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杀牛杀羊杀猪方式的说说 正文

杀牛杀羊杀猪方式的说说

时间:2025-08-30 10:59:47

《金刚经》所说的真空,不是世间一般所谓空空如也的空。一般人的观念是把空有分成二边,凡是有的东西你不能说空,凡是空的东西你不能说有,这种空有对待的空并不是《金刚经》所说的空。《金刚经》所说的空下面有两个东西,一是 “有”,一是“无”,而“空”统一了“有”和“无”。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之内绝对没有“空”,“空”之内绝对没有“有”。但在《金刚经》内所说的 “有”和“无”,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皆是同样的东西。有无只是空的二面而已。

用我们的拳头来作譬喻,握拳时明明有个拳头在,但当五指伸开,拳头又在哪里呢?明明看到的拳头现在却没有了。你说没有吗?可是五个指头合起来一握,又是一个拳头在这里。所以《金刚经》说有无是一件东西,有的就是无的,无的就是有的。

《金刚经》讲空,是要说明世间没有不变性的东西,没有实有性的东西,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所谓空者,实在就是因缘的意思。

空,是很难明白,很难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么呢?

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空,用具体的比喻,空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阿弥陀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叫做空。拿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说,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具有无量的意义。比如我们佛教徒的嘴边可以常常挂著一句阿弥陀佛。看到王先生打从前面过来,马上就说王先生阿弥陀佛,表示:嗨,王先生你来了。早晨在路上遇到李先生,就说李先生阿弥陀佛,表示:李先生你早啊!又如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告辞时就说:嗳,我要走了,阿弥陀佛;表示各位再见了。看到人家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关心别人。看到妈妈打小孩,甚至看到杀猪、杀牛、杀羊,唉!阿弥陀佛!表示怜悯同情。人家给我东西,表示谢谢,口中就说阿弥陀佛。

这句阿弥陀佛涵义非常广,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一切言词,这个空,就如阿弥陀佛,把什么都包括了。譬如皮包空了才能装入东西,车厢空了才能载运乘客。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口腔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毛孔不空人会死亡,人要有空间才能生存活动。阿弥陀佛就是空,所以才能包含广大无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有的人害怕谈空,天也空,地也空,世事皆空,儿女皆空。糟糕!这么一来什么都空空的,我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出家人,虽然出家无家,但又处处可以为家。没有儿女不要怕,只要你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皆可做你的儿女;没有财产不要怕,只要你肯发心,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财产。只要你能与空相应,就能与真理相应。不要以空为没有而害怕,正好相反,因空而有,因空而在。只有生活在虚空中才能拥有天地万物。所以《金刚经》要我们生活在无住的境界里,才是真正的依空安住。

有一段时期,我稍体验到空的生活意义。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来到台湾。由于我是在兵荒马乱中匆匆忙忙挤在人群中出来的,所以初到台湾身边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也见地了。仅有一件短裤,一直穿了二、三年。在这没有半点东西的生活中,各人处理的方法就不一样。同参中有的出去做佛事,有的赶法会,回来时就一包一包的带回来,他们的生活就不再艰苦了。当时我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文章都很困难,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别人都认为我很可怜,但我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穷,一点也不觉得痛苦。

当时,我的心里只感觉到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富裕,因为天地与我同在,山河大地供我遨游,花草树木让我欣赏,芸芸众生作我的'朋友。所以处在那样困苦的生活里,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怜,不觉得贫穷,不觉得孤单。假如当时在那样艰困的环境里,我觉得困苦,觉得贫穷,觉得很可怜,如何坚守佛教的生活呢?

但是为什么我能感觉充实而又快乐呢?这就要感谢佛法,感谢般若的空性了。因为我的思想和观念,认为出家的福德因缘,是非常殊胜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是由佛法栽培成的,使我体会到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诸佛菩萨的希望相应,在般若的空性中,我们富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实在一点也不孤单,一点也不贫穷啊!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实,而精神上的充实,是须靠佛法和般若空理来印证的。

从有上认识空

刚才所说的是从空中建设有,现在要从有上认识空。有怎么会是空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前面这张桌子围了一块布。你们大家说有这块布吗?我相信大家都不敢说没有,因为眼前事实的确是有。但若用金刚般若智慧来看,这布是空(因缘)的,因为你所认识的这块布只是你所认识的假相,是你错误的认识。究其实,这东西的本来面目并非布而是棉纱。

