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红木雕刻艺术品说说 正文

红木雕刻艺术品说说

时间:2025-09-19 10:43:33

雕刻真让我着迷

暑假里,我们全家去普陀山游玩。普陀山真是个好地方。树木葱郁,阳光充足,还有金子般的海滩。

第二天,我们乘快艇去了朱家尖,正好赶上国际沙雕艺术节。这时,金黄的沙滩上已经有了许多沙雕:猴子、熊猫、海龟、龙宫……真是应有尽有,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也动起手来。我们试堆一座金字塔,我堆土,爸爸、妈妈挖沙子。我们就这样一锹接着一锹地挖起来,然后再把这些沙拍拍打打堆成一座塔。眼看塔就要堆好了,突然,由于妈妈用力拍了下沙子,金字塔倒了。我们并不气馁,又继续一锹一锹地挖,一锹一锹地堆、拍,经过许多次失败,终于堆成功了。看着高高的沙雕金字塔,我仿佛来到了埃及,看到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我心里是多么高兴啊!接着,我们又堆了些小虾、小鱼,来参加沙雕艺术节的人看到了彼此的作品,都互相祝贺成功。已经傍晚了,我们全家才怀着兴奋的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沙滩。

真想回到那一瞬间啊!这将是我童年记忆中永远快乐的一幕。雕刻真让我着迷。

雕刻真让我着迷作文【篇二】

我曾在电视上见过许多精美的艺术雕刻。那活灵活现的雕刻,真可谓是一件件艺术珍品。

看了这些雕刻作品后,我非常羡慕,也迫不及待地想学。可是跟谁学呢?这个问题难住了我。可我却从来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在以后的日子里,凭着我的执着,竟真的找到了一位可以教我雕刻的师傅,他就是王荣根。当我知道可以学雕刻的时候,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那天晚上,我兴奋得几乎连觉都没睡好,但同时也有些担心,因为那个师傅毕竟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

第二天一早,我就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洗漱完毕后马上就蹬着自行车出发了。终于到了师傅家,我气喘吁吁地从车上下来,想去敲门,但又不敢。我在外面走来走去,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抛硬币。如果落下的是正面,我就去敲门;如果是反面,我就打道回府。正当我把硬币拿出来要往上抛的时候,“吱呀”一声,门却开了,里面走出了一位高大和蔼的老人。他见了我便问:“你是熊埝吧?”

我点了点头。他说:“噢,你好,快进来坐吧。”

我愣了一下,心想:原来王老师这么平易近人!那他的家里会不会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雕刻作品,他家又是什么样子啊?“快进来啊!”王老师又一次叫我。我听了,连忙跑了进去,环视了一下,也没什么,很朴素,除了那块摆在长台正中的'大玉石。王老师见我在看玉石,就拉着我让我摸了一下。那玉石原本是白色的,现在上面却漂了几缕红色,犹如给玉石穿了一身花衣服。王老师见我喜欢就说:“如果你能学好怎样雕刻,我将来就送你一块玉石。”

我听了,居然调皮地说:“你不会送我一块只有指甲般大小的假玉石吧?”

王老师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边笑边把我领到了楼上。楼上的工艺品才叫多。他的柜子里摆满了紫砂壶和青花瓷。除了这些,我还在他房间里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国画和一张张刚劲有力的毛笔字。王老师从一个角落里拉出来只大箱子,里面放置的是雕刻玉石用的工具。随后,他又在一只大麻袋里拿出一只又光又亮的石头。我见了,便问:“这是什么石头?好漂亮!”

王老师说:“是玉石。你在上面刻一个你的名字。如果刻得好,我就把这块石头送你。”

我欣喜地说:“那还等什么,王老师,快教我吧!”

王老师却说:“你自己先雕,等一下我再在你的基础上,帮你修改一下。”

我听了,点了点头。但我很快发现,我雕出来的笔画就像火柴棒搭建起来似的,一点没有笔锋。于是我便用笔在石头上先写上我的名字,然后再开始雕。这回,雕出来的字要比刚刚好多了。王老师看了,便说:“嗯,不错!但你的力度不够,字迹太模糊了。”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我便按凿子,想狠狠地用锤子猛敲一下,但被王老师拦住了。他说:“你不能这样凿,如果这样一锤下去,这块玉就碎了。你应该把凿子斜着放,然后再轻轻地,慢慢地凿。要不然,像你那样心急,这块玉一定会碎。”

我按照王老师的方法去凿,果然凿得很好。王老师看了看我的作品说;“不错!不错!第一次能雕成这样已经够好了。不过,你的字应该再大些。我听说你学过毛笔字,你应该把毛笔字的写法在雕刻时体现出来。这样,你刻的字就不会显得那么瘦小了。”

我郑重地点点头说:“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王老师也按照约定,把玉石送给了我。我想:我以后一定会再接再厉的。

