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去台湾旅游发个说说 正文

去台湾旅游发个说说

时间:2025-08-27 04:48:24

篇一:美丽的日月潭

车子慢慢的开过,树被风吹得晃来晃去,彷彿事在和我挥手;草也轻轻摆动,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哪里有这么漂亮的风景?它是──日月潭。

下车后,凉爽的空气、温暖的阳光、淡淡的花草香,我彷彿完全脱离都市生活,远远看过去,一望无际的高山、虫鸣鸟叫,一场森林音乐会即将开演,我的手不听使唤的一直按下快门。在不知不觉中,要搭缆车了,坐上缆车,我心里非常兴奋,终于在我的期盼下,看到了日月潭的全貌。

日月潭有着清澈的湖水、一波波小小的波浪,我一直看、一直看,完全被这幅大自然所创作的山水画所迷住,都忘了要拍照,当我醒过来时,已经要下缆车了, 下了缆车,我到处拍照,把青山绿水全部都拍起来,但是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比较快,已经三点了,我们搭上回程的缆车,和日月潭说再见。

我把握时间,把日月潭所有的`青山绿水全部拍下来,再向夕阳说再见,向高山说再见,像花草说再见,我看着夕阳西下结束这一天。

日月潭是一辈子之中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它的美丽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

篇二:日月潭游记

早就耳闻,日月潭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多么壮观,站在潭边,凉风习习,是风景美不胜收的名胜景点,所以爸爸答应我们去日月潭一游。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谈笑风生。好快啊!没过多久,就到了名胜景点——日月潭。日月潭的风景诗情画意,有古老的小木屋,有一望无际的潭,有一泻千里的瀑布,构成一幅山水画。日月潭不仅有秀丽的风景,还有很多叫喊声:“来呀!这里的虾子又新鲜又好吃,数量有限,不买就要等到明天啰!来买哟!”不一会儿,人们争先恐后的买,店里人山人海,门庭若市,必须要排队才能买的到,如果没有买到,就要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慢慢地,到了傍晚,远处的晚霞铺在西边,照耀在潭边,潭里金光闪闪,波光粼粼。渐渐地一抹晚霞消失了,漆黑的夜晚,无声的低地,万籁无声,只有近处的几座 餐厅的招牌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光芒彷彿五颜六色的鲜花抛向天空。而这里的鲜花也让人们啧啧称赞道:“这里的鲜花各式各样,让人羡慕,恨不得,永远住在这 里,或许,把鲜花抓一把带回家当成来日月潭的纪念。”这里的鲜花看了令人流连忘返,因为那里实在是太迷人了!鲜花的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有表示世界和平的 图案就是--爱心,有鲜艳的鲜花,让人忍不住想要送给自己,每当看到鲜花来了,人们都喊:“给我!”

日月潭旁边的商店街,有在卖一些活灵活现的小卡通图案贴纸,吸引了小朋友注目,要求父母亲买给他们,不然就要依偎在父母亲的怀里,直到答应买给他们为止。

日月潭的景色,真令人心旷神怡啊!彷彿置身在世外桃源般,远离城市喧嚣,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日月潭不愧是名闻遐迩的景点,有朝一日,我一定还会再来拜访日月潭。

篇三:日月潭之旅

一直对于台湾的风光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于是避开过年的旅游人潮,在寒假里安排了一趟“日月潭之旅”。

来到日月潭已下午五点,遇到细雨绵绵,竟使环潭公路笼罩着浓雾,能见度大约只有十公尺,完全看不到潭的样貌,虽然觉得很浪漫,可是也忧心着,着接下来的二天都是这样的天气,那可真是煞尽风景呢!

