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一定的年岁就会看透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从而更能看透人性的本相。我们对于人性既不能神化也不该魔化,因为人性既不高尚也不龌龊。中国古代对于人性有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说法,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就分别持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
由于《三字经》的广为流传,“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早已广为人知。也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注重“善良”,所以“人性本善”被更多人接受,包括我自己。从我童年开始到我成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笃信“人性本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后来我觉得人性应该是光明与暗影的交织,是善与恶的博弈,是一种动态的发展与平衡,到最后就是一种自己的权衡与选择。
人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人性中的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并不完全矛盾。况且,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英文中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土壤,包括‘善’与‘恶’”。我一直相信人性最终体现并实施的多数是“善”而非“恶”,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我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想要思考和探讨一下人性中的“暗影”,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存在状态。
社会有法律和道德,它们为了人性中必然存在的“恶”而存在。在理想状态下,即排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法律和道德的利用,法律和道德都是用来匡正人们的行为的,是为了防止人性中的“恶”不受人的控制而跑出来“作恶”。所以法律和道德的大部分作用是“作恶前”的“震慑”,然后才是“作恶后”的“法律制裁”与“道德谴责”。真正的恶人畏惧的只有法律制裁,沽名钓誉的人也畏惧道德谴责,心中有良善的人一旦为恶,还要加上一条“自我谴责、良心不安”,所以想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彻底的“恶人”也很有难度。
网上的新闻中除了宣扬正能量的,也有部分是报道坏事的,让人们引以为戒或仅仅作为饭后谈资。坏事中排除大奸大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出轨小三小四的。因为大奸大恶常人难以办到,小三小四却层出不穷,所以小三小四更加“常人化”。其实关于小三小四的新闻,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小三上位,把原配逼得很惨;第二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原配撕得很惨;第三种就是无疾而终。
社会上对于这类事情有一种惯性思维或者说“集体无意识”——很多人觉得出轨的事情是原配和小三的战争。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认知的谬误。我猜想很多人读到“小三小四”的时候,直觉反应是女性小三,但实际上每一个女人都对应一个男人,否则这出戏码就演不下去。所以,除了女小三,也有男小三,但是当男小三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只说其中的女性为小三,男人很容易被忽略。这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男女不平等,这种习惯由历史积累而成,朝夕之间无法更改,社会的进步尤其意识的进步是漫长的过程。
我想浅析一下原配、小三、男人各自的“人性”。当然,如果性别反转,男原配、男小三、女人这种情况也可参照。
在这样的关系里,原配很痛苦,这是人性。原配拥有道德制高点,但遗憾的是道德制高点丝毫不能解决问题,顶多让别人说一句:“看!这个女人真可怜,遇上了陈世美,都是老公和小三勾搭惹的祸”。这样的话都已经算好的了,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幸灾乐祸的、落井下石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就只有靠自己。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抓住问题的核心,否则容易犯方向性错误,努力的最终结果往往与预期南辕北辙。原配首先要自问,自己的目标是离婚还是不离婚。人要洞察自己的性格,判断对方的性格,评估自己的能力,包括经济能力和心理能力以及对婚姻煎熬的承受能力,然后才能理智地确定自己是否选择离婚。不论选择离还是不离,这对原配来说都是极大的痛苦和考验。每个人都不同,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任何选择都值得尊重,包括他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极大的痛苦往往会引出人性中的“暗影”。
网上有不少原配撕小三的新闻,但是却很少有撕老公的新闻。原配的“暗影”在于把怒气发泄在了小三身上,却把该撕的老公轻轻放过。若细究婚姻问题的本质,更该撕的是老公。因为对婚姻负有忠诚责任的人是老公,而不是小三。简而言之:老公归原配“管”,但小三不归原配管。从更本质的角度看,老公也好老婆也好,配偶都是没法管的,而是归本人自己管,所以唯有自律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当原配“管”不了老公的时候,就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忍,另一种是离婚。否则即使原配使尽招数赶走了小三,以后还会有小四小五甚至小六。如果原配的性格中对配偶的忠诚度有要求,那么“忍”会让她陷入无边的痛苦和折磨。当然,原配的'痛苦老公未必懂得,即使懂得也未必理会。如果他懂得了理会了,又怎么会出轨?还有一种更过分的人,这里的“人”不分男女,他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并且认为自己出轨理所当然,对方出轨天理不容,并且对方还必须无条件忍受自己的出轨,否则就是“不懂事,没见识”。
事实上,选择撕老公的原配要么把老公治服帖了,要么去离婚了,不会有这个闲心专门去撕小三。当然,小三主动送上门来就别怪原配照撕不误了!原配要“撕”老公的话,首先必须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否则“撕”了老公,自己得喝西北风。若不具备基本的经济能力,原配就只能头上顶着一片碧绿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忍耐中提升自己的经济能力,等具备实力以后再决定是否“开撕”,否则弱国无外交,撕与不撕都是海市蜃楼。当然光有经济实力还不够,心理能力也是必须的。总结陈词——实力是王道。
再来说说“男人”,当然反过来放在“女人”身上也成立。有些男人希望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他甚至觉得彩旗飘飘是能力的体现,只要自己还愿意把红旗留在家里就已经是对红旗的恩典了。他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当外面彩旗飘得欢的时候,这面红旗是不是还愿意留在原来的阵地上。这年头,谁离了谁不能活?是谁给了他这样无知的自信?
