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入喉淡如茶,帐中夜半梦呓吖。待到来年满城桃花,愿与你两人一马。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重叙旧缘,物是人非曲空传,独自忆当年。再相逢,记忆远,悲喜犹在心已换,何日旧梦圆。
花前月下,琴声曼妙飘洒。偶遇美佳,道声莫怕。待我帽插宫花,与尔共赴天涯。
友情雨下永相拌,人情相遇有艾时,大雁南飞非人字,方知缘了应无点,除夕过后是何天?
花开一梦,人间泪,情眼算尽,浮生笑叹,一杯离别,一杯温柔,错问佳期几人定,惹来相思刻骨,从此风情海,花落两不知,相思错,温柔灯,几分看清,几分舍得,从此人间值得,爱喝悲喜交加。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等一人,错问人心,爱恨两难,风华误,人间泪,三分真,三分错,温柔佳期,如约人,情眼看,繁华错,等相思,刻骨梦,人间泪,爱恨等,等是非,错把今生看,是非错问人间泪,三杯禅,一杯冷漠。
一心冷,风月灯,花若命,系人情,奈何古刹,一心屏风,锦瑟往事,耐人寻味,直道当初,西风烈马,一个权谋,一个笑脸,纸上酸甜,心上泪痕,滴墨一生,脉脉含情许人心,人来房宿不及天。
那年彼岸花开,独舞于青林彼岸,耀如妖,而今瑶池青莲,独坐于瑶池幽亭,寒如雪,遥望彼岸,花开如初,却不见独舞芳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一念人间,海水无情,记忆苍白,谁人裁剪梦,情眼看海,花落去,从此风华耽误,一人心思,千古名,爱恨两分,错把佳人耽误,懂得人间看,花落两相思,错问今生泪,三分缘,七分错,折煞爱恨两难。
酒尚温,这酒我温了百遍,煮了千遍,终是将骨酿成酒,也不见君归来。
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
花满天,人海缘,七尺冷,风花雪月,人未央,痴心问,江湖天,奈何人冷月憔悴,霜天念,雪花漂,祝英台,爱恨人,蝶恋花,惊世人,痴情断送,人心不易,奈何奈何,过却一生,梦江山,山水一风景。
生生世世,轮回皆缘法,若相遇,则相惜,然错过了,便该潇洒的放手,无怨无悔。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为弃者,一点执念而已。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回首灯火阑珊处,却已空无一人。
人珍惜,心珍惜,从此难,桥上流水,人间相思,问佳期,如此坎坷,梦三分,三分错,凋零月,十里桃花灯,人间看你我,温柔错,佳期泪,三分真假,爱恨两难,故事断续,人间冷暖。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春雨季,梧桐树上结丝绸;夏日凉,两人阵中称英雄;秋风起,鸿雁传音数千里;冬雪飘,美女为何露半腰。
抽剑相助,搭救无辜,却引来杀身之祸。那女子故作柔弱,假装爱慕,只为那本剑谱。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浊酒三杯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一天,你的拥抱,我的眼泪,说的不清楚,满地红叶,你不为我等,我却为你来。
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
绾青丝,挽情思,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浮生一梦醉眼看,海如波,心如皓月,雪如天赐。你自妖娆,我自伴。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风沙打眉,拂袖拭额,抖抖行囊。辗转困此山,天作被地为床,书箱里你赠的纸伞,给我温暖。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几番秋事,风回正凉。一帘秋水,朱颜尽瘦。堪明月,故人今何在?柳低舞,月将心,只道,痴人说梦,由相逢。故地景,故情薄,一杯淡酒,袖卷西风去。
浮生幻影一场,而你是我腊月梅香,待到两鬓染霜,有你此世无双。
最怕的就是花开,花开花落间薄似韶华,催老了红颜,多少次为你垂泪,悄悄的问过廊下的燕子,可曾把你见过。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断头不过碗大的疤,我怎会有半丝惧怕?只想在闭眼之前,再饮一盏你沏的茶。
我的心上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披五彩战衣,踏着鹊桥来接我。
逐鹿天下,纵使河山崩塌。君无戏话,将不归家。一生安戎马,天涯亦无涯。
我要这天,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掩不了我心;我要这众生,都明了我意;我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这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杳杳,秋雨淅淅晚风慢慢,也抵不过公子眉目间的星辰呀!
