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老成都满满的记忆的说说 正文

老成都满满的记忆的说说

时间:2025-05-09 03:25:14

古成都,是一座“旅游城市”,它的景点比赞美它的诗还要多,有宽窄巷子,有青城山,有杜甫草堂,有武侯祠,有天府广场,有九眼桥。

城旧事:成都印象

生活的轨迹似乎从来没有因为发展而有所消失。这里,我说的是老成都生活。

一直很想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小角落里,或者是不太繁华的巷子里,喝喝街摊摆的茶,靠在破的藤椅上,挥着一把蒲扇,然后听听小曲儿,或是一首小调子。当然,口袋的腰包要是勒得不紧的话,顺便再掏掏耳朵…

这种再闲趣不过的清逸生活,一直是我想追求的。

哪怕这一生只在黄昏阶段才能享受的话,我倒是希望岁月过得快点。之所以对于成都如此向往的,说句老实话,生活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曾经让我难忘的那张明信片上是因为有一个女人的身影——

那便是我深爱了四年的女人,三毛!

明信片上,散落着头发的三毛,显得百感沧桑,与画面的背景相得益彰。这个光着脚丫的女人,就这样慵懒的坐在街铺前的石板上。边上一把靠着的椅子成了点睛之笔。正是这张明信片,让我对成都有了更深切的向往。黑白色调的诠释,让我对这座生活闲暇的城市,有了别样的印象。

计划着有一天,我也要像这样的活在街头,不管别人眼光,慵懒的毫不犹豫的瘫坐在街边,看着人来人往,享受着安静安逸的老成都生活。总觉得,命运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总能与一些奇妙的东西相遇。不过,我说不清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像水像空气,总之无形无色,难以诠释。但偏偏,奇妙的东西就让我遇上了。

滇藏之后,再返川藏,到达成都,毫不犹豫的就留了下来。

一切恍如当初我的所想。深深的巷子里,不管是一条宽的还是一条窄的,人们总是贪恋的过着闲趣的生活。因此,我的镜头也就毫不犹豫的开始记录,关于老成都的生活轨迹。当然,也在试图妄想的寻找着当年,三毛路过这里的足迹。只是,时间过得太快,岁月太匆匆,曾经的痕迹似乎也是被风逝雨刷得一干二净了。而我,也只能是妄想,妄想在某个旧的巷子里头,旧的墙砖缝里,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当沉重的背包被毫不犹豫的扔在客房的木板上的时候,我有种像是野马脱缰的错觉。换上在街铺上随便买来了一套粗布麻衣,便再也无法把时间浪费在客房,逗留在没有意义的地方。习惯性的挎着相机,便窜进巷子里头,开始摸索。走进宽窄巷子,我便不再想出来了。当墙砖上刻画着当年老成都的生活印象,当生活印象里的老成都再次浮现现代人的眼前时,一切好像都不再是现代,人们的思绪会回到过去,会缅怀过去,甚至是遐想过去的社会里,自己若在,又将是是怎样的角色?

是街头拉黄包车的,还是叼着烟斗,坐在门槛等着爷们来掏耳朵的?不过,有些资本的,倒也可以是开茶馆,茶楼的。或者听戏曲儿,斗蛐蛐的。

只是我一直觉得,我若不是那教书的穷酸样儿,就是街头卖报的流浪汉子了。不过,这倒也是生趣,生活的无奈也能是增添许多色彩。那个时候的成都,不知道生活是否就是这般景象?但看着墙砖上的生活轨迹,再看看这努力复原老成都生活的宽窄巷子,想必这离真实的老成都也是不远了。

只是,唯一变了得是这个时代的“老成都”生活有些昂贵了。

不过,惬意的生活还是有些味道的。关于这一点,倒显得有些人情味了。巷子里有一个不大的小茶馆。茶馆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比较好客,穿着的一身粗布麻衣引起我的注意。因此,也就毫不犹豫的坐在门槛的小椅子上,沏上一杯茶,慢慢的享受着这慢慢的生活情调了。

老板问我要不要来碟兔头?

