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毕业到现在已有七年了,七年里,我经历了太多的事,也走过太多地方,走的路多了,随之吃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太少。
然而,无论我吃过什么,喝过些什么,几乎没有哪一样能停留在的记忆深外,,唯有它——一碗毫不起眼的螺丝粉,却让我这么多年来一直魂萦梦牵,一直牵肠挂肚,犹如思念情人般想念着它的味道。
其实螺丝粉的制作很简单,二两圆米粉,加上一些花生,酸菜,木耳,黄花菜,干豆皮,青菜,最后再淋上一勺高汤,汤上全是红红的辣椒油。一碗辣辣的,香喷喷的螺丝粉就这样生成了.
在校那时候,一两粉1块2毛钱,二两粉也才1块4毛钱,经济又实惠,更主要是好吃,喜欢那股香味,喜欢那股辣味,余香长长远远,。
记得当初西大东门的街上每处都是,一天到晚上都有卖的,吃的人很多,有许多我们这样的穷学生,整天热闹非凡。那种热闹,那种温馨,到如今依然清晰的在心里浮现.
毕业后我也吃过很多,自己也试着做过,可就是少了当年的那种味道,没了那种感觉。
今年春节回家,车一下武汉,我就急着去找当年经常吃的那条街,准备大吃为快,可一到了那里,当年的东门已经改了,从前的`一条小吃街现在已经成了一条公路了,什么都没有了,原来西大跟农学院合并起来了,呵呵,想不到离开了几年变化可真大!
失望油然而生,我沿着大街,没有目的走着、寻着,终于找到一家小店卖螺丝粉,可是食不知味,一点儿也没有了那种味,根本不是我牵挂的那种味,心里不免又添几分难过和失落。
我傻傻地坐在回家的路上,傻傻地想着.就一碗螺丝粉而已,为什么我放不下,这些年来,无论我走到哪,都未曾把它从心里放下.我到底是放不下当年纯真的友情,还是放不下当年的校园时光,还是真的放不下那么一碗普通的螺丝粉呢.
回去了一趟,,往日的牵挂浅浅地慢慢地沉淀下来,平静了.
走在曾经走过的路上,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好笑,像一个幼稚的小女孩一样,拼命想得到一个玩偶,没有得到的时候,越想得到;但真的得到了,也就没了兴趣。
我真的应该放下,不管过去有多美,不能沉溺在往日的回忆中了,那样,只会增添伤感和烦恼,轻装上路的人生,才会走得轻松,走得自在。
关于描写柳州螺蛳粉的优秀
我的家乡——柳州是一座工业城市,但是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柳州的街头巷尾都有许多螺蛳粉店,处处飘着螺蛳粉的香味。螺蛳粉,是柳州的传统美食,以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而闻名。
螺蛳粉的卖相非常好。橘褐色的螺蛳汤做的底汤鲜香诱人,红红的辣椒油包裹着嫩白细圆的米粉,让人一看就直流口水。米粉下有许多的时令蔬菜,绿色的青菜刚好和红色的辣椒油形成鲜明的对比。酸笋、油炸腐竹、炒花生、黄花菜和木耳星星点点的漂浮在橘褐色的螺蛳汤上面,让人胃口大开。
螺蛳粉的做法可不简单。螺蛳粉的好吃与否,重点在于汤汁味道的拿捏。这螺蛳汤的来头可不小,它是用螺蛳、猪骨、沙姜、八角等13种配料熬制而成的。汤汁的配料要求很精细,螺丝要放在水里泡2天,让它把泥吐干净,然后去掉螺丝壳尾,知道了吧,螺蛳粉之所以叫螺蛳粉,并不是因为米粉里有螺蛳肉,而是因为螺蛳粉的汤是用螺蛳做成的。
我在螺蛳粉店见过的师傅制作螺蛳粉。他们先抓一大把青菜放在锅里烫到八分熟,等青菜快熟时把一大团事先分好的米粉放到开水里烫一小会儿,米粉烫熟了之后就把它压在上青菜一起放到碗里,随后又把油炸腐竹、炒花生、木耳等配菜放在碗里,淋上一大勺螺蛳汤,以“鲜、香、麻、辣”所闻名的螺蛳粉,就做好了。