彼年,听雨桥旁,一滴雨,一个季节,一滴泪,一片心湖,一朵花,一个世界,一个人,一座城。
韶华薄似轻纱,愿为你悄然泪下,几多风雪天涯,何时,再把奴家的眉来画。
手染千人血,脚踏万人骨,冤孽深重,罪已当诛。然又如何?谁可灭我?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
几人看懂,错问佳期,一别人海,繁华耽误,错问人间,心思万千,从此无奈,读懂牵挂,海水冷,千古变,从此风耽误,人情两不如,错问人心,一别两宽,风耽误,人耽误,韶华一别,便是众生。
青灯黄卷代发修行,执此素念不沾荤腥。当苦海孽缘烧成灰烬,痛就成了头上戒印。
十里天,奈何雨,人生无常,梦一场,古风冷月,十里桃花,苏醒若念,恨般若,慈悲一念,这一变,风月无常,是非对错,这一杯,人情泪,散了,古风错,爱恨陌路,一杯老酒,错过一生。
等人间,一杯真,一杯情,缘三分,人七分,尊老爱幼,贺寿一别,千古绝唱,人间泪,风逗留,花开无奈,折煞千古,命运不同,爱系别,柔情三分懂,七分来世缘,从此一杯真,往事折煞,爱恨难懂。
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唯有一静字可以胜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一人红妆,十里错觉,问今生,缘三分,恩怨冷,等今生缘,十里真,画笔浅,恩怨相思错,奢望一生,梦三分,人三分,折煞千古泪,恨不经意,错问佳期,一人无奈,读懂心情,看穿爱恨。
等一人,错问梦,来世画笔,凄凉人心负韶华,杯酒相思客,温柔三分等,一世情,一心缘,错问冷,繁华失落,只是偶然错,冷我今生缘,杯酒错问,从此一人相思,奈何人间冷,从此一别离。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一生,繁花落尽,你我相隔天涯海角。下一劫,生死情缘,莫要与君长留世间。再生缘,坟尽殇离,饮下一碗孟婆汤而别。又一年,知君难觅,何须等上千年相见。
招亲比武,长剑一出,姻缘非我莫属。伊人心为他顾,忿怨在下多此一举。
星星不见太阳光,永眠长逝莫悲伤,虚空极尽莫能计,每在心旁总情长,人随水去泪汪汪,心力点点酒苍茫,还记十月相倚伴,谁人犹在我他旁。
等人间,花开花落,从此一别,是非断,情海人,相思刻骨,温柔几人看,海水两别离,相思冷,等一世,情眼芳华错,无人问今生,缘一杯,情一盏,从此风断续,人依旧,繁华冷,芳华错,十里情海等。
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叹一世情,问一世悲,情缘还在,你却不在。我愿随你而去,只为来生。
1、长安酒会
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热闹。这首诗十分热闹而有趣,把“饮中八仙”描绘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古人说“二士共谈,必说妙法”,这“饮中八仙”齐聚,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我们只能从杜甫的诗里来揣摩
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我们知道,名人一向喜欢扎堆,他们八个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坚信他们必聚在一起饮过酒,而且还不只一次,当然参与者可能还有些其他人。这种聚会,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绵绵中举杯把盏,也可能在春雷阵阵里开怀痛饮。总之,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没在一起过,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说法,曾经有过这么一次潇洒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诗把这种场面记录下来并传于后世。
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况描述)
这么喝下去就是神仙也会醉倒啊,于是乎,于是乎,就有了: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2、鸿门宴
话说项羽不喜刘邦先占关中,又听说刘邦欲在关中称王后,更是大怒。谋士范增识见不凡,他对项羽说,刘邦早年在山东一带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活脱脱一暴发户的形象,不足为虑。而目前在关中,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认为刘邦已有“天子气”,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在张良和项庄的暗地斡旋下,项羽没有立即攻打刘邦,而是摆下了一桌酒席宴请刘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另一场双龙会,但参与者却比煮酒论英雄那场酒局要多,发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强强对话,一时风云际会,楚汉群雄龙骧虎步,聚于新丰鸿门。
这鸿门宴简直是一部**迭起、扣人心弦的现代电影。太史公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他的《史记》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从项羽和刘邦的出场、退场,到席间各种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甚至**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个鸿门宴的过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刘邦屡屡处于危局,却次次能化险为夷。历史上对鸿门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说。
第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结果“项王默然不应”。二起是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樊哙简直就是一巨灵神模样,樊哙闯帐要比戏里的春草闯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哙后来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的项羽“未有以应”。这时情节发展到**,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有三起,必有三落。刘邦的绝处逢生,全在这三落之中。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二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这个时候项羽还“英雄识英雄,猛将爱猛将”呢。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了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席而远遁。
如果历史真是一场戏,如果大路是这场戏的导演,大路宁愿在这场酒局的结尾处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双姝对舞,必然美不胜收。然而,成王败寇这种政治博弈向来凶险无比,再美的歌舞升平也不过是假象而已。
3、煮酒论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里最为精彩的内容之一,曹操刘备二人此次双龙会,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 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才放下心来。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 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4、群英会
朋友们还记得中学课本里学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吧?