男人敢于出轨甚至家暴,往往因为他笃定自己的妻子不会主动离开他,所以他稳赚不赔有恃无恐。或者,即使妻子会离开他,他的损失也不大。至少在当时他觉得小三比妻子更好,或者小三带来的利益大过抛弃原配所耗费的成本。更有甚者,他原本就觉得原配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究其本质,这是一种利益的权衡,虽然这种权衡往往在潜意识中发生,他自己都未必觉察。可到最后,往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种所谓的聪明,实质是愚蠢。除非他真的算计得滴水不漏,并且抛弃原配或者被原配舍弃都是他乐于发生的。
对于小三来说,通常有两种套路。一种是为了钱,另一种是为了情。为了钱的好理解,为了情的就有些难说了。情是什么?是一种情绪上的依赖,是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那些为了钱的小三,和男人之间也算各取所需,有时甚至把男人都坑了,那也算各得其所。那些为了情的小三下场往往比较惨,弄不好就赔了夫人又折兵,无疾而终已经算好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文中所述只是九牛一毛,远不足以涵盖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但是人际关系,尤其有关婚姻的男女关系是一门学问,是一个体现某些人性的特殊角度。
总而言之,婚姻不易,应当懂得经营和珍惜。另外的杂念是极度考验智商情商挫折商的,没事不要瞎玩,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当人看到和接受人性,就能淡定地看待很多事,理性地处理很多问题。不论人性如何,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人生最终由自己负责!
1. 一对闺蜜同时喜欢上我一个,我也喜欢其中一个,怎么办?各位给点意见。
2. 他心情很差不跟我讲原因很担心他一个人喝了好多酒后来看到聊天记录因为前女友跟他朋友在一起了
3. 有些难以启齿的柔弱,只能自己慢慢把握。
4. 并非所有的爱恋都能开花结果,原谅我现在才懂。
5. 我不挽留你亓立帅因为你是我兄弟我以为你不会走
6. 把你忘了 呀 又想你了 是不是觉得特无聊
7. 明明无言以对 却还要硬聊 这就是爱。
8. 一瞬间渴望生病,起码她还会问候一下
9. 阳光明媚的春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百花盛开,婀娜多姿。仿佛像一个以阳光为衣裙的青春美少女,脸如玫瑰般的曙光,光彩人间。
10. 山是青的,水是碧的,人没有老去就看不见了。少年坐在台阶上,转眼就是白发苍苍,亲爱的,这一等就是等完了手中的岁月。
11. 人间道,路远茫,相逢终有期
12. 在确定你离开那天 我打开字典 开始查什么事=是厌倦在第二百三十七页斤字部九画的那一页我只查到两个字 新鲜
13. 我很好,如你所愿。
14. 清风伴酒路还长何必回望揪着回忆不放。
15. 糖宁宁张凡凡谷灵芝你是我上了高二以来最贴心的闺蜜我心安
16. 后来我明白很多事情说再多都没有用,就像拿着一杯热水虽然很渴但觉得烫手还是会放下
17. 相似的人适合在一起欢闹 互补的人适合在一起变老
18. 经过军训,我成功晋级成黑蛋。。
19.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20. 因为很怕伤感 所以害怕离别
21. 多少肺腑之言被当作口头玩笑无人欣赏 多少无心之失被当做有意为之瑕疵必报
22. 曹华恩是我女神,曹三丰是我男神!
23. 别往后看了,值得你回头的人不会让你走。
24. 把你的`一切给我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
25. 做不到就别说 比如减肥 比如长高 比如一直陪我
26. 只愿为你摇尾乞首放下所有
27. 老巷人来人往我依旧跌跌撞撞.
