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粽子的广告语一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粽。
2. 端午的香粽,甜美的享受。
3. 端午佳节年年有,美味粽子不离口。
4. 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5. 端午品香棕,味美万家颂。
6. 发粽志成城,员工工作热情,企业效益倍增!
7. 一“粽”浓情,一“粽”乡愁。
8. 状元粽,中状元,前程光明灿烂。
9. 粽裁粽裁,步步高升到总裁,生活无比精彩。
10. 百年酝酿五谷芳,五谷五芳源流长。
11. 江南五芳斋,美食迎世界。
12. 品尝中华美食,五芳斋感受非凡人生!
13. 中华老字号,江南五芳斋。
14. 浓浓江南味,美食永流传。
15. 中华五芳,五洲飘香。
16. 佰年五芳斋,粽情传天下。
17. 中华五芳斋,美食香天下。
18. 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打造米食华夏!
19. 有五芳斋美食,不亦乐乎。
20. 美食,美动世界——五芳斋。
21. 中华五芳斋,美食香世界。
22. 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23. 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品粽子。
卖粽子的.广告语二
1. 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2. 鲜香端午粽,经典好美味。
3. 想你是一种快乐,品你是一种满足。
4. 端午美味,重中之“粽”。
5. 吃了龙粽,生个孩子是龙种,富贵齐天。
6. 吃了粽管,总是管理别人,高人一等!
7. 吃粽奖,買彩票,中大奖!
8. 吃粽情,感情专一,相伴一生一世!
9. 吃粽意,恋爱中意,生活中意,事业中意……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粽。
11. 端午的香粽,甜美的享受。
12. 端午佳节年年有,美味粽子不离口。
13. 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14. 端午品香棕,味美万家颂。
15. 发粽志成城,员工工作热情,企业效益倍增!
16. 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17. 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品粽子。
18. 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
19. 千年祝愿,一粽传情。
20. 送朋友,来一粽,粽粽都是情。
卖粽子的宣传广告标语三
1. 送朋友,来一粽,粽粽都是情。
2. 天然粽中之杰,自然让人体面。
3. 万水千山粽是情。
4. 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5. 端午美味,重中之粽。
6. 吃了龙粽,生个孩子是龙种,富贵齐天。
7. 吃了粽管,总是管理别人,高人一等!
8. 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
9. 吃粽情,感情专一,相伴一生一世!
10. 品位出棕,与众不同
11. 粽情端午xx献礼
12. 粽香飘,浓端午
13. 我爱中国节,端午名粽香千里闻艾香xx礼尤多
14. 万水千山粽是情
15. 融融端午情团圆家万兴
16.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xx-x粽子
17. 情浓端午粽香(纵享)快乐
18. 端午节靓粽,用餐满就送
19. 暖暖亲香香四溢浓浓温情情更深
20. 万水千山“粽”是情。
“五芳斋”粽子有豆沙的、肉馅的、蛋黄的、红枣的……多种不同规格包装,但从外形上你是无法辨认的。那一个个粽子在那淡绿色的竹叶包裹下,被白色的丝线捆得严严实实,棱角分明,可却裹不住那散发出的淡淡粽香,令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的挑了一个我最喜欢的大肉粽,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呃,白花花的肥膘夹杂在软软的糯米中,令我恶心,顿时感觉满嘴都是油,而且瘦肉又太硬了,一点都不嫩。没办法,硬着头皮细嚼起来,嘿,越嚼越有几分味道了,原来此粽虽油,但油而不腻,糯米硬软恰到好处,糯而不烂,咸甜适中,“粽子大王”果然名不虚传。嘉兴粽子虽然美味,但要论味道感觉,那还是没有家乡福鼎的好。或许是我已经习惯了家乡的味道,因此,家乡的粽子永远是我心中最爱。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1
我家乡的端午有许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裹粽子,把一张张粽叶里放上馅,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还有的放蛋黄;挂艾草,把一株株晒干了的艾草挂在门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端午,我最爱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们嘉兴五芳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谈起嘉兴自然而然的就就会说到嘉兴五芳斋的粽子。
虽然五芳斋的粽子名气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赖,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连粽叶也都是最好的,还带有竹子的清香。
说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我们这儿特有的迷你型的一口粽了,这一口粽就如同这名字,咬一口就没了,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饿了,就每人一个,垫垫肚子。
我们这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复杂,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难,我就简略的介绍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净,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净的糯米倒些酱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盐和味精,把糯米搅拌均匀,切一些肉,要切成块状,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粽叶里。
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我一想到我的家乡就会想起我家乡的粽子。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2
说起我们家乡的粽子,那可是有说不完的话。一说起来,那诱人的香味仿佛在我的唇齿间缠绕着。
粽子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粽子大多以三角形为主,再加上外层包裹着一片粽叶,看着就像一个穿着绿袍子的三角形胖娃娃,粽子还是分口味的呢!蛋黄味有些咸,蜜枣味有点甜。但其中我最爱妈妈做的那种独特味道。
每当到了端午节,妈妈便会开始忙。妈妈准备好了粽叶,糯米,和各种馅料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妈妈的方法可真特别那!她用稻草灰把糯米浸泡一下,再把馅料放进糯米之中去,把糯米捏成三角形,最后把绿色的衣服给它穿上,这样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拿来一个粽子,轻轻剥开它的绿衣裳,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啊,无论是这香味,还是这口感,都令人回味无穷。一口咬下去,一股清香直入肺腑,沁人心脾。妈妈做的粽子既有适中的咸味,又有诱人的色彩。
