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师批评同学:“对,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同学反应:栗子?
3、如果你认为吃是吃货人生的全部,那就错了,还有……睡!
4、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吃货,那么你永远也不会了解到,“但是,我吃饱了”和“我吃饱了,但是”这两句话的天壤之别。
5、吃货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
6、永远别问一个吃货吃了没,这对吃货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要问就问吃饱没。
7、吃货就是:开心的时候,吃好吃的庆祝一下;难过的时候,吃好吃的安慰一下;无聊的时候,吃好吃的消遣一下;愤怒的时候,吃好吃的发泄一下。
8、据说吃货都不会挂科……因为吃货太重,高数挂不住。
9、没有吃就没有爱情,不信你一顿饭不带请的谈一次恋爱给我看看啊。
10、有的饭桶相当于吃货,但吃货却不一定是饭桶。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饭桶很能吃,吃货很会吃。
11、爱吃东西的人,多数不是什么坏人。他们拼命追求美食,没有时间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馋嘴,是完美的结合,这种女人多多益善。
12、“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不是好吃的东西很多,而是对你来说什么都好吃。”
13、吃货最大的烦恼不是没东西吃,而是一大堆好吃的摆在面前,却忧伤的发现,肚子装不下了。
14、美食跟身材哪个更重要?吃货:身材是神马?能吃吗?
15、美食一上桌,脑子里发布的第一指令是“吃”而不是“拍照”,才能称为称职的吃货!
16、瘦子吃给胖子看,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儿;胖子吃给瘦子看,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儿
17、对吃货来说,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亏。
18、身材苗条的吃货是吃货中的精品。
19、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
20、人是铁,饭是钢。
21、爸爸说,吃自己的要省,吃别人的要狠。
22、吃货就是别人吃两口就饱了,你是吃饱了还能吃两口。
23、如果我看起来没有精神,可能是累了,可能是病了,最大可能是饿了…
24、每天我只吃四餐饭……早饭午饭晚饭和零食
25、吃货其实很伟大,TA背负着要胖死的危险,仍然马不停蹄的去吃
26、再也别做一个吃货,臣妾真真做不到啊!
27、吃货最高境界,眼见为食。
28、只要活着,就一定能遇见好吃的。
29、人生在世,不该愧对“吃货”二字。
30、我只是个思想合格,胃不争气的吃货。
31、除了吃美食、还有比这跟美好的事么。
32、当吃货挺好的,吃着吃着什么都忘了。
33、对于吃货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是碗救不了的…
34、我能吃不代表我是吃货,只能说说明我好养。
35、吃货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总结起来就是,逛吃,逛吃,逛吃。
36、那天把家里的零食袋卖了,用这钱买了套房子。
37、吃完一碗还有三碗。
38、我就是看着吃的不爽。
39、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哪里有好吃的。
40、每天,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网上看有什么好吃的。
41、感觉超市里的东西都被我吃过了。
42、吃货是什么?能吃吗?
43、每吃一种东西,我就喜欢拍下一张照。后来,翻开手机相册的时候,终于知道胖子是怎样形成的。
44、我不是吃货,我只是想给美食觅一个安全的容身之所而已。
45、对,这东西一定可以吃。
46、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事能比天大?
47、今天胃口不太好,午饭煮二汤三菜四肉就好了。
48、吃东西之前我都会摸一下我的小肚子还有大腿,然后继续吃。
49、学好英文是为了能点上更多菜式。
50、我并不是很能吃,我只是看见什么好吃的都想吃罢了。
51、吃是一种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境界,所以别说我是吃货,叫我馋师。
52、“你个吃货,为什么非要和我一块出来!”“货不单行。”
53、“生”的反义词是什么?一般人都会想到“死”,吃货就和你想的不一样,人家觉得是“熟”。
54、真正的吃货敢于直面粗壮的大腿,敢于挑战隆起的小腹……
55、论吃货心中的爱国情操:一寸土地都不能丢谁知道会长出什么好吃的。
56、吃货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吃货在咆哮!吃货在咆哮!面点米饭堆山高,卤菜腊味都摆齐了。万山丛中,野味菌子真不少!江湖海里,鱼虾蟹膏味正好!端起了大碗小碗,挥动着筷子汤勺!