却说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打扮得象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周瑜直接了当:“子翼辛苦,难道是为曹操做说客吗?”蒋干立刻装作很“愕然”的样子,说:“你我分别那么久,我特来和你来叙旧,怎么能说是当说客呢?”周瑜笑着说:“虽然比不上师旷那么聪慧,但闻弦歌而知雅意啊。”蒋干装作很恼怒的样子,说:“阁下待故人若此,我当告退!”蒋干心说,老同学了你还跟我来这一套,于是他装作很有性格的样子,转身就要走,被周瑜拦住。
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周瑜装醉大笑道:“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蒋干说:“以老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饮至天晚,点上灯烛,周瑜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蒋干被老同学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这时他忽然担心起来,责备自己当时怎么在曹丞相面前把话说的那么满,现在回去怎么也得有个交代呀。管不了那么多了,总得有点收获回去。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后来曹操果然中计,斩了水军首领蔡瑁、张允。
说到底蒋干原本想拉老同学下水,想踩着老同学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升,没想到反过来让老同学周瑜给自己放了把鸽子。商场里还有个说法就是“杀熟”,你总是老同学长老同学短的挂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灭你一道也说不过去。于是乎,一个劝降不成,便试图以鸡鸣狗盗之术盗取敌方机密。另一个则将计就计请君入瓮。这赤壁之战,蒋干也算为东吴立了件大功。
本来长相有点仙风道骨的蒋干,后来在戏里成了鼻梁上贴了块白膏药的`角色,人也变得鼠里鼠气的。这一切,都是让他那个老同学害的。反过来,他的老同学周瑜,在酒局中表现出非凡的气魄、风度和智谋,这次群英会酒局,也就成为千古佳话。
5、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其影响力比现在的春节团拜会要大的多。按照清廷惯例,每五十年才举办一次千叟宴。1722年康熙帝在阳春园宴请全国七十岁以上老人两千四百一十七人。后来雍正、乾隆两朝也举办过类似的“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6、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话说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荣登大宝,从昔日重臣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皇帝。自打坐上龙椅之后,赵匡胤却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担心历史会重演这一幕,以后若是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当年的做为,自己的江山也就易主了。
赵匡胤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效小儿女情状,象失恋了一般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并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在969年,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三军统帅常常是个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在古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向来有效,拳头就是硬道理。宋朝在这方面的表现在历史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范例,或者说是反面教材。若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宋朝远胜秦汉,甚至与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让。然而宋朝的军事实力却不敢恭维,屡屡被起步于奴隶社会的辽、西夏、金、蒙古所击败。这种国富兵弱的格局,最后终于导致了宋朝的灭亡。可见,生存权都保证不了,一切都是白搭。所有这些后果,都起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所以这一场酒局,虽然政治影响力极大,但在大路眼里,由于它的负面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它进入前五的。