但是我们不要误会,以为分析成棉花就是布的本来面目,就是空。其实错了,这并非空。因布由棉纱来,而棉纱由棉花来,棉花又由种子来,种子又须经过土地、日光、空气、水份、肥料的营养灌溉才能萌芽、生长、成熟而成棉花。如此,棉花是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而后成有,所以我们说布是空的,是因缘的。

每一样东西的本体就是空,而每一样东西又都与宇宙万有有著密切的关系;所以说空并不是东西没有才说四大皆空,而是东西好好存在的时候,它的本体就是空──不是独存性的空。

再用黄金来作比喻:空,是黄金的本体;有,是黄金做成各式东西的相状,如戒指、耳环、项炼等。这些形形色色的黄金制品就是有,而其本来的面目黄金就是空。

再举一个比喻:空如水,有如波浪。水本来是平静的,但风一吹就起波纹。这就与人一样,人的本性本来是平静的,但被无明一搅动,妄念就动起来了。当波涛汹涌的时候,不容易看出水性的平静,同样的道理,当人生在以无明为生活的时候,自家清净平等的本来面目,就不能显现了。有智慧,不必等到波浪静下来才看出水性是静的,应该在波浪起伏中就明白水性本来就是静的;有般若,也不必等无明烦恼去除了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是平等清净的,因为在有中就可以看出空性啊!

有人解释空是精神,有是物质。又有人说空是理,有是事;有人说空是一,有是多;理事无二,一多不异,所以空有无碍。有人说空是性,有是相,性相不异,所以空有不二。有人说空是平等,有是差别,但平等中有差别相,差别中有平等性,平等与差别无二,所以空有无二。

空和有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在我再举个例子,空等于父亲,有等于母亲;父亲严格,而母亲慈悲。父亲以严威教导子女,母亲以慈悲养护孩子,目的都是使儿女成材。严格也好,慈悲也好,主要的还是使儿女成器;空有亦复如此,彼此相辅相成。父严如日就是空,母慈如露就是有。《禅林宝训》云:“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长也。”意思是说,有了露水的滋润和太阳的照射,万物才能成熟。同样的道理,空有相辅相成,才构成了宇宙的一切。

当然,空有之理不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说得完的,也不是如此简单的譬喻所能透解的。《金刚经》的空理,须靠我们平常的修持与体会,才能真正了解他的意义。

要如何才能真正了解空呢?要修行到证悟了般若波罗蜜多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为了明白空,我们不能没有般若。金刚般若就是用来证悟空理的,因此我们应对般若有所体认。

拓展阅读:《金刚经》背诵感悟

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体会。因为修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

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于是发了这么个愿。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何况自己已经受戒,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最初不知道怎样背,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就是为了背而背诵。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背金刚经不可着相。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为什么提倡背诵呢?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否则你背不下来,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金刚经经文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

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有时候读着读着,这句经文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不会火烧功德林的。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其实我觉得并不难,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背经文就是消业障的过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诵金刚经,功夫却在经文外。我的记性并不好,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所以与大家共享。

莫道金经深奥难,千载难逢莫等闲。一心持诵无数遍,洗净尘垢心光现。悟佛真理去知见,解悟实相一瞬间。

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来藏,乌云散去月自明。

若人领悟金刚经,哪怕只有一四偈。随缘为人去解说,即帮如来担家业,遐满人身佛子行。

劝众要持金刚经,只为众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远不懂佛所说。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

自从看到读《金刚经》的感应后,我于2010年6月27日开始加读《金刚经》。这一看,不得了,发现各大佛学网站都很热闹,有读心经的,阿弥陀经的,无量寿经的,持大悲咒的,准提咒的,还有念佛号的,圣号的,感应不胜枚举,看得我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我也很想看看读读,但是有法师说要专修,一门深入。我觉得自己已经读两部经了,不能再读其他的了,而且我再读其他的经书,会让我感到压力,到时候,我可能一部经也不想读了。

2010年8月10是初一,听说鬼门关大开,我的200部《地藏经》还没读完,只读到175部,《金刚经》第68部。我已经将回向文自“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六亲眷属”改为:“回向国界安宁兵革消,风调雨顺民安乐-----同圆种智”,我想让更多的众生得到利益。后来,读经就没有计数。