57、对吃货来说,“食欲不振”是一个传说。
58、吃货的嘴巴有两个基本用途:一个是吃,一个是说要减肥。
堂姑的女儿5月22号结婚,地方风俗,姑娘家头天待客。
堂姑是我打小一同长大的玩伴,我俩是亲密无间的好友,她家在农村,没工作,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裕户.堂姑能干,想当年,她养猪、养羊、种蘑菇、开裁缝店等等,凡是能赚钱的门路,她都敢干,不怕风险,天天钻到钱眼里,她自己常说:"一天不挣钱,心焦、心烦.睡不安。"
现在的堂姑更是了不得,家里办了个小型塑料加工厂,自己又没黑天、没白天跑保险,是保险公的业务骨干,年收入七八万。
唉!羡慕她的收入,可保险这行,我真没本事参与,她嘴勤腿快,业务熟练,连哄带蒙,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乐意把保单办在她名下,她自己也非常自豪的夸说,做梦没想到自己适合干保险这行。
女儿的婚姻大事,她老早就和我说,到时间要我无论如何得去凑热闹。
她家离县城大约三十里路程,交通方便,开车只需二十多分钟时间。几天前,我和同学梅峰联系好,到时候,坐她车去。
老妈听说我去,也嚷着和我一同前去,说是新喜人缘好,家里的大小事都回去,不去礼节上行不通,正好二婶也去,没法子,只能让当家的开车,拉上爸、妈、二婶和我,十点钟从县城出发。
那天气温特高,火辣辣的太阳晒的人无处躲藏,堂姑家住德停乡元湾村。
一路上说东拉西,不一会来到只闻其名,不知貌样的元湾村,老远就看见村西头哪家门前围着好多人,几人都笑着说:"不是有事,谁会专程来这地方瞧瞧。"
前些年,这里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别说外村的姑娘不原来这里安家落户,本村的姑娘也千方百计往外村窜,娶不上媳妇的小伙成群结队。四周全是光秃秃的山坡,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往深沟,庄稼地和别处的不一样,上边覆盖一层一尺来厚的薄土,下面全是石沙,怪不得在缺电、缺肥的年代,这里的农民少吃没穿,。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困山区,变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温饱问题解决了,前些年,高速公路修通,一向交通不便的僻远山区,瞬间变成洛栾高速公路的主干道,昔日的羊肠小道已成为宽大的柏油公路。以往宽窄不一,坑凹起伏弯曲小路,现在车辆畅通无阻,像飞箭一样,闪电一般。
家家都盖起了小楼房,现在这里遍地是宝,是金子的发源地,他们在荒坡里采金,从沙地里挖金,不起眼的石沙也能卖钱,百元大钞像飘树叶一样,从土坡里、地底下蹦出来,有了钱,小洋楼一座连一座,如今,居住这里的小伙再也不愁说不上媳妇。
堂姑家客人真多,房前屋后,屋里屋外到处是客人,说真的,吃喜酒并不新鲜,这几天,结婚办喜事的家数特多,一天三家,礼金送的呲牙咧嘴,照这样延续下去,日子真的没发过。
细想想,送来送去,最后钱都落到饭店老板手里,真划不来,可是,形势所迫,谁也无法改变。
闺女出嫁,娘家人提前一天收礼金,摆酒席,什么请乐队、放鞭炮等热闹场面都省了。因天气太热,堂姑专门把我们几个人安排在一家新建的两层楼房里,房子的门窗刚安好,室内没装修,宽敞明亮的四室二厅,房间大,空气新,凉爽得很,都说在这屋子用餐,真比开空调还美。
将近12点的时辰开饭,农村待客,时尚八、六、四,八个凉菜、六个热菜,四碗汤,菜量大,吃饱喝足后,稍微休息一下,又去堂姑家两层楼房里看看,她建放早,不是厅室式,不过收拾得干干净净,堂姑一家人再三挽留我们住一晚再走,大家都忙,只好起身恋恋不舍的打道回府。
这顿饭,吃的舒心,有滋有味,开心啊!和老家的远亲近邻聚在一起,拉东扯西,互通彼此的近况。细想,亲戚之间,就该这样,遇事多走动、互帮忙,亲友之间贵在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加深感情,拓宽视野,让枯燥乏味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呵呵,以后像这样的场面,我定要多参加。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乡下吃席。也不知道乡下的席是怎么摆的。
以前,妈妈常给我说她在乡下吃的席很单调。不论是出嫁女儿还是给小孩子过满月,亲戚朋友们来吃一碗肉燥子常面,就算吃席了。除非有钱人,但也是四菜一汤罢了。不知我们今天去吃的席怎么样?
我很好奇,因为我没有在乡下吃过席。可妈妈又自信地对我说,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好了。乡下收入可高了,家家都住上新房子,有的甚至还买了小汽车。乡下摆席也很气派,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席差。我听了妈妈的话半信半疑。是不是妈妈太夸张了?还是乡下的变化太大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立刻飞到那。
刚到了那里,我很惊奇地看见大门上贴着双‘喜’字和对联。我再向院子里面一看,呵!院子里的人还真不少啊!进了院子里感觉人多的就像进了菜市场一样。门窗和玻璃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喜’字。院子里还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铺着火红的被面。桌子旁边挂着一张红色的纸,纸上写着‘礼仪事项’,桌子上面还放着烟和糖果。我兴奋地凑过去拿了一颗糖,感觉了一下喜糖的味道,呀!真甜。我一看和城里吃席就是不同,这里更有办‘喜’事的气氛。我好奇地再看看厨房,那真是忙的不可开交呀,有的在煮肉、有的在切肉、还有的在洗菜,大家干得都很认真,好像要参加美食大赛似的`。这时,只听见院子里有人大声喊道:“小王你们摆桌椅,小张你们端盘子。”原来他是个‘总指挥’呀!每件事都被他安排的有条有序。
突然,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响了。几个小孩子叫着“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新郎连忙去迎接新娘。我也紧跟着去凑热闹。呵!好气派呀!十几辆小汽车停在大门外。原来这些小汽车都是庄邻和亲朋好友的。我连忙去向新娘子要喜糖。我叫了一声‘嫂子’,她高高兴兴地拿出喜糖给我。我还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放了很多炮,开心极了!
不一会儿,开始吃席了。有几个庄邻的大哥哥给我们上菜。闻见香喷喷的饭菜我不禁口水直流。菜还真丰盛呀!真是色香味具全。第一道菜是‘红烧肉’,爸爸说:“这道菜真好吃,在城里是吃不出这种原汁原味的菜。‘清炖羊肉’也不错,一点儿也不腥气,吃起来真香啊!这才是真正的香山羊肉。”妈妈也频频点头,“嗯,真不错,好久没吃到这么可口的席了”。席吃完了,我们却不知吃了几道菜。总之一个字“香”呀!原来这些肉都是家养的,这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呢!吃完席,我看见七八个阿姨坐在院子里洗碗。有人告诉我们说,这些人都是庄邻,都是主动帮忙的。乡下的乡情真浓啊!风俗习惯真美啊!
乡下吃席的变化还真不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