在晚餐之前,骑着自行车在投宿处的“伊达邵”码头进行了小小的巡旅,这是人称的水沙连,也是日月潭最早有聚落的地方。所以,在小小的街道里,有着相较其他环潭而聚成的部落多一些传统的味道,因为,随着观光业的发展,让沿着日月潭有着各式的饭店业者,对在大自然中的人工建筑一直存在反感的我,却也在第二天晴朗天气下的环潭之行,有了另外的解读。

为了让游客能更亲近潭水,所以,搭建了许多的木制步道,因为步道挑高,离开地面,反而能让民众不会干扰林中的各种生物,而仅仅数百公尺的林中小道,总能通往潭边,或是凉亭,或是观景台,总有各种不同的惊奇,让人们可以接近大自然。

潭边也有着好几处寺院,真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而灵”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果然,是神仙们想居住的地方,自然也吸引了好多修道之人,让这里充满宗教味。

搭着游艇,我们开始深入的认识日月潭的历史、劭族人与日月潭的关系、潭的蓄水功能及生态保育与观光的如何和谐。

爬上慈恩塔,就等于站在海拔一千公尺高,眺望着全潭,也再度感受大自然的美与教育人类的潜在能量,也高兴这让我们绕了大半个台湾才到的地方,没让我们失望,甚至还想再来一次呢。

这真的是一趟值回票价的深度之旅。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周庄游览。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进去瞧瞧了吧!先别着急,在我们进入古镇主要景点之前,我先把周庄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周庄地处苏州昆山市、吴江市、上海的青浦县三县市交界之处,东面不远就是有名的淀山湖,从这里乘汽车到上海的大观园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有人说:“周庄是淀山湖畔的一颗明珠。”

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还有不少人在游览了周庄之后,这样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周庄。”大家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法重造的美丽水乡。

〔走到贞丰泽国牌坊前〕这里是石牌楼,巍然矗峙在这新老镇区的交界处,是古镇周庄的象征,上面镌刻有“贞丰泽国”四个字,为著名书法家沈鹏所写。“贞丰”是指周庄的原名为贞丰里,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将两百亩庄田捐给当地的全福寺作为庙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贞丰里改为周庄。“泽国”是指四周环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

大家跨过石牌楼就进入古镇区了,请回头再看,这里还有一幅对联:“万顷碧波水光潋滟晴方好;百尺临云塔影横斜景亦奇。”这是著名记者冯英子题写的。横额上书“唐风孑遗”。意思是在周庄,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古风遗韵还能看到一些。这是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龄的时候用左手题写的,左下角还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细辨认一下,是“新我左笔”四个字。这石牌楼和马路两旁飞檐翘角、黛瓦粉墙的房屋,以及高高耸立的古塔,构成了一个古建筑群,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留影,回头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留个影。

〔边走边导游〕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汉白玉照壁,它是为纪念古镇九百周年而建立的。它艺术地勾勒出了周庄悠久的历史。抬头看去,拱桥驳岸,风火墙和蠡窗黛瓦,无不给人以浓重的历史感。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条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将古镇分割,形成8条街道,15座各式小桥彩虹般横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给周庄增添了风采。镇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临港背河。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水墙门、长驳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栏、水巷幽弄、深宅大院,处处显露出古朴幽雅,是中国水乡古镇风貌的“活化石”。吴冠中教授游览了周庄后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建于清代。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江南风情画,在沈厅的展览室里,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画家桥本心泉以它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为《周庄的某一天》的油画。

这一条古街俗称一步街,因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过,街道两旁开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门,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递东西表示友谊,所以又称友谊街。上面还有一线天,中间是过街楼、这种建筑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见的,在周庄却有许多。

〔在双桥前停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双桥,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这桥面一横一坚,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等一会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双桥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乘坐小船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题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来这幅油画连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画廊中展出。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胜过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周庄与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过双桥〕各位游客,大家看,我们对面的一角,有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色,是我们周庄建筑内涵最丰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还是赤日炎炎,喜欢画画的人都会在这里铺开画板,描绘着对岸的一景一物。我国的许多电影导演和演员,都把周庄作为最佳的外景地,先后在这里拍摄了《共和国不会忘记》、《聊斋志异》、《杨乃武与小白菜》、《济公游记》、《江南巨富沈万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数十部电影和电视剧。著名导演张艺谋说:“在周庄拍片子,很令人满意。”他追求的就是这种古宅的建筑和幽深的水巷组成的文化氛围,这不是一时一日能制作出来的。