关于螺蛳粉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说法:在之前,柳州人当时时兴吃螺蛳(煮螺,骨头汤加酸笋、红辣椒等佐料煨制的螺蛳),售卖煮螺的小摊遍布柳州市区,随后米粉也进军餐饮夜市,两大小吃同台献技,不久便出现了兼营米粉和螺蛳的摊点,不知是必然还是无意,不少食客喜欢在米粉里加入螺蛳汤,两者碰撞后,产生了螺蛳粉的最初雏形。之后经过餐饮业者不断地改进,出现了螺蛳粉的升级版,有加入青菜等其他配菜的螺蛳粉。
我很怕吃辣,可螺蛳粉又辣又烫,我每次闻到螺蛳粉的香味,看到那艳红的辣椒油、嫩白的圆粉、青翠的时令蔬菜……都会令我垂涎不已,饿的时候,忍不住买上一碗解馋。每次吃螺蛳粉时候,我都会备上一大壶凉开水,辣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喝上一大口凉开水。一碗螺蛳粉吃完,我常常被辣得嘴唇红红的,大汗淋漓,像是做了一场极耗体力的运动似的,感觉自己呼出来的热气像火一样辣,那才叫爽。
螺蛳粉不单单是我们柳州人爱吃,许多外地人来柳州也一定要尝尝那鲜辣味美的螺蛳粉,否则就不能说来过柳州。朋友,你看了我给你介绍我家乡的美食,你是否有想来柳州尝尝螺蛳粉的冲动?
关于描写柳州螺蛳粉的优秀作文2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广西游玩,一起去品尝了期盼已久的当地美食——柳州螺丝粉。来到螺蛳粉店门前,只见门前游人络绎不绝,里面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呢!
关于螺蛳粉,还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呢!据说,螺蛳粉起源于唐代,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来到广西柳州任刺,由于心情不好、加上水土不服、不思饮食,身体欠缺,医生不知所措。时任府中大厨师的周万福也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他到柳江边洗菜时随手捡回几个螺丝,刚精心只做好一碗螺蛳粉,柳宗元非常喜欢。从而柳州的螺蛳粉历时千年,旺销不衰,风靡全国。
刚刚坐下,服务员就笑盈盈地把一碗热腾腾的螺丝粉端了上来。还没有动筷子,香气就已经扑面而来,使我垂涎三尺。这一碗螺丝粉里的配菜还真不少呢!爽脆的酸豆角,滚圆的卤蛋,鲜嫩的生菜,饱满的黑木耳……这些配菜镶嵌在白花花的米粉中间,色彩丰富,甚是好看。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浓郁的螺丝汤了,喝一口,酸咸辣鲜交织在一起,真的是太爽了。我曾在书上看到,柳州螺丝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为了劳累了一天的劳动人民所准备的。吃上这一口螺丝粉,既解乏又开胃,还能填饱肚子,这不是一举三得吗?
我先吃上一口螺丝粉,再喝上一口螺丝粉,顿时,木耳的香脆,汤汁的浓郁,豆角的鲜爽在口中交融,碰撞,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可口的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在广西游玩时,我们还品尝了桂林米粉,凉拌米粉,金牌米粉,炒米粉。它们和螺丝粉一起走出了桂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我想它们能获得成功的原因不仅是好吃,还在于它那亲民的价格,贴近人们生活的食材和分量,以及在背后的人文情怀和那一个个暖心的故事。
关于描写柳州螺蛳粉的优秀作文3
柳州螺蛳粉是我们柳州地道小吃之一,我们柳州人都非常喜欢。
柳州粉味儿好,看相也好,晶莹的粉丝浸在黄褐色的汤里,一条条的静音粉丝伴着红色的花生米,绿色的葱花,土黄色的腐竹和泡过的酸笋,嫩绿的青菜洒落其间,真是令人垂延三尽,色味俱全啊!