雕刻真让我着迷作文【篇三】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雕刻盆景艺术展,最显眼的是那两个龙椅。龙椅是用红木头刻的,上面刻了龙和凤,看起来非常气派。那儿还有两只老虎呢?它们长着长长的爪子和锋利的牙齿,简直像真的一样。有一颗松树,长得根都要拔出来了。还有很多作品,我说也说不完。那些艺术家们真是太历害了,能雕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我真是太佩服他们了。

1. 博采天地灵气,雅集古今精华。

2. 绿檀加工后木材表面油性较强,光泽耀眼。

3. 绿檀因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质,在密闭的薄膜下其有机物质无法挥发出来便会在木材表面形成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物,这是因为绿檀内所含丰富的机物所致,同时这也是判断真假绿檀最有效最简便的方式。

4. 绿檀在阳光下呈黄褐色,在光线暗淡处变幻成绿色,湿度和温度升高变幻成深兰色,紫色。

5. 黄花梨,亦称花榈,其木纹有若鬼面者,亦类狸斑,又名“花狸”,木材有光泽,具辛辣滋味,纹理斜而交错,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凤眼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俗称“大花脸”。

6. 花榈结构细而匀,生长轮明显。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是我国特有珍惜树种,以海南生长为最佳,所以又有“海南黄花梨”一说。

7. 黄花梨颜色从浅黄到紫赤,心材新切面紫红色或深红褐色,也有的呈黄色或金黄色,色泽鲜艳,有香味如中药的“降香”味道,锯解时,芬芳四溢。

8. 木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可做家具及文房诸器。在明式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这种材料颜色虽不及紫檀那样的艳丽,但因其纹理或隐或现,不静不喧,质地温润。常被人称之为“木中君子”。

9. 黄花梨的这些特点,在制作器物时多被匠师们加以利用和发挥,一般采用通体光素,不加雕饰,从而突出了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给人以文静、柔和的.感觉。

10. 海南黄花梨木材密度高,纹理非常细腻和色泽带沉,香味带浓。

11. 越南黄花梨纹理比较松散,针鼻眼多一些,色泽轻浮,香味淡一些。

12. 老红木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

13. 老红木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14. 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

15. 大叶紫檀,即蔷薇木,主要产于非洲。大叶檀相比与小叶檀的纹理较粗些,颜色紫褐色,褐纹较宽,脉管纹粗且直,打磨后有明显脉管纹棕眼。

16. 绿檀原木端面,绿色斑点密布。新切面清香扑鼻,锯解时芳香四溢,木屑呈绿色且发粘,浸水水色也为浅绿或深绿色。干燥十分不易,一般采取阴干的办法。

17. 所谓的绿檀多为源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愈疮木,木材的基本特征为边材浅黄白色,心材绿或浅绿,久则变浅。

18. 木材坚重美丽,为上等家具用材。

19. 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诸器。

20. 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

21. 木里佳品傲世独立,人中龙凤超俗俊挺。

22. 上联:博学一展苍劲松,下联:雅心双飞好木红,横批:博雅之轩。

23. 博古通今秦汉宫墙红,雅俗共赏唐宋京华木。

24. 檀木真国色,悠悠古韵浓。

25. 红木一般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材质比较油腻,高温下容易返油。

26. 红木因材质较硬,加工难度高,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27. 紫檀有光泽,具有香气,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纹理交错,结构致密、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

28. 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

29. 小叶檀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

30. 紫檀木似暗犀角色,年轮纹呈搅红状或紫红色,用酒泡则紫色出,并可粘到碗上。

31. 小叶紫檀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

32. 大叶紫檀纹理并不如老红木,但它确属于檀属植物,与小叶檀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并且也是一种极为稀少的木材,所以其价格一直在老红木之上。

雕刻艺术作文 篇1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雕刻盆景艺术展,最显眼的是那两个龙椅。龙椅是用红木头刻的,上面刻了龙和凤,看起来非常气派。那儿还有两只老虎呢?它们长着长长的爪子和锋利的牙齿,简直像真的一样。有一颗松树,长得根都要拔出来了。还有很多作品,我说也说不完。那些艺术家们真是太历害了,能雕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我真是太佩服他们了。

雕刻艺术作文 篇2

正月初二的早晨,我睡眼朦胧地醒来了,拉开窗帘一看,楼下人头攒动,乍一看,原来广场上正在举办根雕艺术展览。我非常高兴,便要爸爸带我下去参观,爸爸答应了。

到了广场上,只见一排排大大小小的根雕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广场中央,吸引着许多人在驻足观看。我一边观看,一边暗暗钦佩根雕艺术大师精湛的技艺。这些根雕一个个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有的像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猴子,有的像一只昂首鸣叫的大公鸡,有的像气势汹汹的公牛,有的像导弹爆炸的“蘑菇云”……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摆在展台正中的“孔雀开屏”是我最喜欢的,孔雀站在一块巨石上,回眸注视着我们,看到人们都在啧啧称赞它的漂亮,就更加骄傲地亮出它的尾巴。树根那优美的线条和流畅的纹理刚好构成孔雀洒脱美丽的大尾巴,真是恰到好处。

