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红眼睛绿眼睛七说说课稿 正文

红眼睛绿眼睛七说说课稿

时间:2025-09-21 02:06:10

一、教材内容分析

《繁忙的大街》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4课内容。本课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及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通过看看、听听、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繁忙的交通景象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现代的城市随着生活的进步,交通愈来愈繁忙,让学生学习本课,既可以让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或演示,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造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方式。

2、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段进行作品创作。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各种车的图片、一张简单街道图、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五、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老师交给的任务非常热心,努力表现,不甘落后。但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挑战授课的老师,没有生动的教学无法把他们吸引过来,而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观察力较弱,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设计游戏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理想的环境中体验与学习。

3、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活动:播放马路上车来车往的视频。 提问:“这是哪里的情景?什么多?”

学生活动:视频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学生学习积极,回答出马路上车多人多、交通繁忙的特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期待。

·教师活动:让学生说说马路上的所见所闻。揭示课题《繁忙的交通》。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对交通的认识及所感所想。

设计意图: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

(二)实施阶段

·教师活动: 出示各种各样的道路和汽车图片。在黑板上张贴各种车的图片。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积极交流所见所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繁忙的交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活动:开展“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游戏活动:播放各种车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都是什么车?你能模仿哪些车的声音?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模仿惟妙惟肖,充满童趣。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自主表现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简单的街道图,街道上有几条马路。师:“这条马路太冷清了,你能想办法让它热闹起来吗?”

学生活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想到可以增加一些汽车和人。动手实践:将车和人物的图片张贴在街道图上。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繁忙的交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活动:提问:今天我们要来完成一幅表现繁忙交通的.画,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繁忙的交通?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动脑,踊跃交流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出可以用画、撕、剪、拼贴等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交流及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进行造型活动可以用多种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示范作画。先画宽阔的街道和马路,再用画笔画出各种交通工具,撕下或剪下张贴在马路上,有时间还可以画些风景。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看教师作画的全过程,可以自主提问,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别人创作的过程及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师活动:提出作业要求:大胆地想象、创作一幅表现繁忙交通的图画。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满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作,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评价阶段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作业,出示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评价表的内容进行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学生互评或自评,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能从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学习方法。

(四)拓展阶段

·教师活动:播放儿歌《红眼睛 绿眼睛》。“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车子向前进!”

学生活动:学生听一听、唱一唱,自由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还可以小组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孩子。

五、学生绘画制作,老师指导。

六、学生自评、互评。

七、课后拓展

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

这课的亮点就在于眼睛里所看到的东西。通过提问、启发,孩子知道,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能装进眼睛里。通过课件展示数张眼睛里看到的东西的图片,一下就引起的孩子的兴趣。再提问,孩子能说出更多的想看到的东西。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所以有些孩子画出来的内容跟老师的范画类似。

在二(4)班上了一次给王老师听,王老师出示范画的时候不用特意强调眼珠颜色要涂黑色,因为眼睛有各种颜色,所以可以再多说说眼睛可以涂哪些颜色。在二(2)班上课的时候,我就改进了这一环节,跟学生交流了眼珠除了东方人的黑色,还可以涂什么颜色。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有说蓝色的,有说绿色的,有说红色的,有说紫色的…比上一个班大部分都是蓝色和黑色要丰富了许多。

点评学生发言和作品的时候,校长建议可以多些激励性的语言。后面上课的时候我注意了这方面,发现孩子们比以往更积极了。

在后面的课堂上,我会更加注意这些不足之处。希望能跟孩子们共同进步。

教学内容

认识四分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分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叫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x。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

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做个好娃娃》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x00xxxxxxxxxxx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处准确休止。

课堂小结:

认识了多种打击乐器,还知道了四分休止符,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