河的水就是空气,我呆着的地方,是由发出红光和黄光的汽车跑着的河底 在河底往上看,周围是高高的钢筋水草,虽然他们不会随着水波荡漾,但是却会发光 我,在河底一根水草的顶 上,仰头看着水面以上的月亮 ,想象着我所不知道的世界的样子 在牛奶河之上,圆圆的月亮发着明亮的冷光,面无表情地呆在那里
34) 、 要离开香港了,我一直很不安。 今天赶在闭馆前进了太空馆。尝试在月亮上行走。走进空无一人的太空影院看宇航员在空间站地维护机械。一片漆黑中只见两个小白点飘来飘去,对着对讲机喋喋不休,假装离地球几百光年的自己尚在人群中。 谁又不是如此。 人人漂浮于自己的宇宙之中,像一片羽毛漂在漆黑的大海上,触目可及的明明只是自己,却都不住假装自己 是一个更大团体的一部分。
35) 、 我的网络情人:月亮入夜,星星缀满天空,我已等待,嘀嘀。嘀嘀。我的情人我的爱已来,她就像我的心里医生,发着自然的对白,发着温和的表情,发着真切的拥抱,发着甜蜜的吻,发着深情的呼唤,我真想做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飞到她的面前,把她拥入我的怀里,再不放开,就像现实中,我真实的情人,我的爱,她嘀嘀。我嘀嘀。我们谁也不舍得离开,我们 谁也不会离开,每一次开始, 我们都焦急的等待,每一次结束,我们都抱了再抱,吻了再吻,爱了再爱,我们和时钟竞赛,很快夜已斑白,我们不再为对白期待,而是为情,为爱,为那份执着的心而存在!
36) 、 总是有看到月亮就祈祷的习惯。哪怕只是停住脚步,望上一眼,哪怕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念,只要为它停下来了,就会觉得满足。今晚的月亮很圆,十五又要到了吧?其实,每个月都在期盼这个日子,因为,喜欢它。
37) 、 我仰望星空,却不曾想念月亮。
38) 、 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 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 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 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
39) 、 我希望我是月亮,这样一辈子跟着你走。
40) 、 “水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其实,月亮本来就好好地在天上挂著,猴子本来就美美地沐浴在月光中,根本不必费尽周折去捞。现在的人,往往为金钱、地位、名誉、面子等虚妄执念而奔波劳顿,其实就如‘如猿捉影’,都是水中的月影,了不可得,到头来‘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禅宗就是让我们做那月下享受的生灵,不做水中捞月的猿猴。 ——方云 《 云·禅·画》
41) 、 梦想与现实的无奈,就像太阳不懂月亮的清。
42) 、 传说日月谭是太阳和月亮相爱却不能相守流下的泪?忘不掉,回不到。什么样的文字能摆渡成河的伤?风揭起疲倦的留海,剖析着思绪的原色,拿什么来纪念,在眼中侵泡的浓浓悲伤?用残文断字垒一座陵墓,安放我无可救药的倾心。 ——June。
43) 、 夜幕下沙般流入眼眸,荒漠的天空下星星都懒得眨眼,故意丢失梦境的我在格格不入,只有月牙落成红豆,滴入我的眸子,晕开来的结局,在黑夜与黎明挥别的时空暗藏杀机,年轻的黄昏掀起了月亮的裙角,却见一朵向日葵在黑夜间欢颜。 ——June。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构思上颇有特点,上下两阙分别抓住特点描写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它的教学设计也独出心裁。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的意境,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融入想象,自读自悟,相互交流,并能够表达感受。在读通、读懂、读透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自学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通:抑扬顿挫,读出意趣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唐诗,知道了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大家知道吗?还要一颗同样的明珠在闪耀,那就是宋词,她与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同学们已经读过了不少诗词。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出示课题)
2、解题:
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曾遭贬职,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你们在夜间走路有什么感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A、师激励学生读:“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想不想展示你们美妙的声音”?”
B、为了展示你们最佳的读书效果,老师给你们一点帮助好吗?请看屏幕(出示已划好了节奏的词),学生练习读。
C、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
D、男女生比赛读。
二、读懂:对话词人,读出神韵。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词就像一杯好茶,需要细心品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品味一下吧!
(一)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自读自悟,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起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2、交流:
A、看到的:明月、惊鹊。指名描绘自己的所见。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佛,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同桌试着演演说说;指名演演说说。
小结:同学们演得太好了!这儿的“说”字,只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行人、作者自己都可以)对呀,大家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齐读这两句,体会期盼和喜悦之情。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联系学过的诗句,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3、和辛弃疾同行,你见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
(学生自由描述,相互补充或评价)
4、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轻轻地吟颂吧——齐读上阕。指导: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
(二)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我们和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呢?自己读读下阕,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出示选择:(1)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2)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陆游有一句诗,写的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你知道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表演作者(自己)在看到旧时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喜悦。
6、指名读,比赛读。
三、读透:入情入境,读出感悟
1、读透就是要求我们在读词时,一边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身临其境,有所感悟。
2、这首词的作者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感受,愿这美好的境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齐读全文。
3、一首美妙的词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能够说说自己感受吗?
四、拓展—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1、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读通:抑扬顿挫,读出意趣。
读懂:对话词人,读出神韵。
读透:入情入境,读出感悟。
2、出示《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学生分组对比学习。
目标:A、了解词牌或曲牌的作用;B、对比感受多种从曲中流露出的不同情感。《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元】白朴 【元】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
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3、教师巡视指导,相机出示《知识拓展》。
●词与曲的区别: 曲的体式与词相近,不过曲较多使用口语。
●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词曲的分类:词91字以上为“长调”,59-90字为“中调”,58字以内为“小令”。此外两端的词称为“双调”,只有一段的为“单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套曲)。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上阕 下阕
看见:月(明)、鹊(惊) 星(稀)、雨(疏)
闻到:稻花(香)
听见:蝉(鸣)、鹊(啼)、蛙(说)
感受:夏夜宁静、丰收喜悦 忽见:惊喜
作业设计:
1、做做词人:按照“西江月”的词牌,自己写一首词。
2、当当作家:写一篇散文,将《天净沙·秋》所描绘的情景反映出来。
拓展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 68岁。《宋史·辛弃疾传》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