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我难道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我不可能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难道为了避免暴露,他们不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吗?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我难道没有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吗?
我不是没有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他是个糊涂虫。
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会去看一看金字塔。
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一定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
(3)把下列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请马老师。马老师讲故事。
我请马老师讲故事。
渔夫叫桑娜。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
渔夫叫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
老板娘叫我。我收拾一条鱼。
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鱼。
同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
同学们选举他当少先队员代表。
妈妈买补品。补品送给奶奶。
妈妈买补品送给奶奶。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吗。
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
一张电影票
雨细细地下着,灯光迷蒙。我悠闲地向电影院走去。
电影院门口,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穿着一件灰色的茄克衫,手里捏着钱,不声不响地站在雨里,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牵着他的衣角。
等退票的人很多,我刚走近电影院,不少人凑上来问我有没有余票,我一个劲儿地摇头。我只有一张票,怎么能给人呢!谁知这时,男孩的父亲迎向了我。
“有票吗?”男子低声地问,声音带着点企望。
小男孩仰起头,急切地看着我,深深的眸里闪着温柔的光,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望着他渴求的眼神,热切的.神情,我的“没有”哽在喉咙口上。
我突然记起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也是这样的细雨迷蒙,灯光冥冥,我也是男孩这样的年龄,不同的是,牵着我的手等退票的是母亲。顿时,那种遥远的热切的记忆渐渐涌向心间,我的心柔柔地震
我将手里捏着的票递给了孩子的父亲。
男孩的脸放光了。“谢谢叔叔!”
“没什么。”我答,情不自禁地伸手拍了拍男孩的头,仿佛大哥哥对小弟弟那样。
看着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向电影院走去,我抬腕看了看表,离开映正好还有五分钟。我心里涌上一种恬淡熨帖的感觉,那是一种做了一件应该做、值得做的事的感觉。
回家的路上,我没有撑伞,任细雨丝丝地洒落在我身上。我吹起了口哨,看着街灯闪烁的光晕,树枝摇曳的碎影,突然感到这世界是多么美好和亲切。
《一张电影票》阅读题:
1.按原文填空。
小男孩仰起头,______地看着我,______的眸子里闪着______的光,_____地盯着我。望着他_____的眼神,_______的神情,我的“没有”哽在喉咙口上。
2.“我”把电影票给“小弟弟”的原因是什么?
3.体会文末一句话的意思。
4.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请写下来。
《一张电影票》参考答案:
1.急切深深 温柔 一眨不眨 渴求热切
2.从小孩的神情,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3.快乐是在不断给予中获得
4.(略)
《一张电影票》阅读答案及
12岁那年,我在村完小读完小学,考入了乡中学读初中。
开学后不久的一个周末,乡露天电影院放映当时很卖座的影片《少林寺》,票价也从原来的8分飚升到了2角。可我口袋里没有钱,父亲送我到学校,走时给的5元钱已全部交到学校食堂作为第一个月的伙食费。怎么办?我急得团团转。
晚上7点,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人们高举着电影票鱼贯入场。我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哀求班里的同学借钱给我,可是没有人愿借。电影开映了,从电影院里传出的声音摄走了我的魂魄。我心一横,贴在一个准备进电影院的大人身后,企图趁机溜进去。可是我的右脚刚跨进门口半步,即被守门人那只有力的大手钳住了。随着一句粗骂:“去你的,狗仔!”我被这只有力的大手像提一只小狗一样提了起来,扔到门外,重重地摔在地上,痛得半天爬不起来。很多人都回过头来看我,一脸的鄙夷。
这时,一个个子和我差不多的男孩来到我的`面前,手上拿着一张电影票对我说:“我这里有一张多余的电影票,你拿去吧。”我顾不得许多,接过电影票跑进了电影院。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给我电影票的男孩叫李旺,也是刚从山村来到乡中学读初中的,和我同级不同班。再后来,我还知道李旺那天晚上给我的电影票并不是多余的,而是他唯一的一张电影票。那天晚上,李旺就蹲在电影院外听了一晚上电影的声音。读者文摘在线阅读
从那以后,我和李旺成了好朋友,情同手足。几年后,我们初中毕业,李旺回家务农,我则上高中,后来又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台影碟机给李旺,并特意选了电影《少林寺》的碟一并送过去。虽然影片老旧,可是我和李旺一起再观看这部影片时,心中却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情谊。
好多年过去了,我和李旺一直没有间断联系,逢年过节,我都会给李旺的孩子送去新衣和一些年货。一次,李旺到县城来找我,席间有朋友问我:“李旺和你是什么关系?”我说是我哥。朋友说:“怎么你们兄弟俩一个姓黄一个姓李?”我笑而不答。朋友带着醉意瞄瞄李旺,又瞄瞄我,说:“你不说倒看不出来,你说后看着真有点像,眼睛像。来,李哥,我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