螺蛳粉的做法很简单,来了客人,随手抓一抓洗净的粉丝放入竹制的漏勺里,在热汤里来回晃动,烫上一到两分钟,将烫熟的米粉与配菜放在碗里,加上热汤水,喜欢吃辣的客人可以浇勺红红的辣椒油,显得麻辣爽口,一碗色香俱全的柳州得到螺蛳粉就做好了。
吃螺蛳粉也挺有意思,吃粉丝时,我喜欢一根一根地吃,我吃到粉丝的“头”以后,“嘘”的一下吸进嘴里,真是顺滑爽口啊!吃花生米,腐竹,酸笋和碧绿碧绿的葱花,我先用舌头舔一舔“粗”的味道,再细细的嚼,品尝它的“细'味道。
有一天我去吃螺蛳粉时,由于吸粉丝过猛,汤水溅到我的脸上,溅的我满脸都是汤水弄得我狼狈不堪的样子。螺蛳粉的味道非常爽口的,我每一次去吃螺蛳粉都要加上一些卤蛋或者是鸭脚,吃起来真是不错,但是每到街日子,我们地螺蛳粉店里都有很多很多人,而且那里热闹非凡,我吃起来那个味道无比鲜美,香味诱人,香味锦长,从街头的一边到街尾的另一边都闻到淡淡的清香,柳州地道螺蛳粉很有味道,有空一定要来尝一尝哦!
吃了地道螺蛳粉让我回味无穷啊!
关于描写柳州螺蛳粉的优秀作文4
我的'家乡柳州,美丽富饶、城市繁荣,只要你来了,就会舍不得回去,但柳州最有名的就得数那鲜香麻辣的地地道道的螺蛳粉了。
螺蛳粉具酸、辣、咸、鲜、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一些劲口的配料,再淋上一大勺滚烫滚烫的螺蛳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螺蛳粉就做成了。不过,你别小看这螺蛳汤,它可有讲究了,它是以青螺作为主料,加上五香八角等几十种香料熬制成的,在柳州,要是你做的螺汤淡而无味是不会有人看一眼的,精心熬制的螺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躁、辣而不火、油而不腻的特点,一般是用一个大铁锅来煮,骨头、螺蛳浸在锅里,汤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鲜红的辣油,散发着浓郁的辣香。
当你看到一碗正宗的螺蛳粉时,你肯定会食欲大开,瞧,晶莹白滑的米粉和翠绿的鲜菜浸在殷红的辣油里,而被炸得金黄酥脆的腐竹也点缀在其间,花生、黄花菜、酸笋,披上油亮的红油外套,沾沾自喜。令人垂涎三尺.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螺蛳粉是柳州第一小吃!走在柳州街头,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吸溜吸溜"的吸粉声,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必不可少的靓丽风景线.
关于描写柳州螺蛳粉的优秀作文5
柳州的著名风味小吃——螺蛳粉,是大家众所周知的。来到柳州的宾客,不仅要畅游柳州的名胜古迹,更要品尝我们柳州当地的螺蛳粉,要不然真的是非常可惜。
我们柳州最著名的螺蛳粉店非“秋菊螺蛳粉”莫属。我曾经观看过其他粉店里制作螺蛳粉的全过程:先在碗里倒上一勺红红的辣油、几簇香菜,抓一把细细圆圆的炸粉搭配着几根青翠欲滴的青菜、金黄酥软的腐竹、香脆可口的花生、褐黑顺滑的木耳,放进开水里小烫一会。过几分钟,把粉以及其他配菜从滚烫的开水中捞上来,倒进碗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螺蛳汤和酸笋倒进碗里,就完成这么一碗香辣酸爽的螺蛳粉了。
这螺蛳粉啊,色泽也恰是好看,红红的辣油浮在黄中带些澄澈的汤上,绿油油的青菜随意“躺”在白而圆滑的米粉上,金灿灿的腐竹上沾上了点点辣油,远看似乎变成了橘红色,松脆的花生和顺滑的木耳在旁边装点着这碗美味,绿色的香菜与红色的辣油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恍若一些少数民族里,少女们绚丽的衣裙,这样丰富的颜色搭配起来,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使得这道佳肴更显独特魅力。