兔头?这听得有些慎得慌,自然是不敢了。笑着摇摇头,能喝点茶已经算是奢侈的了。尽管茶水是免费的,但这茶叶却是有些贵了。不由得想起,往年的成都生活里,像这样普通的一杯茶,也就得一毛两毛钱吧。可如今,却是翻了几十倍上去。不能说这是一件可悲的事,只能怪自己没能生在那个年代里。

但转念一想,生活在这个年代里,还有幸寻迹到那个年代的生活印象,却也是件幸运的事情。如此想,倒也不会再去埋怨什么了。老板亲自泡的茶水,味道不错,闻得挺香,喝得喉咙里也觉得舒服。看着来往的游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不是坐在路边的小摊子上吃着小吃,就是靠着藤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掏耳朵的快感。或者是坐在当地的老爷子的边上,一起听着录音机里的戏曲儿…

也许说,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完全的凸显出老成都的生活状态,但人们还是努力的在寻找,关于看不到的,或者是开始消失的生活迹象。似乎不管是在宽窄巷子,还是在锦里,一些简单的小买卖商铺,总能让人回到小时候,回忆起童年。

有一种糖,我始终叫不来名字。只是从小时候就觉得它是个神奇的玩意儿,能变得五花八门,不管是燕子还是公鸡,不管是蜻蜓还是蝴蝶,它总能如你所愿的被你拿在手上,却舍不得含在嘴里。我以为它早已随着时间而流逝得无影无踪,除了偶尔还能见到的棉花糖外,就再也没有看到它了。

但当有一天,它突然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想我会是不知所措的。

所以,当它还在成都的生活轨迹里的时候,当它从小时候的记忆里跑出来的时候,我激动的无非抓稳手里的相机。以至于后来,看到皮影戏的瞬间,恍如觉得时间不仅仅只是逗留在了往年。深深的感受到,这玩意儿已经是个稀罕物了。就像许多年前,一百多年,还是几百年前,当它刚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的时候,也是个稀罕物。

这种好奇又新奇的心理,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令人激动的。

只是这种古老的艺术品总觉得终有一天会彻底灭迹似的。想想,有些难过。就像是当年,我们一起玩的铁圈圈。有些地方叫做铁环,但我总是喜欢叫它铁圈圈。说实话,这个小玩意儿在我的童年里,就已经开始很少见了。只是有幸的是,玩过一次两次…记得还是苦苦哀求堂兄给玩的…

但如今,回忆真的就只是回忆了。

当巷子的墙砖上出现这一幕的时候,便忍不住让人回想起小时候。想必,在成都生活的老人们看到这些,是更加的亲切,甚至是触景伤情吧。记得当时在宽窄巷子里头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女主持拿着话筒,在寻问路人关于成都印象的时候,我停顿了脚步,在边上随意的听了听——年轻的人们,似乎还不懂什么是成都生活?回答的话总是离不开“不错”“挺喜欢的”“很安逸”“是个度假的好地方”…

边上的我,无奈的笑了笑。偏偏被那扛着摄影机的男人给看见了。他看着我,那眼神似乎在暗示——我就是下个出现在他镜头里的目标。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临时发话”,我转身,走得匆匆…

继续寻着属于我镜头里的老成都生活。

不过不得说一句实话,除了路边的小街铺,宽窄子和锦里显得有些奢华了。若不是还有些相对廉价的小茶馆,小吃店,掏耳朵,街头艺术品外,还真的很难说,这里就完全的恢复了老成都印象。

不过,我没有去埋怨的意思。

毕竟,它还是让我有过憧憬和向往的。

只是,那年明信片上的成都生活毕竟也是二十多年前的生活轨迹了。

所以,当我离开宽窄巷子和锦里的时候,特地去这个城市的中心或边缘,寻找了一些真正还没有失去味道的老成都生活。尤其当巷子里的老人叼着烟斗,穿着发白的背心,靠着藤椅上的时候,他的神色恍如还没有从属于他的年代里走出来…年轻的我,感触颇多,即使是一块砖,一片瓦,一片树叶,都能教人回想起过去…