7、东晋新亭会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遣,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里的江河之异,是指长江和洛河的区别。当年在洛水边,名士高门定期聚众举办酒会,清谈阔论,极兴而归,形成了一个极其风雅的传统。此时众人遥想当年盛况,不由悲从中来,唏嘘一片。王导及时打消了北方士人们的消极情绪。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 “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这次新亭酒会对东晋政权的建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北方士人是组成东晋司马睿政权的重要力量,此次酒会上王导打消了众士人的萎靡颓废之态。后来,众士人团结起来,使东晋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快建立起来。名相王导也被时人称为“江左自有管夷吾(管仲)”。
8、醉刘伶
像杨贵妃一样,西晋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与杨贵妃不同的是,刘伶的酒后失态不是酒后乱性,似乎是刻意而为,以示其雅致高格,与众不同。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他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太大了,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时人不但不斥责他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名士风流,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酒量好,诗文更好。他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可谓意气风发。他的《酒德颂》曾说“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
杜康酒是当时的名酒。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杜康酒在当时已是是最好的美酒。这“杜康美酒醉刘伶”的故事原本就是一个神话传说,两人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这个故事里,刘伶慕名来到杜康的酒馆,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酿美酒,一醉就是三年。这真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刘伶一醉睡三年。”
一千多年以后,河南的汝阳杜康与伊川杜康兀自为谁是正宗杜康打个不亦乐乎,官司甚至打到了国务院周恩来那里,这里且按下不表。
9、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选。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不觉沉醉,边饮边舞,嘴里念叨着“李二郎你枉为人君,说话不算数……” 万般**,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立时便醉。一时**萌动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作出种种**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
《贵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戏。据说《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泻。当然高力士们不解这种风情,倒也无伤大雅。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于是,《贵妃醉酒》也就从当初的**变成了今日8岁以上孩童也可观赏的正剧。
10、醉打金枝
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与醉打金枝相关的酒局实际上是一次家宴。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且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当即要求升平公主应该遵守妇道,给郭子仪夫妇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训斥。此时,这酒是壮胆药,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公主满脸开桃花。