〔走到张厅〕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张厅,张厅是周庄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为什么叫张厅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让我们到张厅的正厅去看看。这儿是张厅的正厅“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顺堂,早先门前有两棵玉兰树,春天一到,玉兰花开放,引来了许多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繁殖后代,被张厅的主人看见了,认为燕子和玉兰树给张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就将怡顺堂改为玉燕堂。张厅的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大厅的东侧,有一条幽暗深长的备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现在大宾馆里的员工通道。请随我进去。

这儿就是“船自家中过”的地方。你们别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厅是一户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许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封建社会,时时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们周庄风俗习惯吧!这儿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周庄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吃过午饭后闲在家没事干,就带上自己的小孙孙和一些自家腌制的酱瓜、菜苋等聚到一块儿,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边品尝酱瓜什么的,一边谈天说地。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品尝一下。

〔出张厅,边走边讲〕各位游客,自从周庄的旅游事业发展以后,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别是旅游工艺品店,在这些商店里,有刺绣、雕刻、编织、字画、旅游食品等,繁荣了周庄的旅游市场,大家等会儿可以选购一些留作纪念。

〔走到沈厅〕这里就是沈厅,为江南民居之最。沈厅是“七进五门楼”,它的七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第二部分,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总之,这三部分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前厅后堂”。好,下面我们进去看看沈厅。

这就是沈厅的第一进“水墙门”,以前水乡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这里是沈家的船码头,也是沈厅主人接送宾客的地方。

我们现在走进的'沈厅的第二进“墙门楼”,又称旱墙门。是沈家办理婚丧大事、张灯结彩的地方,过路的人一看,不必进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么大事了。这里有一块沈厅的简介石碑,请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绍,沈厅又名敬业堂。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就是沈厅的第三进了,叫茶厅。是船夫和轿夫喝茶的地方。因为在那时,船夫和轿夫是不能跟主人一块儿到里边去的。所以啊,这里的家具都很简陋。

我们已经来到了沈厅的第四进也就是沈厅的正厅松茂堂了。我们看这块匾上的“松茂堂”这三个字,是清末状元张謇写的。这里是沈家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家具很讲究。沈厅一共有三帮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都能看见。请大家抬头看,屋梁上精美的雕刻有凤凰、仙鹤等。特别是这个图案,你们一定会说这是龙吧,嘿,这回你们可错了!龙,那时候就是天子的象征,沈厅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称作为“蟒”。这种雕刻属于“苏帮”艺术。这一进的屋顶有两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层,上面还有一个屋顶,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们再来看这个砖雕门楼,这是五个门楼中最宏伟的一个。上面的砖雕有《红楼梦》、《西厢记》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这些精美的砖雕都被破坏了,专家说已经很难修复,这些砖雕属于“徽帮”艺术。还有一帮是“绍帮”,那屋顶两旁的封火墙就是。松茂堂里边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规矩我们是不能随便进去的。今天我们就破一次例,进去参观一下吧!沈厅是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我们已经来到了后堂,这里是大堂楼,现在是陈列室。请大家随便参观。说到沈厅不得不说说沈万三,万三兄对周庄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应该说他也是我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之一,据专家考证:沈万三的富有有三个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里的这头牛就表明他是靠种田发财的。二是沈万三继承了人家的财产。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沈万三靠镇北边的那一条急水江和外国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带的刺绣、丝绸卖给外国人,赚了大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外贸。沈万三的富有不仅在我们江南一带数一数二的,而且在全国也很有名气。那时候朱元璋刚做上皇帝。由于连年打仗,没有多少钱,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墙,怎么办呢?有一个大臣提议:“让富豪来承担这笔巨款。”于是,沈万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墙的任务。