28. 告白那一段不被祝福的恋情 祝你和她一直下去
29. 时光深处,在水一方的相守,或许,于你,于我,都会是幸福。在这些守望的岁月,天涯的两端,当你的眼神从枝叶间漂浮过来,是否满满的都是我的身影?就像我看你时一样。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看远方,想无法预知的未来时光;想你一定在和我告别,眼中一定有不舍的离别,和契合的眷意;想你说我,一定能行,一定有一个机会可以走出去。
30. 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
31. 小三走啦闺蜜上位。。。
32. 不是我们没有可能,是我太没信心站在你身旁。
6月份的时候帮忙组织了一个“中法建交50周年”的活动(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那么回事)。管我的是个在法国呆了20年的中国女士,她26、7岁的时候辞了工作来到法国留学。之后,遇到真爱,嫁了法国老公,于是就长期留了下来。
在海外的人谈起经历,常常都是一把说不尽辛酸泪,尤其是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文化不容,举目无亲,工作难找,生活艰辛等等等等。这些,她也都经历过。
但当我们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特别轻松地说:“我来法国之后一切都挺顺的,是有难的时候,但这不挺正常的吗?”
在那个瞬间,我恍然觉得这个面色暗黄的女人充满了光彩。
今年4、5月的时候,我自认为在经历着人生的低谷。
先是被打劫和暴力袭击,然后失恋找不到实习。在国外遇到意外,不敢告诉家里,困难时候给予我最大帮助的男朋友毫无预兆地提了分手。
面试没领到多少个,拒信倒是多到可以召唤神龙。我一向是个事业心很重的人,没有工作就没有安全感,我看不到自己的归属,更看不到自己的道路。我有地方住,却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中间我出去旅游了2次,在苏黎世的湖边发了整整一天的呆。找很多人吐槽,看很多文章,通过各种方式调整心态。从急
现在回头看,当时自己居然抑郁到半夜google“怎么度过人生低谷期”,实在夸张。我所谓的找不到实习,不过是职位供应淡季的正常现象,所谓的失恋,不过就是不合适。当然被抢劫和暴力袭击,还是相当可怕,所幸只是破财消灾,一向不给力的法国警方后来还将罪犯抓到并找回我的手机,也算是奇迹。我不禁在想,是不是我把一切都想得太可怕了,生活才真的就变得那么可怕。
我常常听到别人对我说:“真的.很不容易,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一个在法国呆了30年的叔叔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也是:“哎呀,一个女孩子在这里吃了那么多的苦。”但是,事实是,生活在哪里都是一样,无论表面上多么欣欣向荣的国度,都有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发展僵局。
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要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起起伏伏。无论你选择去远方奋斗,还是在家乡留驻,是早早嫁人做主妇,还是靠自己打拼,哪一条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一个人今天越懒,明天做的事情就越多。人生的功课,总是要修完的。
而很多时候,正是我们把生活想的太难了,一切才变得那么困难。
我有一个从小到大的闺蜜,有天告诉我她非常郁闷,因为她要一个人住了,她受不了孤单。
闺蜜住在北京,家人,工作,朋友,一个不拉全在北京。现在不过是因为毕业了,要一个人住,又暂时没男朋友,她就孤单寂寞冷到天天伤春悲秋,一连就是几个月。我当时就想一掌呼过去,说都懒的说得
以前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喜欢听含有“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这类句子的鸡血歌。现在发现,很多时候所遇到的,根本没到“kill you"的程度。不过就是正常的生活。说白了,就是挫折经历得太少,才觉得鸡毛蒜皮都是烦恼。烦恼无限放大,生活如临大敌,郁郁寡欢,负能量爆棚,看什么又都是新的烦恼,恶性循环。而当真正遇到"kill you"的事情的时候,人的韧性也必将超出你的想象。
我妈妈有个朋友,唯一的儿子在13岁突发白血病,散尽家财治疗一年有余,还是撒手西去,儿子刚下葬,丈夫就以她没有照顾好儿子为由提出离婚,其实是在她照顾儿子期间与另一个女人有染,不久就和小三再婚了。一般女人,老公出轨,小三上位就足够万箭穿心,更何况还有一个痛失爱子的巨大打击。
我不知道她在那段岁月里是如何度过的,只记得那段时间她哭都哭不出来,因为眼泪早就流干了,搬去跟弟弟住,因为自己的房子突然空了,太大。
如今,10年过去了,她再婚,丈夫很好,对她很好,丈夫的前妻留下一个女儿,和她一见如故,非常融洽,情同母女,胜似姐妹。
她说,她很好。
提起当年,不避讳,不自哀,淡淡一句:“不过是业障未消。” 随即大笑,“可能是我前世造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