成都的.生活的确是安逸的,哪怕是现在。

它始终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也始终是令人憧憬或向往的。而今,回到小城的我,还是不时的怀念着那段在成都的小日子,虽说只有几天的光阴,但因为一张明信片的力量,让我很想再去一次…在摸索着这座城市的生活,去轻触着这个城市的生活轨迹。

因为心里有着害怕,害怕再过二十多年,我就再也没有这种憧憬或向往了,而明信片的力量再也无法勾起那个时候的我,在二十多年前的憧憬或向往了。即便是坐在巷子的小茶馆里,或是靠在树下的藤椅上,扇着小蒲扇,也无法回到属于老成都的生活印象了。一切,都被毫无保留的埋在了时间里,埋在了过去…

像是一首歌,一首被岁月抹去红颜的老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关于我与老成都的甜蜜蜜生活。

二十四番花信成都之美,是娴静之美,宛若一个穿着宽松麻衣,静坐在藤椅上小憩的美人。

成都对于我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虽然不及重庆那般强烈,但依然勾引着我,想亲近她、靠近她。

最近开播的《我们来了》,就空降成都,这些风姿卓越的美人,仿佛是来自瑶池的七仙女,飘飘洒洒就降落到这座美丽怡人的天府之国。

她们第一站来到的是远赴盛名的杜甫草堂,这个地方我曾经也去过,一座简朴的茅草屋,坐落在一片幽静的竹林里,门前是一汪碧翠的池塘,倒映着修长的翠竹,以及朴素的茅屋,仿佛这里曾经住着一个道教高人,或者一个隐居的神仙,掉落的竹叶落了满满一地,看上去软绵绵的,使得这片幽谷显得更加幽静,门前还种着一园子的蔬菜,绿油油的,分外可爱,真想再一次来到这片土地,和刘嘉玲一样,大口地吸一吸这里的灵气、才气,而我也相信苏东坡的一身才气、志气、灵气都还留存在这一方沃土里,以诗歌的形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接下来女神们又驱车前往,成都有名的小吃街锦里,成都最出名、最具特色、最好吃的小吃都汇聚在此处,比如:夫妻肺片、廖记棒棒鸡、三大炮、兔头等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所以想要大饱口福,来这里就对了。当然,来到成都,肯定少不了成都的麻辣火锅,这里的火锅虽然看起来红红的一片,像极了沸腾的岩浆,但吃起来一点都不辣,成都的火锅是香辣,而不是钻心的味觉刺激,他们选择的都是纯天然的辣椒,而不是黑心的辣椒精,所以让人吃了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这就是成都,一个囊括美食、美景、美人的地方。

只是成都相对于重庆地势太平,道路都是一马平川,少了些变化,更没有奔腾的江水作为点缀,所以对于成都的向往,不及重庆那么深,但是成都还有一个宝贝,是重庆所不能比拟的,就是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我想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在电视上或者图片上见到过很多次,我们大家都有些审美疲劳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真正地见到活生生的大熊猫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活着的大熊猫实在太可爱了,胖乎乎的样子,就像一团年糕、寿司、棉花糖、雪丽糍,看着就想咬一口,看着就想把他们抓过来抱在怀里,看着整颗心都变得异常温暖,因为实在太萌了、太可爱了。我想见过真熊猫的人,都会打心底爱上它,并且把它排在最爱动物的榜首位置。

当然,成都还有很多美食、美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发掘,在此就先打住,留给读者自己去探寻吧。

1、再熟悉的号码,也有空号的一天。再痛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罗生门的剧情,也有落幕的一天;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时间会冲淡一切,未来有更长远的路在等着我们……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2、保鲜今天,将记忆彻底记忆。

3、从此知道他的秘密,在他偶尔对窗伫立的时候,在他偶尔吸烟的时候,在他偶尔凝睇的时候,在他眉峰微皱的时候,她总在心底想,他是否在想念那个女子,或许那一段时深埋在他心中的记忆,或许那是一段再也无法遗忘的往事,或许那是他直到如今仍旧深爱的人。

4、停留在记忆里的痕迹,足以湮灭所有后继的情感。

5、记忆是一定会被时间冲淡的,可那些梦昴流依然每天都做——有时一次,有时两次。虽说都是噩梦,但毕竟,每次确实都梦见了他。

6、时光如风驰电掣,沿途风景各有各的美丽,却也多得教人无从记取。曾经的床前明月光,心口朱砂痣,保不齐就慢慢锁进了记忆的曲院别栏,庭院深深。

7、我们看到的鱼总是悠闲自得地游着,也许那只是他想掩饰惊慌和无助,因为他的记忆只有三秒,看见,转身,即忘。没有悲伤也没有欢愉,只剩茫然!

