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关于云水谣古镇的说说 正文

关于云水谣古镇的说说

时间:2025-05-14 09:14:53

每一个人在她的生命中都会对一些景致产生感情,或亲近或嫌恶,我也是如此。有幸邂逅了云水谣,我觉得这应该是适合我生存的地方,它显得那么的宁静而安详,没有任何的躁动和不安。

每一个被灰尘蒙住的心灵都会向往一块净土,可以拂去尘埃,可以找回自我。生命中太多的变故和悲伤让我的心灵蒙尘,而云水谣以它的方式抚慰了我。

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就觉得很美,觉得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果然如此,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因为导演张克辉在此取景拍摄电影《云水谣》得名。《云水谣》讲述的是一个生死不移守候一生的爱情故事,有古典的柔情,也有浓烈的悲怆,令人流泪和感伤。女主角王碧云等了男主角陈秋水一辈子,孤单了一辈子,到老内心还坚守着这一份爱,而她的陈秋水,却跟了追求他的王金娣。云和水有着演绎不完的故事,但是它们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永远不会在一起。现代钢筋水泥的城市,早已容不下如此柔软的感情。现代的快节奏哪里会演绎地老天荒的爱情,但是那个时代有,因为那个时代的人有信仰。

云水谣是柔软的,就像天上流动的云和地上流动的水,缓慢而执着地流淌到你心灵深处。刚到云水谣,觉得有些失望,因为这里的景色并不惊艳亦不迷人,然而,当我用一颗欣赏的心慢慢去品味它之后,才发现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它的简单和古朴。这里的地面都是用鹅卵石铺就的,我把高跟鞋脱了拿在手里,然后在石块间穿行,这种惬意是在城市里无法体会到的。木板铺就的小桥不是很稳固,得小心行走,然而你站在桥上可以欣赏到河里安静流动的流水以及安闲嬉戏的鸭子,还有在桥边的草地上画油画的学生,把脚伸到河水里享受水的清凉的游人,再就是桥上边的亭子旁盛开的美人蕉,这一切就够了,你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份从容和闲适吗?这里没有匆忙行走的脚步和焦虑的情绪,大自然教会你沉下心来放慢脚步去流连到和品味一切的至美风光。

再往里走,经过搭着丝瓜藤的架子和两边长着甘蔗和红薯的小路你就到了和贵楼。这是一座很有气势的圆形土楼,只是这里已不是原生态的建筑,已经经过了修改和整治。我觉得土楼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碉堡,墙体是用黄色的`泥土累成的,很坚固,占地1547平方米,高五层,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在镇子的另一头的怀远楼,占地1384.7平方米,高4层,1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楼门上有楹联:“怀以德敦以上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看见这样气势恢宏的土楼,我不由从心里生出对先人智慧的崇敬之情,古旧的土楼演绎了怎样曲折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能够延续生命保存自己就是值得尊敬的伟大。

不得不提的云水谣的另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景致就是有上千年历史的枝叶繁茂、根须遒劲的巨大的榕树。据说这里有名的榕树有13棵,可是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两棵。一棵在长教溪旁的鹅卵石上,满目的绿色映入眼帘,站在树下感觉自己渺小如蚁,榕树的伸展出的一些根枝盘曲如虬龙,很有造型感。另一颗榕树在放置电影《云水谣》展览照片的平台上,树身要三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树下有泡茶的,有卖小吃的,坐在树下觉得神清气爽,凉风习习。千年的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只有经历风雨洗礼的生命才能如此的繁茂和强悍。

这里有许多的柿子树,于是我偷溜到别人的园子里去摘柿子。其实真不能说偷,因为柿子树到处都是,有些熟透了的柿子掉到地上摔得稀烂,这里的柿子真甜啊,就是比在家里花钱买的好吃,那叫一个润肺润心,甘甜爽口。最让我激动的是我看见了从电线上跑过的松鼠,它的身形小巧矫健,嘴里叼着板栗,在树间自由地跳跃,我知道,这里就是它的王国,是它生命绽放的天堂。

夜晚的云水瑶是安静的,如同一个熟睡的婴儿。晚上9点之后基本就听不到什么声音,小道上只有几盏孤零零的散着微弱白光的路灯,还有个别的游客,四周是黑魆魆的山,还有无人光顾的小桥流水。在喧闹的城市,9点钟是夜生活刚开始的时间,而在这里你则可以进入安静的无人打扰的睡眠。我不喜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我喜欢宁静的自由,而云水瑶以它的方式成全了我。

云水谣,我一定会再来会你,下次我一定会待得更久一些,让我有充裕的时间去了解你,爱你!