每次吃螺蛳粉,我都要备上一大瓶凉水,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很怕辣。螺蛳粉又辣又烫,端着粉就能闻到那刺激食欲的香味,那香味缓缓地钻入我的鼻子,渗透到我的胃,将我的食欲打开。螺蛳粉越辣越诱人食欲,使人胃口大开。更配上酸笋,那种酸辣鲜香混合为一体的独特口感都能让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越吃越猛吃,好像是爸爸吸烟,怎么也停不下来。我每次都是先将腐竹吃掉,初次适应适应辣的口感,此时我不怎么觉得辣,还能和旁边的朋友们聊天谈笑,觉得这样很是享受,接着再一根一根地“咻”地把米粉吸到嘴里,由于米粉的顺滑,弄得我满脸都是,弄得陪同我一起来吃的爸爸妈妈或是同学朋友都笑得肚子痛,不过笑完了,还是会给我递来纸巾,要是旁边没纸巾,我当时那满是汤渍的脸一出去肯定笑死满街人啦。每吃完几根米粉,我都要喝一大口凉水解辣,搞得才吃一点点米粉,肚子也就足够饱了。吃完了米粉,我就仔细地“探究”花生和木耳的“去向”,每当找到一颗花生或一块木耳,我都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丢进嘴里,装作很大口地嚼着。最后吃得什么也不剩了,就剩下那看上去就辣得要命的螺蛳汤,不过我都会喝下去,一喝完,就忍不住一只手对着嘴扇风,另一只手去拿水,大口大口的哈气,水拿到嘴前,猛的灌下一大口解辣。准备走人的时候,总是要回味一下这味觉的盛宴,感受着味蕾在嘴里欢快地跳舞,满足地擦擦嘴,嘴上发誓说以后再也不吃了,心底还是说不出的过瘾。不光说我自己了,我看着别人被螺蛳粉这个热血顽皮的“孩子”一起“捉弄”了,别提笑得多乐呵了。
每次吃螺蛳粉,都会特别特别的撑,走路都走不动,虽然每次都发誓不要再吃螺蛳粉了,可是我舌头上的味蕾却总是让我再去吃一次,好让“他”多享受一次,也好让我多开心一次。
当我决定安家落户在珠三角时,我开始寻找柳州螺蛳粉,为的是那份深深的家乡情结以及酸酸辣辣的味道。
在老家时,螺蛳粉就已是我的至爱,曾记得,在那个少食的年代,一碗螺蛳粉就是丰富的食品。红红的辣椒油是我开始吃螺蛳粉的理由。浓香的螺丝汤中韧韧的粉,绿绿的青菜、加上我最喜欢的腐竹,酸酸的酸笋,红红的辣椒油飘荡着,一碗酸酸辣辣的螺蛳粉吃得让人眼泪鼻涕一起流,虽然吃相比较丑,可是那确实是很爽,从嘴里爽到心里……
毕业后远离家乡,来到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由于工作上的关系,经常的应酬让我对大鱼大肉产生了一种抗拒感,虽说还是每天都少不了它们的陪伴。但对柳州螺蛳粉的渴望也随着岁月的累积愈加强烈。从喜欢到爱吃,然后再到“找吃”,柳州螺蛳粉总是我不变的情结。在工作之余,在应酬之余,经常花上半天的时间,去到一家深藏在小巷中的,悬挂着柳州螺蛳粉招牌的粉店吃一碗5元的螺蛳粉。虽然色味都谈不上正宗,却能平息我肚中的馋虫。
后来到了广州,爱好螺蛳粉的情结让我去找了不少的地方,但挂着“正宗螺蛳粉”的饭店总是让我由兴奋转向失望,不是少了螺丝味,就是少了一种心底的满足。不少熟悉的朋友说,来到广东的螺蛳粉已经广化了,他们要适合广东人的口味才能生存。好长一段时间,对于柳州螺蛳粉的喜爱只能埋藏在心底。
前段时间,抽出时间回了一趟老家,在武宣的`街头,我又闻到了柳州螺蛳粉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直咽口水。丢下行李,跟老妈告知一声后,兴冲冲地来到了摆在室外的一家粉摊,点了柳州螺蛳粉。不时,一碗正宗的螺蛳粉端了上来,细白的粉上平铺一层配菜,有酸豆角、酸笋、酸辣椒、炸花生,加上青菜点缀其间,丰富的色彩挑逗着视觉,搅拌起来更是香气四溢,酸味辣味直扑心间。品尝着人生至爱的美食品,感受着熟悉的声音,听着不时杂着粗声粗语的桂柳话,感觉是那么的熟悉,和每次的梦镜都是一样的,这时我已经分不清到底是梦里还是梦外了,我已经醉了,沉醉在了美味的螺蛳粉里。
当细细品味时, 才发觉味道其实与在广东品尝的差不了多少,但这一种情,这一种味却让自己有了更深的家乡情结。或许这就是喜爱家乡螺蛳粉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