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益智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鞋袜各部分名称,基本学会穿脱鞋袜。
2.培养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石头路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个,就把人笑坏。
(袜子)
二、认识鞋袜各部分名称
1.小鞋子在哪里?
引导幼儿做各种动作:摇摇鞋,踏踏脚等。
2.观察鞋尖、鞋后跟、鞋底、鞋面。
三、教师示范讲解脱鞋
1.手放在鞋后跟向下脱。
幼儿练习脱鞋。
2.脱鞋后,让幼儿摸摸袜尖、袜后跟、袜筒。
3.指导幼儿脱袜:
手放在袜筒,向下脱。
四、游戏:小脚丫
师生共同光着脚丫去,手拉手,走在石头路上,体验光着脚踩石头的感觉。
五、学习穿鞋袜。
1.请幼儿谈谈光着脚丫踩石头的感受。
2.习穿袜:先把袜子放平,手拿袜筒,套在脚尖上,向上拉。
3.学习穿鞋:手拿鞋底,脚伸在鞋中,提上后脚跟。
4.幼儿穿上鞋后,体验穿上鞋踩石头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开饭了
目标:
1.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快乐情绪。
2.能初步根据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准备“饭菜”。
准备:
1.幼儿已多次欣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
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过程:
1.萌发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
(1)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回忆自己在家和谁一起吃饭。
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起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准备。
(1)观察餐垫。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天谁和我们一起吃饭?
(2)观察碗。
●吃饭时我们用什么盛饭盛菜?
●这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碗的不同颜色,并以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
3.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幼儿为爸爸妈妈和宝宝选择碗。
爸爸妈妈和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为他们每人准备一只碗吧。
(教师观察幼儿选择的情况,并提示幼儿将碗对应地摆放在餐垫上。)
(2)交流选择、摆放的经验,并作调整。
●你给爸爸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妈妈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宝宝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一共选了几只碗?它们一样大吗?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吃饭时除了碗还要什么?三个人吃饭需要几把勺子?
4.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片、纸条等材料做“饭菜”。
(2)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况,鼓励幼儿尝试选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和爸爸妈妈宝宝交流,学说:“某某,我请你吃……”
5.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结束活动。
幼儿园益智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的房屋,了解几种常见房屋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房屋的图片和幻灯片(高楼大厦,蒙古包,吊角楼,窑洞等),绘画
纸,彩色笔.活动前将不同的房屋图片摆在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房屋.
1.说说你见过那些不同的房屋?
(砖砌的,木头的,草堆的......)
2.去找一找有哪些不同的房屋?
(一)请幼儿去桌子前看一看图片中有哪些不同的房屋?
(二)回到座位,说说你你发现了什么房屋?
二.不同房屋的特征.
1.展示幻灯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房屋?
蒙古包高楼大厦吊角楼窑洞
2.说说这些房屋的不同特点.
3.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住的房屋不一样呢?
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生活,放牛羊骑吗马等可以随处安家.
高楼大厦: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屋只能往空中发展.
窑洞:那些地区天气较干燥,住在里面冬天暖和,夏天很凉爽.
吊角楼可以留给幼儿一些自己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
三.绘画梦想中的房屋.
你长大了想要拥有什么房屋呢?请把你心里的房屋画下来.
幼儿园益智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教师拿熊猫木偶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
(一)游戏:"翻跟斗"
1、老师说口令:向前翻一下,要求幼儿将学具向前翻一下,(黄底色朝上)再向前翻两下,(绿底色朝上)教师巡回指导,因人施教。
2、教师按上述方法步骤依次指导幼儿将学具向前、后、左、右翻转,翻出六种底色。
3、幼儿按老师指令依次翻转学具,教师巡回指导,因人施教。
(二)游戏:"捉迷藏"
1、幼儿看课件"黄瓜、玉兰花、西红柿、菊花、白菜、荷花"。幼儿观察记住后,教师让幼儿闭上眼睛将西红柿拿走,要求幼儿从学具中找出藏起的画面。
2、幼儿凭记忆从学具中找出"西红柿",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给予适当的提示。
3、教师将取走的画面放回,幼儿对照检查。
4、教师小结记忆方法,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5、幼儿看课件"医生、老虎、爷爷笑、螳螂、工人、鳄鱼"。幼儿观察后教师取走"老虎"和"工人",幼儿凭记忆从学具中找出藏起的画面。方法步骤同上。
(三)游戏"看谁搭的对又快"
1、教师出示课件,让幼儿看5秒钟后,要求幼儿凭记忆用学具拼摆。
2、幼儿观察后凭记忆拼摆再现。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3、教师再现图案,幼儿对照检查、验证。
4、教师启发幼儿小结图案的规律,积极评价幼儿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益智活动教案4
目标:
1、听懂普通话,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喜欢和同伴一起听老师讲故事。
准备:
布袋偶爸爸(爸爸的大口袋要夸张一些)、小亮,巧克力、甜饼干各一块,故事录音磁带《爸爸的大口袋》。
过程:
1、布偶表演,初步了解故事:
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故事。“爸爸的大口袋里有些什么?”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重点理解第三段。“小亮使劲扳开爸爸的大拳头,什么也没有,小亮怎么样?”
让幼儿来扳一扳教师的手,帮助理解“扳”的意思。
“第三天,小亮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学讲角色对话)
幼儿学说对话。“你们会像小亮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吗?”
