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争做有为青年说说 正文

争做有为青年说说

时间:2025-05-14 23:23:19

敢做先锋不当看客阅读题

14.本文的题目有何特点?

答:

15.请指出第②段的分论点,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 (2分)

答:

16.第③段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2分)

答:

17.把第④段划线句中的两个“也许”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2分)

答:

18.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2分)

答:

敢做先锋不当看客参考答案

14. (2分)以对偶的句式呈现;表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5. (2分)分论点: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论据:略

16. (2分)对本段的分论点进行论证。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爹的人在坚守和平凡中创造非凡。

17. (2分)不行。删去后

18. (2分)敢做先锋,不当看客;披坚执锐,勇于担当;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敢做先锋,勤于追梦

敢做先锋不当看客原文

①先锋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栋梁。争做先锋,是青年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歌德曾说: “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年华焕发出绚丽光彩,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所系。青年人有梦想、不苟且、做先锋,才能铸就“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青春之中国”。

②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然而,也有极少数青年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裹挟、功利心态的侵蚀,选择做无所事事的过客或麻木不仁的看客,甘愿当空心人。当别人乐善好施 时,他嘲笑人家;当别人坚守原则时,他轻视人家;当别人奋力打拼时,他鄙夷人家。当青春被负能量充塞,又何来那么一股子冲劲与闯劲?

③人的生命何其短暂,韶华何其难留,谁也没有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鲁迅先生说过,对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有很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尽管道路充满泥泞,但“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多的人在坚守和平凡中创造非凡。

④陈毅同志曾经说:“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先锋责任的完成,只有从斗争锻炼中可以得到。”心中有梦,何惧远方。你曾经摔跤的地方,也许就是通往成功之途的出发地;你曾经努力的方向,也许就是你赢得人生精彩的前奏曲。青春的世界,在诗人看来,“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是青年改天换地的精神,这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⑤在这个筑梦圆梦的时代,青年一代更当敢做先锋,勤于追梦。如果青年一代在最该奋斗的年龄失去远航的动力、搏击的能量,历史就不会进步,事业就不会发展。对于青年人来说,经历了酣畅淋漓的奋斗,哪怕没有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依然可以领略到走出小天地后的大格局,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文/辛士红 有删改)

第5单元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1.集体的基本特征:

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是个人的生存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集体团结的重要性(作用):

(1)集体的团结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2)集体的团结能给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集体的团结能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4)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4.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2)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正当利益。

(3)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5.怎样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2)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

(3)当客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6.我们应该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1)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中。

(3)还体现在当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4)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7.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

(1)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2)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8.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意义)

(1)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只有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才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9.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社会生活?

(1)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2)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社会生活:参加公益宣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3)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4)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5)正确认识困难和逆境。

10.如何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一方面要紧追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

11.怎样正确认识社会?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以平凡而朴实的思想和行动,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正气,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也存在消极丑恶的现象,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抬头。

11.怎样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13.怎样克服盲目从众?

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14.怎样正确认识困难和逆境?

人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逆境。我们要客观分析,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敢于向困境发出挑战,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

15.要学会谦让的原因及要求(表现):

(1)原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形成良好社会秩序、文明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2)要求: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16.怎样正确看待谦让?(谦让的实质)

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并非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

17.学会分享的意义:

(1)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2)乐于与人分享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18.怎样学会帮助他人?

(1)首先要真诚。

(2)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要注意自身安全;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

19.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4)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0.中学生如何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1)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

(2)关心祖国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3)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献计献策等。

第6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大自然之美的表现: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3)大自然风景秀丽,美景如画。

2.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益处:

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自然美的分类:

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4.怎样鉴赏自然美?

(1)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

(2)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5.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主要表现:

(1)自然物种在减少。

(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6.自然物种减少(灭绝)的现状、原因及危害:

(1)现状: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2)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和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3)危害: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

7.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现状、原因及危害:

(1)现状: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

(2)原因:以牺牲生态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鸠止渴。

(3)危害:消耗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破坏了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青山秀水。

8.环境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危害:

(1)现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2)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3)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怎样关爱大自然?

(1)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3)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10.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人类也正是由于成千上万种生物的“恩赐”,才得以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繁衍。

(2)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12.如何善待自然?

(1)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2)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3.如何美化自然?

(1)美化自然,就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

(2)还要保护好自然景观,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14.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的基本法,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切实保障了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

15.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4)依靠群众保护原则。

16.依法保护环境是谁的责任?为何也是青少年的义务?

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和专业环保人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主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17.青少年应怎样履行环保义务?(怎样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1)积极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2)积极学习和宣传环保的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

(3)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

(4)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保护环境。

18.青少年保护环境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如不乱扔废弃物、不乱刻乱画、爱护花草树木等。

(2)要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如可主动帮助家庭清理垃圾,做好班级的卫生值日,积极参加学校的卫生扫除和公共场所的清除污物等活动。

19.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1)遵循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2)加强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大自然。

20.从国家、企业和个人角度分别谈谈怎样保护环境?

(1)国家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各类污染环境的行为。

(2)企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杜绝各类污染环境的行为。

(3)个人要落实环保行动,自觉保护环境。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4、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5、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8、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9、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10、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1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13、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14、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本文出自座右铭网

16、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17、生活就是战斗。

18、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19、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3、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24、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2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6、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