云水谣古镇作文1

今天早晨,我们坐车前往了云水谣景区观赏土楼。

很快,车子开到了有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海沧大桥上,这座大桥耗资了28亿才建出来。在这座桥的左边就是素有“音乐之岛”之称的鼓浪屿;右边就是一个厦门唯一的造船厂和一个私人码头。蓝蓝的海水白白的天,水天一色、波光粼粼,很是美丽。

在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的'大巴车终于来到了云水谣景区。两边的树高耸挺拔,个个站得笔直,青翠欲滴的绿叶和五颜六色的红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图。

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怀远楼。这座楼不仅是四层的高楼,而且这座楼也不怕水淹,它曾经被洪水淹没过三天三夜也没有坏。因为它的地基是鹅卵石,还垫了两米,有着这种防水的鹅卵石地基,房子就没有坏掉。

接着,我们又走到了云水谣拍摄基地,许多电视剧和电影都是在这里拍的。这里有八棵粗壮的榕树,这些树一棵比一棵大,一棵比一棵粗:巨木参天、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后的景点——和贵楼。这种楼很奇怪 ,因为它是建在沼泽地里的,你可能会问:“把房子建在沼泽地上不是会沉下去吗?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因为道士说这房子是风水宝地,所以就把房子建在了这里,刚开始建的时候也是会沉下去的,但是后来房主用了许多木头当地基就不再沉下去了。这房子外面看起来是一层楼,其实里面却有五层楼。这栋楼高14.5米,占地3000余平方米,是一栋很大的楼,有许多旅客会去里面的“进士堂”沾福气。

参观完和贵楼后,我们踏上了回宾馆的旅程。啊!这里真好玩!

云水谣古镇作文2

我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但最让我难忘的是云水谣古镇土楼的景色。

云水谣古镇位于福建省。走在去云水谣的路上,漫山遍野的小花、小草耀人眼目,一丛丛一簇簇,真是美丽极了。

到了古镇,一座座古楼别有特色。那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大型超市,只有一座座土楼和一些小摊。土楼的外墙是先用泥土塑成砖形,风干,再用糯米打成泥浆,把土砖一层一层垒起来,土楼的形状有圆有方,结构大致一样。怀远楼是最精美的土楼之一,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土楼。远远望去,怀远楼像一座圆形的碉堡,只能看到沧桑的外墙及外墙高处的几排方形的小窗户。土楼有四层高,每一层都有好多小房子。一楼是厨房和客厅,二楼是储藏粮食的,三楼以上是卧室。顺着木制楼梯上去,每层楼道相通,楼道也全是木质结构。进入第三层,房间大约不到十平米,放下一张床,就所剩无几了。

告别了土楼,我们来到了云水谣,步入云水谣的水道里,仿佛走入了宁静的世界。虽然有小贩的叫卖声和人们说话的声音,但不吵闹。千年大榕树安静地立在石桥旁,景色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云水谣山山水水集结在一起,真的很美丽。

时间不早了,要和云水谣古镇说再见了。我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云水谣和古镇,然后上了大巴离开了。

云水谣这个名字一直在我脑海中魂牵梦萦了好多年,那小桥流水的原始村庄,还有古镇的13棵榕树,还有在沼泽地上建起的和贵楼,气势磅礴的怀远楼,都能唤起我对云水谣探索的好奇与向往。

在去南靖县的路上,客车从漳州出发,路过天宝镇,穿过一片金灿灿的香蕉地,一路途径靖城镇、船场镇、最后来到了云水谣古镇的所在地书洋镇。

刚到云水谣的售票处,就看到了古镇气息浓厚的写着“云水谣”的景区简介与导览图。我们一行四人买了进入景区的门票,一张45元,这才进入了景区。云水谣古镇,在你这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笼罩下的古镇,我正迈着仰慕的脚步一步步地向你靠拢。

刚迈入景区约100米远,云水谣景区的大门高耸着映入了我的眼帘。四根木结构粗壮的柱子顶着朱红色的门檐,在此装饰之下,云水谣景区的气场全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看见后面的旅游团渐渐地跟上了我们的脚步,我们决定随团去领略一下云水谣的景色。

(一)造型奇特的土楼——和贵楼

顺着一条窄长而粗糙的石板路,通往的是云水谣景区的第一座楼——和贵楼。这和贵楼的奇就奇在它是唯一一座建在沼泽地上的方形土楼,楼高约?米,据说它已经有600—700年的历史了。远观此土楼,感觉此楼前后内外高低错落,土楼的屋檐就像寂静的秋天里一片片被风吹落的枯叶,有的飘在半空,有的已落地,有一种凄美感。和贵楼的门上方有一张朱红色的横联,写着和贵楼三个字,感觉醒目大方。

进入和贵楼,首先看到的是出现在我们左侧的长约三米的木葫芦侧卧在木车上,感觉沉甸甸的。有喜悦与收获之意。和贵楼内有两口水井,前庭的阳井,内庭的为阴井,有阴阳相合之意。匆匆地参观完了此楼之后,唯一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很想上楼鸟瞰和贵楼的内景,但是上楼要收费,于是我们就打消了这个领略美景的念头。

(二)古城歌声

开弓没有回头箭,参观完和贵楼的美景,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旅途继续前进。还没走多远,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好河不挡道,但是过河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小河上的一座独木桥。由于走得有些累了,我们一行四人在河堤边席地而坐,顺便把包里的零食拿出来啃一啃以备充饥。坐在河堤边上,隐约可以看见对岸的古老村庄。小河虽急,但是浅得连河底的小石子都能露出水面。