大家都说,一道菜只有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成为一到真正的美味佳肴,粽子可是俱备了这三点呀!
这就是我们家乡别有风味的小吃——粽子。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3
每到五月初五的时候我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下来我就给你们说说。楚国时,朝廷腐败无能,官员们鱼肉百姓,人民怨声四起。楚国慢慢走向衰落。
当时,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连续几次拟出改革朝纲的奏折呈给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屈原的正确主张,还把他拘禁起来。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屈原以死抗争,毅然跳下滚滚汨罗河。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人民。人们纷纷赶来,划着竹排小舟沿江找寻屈原,但寻找多日未果,只能无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希望鱼儿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散,鱼吃不到怎么办?
于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苇叶卷成一个尖尖的小筒,往里面塞上糯米,再用细细的马连草缠好包成一个个粽子,丢进河里,鱼儿吃饱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屈原,人们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为端午节。赛龙舟的时候用浆划船可以把鱼打跑还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在青海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去湖里赛龙舟,赛完以后吃粽子,热热闹闹的。有的还跳起舞来了,有的唱歌,真是热闹非凡。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4
记忆中的农历正月初五,没有别的,独有满屋子的粽子清香,或许这也注定了我与粽子间不解的情缘。
小时候,最期待的莫过于过端午节。那一天,外婆总是忙里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则站在一旁,非常有兴趣。看着外婆动作娴熟地将芦叶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绳扎好,就这样的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看着,我的手也痒痒了。于是,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将芦叶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芦叶卷得不行,到处都是漏洞,穿得糯米满地都是,到了扎绳子时,又是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外婆笑着,手把手地教我,于是形状各异的粽子就从我手中诞生了……待到粽子香飘满屋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去年的端午节的时候,我又回到家中,外婆仍在忙着,我弯下腰,像很小的时候那样,学着外婆的样子包粽子,包好后仔细一看,以前的美观在多了。
我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一种熟悉的滋味涌上心头,如同粽子中的糯米那样洁白,又如芦叶那般的清香、脱俗。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5
家乡的端午有许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裹粽子,把一张张粽叶里放上馅,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还有的放蛋黄;挂艾草,把一株株晒干了的艾草挂在门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而我一到端午,就最爱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们嘉兴五芳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谈起嘉兴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兴五芳斋的粽子。
虽然说,五芳斋的粽子名气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赖,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连粽叶也都是最好的,还带有竹子的清香。
说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这一口粽就如同这名字,咬一口就没了,这只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饿了,就每人一个,垫垫肚子。在家里,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复杂,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难,我就简略的介绍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净,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净的糯米倒些酱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盐和味精,把糯米搅拌均匀,切一些肉,要切成块状,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粽叶里(具体手法较难,我就不解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6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传统端午佳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传统端午佳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传统端午佳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传统端午佳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传统端午佳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传统端午佳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传统端午佳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传统端午佳节就顺利闭幕了。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7
提起家乡的特产—粽子,我就想起了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位叫屈原的大臣,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入了汨罗江。
屈原死后,百姓把粽子扔进河里去,让鱼儿吃饱后,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天长日久,吃粽子成了一种习俗。
说到粽子的材料,最重要的材料是芦苇叶。不仅芦苇叶是中药,芦花,芦根也是中药。而且芦苇叶能去火,煮饭也很香,用它真是一举两得;配上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生的时候是浅绿色的,熟的时候是深绿色的。当你把皮撒开时,你会发现最外面的一层是绿色的,吃上一口的时候,才感到它是那么令人越吃越爱吃,最那么令人回味无穷啊!