离孔雀不远处,还有一只大公牛,这只大公牛可以算是根雕中最逼真的了。只见公牛全身呈棕红色,肌肉鼓鼓的,两个犄角凶猛地向前顶,仿佛它正在和一位英勇的斗牛士在比赛。

真是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了!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艺术。而根雕艺术大师更是技艺高超,巧夺天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灵气为我们创造美丽,创造快乐。

雕刻艺术作文 篇3

在小学时光里,我学会了许多艺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雕刻小鸡。

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去上劳技课,在劳技课上,老师认认真真的叫我们做小鸡,我们也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

该我们自己动手做了,我在脑子里回忆了一遍老师刚才讲的内容,然后一步一步的做小鸡。我先把萝卜片分别切成鸡冠、鸡爪、鸡翅,不过,鸡爪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让我做了好几次才做成。做完这些,我又开始装饰鸡蛋,先把鸡蛋的底部切平,然后在鸡蛋的顶端切,切好以后把鸡冠放上去,然后再分别放鸡爪和鸡翅,最后,一只小鸡就诞生了。

现在回想起来,从中悟出了点道理,我知道了艺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艺术家也不是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努力的过程,抱着一颗信心的心,我一定能成功的心态,再加上天生的聪明才智,相信你,一定能过人一等。

令我印象最深的艺术便是雕刻小鸡了,小鸡也不是那么好雕刻的。

雕刻艺术作文 篇4

山东省济南市70岁的单孟渤是济南蛋雕、刻瓷的“双料”传承人。对雕刻的热爱,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年已古稀,他仍没过上清闲的养老生活,而是料理着自己的一间工作室,传承非遗。

用他的话说:“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忙过,也从没像现在这么充实过。”

“半路出家”,兴趣酿就的非遗人

在单孟渤看来,他能成为民间艺术家,起初全倚仗“兴趣”二字。单孟渤人到中年,才开始接触并痴迷刻瓷和蛋雕两项艺术,是典型的“半路出家”。和刻瓷的缘分要回溯至1992年他到淄博出差,当时恰巧赶上当地陶瓷琉璃艺术节,单孟渤在展会上看到现场有艺人表演刻瓷,立刻被这门美丽的`艺术“惊艳”了。“在瓷盘上能刻出各种画面,真是不可思议!”

回到济南,单孟渤便对刻瓷着了魔,开始自学起来。刻瓷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支铅笔、一把小斧头和錾子。为了挑选适合的刻刀,他找了十几种不同质地的硬铝合金反复试验,请朋友帮忙焊接,而家里所有的盘子、碗,甚至烟灰缸也都成了他的试验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素描基础好,单孟渤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后来单孟渤又开始尝试原材料更难把控的蛋雕。20多年过去,他似乎对雕刻这门艺术总有掘取不尽的兴趣。20xx年3月,他用鹅蛋所雕的镂空地球仪在网上走红,也带火了蛋雕这项非遗技艺。单孟渤说:“不管是蛋雕还是瓷雕都是非常小众的,大多数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让非遗不再阳春白雪,更易走入大众视线。凭着热爱,单孟渤一路钻研,成为刻瓷、蛋雕界的大师,并肩负起这两项艺术传承发扬的使命。

苦练技艺,地下室一待就是十年

单孟渤的刻瓷启蒙老师朱振啓曾评价他:“有着深厚的基础,属于厚积薄发,谁都不能简单一下子就刻出这么好的艺术。”

单孟渤的雕刻事业起初并不被身边人看好,连妻子也对他的“不务正业”表露出不解。瓷雕噪声大,创作时间长,为了不影响家人和邻居,单孟渤每天吃完晚饭就钻进楼下的地下室。这片创作天地窄小闭塞,光线极差,环境艰苦,但无论严寒酷暑,有整整10年,单孟渤的闲暇时光就在那里度过。

精益求精,雕刻出人生的艺术

如今,单孟渤家的客厅就是他的个人艺术馆,对着门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的刻瓷作品。电视墙上,一枚枚精美的蛋雕也让人目不暇接。一枚枚薄而脆的蛋壳上,山水、人物肖像、动物、书法等题材应有尽有,鸟笼、音符等造型各异。“每次完成一幅作品,我都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不断端详,正是这种成就感不断激励着我向前。”在单孟渤口中,大大小小的阻礙都不曾使他动过放下刻刀的念头,反而一件件精进的作品让他心中盛满获得感。

退休之后,单孟渤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他成立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上门拜师。带徒之余,他便穿行于各处宣传蛋雕、刻瓷艺术。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蛋雕、刻瓷成为这位古稀老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