3、模仿游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教师扮演不同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幼儿扮演小亮。
“家长”送小亮上幼儿园,亮亮跟“家长”说“再见”,并叫声“老师早”。
1.好朋友相处就像有了WIFI,畅快淋漓,没有阻碍,不用花费,舒坦自由;即使离开了一阵子,一到他身边又自动连接,毫无尴尬。只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太长时间不联系,因为哪一天突然他换了密码,就彻底茫然,只看得到,却抓不住他。
2.没什么不公平,先动心就别想赢。
3.做事总三分钟热度的我,却爱了你这么久。平常总健忘丢三落四的我,却把你记那么清。
4.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的。在我过去的体验中,只要越努力,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当我得到时,会感觉一切好似注定。可是若不努力争取,你拿到的可能就是另一样东西,那个结果也似注定。——《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5.感情专一是一个男人的美德。我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我是绝对不会同时和我的两个女朋友约会的。
6.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穿鞋的时候会很认真的系鞋带,但脱鞋的时候绝不会解鞋带,也不会用手把鞋拿下来直接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暴力的把鞋踩下来,是你吗?
7.难过不声张,有事自己扛。
8.没人天生脾气好,对你好是因为你真的很重要。
9.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10.爱情没法考验,因为人天天在变,今天经得起考验,明天就有可能叛变,今天还是海誓山盟,明天就有可能兵戎相见,今天还甜言蜜语,明天就有可能大打出手,今天还在同一张床上,明天就有可能法庭上见!任何人为的爱情考验都是愚蠢,任何生活赋予的危机都是爱情的见证!爱情真正的考验是:生活!
11.这世界说不出口的话太多了「你能不能陪我去」「你能不能留下来」「你能不能帮帮我」「你对我很重要,所以我不希望你走」到最后哽咽说出口的却是「没关系我可以的」「你走吧, 再见,我一个人更好呢」。
12.在这样的生活里,我学会了怎样看待离别,怎样看待孤单,怎样看待生命里这些无能为力的事情。当你还没有出去看世界,还没有踏上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的时候,你的踌躇满志并不是梦想:当你看清了全世界,当你明白梦想是多难实现的时候,你才明白了真正的梦想是什么。卢思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13.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14.见到喜欢的人,哪怕只有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15.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五十的烦恼都是通过好好睡一觉就能解决的。至于剩下的一半,等睡醒再去想。
16.千金难买我乐意,怎么开心怎么活。
17.恒久的爱,是需要用一生来供养的!它需要用真心来呵护!用真情来打理!虽然,爱,总是让你欢喜让你忧,爱,总是让你牵挂让你愁。虽然,爱,有时也会让你心痛不已,幽恨迷离,痛彻心扉!
18.有的时候,你明明原谅了那个人,却无法真正的快乐起来。那是因为,你忘了原谅自己。
19.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以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20.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21.做一个向阳的姑娘,相信自己,越努力越幸运,希望到时候不负众望,我会成为自己想要看到的样子,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收起我所有的娇纵野蛮与任性做一个独立讨喜的女孩。
22.因为一个人喜欢一首歌,喜欢一本书,喜欢一部电影,喜欢一个城市。然后或许带你走进这些的人很快就消失在你的生活里,直到时间模糊他们的长相。这些东西却留了下来,伴随着你度过了每次难过的日子。那就感谢那个人带你走进这些吧,走远的不用追,留下的便珍惜。
23.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24.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25.没必要交很多朋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相反很多蜻蜓点水的感情还会造成困扰,越长大发现在乎的圈子越小,这不是坏事儿,你只要守护好该守护的人就够了,就是这一小撮人,在你以为会孤立无援的时候,她们早就挺身而出站在那。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指导书写“暴”。
2.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读中质疑的能力。
3.指导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4.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2.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当作者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吧。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收获
1.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本课字词。(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词语难不倒大家了)
第一组:俗语 谴责 懒惰 汛期(平翘舌音读的很准确)
第二组:间隔 联结 一行人
你发现了什么?(这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组: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2.指导“暴”字。(上下结构,下面是个日子,要写的扁一点,下面有两部分组成,撇捺要写的稍微长一点,最下边是个象水底,水字发生了变形。写完的同学,自己对照一下课本,看看是否写正确写漂亮,写不规范的同学,课下在练习)
三、初步感知,寻找美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1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你找的非常准确,读的也很流畅)板书,搭石简笔画,边画边一起说说什么是搭石。
3.提问: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4.“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明确:卷起)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绾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
5.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就会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
6.你们都有自己的感受,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写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它还构成了家长的一道风景。想不想去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跟随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找找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笔画下来。
2.生自由读。
五、细读课文,体会美
过渡: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已经走进了大家的心里。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语句?
(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透过这个句子,我们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平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关联词: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这些关联词,我们更能看出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也正是因为老人的`这一善良之举,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吧!(生齐读)
(二)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请你来。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们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
2.怎样的动作叫做协调有序呢?
3.这样吧,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走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多么美的句子呀!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不是)
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体会的多好啊!
4.再来看看这个句子,你们还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还是这节课的生字呢,课下你查字典了吗?查字典是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课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这个词语中,绰是第几种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闭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听你们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这画面是多么和谐啊!(板书和谐)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7.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谁能读出诗一样的美,谁来读?
多么美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8.是啊,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2.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谦让)
3.这份谦让也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那就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子里读一读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2.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3.读了句子,那个词语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伏下,总要,理所当然)
4.正是这样,老人才能轻而易举地趴在年轻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5.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别的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6.透过这个“伏”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敬老)
7.正是因为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当成理所当人的事,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升华情感,总结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不是)那它是什么?
2.这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走在搭石上一心为他人着想,相互谦让,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乡这道风景最美的风景呀,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像作者这样,通过描写身边的小事,让我们见证了人间真情,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以小见大。
七、作业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拿起笔,写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