8、我不喜欢拍照,可又迷恋那瞬间后的永恒。很多事情可以毁掉,可是刻在心里的感受脑里的记忆就算重击后还是会有痕迹可寻的。

9、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绝不挽留。

10、雪陌,如你名字你虽寂寞,但寂寞让你的心变得更加一尘不染,世俗红尘之事更不会改变你的心,正如云逸风所说你是那天上谪仙,你只是来这万丈红尘一游,终有一日你会找到属于你的的地方,但若真有那一日,我望你记忆里还有我的一席之地。

11、与她共处,所经历的一点一滴,都如高山上一面清透湖水,亘古存在,处于他的记忆里,不甘涸,亦不褪色、模糊。这是可怕的侵占,纵然他此时一无所有,依然背负着如山记忆艰难前行。

12、我要是懂得把初恋的伤感留在记忆的想象中,就不会错失自己的幸福。人往往只是为了一丝细小的情感而抛出了整个生命,在情感的某一个尖锐点上牺牲了一生的幸福。

13、你轻轻丢弃,我深深记忆,不可笑不可悲,因为我有我的眼泪陪我入睡。

14、记忆就像融在咖啡里的糖,苦让甜更甜。

15、最近总有似曾相识的面孔在眼前晃,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记忆,总是会在你以为在乎的事上烙上印记,却不明白最美丽的风景就在身边。

16、我们仿佛世界上最聪明的两只鸵鸟,灵光乍现之后悄然的彼此学会了把头和记忆埋在时间的沙子中,以此来抵御所有现实的残酷。

17、亲爱的请你不要哭泣

只要你幸福我愿意忘记

记忆中全部的你

18、恋爱只是曾经

记忆不会磨灭

伤害却将永恒

19、他们过去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这是根本没法抹去的美好记忆。对付不相干的人,偶尔吃吃醋,那是情趣。要是遇上真正的对手,还这么不识趣地一个劲吃味,只会徒惹她心烦和反感罢了,我才没这么蠢呢。打蛇打七寸,一定要让它永远翻不了身才行。

20、几张老照片,

不为纪念,

只为多年以后,

落花时节又逢君,

能浅笑而安。

21、道纪李广射向下了我的左目,带走了我的一半记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22、那天在肯德基,你说,不怕我走掉啊,我笑着说不怕啊。你说,会等我的,我只是相信你。

23、你也许不知道。

遇见你,

就是我的独家记忆。

24、"天微明,梦已远,生活只是一种习惯。熟悉的旋律缭绕耳边,仿佛在记忆岁月的流转。冬渐去,春又来,又是一年。这一段年华,风雨兼程,苦乐参半。回首过往,挥一挥手,不说再见…"

25、猜不透,飘洒华裳之下的豆蔻

泪尽否,生死契阔之后谁守候

人消瘦,絮娟秀

日暮心思晴雪酒

云通透,明月几时才能有

残月垂,心自醉

轻敲弦索浮云堆,愁来谓明月曾伴彩云归

西风泪,雨画眉

子规声声唤流水

春似醉,当时明月而今雪纷飞

回廊望,谁共赏?青灯倦眼故人望

忆初妆,尘曲撩乱浮生轮回惹孤光

佳期茫,盼同梁,横笛何处酿沉香

情未央,山盟怎敢忘

26、你是唯一,也是记忆。

27、晚安,即便从此以后白昼无边....