我爱家乡的粽子。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8
在我的家乡中,有两个我觉得最美味的东西,一个是炒肉圆,另一个就是粽子了。
每年中秋、端午节期间,奶奶都会包粽子。
奶奶先把糯米浸泡个几分钟,使糯米保持湿润。然后把水倒掉,放入酱油、少许酒继续浸泡。馅不用那么着急,第二天早上再拌。第二天,奶奶一早就在准备馅了,先把肉切成一条条,用酱油腌制,接着她还准备了豆腐、青豆的馅料,正等着我们来。
我盼呀盼,终于到你要到奶奶家包粽子了。我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一来到奶奶家,我立即向奶奶学习包粽子。
只见奶奶先拿起两片粽叶,光滑的一面朝上,把两个尖尖头压在一起,然后,好像要把它对折起来,突然,手一弯,粽子的外衣就做好了。看着奶奶娴熟的动作,我的手早就痒了,我也学着奶奶的动作,先把外形包好。然后把米在形状上均匀的铺一层,随后又加入拌好的豆腐,肉,接着铺上一层米,然后,用粽叶把它裹好,用绳子将它捆起来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过了两三个小时,奶奶终于把粽子给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去粽叶,放入口中,刚开始是一股淡淡的粽叶香,随后咬开粽子粘牙的糯米与香脆的豆腐搭配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我吃过许多个粽子,还是家乡的粽子最好吃。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9
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
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
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
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
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
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
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
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
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
家乡的粽子的作文10
粽子是家乡的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必不可少的吃食。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前忙后的为端午节的粽子做准备了。大人们准备好包粽子要用的粽叶、新鲜的棕绳、香喷喷的糯米就踏上了包粽子的征程。大人们包粽子的时候,小孩子就在旁边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好像怕粽子会消失一样。有时候我也会拿着棕叶尝试着包粽子,可就是不如大人包得棱角分明。粽子包好以后工序就非常简单了,直接放锅里蒸30来分钟新鲜的粽子就出炉了。
你可别急,这还不能吃呢!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吃粽子之前要先祭奠家中已经逝世的先人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以此教育孩子孝顺。
祭奠完了先人,就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时刻——吃粽子、送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分成几份,留一份自己品尝,其他的送给自己的亲人。其中外婆家是一定要送的,这一天由母亲带着我们去外婆家送棕子,同时还要拿一些外婆家的粽子回家。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收到各家送来的粽子,各有不同的风味,五花八门,简直让人大饱口福。
午餐是端午的高潮。各家送来的粽子占主要地位,一大盘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棱,系着淡青的腰带。腰带一般打活结,一扯就开。也有打死结的,那都是新手怕粽子煮散了才打的死结。
我喜欢看大人、孩子忙碌包粽子的身影,喜欢各家各户送来的粽子,喜欢这祥和安宁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