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娘家皇宫大院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诉。郭子仪连忙把儿子捆起来送到皇宫请罪。最后,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这个郭暧为天下所有惧内男人出了口恶气。俗话说,小夫妻打架不记仇。尽管这场家庭纠纷闹腾的动静儿挺大,结果却皆大欢喜,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从此反而加深不少,天天共效于飞。这升平公主从此变得贤淑无比,有不少世人称赞的事迹流传下来。仔细思量,要不是那场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顿老拳,怎会有这样欢天喜地的大结局?我们要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拳头的教育作用啊。所以建议衮衮诸公,家中若有河东狮吼,不妨领贵夫人去老舍茶馆看场京戏《打金枝》,当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锅头壮行。
1、十年寒窗,一朝落榜,谁宿命无常,案卷上,泪两行,何以聘礼邀西厢。
2、古井旁,垂柳黄,蓬门柴扉掩斜阳。钱尽书卷无口粮,心思只对笔墨讲。
3、此去京城路长,来年再诉衷肠。等我荣归故乡,定将花轿抬到你闺房。
4、雨巷,青苔覆砖墙;绮窗,锁一帘过往;茶汤,久等后微凉;情殇,缘不过虚妄。
5、瀚墨万丈,我只研一章,描你梨花带雨模样。多情在宣纸落款,而伤感无处隐藏。
6、暑节七月路过苏杭,古筝一曲绵延荷塘,水天相接处,飘来画舫,惊飞一对鸳鸯。
7、风沙打眉,拂袖拭额,抖抖行囊。辗转困此山,天作被地为床,书箱里你赠的纸伞,给我温暖。
8、花烛映洞房,醉眼微熏步蹒跚。你端坐雕床,称杆掀起盖头看,你泪花了妆。
9、文采名扬四方,御笔亲点状元郎,公主投芳,驸马难当,不如归乡,与妻务蚕桑。
10、浮生幻影一场,而你是我腊月梅香,待到两鬓染霜,有你此世无双。
【帝王篇】
1、他日登基为帝,君临天下无你,亦是孤寂,愿用江山半壁,换你携手一世。
2、玲珑社稷,锦绣权势,奏折上凌乱了笔迹,误签下你名字。
3、后宫三千佳丽,不敌你浅笑眉宇,歃血立誓,史官执笔,以文字碑颂传奇。
4、天狗食日,天降乱世,叛军来袭,兵乱京畿,最后一座城池,我怀拥着你,生死一起。
5、九五至尊的龙椅,可弃;一言九鼎的圣旨,可逆;纵使万夫所指,亦不负你。
6、南巡过苏堤,烟雨晚来急,桃花溪边初遇你,姿色倾城又绝世,茶饭不思,怎不梦会你。
7、九龙夺嫡,骨肉相残争玉玺,篡改遗昭有违祖训,纵使遭后世唾弃,为你再所不惜。
8、宫商角徵羽,舞随乐起,长袖流苏几尺地,我举金樽醉绿蚁,更醉你。
9、夜夜笙歌嗜成瘾,世人笑我太荒淫,得妃美艳赛沉鱼,甘愿伏下万尊躯。
10、一窗风月一阙词,半壁江山半乱世。逐鹿本是一局棋,舍你胜舍两枚车。
【将军篇】
1、老树寒鸦,残阳血霞。滚滚风沙,埋不了厮杀。凄凄胡笳,追忆我和她。
2、扫蛮夷,定天下,拒之荣华,归田
3、弦月狼牙,埙声泪下,空负娘子一段又一段年华。
4、雪莲开花,白了头发,枉费少将一程再一程牵挂。
5、逐日策马,大氅迎风飒飒,时岁入腊,怎忍佳人等煞。
6、烈酒入喉淡如茶,帐中夜半梦呓吖。待到来年满城桃花,愿与你两人一马。
7、断头不过碗大的疤,我怎会有半丝惧怕?只想在闭眼之前,再饮一盏你沏的茶。
8、腥红染满黑白眸子,倒下。魂不离躯唯有一念,回家。
9、问天涯,可有涯。等回话,无应答。字间有画,你笑无瑕。
10、八字终有一笔之差,魂魄怎能憩在枝桠,远远看你愁挑灯花。
【侠客篇】
1、仗剑走江湖,踏遍天涯路。萍踪红尘形只影孤,不如与卿共昼暮。
2、天下第一出处,浣花洗剑侠骨。怎奈命犯桃花多情苦,难逃劫数。
3、招亲比武,长剑一出,姻缘非我莫属。伊人心为他顾,忿怨在下多此一举。
4、抽剑相助,搭救无辜,却引来杀身之祸。那女子故作柔弱,假装爱慕,只为那本剑谱。
5、女掌柜献上一曲舞,店小二端来酒一壶,笑里刀,杯中毒,客栈杀机四伏,我偏爱她,她偏爱我的藏宝图。
6、刀尖血滴滑落,山庄昨夜一场杀戮。归隐山麓,逍遥在渔牧,十年后,你用爱情让我万劫不复。
7、
8、负伤误入百花谷,搭救我是这群芳之主。从此我爱屋及乌,独恋那片心湖,我愿赌服输。
9、捻须说书,不过嘴上功夫,敲案醒木,无非掩人耳目。百晓生一语道出,我与你的传说。
10、济贫劫富,亦侠亦儒,此女可同甘不共苦,叹遇人不淑。多年后方知内幕,悔不当初。
【僧人篇】
1、拈香沐梵音,颂佛求心经。面壁几载光景,超渡一生爱情。
2、施主请回,别扰了这方清静,你我缘分已尽。相公留步,做了多年夫妻,怎会如此绝情?
3、磕在佛前叙前情,佛祖含笑可曾听?若非红颜多薄命,我又怎会收凡心。
4、青灯黄卷代发修行,执此素念不沾荤腥。当苦海孽缘烧成灰烬,痛就成了头上戒印。
5、想来诳语不该信,毁了半世英明。事已至此如今,我该信佛还是信命。
6、业障被打回原形,詈言戳中伤心,灯映孤影,袈裟下裏哀绝一躯。
7、弱水已洗不净,我惹下的多情。所谓誓句,只是梦境,我在魇深处染病。
8、木鱼封唇,瘦骨嶙峋,声声胜蝉鸣,怎教贫僧禅定。寺庙空灵,冤怨微熏,蜡灭缘尽。
9、俗事勿临,莫要接近,免不了惹浮生凋零,当诸念埃落定,我亦如梦初醒。
10、雪飞风紧,摇晃着檐下那串风铃。褪色窗棂,肃默了绚丽的曾经。我和你,各自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