28、无论失去多少次记忆,

最后还是会喜欢上你,

时空和岁月都无法阻隔,

因为命运早已注定。

29、我不想要像凉生我们能不能不忧伤的结局,那样太悲伤了,两个相爱的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在那么轻的年纪却带着一颗绝望却深爱彼此的心独自生活,远离彼此,可是双方都知道这段感情在各自的记忆里留下了什么不能抹去的痕迹,这对人儿那么可怜,可怜的让我不禁怨恨作者怎么给出这样一个结局……

30、你并不是你,你是千千万万的碎片,保存在千千万万的熟识和不熟识的人的脑海里。你留在世间的不长的时间,只是一个起点,然后你重新归回千千万万的碎片,漂泊在不同的人的身体,随他们在世间的各种地方生活。最后的最后,所有的碎片都毁灭,所有记得你的人都将你忘却,你变成一个没有温度的符号,沉沦在你留下过温度的地方,这,才算消失和破灭。

我的记忆里,也保留着很多很多人的碎片。有些温暖,有些冰冷。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

四川春节作文1

去年放寒假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到姥姥家,准备在姥姥家过年。年前,妈妈和小姨非常忙,又是上街采购年货、又是在家打扫卫生,十分辛苦。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爸爸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终于爸爸回来了。

除夕那天我们起得很早,爸爸和姥爷用面打了浆糊,贴上了大红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8点,春节晚会开始了。在姥姥的带动下大家一起包饺子。我还准备了几枚硬币让姥姥包进饺子里。包好饺子后,姥姥和妈妈、小姨又开始准备年夜饭了。终于一切就绪了。

又是长时间的等待。23:59,电视上的主持人开始倒计时了。“10、9、8……1新年快乐!”这时我们都跑到院子里去放炮,并点燃篝火。在爆竹响起火光冲天的时候,祝福的声音也响起来了。我给姥姥姥爷拜年了!还得到了一个大红包!

在第一缕晨光的照耀下,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个特别的夜晚,大家吃着除夕大餐,聊天、打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四川春节作文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转眼间,就到了XX年的春节。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买来了红彤彤的鞭炮和金灿灿的“福”字,是啊,谁不期盼着过一个幸福、平安、欢乐的大年呢!

说到春节,它的来历可不短。自西汉开始,“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演化,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全世界华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每当到了正月,也就是公历的二月份,寒冷即将离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人们在这个农闲时节,家家户户杀猪宰羊,一面祭祀祖先和上天,祈求上天能降福免祸;一面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享受着五谷丰登带来的欢乐。当时并没有电视、电影,所以古人每到祭祀和庆贺时,秧歌、舞龙、耍狮子、扎花灯等粉墨登场,酣畅淋漓的表演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传统春节活动从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互相拜年、喝春酒、吃年糕、包饺子、闹元宵,小孩还能拿到不少压岁钱呢!

按照我们这个四川老家的话,家家户户都会买来许多吃的、喝的、用的。学校还会让小朋友们放假,让小朋友在一起欢乐的玩耍,大人们也忙来忙去的,真是一个繁荣的节日!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几天吃完。

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民众平时很少往来,庙会自然也成了人们交流和物资交易的好机会,所以又称为”庙市“,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

更关键的,大庙会是一个娱乐项目的嘉年华,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这些土得掉渣儿的玩艺儿玩得小孩疯跑……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商贾云集,三教九流纷至,百种小吃、赏百般武艺、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十五过后,照理说年已过完,成都人却还有一个花样:正月十六”游百病“,登上城墙漫游,据说可使一年不生疾病。他们把这一天叫做”过厚脸皮年“。

四川春节作文3

刚刚过了世界公历的新年,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的春节。世界各国年的味道截然不同,过年的感受千差万别。过了一年,我又长了一岁,我对中国春节风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进入农历的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考完试,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计划,完成了部分作业,我也融入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

腊月的节点太多了。首先是腊七腊八冻坏脚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等,老人说这就是过年的开始。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人称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种乳白色、味很甜、还粘牙的东西,叫“糖瓜儿”。大人问我“粘不粘?”我说“粘(年)!”这是提醒大家要过年了!长辈要讲许多过年的趣事和嘱咐许多过年的忌讳。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总是好奇的听不够,问不够。

接着腊月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说法,我可长见识了。现在急着过年,今天卖个关子,以后我可以仔细说说。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时刻,此时进入春节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