小憩完毕,我们踏过独木桥,告别了桥下湍急的河水向对岸走去。走着走着,一段细腻而悠长、带着浓厚闽南乡土气息的悠扬的旋律宛若一股清风扑面袭来,沁人心脾,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久久都不能泯灭。原来这里是一个戏台,是村民们经常聚在一起观赏表演的地点。一位穿着大红色衣服、绑着长辫的姑娘在台上不吝放歌,用清脆的歌喉唱出动人的歌声,一句句歌词伴随着动听的.旋律,在风中就像一潭清澈的秋水,清得透明,就像姑娘水灵灵的双眸。虽然歌名不详,这位乡土歌手的这句“欢迎来到美丽的云水谣”,唱出了云水谣姑娘们热情好客的美好品德。唱完了动听的歌曲,紧接着就是一群老人登台表演传统芗剧木偶戏,台下的几个孩子还模仿着台上人物的姿势,样子憨态可掬,甚是有趣。木偶戏是芗剧中的一支奇葩,在此剧中也反映了云水谣人们对芗剧精华的传承。

随着步伐渐渐地向前走,戏台上的歌声与观众的笑声渐渐远去。沿着小河一直走,不知不觉中,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树挡住了我们的视线。那古树的树干粗壮,其枝叶数量非常多,枝叶一直延伸到河水上方。其粗壮的根部深深地扎根于石板中,显得苍劲有力。游客站在古树下歇息,仿佛在一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下纳凉。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据说,在云水谣景区内有13棵古树,每棵古树的年龄足足有一千余岁。

(三)云水谣美景

紧接着,一块刻着“云水谣”3个字的石头竖在我们的面前。眼前的景色越来越熟悉:一群老人悠闲地在大树下抚琴吟唱;保存完好的早期云水谣小学旧址;别具一格的农家旅馆;还有在大树下排成一排的可供游客泡茶的竹制茶盘、桌椅和棋盘。不少游客不知不觉走得有些累了,坐在茶几前,呷上几口村民们引井水泡的热茶,端起略带着余温的茶杯,环顾四周的榕树、流水和村庄,一种抛开尘世间的浮华和聒噪的洒脱顿时充斥着每一位游客的心中。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看见了云水谣景区最具代表性并且最吸引人眼球的一处景观。我们走在木制的过道上,木屋前,一轮古老的木制水车轮在徐徐转动,这里就是《云水谣》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相识的地点。

我们的脚步一步一步轻轻地趟过了小河到了对岸。一棵老榕树下,不少青年在树下挥毫蘸墨,用水墨画描绘着对岸水车木屋的闲适景象。原来,云水谣景区也是一个天然的写生基地,每天都有不少艺术院校的学生到这里临摹写生。在这些艺术家的画里,云水谣更显得尽善尽美,美中带有一丝神秘感。

微风吹拂着河面,泛起层层涟漪。顺着河边一直走,一只只白鸭成群结队地浮于水面,时而横排“一”字形,时而排成“人”字形,让人觉得憨态可掬,蓝天,白云,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青色的山峦。对岸的母牛后面跟着小牛犊,在岸边悠闲地踱步、吃草。此情此景,一股温馨感顿时从心而生。

(四)气势磅礴的土楼——怀远楼

顺着长满青草的小道径直走,远方隐约可以看见一座环形屋顶的土楼矗立在群山之间,就好像一个不谙世事的羞答答的小村姑羞涩地低头,笑盈盈地欢迎一切来自这座古城之外的远方来客,走近了才知道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怀远楼。

站在怀远楼前,不经意间可以看见怀远楼那圆形屋檐下吊着一圈儿的大红灯笼,就好像一盆煮开了的排骨汤周围环绕着一圈儿的枸杞子。在怀远楼的门口,我们参观了虎伯寮的金线莲,进入怀远楼内,美女老板就招呼我们坐下,随手拿出了养肝茶、高山雪菊、绞股蓝等几罐茶叶,然后一一泡给我们品尝。老板的热情与独特的推销手段让我们有点招架不住,端起冒着腾腾热气的茶杯,呷上几口养肝茶,觉得泛起一阵阵红茶浓浓的醇香让人倍感神清气爽。出于对老板的客气,我们一人买了一罐养肝茶带回家收藏并与家人分享。老板的热情与茶叶的醇香使得我们品尝到了土楼里的一片祥和与人们的安居乐业。

带着收获的喜悦离开了怀远楼,看着这时的天色已晚,我们一行四人无意住宿,只得打道回府。搭上路边的的士,最后瞥一眼怀远楼,那座在落日余晖与晚霞映衬之下的怀远楼,显得寂静而庄重。

领略了云水谣的景色,总觉得云水谣的美景名不虚传。那种古树与小桥流水的静谧,土楼与朴实的村民的豁达开朗,云水谣之行深深地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