办公室里有一个背包客,叫意莲。她最大的爱好除了旅游就是在朋友圈里晒自拍照,今天在西藏,明天在丽江,照片上基本看不到美丽的风景,因为那张硕大的脸占满了整张照片。她常常说,我们不要旅游,要旅行,要懂得在风景中找回自己。照片发出超过一个小时,只有一条她自己的评论,上面写着:统一回复大家,我在白云的故乡。后来我把这些消息给王爷看,王爷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生活?我说,茶余饭后找点话题罢了。王爷说,把别人的生活作为话题的同时,你的零零碎碎也可能正在成为别人饭桌上的“下酒菜”。王爷的话让我立马住了口,但是私下每每看见意莲乐此不疲地晒自拍照,我还是忍不住想吐槽几句。

刚入公司那会儿,无意中和王爷说起旅游的事,知道她去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好奇外面世界到底有多大,到底是不是那么美好。王爷说,上大学的时候,她特别迷文艺片,总想着浪迹天涯,仗剑四方,想着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他。现在说来,会做那种鸳鸯蝴蝶梦还是因为那个时候太闲了,总觉得去的地方多了,回来就有和身边的人攀谈的资本,甚至在别人扯谎吹嘘的时候,冷不丁地甩出一句真相噎死他。渐渐地,真的去了很多地方,才发现,其实每个地方都一样。那些曾经痴迷幻想的远方,其实也不过是另一个可以生活的世界,有楼房、有超市、有汽车、有人、有爱、有故事,回头来看,换汤不换药。

王爷说她大学的时候去一次香港就像去了一次外太空一样,好像一回到学校,自己就不同了,可以傲视群雄了,可以趾高气扬了,可以光宗耀祖了。其实你越是嘚瑟越是掉价,大家只会当着面装出羡慕的样子说,啊,好厉害,香港很棒吧?私下其实根本只会对她嗤之以鼻,说那谁谁谁不过是去一趟香港,就好像见过了全世界一样,旅游的钱不是亲爹给的就是干爹给的,没什么了不起。

这些话最后当然传到了王爷耳朵里,一开始王爷自然很生气,想着自己旅行的钱都是靠一边打工一边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哪里来那么多亲爹、干爹疼自己。原本打算好好和对方理论一番,但回头仔细想想,要不是自己到处炫耀,又有谁会出言不逊来伤害你呢?开心的事自然要和大家分享,但是分享过度,就是自我标榜。你再开心,过得再好,说到底,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既然是戏,就控制不了观众的评头论足、指指点点。

所以说,其实不管你是在炫耀还是在看别人炫耀,都不是件好事,不是伤害了他人就是伤害了自己,得不偿失。年轻的时候,总想要别人看见自己的好,等到长大了,才明白,真正的幸福,是学会欣赏别人的美好。

王爷说,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想去看看远方,当然,有部分人是真的希望得到远方静谧的'洗礼,然而剩下的大部分人不是为了凑热闹,就是为了炫耀。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原本应该是自己心中最难忘的回忆,最后却成为大众口中竞相炫耀的话题。不是非要给旅行冠上神圣的含义,只是我觉得,旅行说到底,只是为了自己。

而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止意莲一个人,公司里的人或多或少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都忍不住要和其他人扯扯自己的阅历。今天去香港买了包,明天去日本买了电饭煲,最近用的化妆品都是在英国逛街的时候买的;女儿要是不在国外念书,肯定是不行的,国内情况太差了……回家后却在责怪老公、怪罪孩子:你不努力,我就过不上好的生活;你不刻苦,长大了就去捡破烂吧。“别人家的”已经如何如何,而我还没有去过新马泰,还没有游过港澳台,没有去欧洲看看,这辈子怎么甘心呢?等到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看过这几个地方,别人已经在冰岛住过好几次了,看极光已经跟看黄浦江一样频繁。于是,除了继续追赶他人,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那么多资本可以到处游行。有工作、有家庭,时间完全被消耗殆尽;即使出了国,语言也达不到可以交流的程度,跟团什么的,也就是去看看满世界华人为什么这么多,到处都是中国人在血拼。其实,走在国外的街道上,除了空气新鲜点,我并不觉得和国内有什么区别,但大多数人觉得,不走远一点就不是旅游。