白天大人们都忙着过年的各种事情,放松了对我的管束,我就彻底自由了,吃我爱吃的食品,喝我爱喝的饮料,玩我爱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大家从厨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特色食品、各种饮料……妈妈端来炖鱼,说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来饺子,说这是“交子元宝”;姑姑端来拼盘,说这是“全家福”;姑夫端来米饭,说这是“团圆饭”;奶奶端来一盘水果,有柿子、苹果、桔子、香梨,说取它们的谐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爷爷端来一盘年糕,有白米、黄面、双喜、八宝,说借它们的字音“添岁增福、年年提高”,人的岁数和身体要长高、知识也要提高。哈哈!我灵机一动,端来一摞奖状说这叫:“辛兔祥瑞、龙腾虎跃”(我属虎)……全家人说这是一道最丰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尽尝美味佳肴。我不断举杯,给各位长辈敬酒并针对每人说上几句不同的祝福话,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给我加菜,有时还给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酒足饭饱,全家人看春晚、包饺子、侃大山……零点整,电视里的新春钟声敲响了,房间外的迎春鞭炮响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下楼放炮。姑姑和妈妈提着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着一大捆烟花一起下楼了。楼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聋、烟云翻滚。开始我有点害怕,爸爸拿着鞭炮,爷爷领着我去点,邻居说:“这叫双保险”。我们几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响”、“坐地炮”、“窜天猴”、“夜明珠”。后来我胆子大了,也想过把真瘾,让爸爸放好花炮,爷爷护着我去点,点着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窜上了夜空,随着一声声巨响,绽放出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百鸟争鸣”、“吉祥如意”、“火树银花”、“万紫千红”,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声中一岁除”,我又长大了一岁。回到楼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给长辈一一磕头拜年,他们给了我很多压岁钱。我在兴奋中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新的一年开始了。龙年春节这是时间最长,内容最多,也是我最快乐的节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龙的传人在龙年将会更加的幸福、美好……

四川春节作文4

四川是一个喜欢麻辣的地方,这里的辣椒大到有人的手臂那么大,这种辣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年夜饭当中。

今天我一回到老家,爷爷就来问到今年的

过年那天,我们必须得吃一个比汤圆大五六倍的东西,之后就要到坟地里去祭拜祖先,点上香,在一个地方弄好后就可以放鞭炮了,让祖先知道现在已经过年了。干好这个以后,差不多就已经是中午了,回家吃碗面去赶集。我们那儿赶集是三天赶一次,一天必须得买好三天要吃的东西,要不然的话就要吃面。吃年夜饭那天,我们刚好可以去赶集,我和弟弟一起去赶集,父亲一个人在家做爆鸭子,我们还没到菜市场,就看见一堆人挤在人行道上,我们在那儿挤了好久,才进去。那儿真的不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我们买了很多,有牛肉,有辣椒,还有一种不知名的葱。

回到家后,我就闻到了一阵阵的鸭子的香味,进去一看,不禁让我口水直流,父亲从我们提回来的菜中,拿了一根葱,那正是我说的那种不知名的葱,他将它整个儿切掉,我不知从哪儿闻见了辣味,后来父亲就做了一些家常小菜,似乎做得挺好的,有鱼香肉丝,有土豆泥,还有一个回锅肉等。

我们家乡的过年差不多就是这样子的。

四川春节作文5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童谣中的种种为过年做的准备,加上春节到来后持续到十五的游乐、庆祝:新年撞钟、烧子时香、大庙会、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再加上爱玩的成都人“过厚脸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这才构成了一个欢欢喜喜、圆圆满满的成都年。

因为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比童谣里唱的“腊八”还要早。

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学人郑光路的《成都旧事》中记载,过去的杀猪匠鬼板眼多,他两手紧按猪头,一副不能脱身之状,看热闹的小娃娃往往会把杀猪刀递给他,这时他会低声嘀咕:“猪大爷,不是我要杀你哈,是递刀的叫老子杀嘛”。

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馋涎欲滴。

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又开始推碾汤元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

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年有四个主题:团圆、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