旅游成了攀比,就像精神奢侈品。

记得有一次,组内同事一起吃午饭,有人突然问起意莲,说,你上次好像去过香格里拉,怎么样啊,说来听听。最后意莲支支吾吾,只回答说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很蓝,人不多,环境很美,具体怎么美,已经不太记得了。她随手去翻照片,才发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脸,也分不出哪里是丽江,哪里是香格里拉。最后扯着嘴笑笑说,哎呀,你下次自己去一次就知道了,这种事要自己体会。

对于意莲这样的旅行方式,王爷只是淡淡一笑。王爷问我:“周,去一个地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装作很有学问的样子说:“人嘛,除了生活,还要有远方和诗。”

王爷终于忍俊不禁,说:“那个‘远方’你还真是看重得不得了啊。是不是一定要去过马尔代夫才叫看过海?在三亚的沙滩上躺一躺,看的都是小水沟?如果只是在佘山转转,是不是要被耻笑在小山丘上吹风?要是在中山公园看一下午的书,是不是要被耻笑不如在家睡大觉?所以,我们的旅行一定要在方圆几百里之外才叫旅行,去个青浦朱家角只能算下乡吗?

最后王爷说:“周,有时候我觉得,其实走得远不远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是否走出了自己的心,见识了前所未有的新东西。”

周末的时候,我和王爷在静安寺某家私人小影院重温《东邪西毒》,欧阳锋的经典

五一之前,我和王爷原本计划去一次台湾,因为正巧想去见某个辞职去了台湾的同事,又凑巧想去台北夜市吃吃东西。但是最终我们的计划流产了,因为我突然接到上级的任务,又找不到其他人接手,自然没有我休假的时间。我以为王爷会生气,想着前几天她还在用手机查攻略,地图上满满的都是标注,我觉得王爷简直可以去做旅游作家。正因如此,我才想着当我把不能去台湾的消息告诉她时,她会不会立马掀桌,把攻略扔在我脑袋上。可真正当我说出口的时候,王爷只是简单地“噢”了一声,然后说:“那周末就去船厂路附近转转吧,那里也挺好。”

“你……你不生气吗?”

王爷眨了眨眼睛,说:“我为什么要生气?”

“计划……不是被打乱了吗?”

王爷笑:“我们又不是非去台湾不可,不过是没有机会见亚玲了,大不了下次咯。如果想吃东西,就趁晚上去吃小龙虾好了;如果要到处兜兜风,徐汇滨江也并不差啊。”

“你真这么想?”我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王爷冷不丁点点头,就转过身敲打她的键盘去了。

五一当天天气确实不错,徐汇滨江大道上,人并不多,比起外滩、南京路这种地方,这里简直让人舒心,王爷也果真会挑地方。

王爷走了几步路,深深地吸了两口气,然后对我说:“舒服吗?”

我点点头。

王爷说:“其实去哪儿不都一样吗?比起去人挤人的旅游景区,我宁愿花一下午的时间去郊区走走看看。旅行说到底,是求一种心境,也是求一份心静。”

几个小孩正在路上开电动赛车,我和王爷索性坐在路边。远处江上的船只在鸣笛,几只飞鸟在空中盘旋。我问王爷:“已经去过那么多地方了,你还有想去的地方吗?”

王爷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说:“有,其实走再远都走不出自己的心,能够真正抵达终点的那一刻,倒不是你走了多远,而是你真正地打开了自己的心,认识到自己的短浅和不足。”

这时,意莲的大脸再一次出现在了朋友圈里,她又去了苏梅岛,然而状态下面依旧没有人回复。我拿给王爷看,王爷却抢过手机,从容地点入“设置”,选中了“不看她的朋友圈”那一项。王爷说:“好了,这样子,整个世界就安静了。”

她躺在绿地上,什么话也没有再说,墨镜之下,我看不清她是否闭着眼,但她嘴角浮动着微笑,就和天空一样晴朗。我合上诧异的嘴,学她的样子躺了下去。阳光正好,鸟语花香。阳光落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想,对啊,其实走哪儿真的重要吗?还是,这样应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