2011年2月19日,上班期间,因为医生临走时笑问的一句“你还没背会啊?”(指我放在抽屉的《金刚经》),顿感哑口无言,想到鱼篮观音度人时,人家用一天时间就背下来,现在也有很多人背会了《金刚经》,同事小谢已经背会了心经,大悲咒,而我什么经书都没背会,金刚经只是熟读而已。感到很惭愧----

晚上,我洗漱好后,跪在床上,双手捧着经书,闭着眼睛,很专注快速的读着<金刚经>,脑袋一开始想事情,立刻拉回来,加大音量睁开眼睛看着经书读,不打妄想了,再继续闭着眼睛读,基本上,哪个字在哪一行都知道了,就因为“乃至受持四句偈”有几处相同的,我容易弄混淆。这部经读下来,只打了4个妄想的开头。

(梦境) 我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后脑勺绾着一个发髻,从一处高墙上跳下来自杀,下来后,她还没摔死,就跑了,我对着围观的几个中年男人说:“我们从这房子包抄过去,分头去找她回来,免得她又寻短见!”兵分两路后,我们逮到了她,我们几个人,来到一个房子,坐在地上休息。忽然,整个房子(又好像是一辆公共汽车)摇晃起来,剧烈的摇晃,可能是要发生车祸了,他们各个都找到车窗旁的'扶手,抓得紧紧的-----就我一个人傻乎乎的站在车中央,什么都没抓到,(又感觉好像是在做梦平躺在床,被人很用力的在推床,又似乎是在发地震----)

情急之中,我双手合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声音从胸腔传出,随着我念佛的声音,我的双脚以及整个身体渐渐飘离开地面,慢慢的往上升,往上升,(感觉身体很轻盈)。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身体还是一如既往的剧烈震动。我的头已经抵到天花板了,突然,“砰”的一声,好像突破了一层玻璃,玻璃瓦片破碎的声音,我的头已经出来了,但身体还在下面,然后,我又缓缓的下降-----身体也不震动了,车也平稳了。

大家看到我念佛后,还可以升空,都很惊奇,表示以后也要念佛。

车一直开,到了我婆婆家,我下车了。孩子蹲在地上玩,他旁边有一只小白兔,兔子呆着的地面忽然放出一圈金光,照向小白兔,然后,兔子就蹦跳着跑开了。(以前在婆婆家养过一只小白兔,后来被狗咬死了---)

梦醒后,先看时间,凌晨3点。

我用手机查阅了念佛感应,明白了大概。然后,我晚上念两遍金刚经后,以后就开始念佛了。

以前,曾有善知识建议我念南无阿弥陀佛,每天念10句,看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我没特意查看网站上念佛的文章,偶尔看到别人念佛也是消业障,治病,往生的感应。我还不想往生,至于消业障,治病,调理身体,我读〈地藏经〉〈金刚经〉就足够了。“念”“佛”二字,在学佛网站出现很多,所以,我都看过了,从没想过,念佛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可以离苦得乐,了脱生死的微妙法。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空理

《金刚经》所说的真空,不是世间一般所谓空空如也的空。一般人的观念是把空有分成二边,凡是有的东西你不能说空,凡是空的东西你不能说有,这种空有对待的空并不是《金刚经》所说的空。《金刚经》所说的空下面有两个东西,一是 “有”,一是“无”,而“空”统一了“有”和“无”。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之内绝对没有“空”,“空”之内绝对没有“有”。但在《金刚经》内所说的 “有”和“无”,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皆是同样的东西。有无只是空的二面而已。

用我们的拳头来作譬喻,握拳时明明有个拳头在,但当五指伸开,拳头又在哪里呢?明明看到的拳头现在却没有了。你说没有吗?可是五个指头合起来一握,又是一个拳头在这里。所以《金刚经》说有无是一件东西,有的就是无的,无的就是有的。

《金刚经》讲空,是要说明世间没有不变性的东西,没有实有性的东西,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所谓空者,实在就是因缘的意思。

空,是很难明白,很难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么呢?

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空,用具体的比喻,空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阿弥陀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叫做空。拿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说,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具有无量的意义。比如我们佛教徒的嘴边可以常常挂著一句阿弥陀佛。看到王先生打从前面过来,马上就说王先生阿弥陀佛,表示:嗨,王先生你来了。早晨在路上遇到李先生,就说李先生阿弥陀佛,表示:李先生你早啊!又如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告辞时就说:嗳,我要走了,阿弥陀佛;表示各位再见了。看到人家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关心别人。看到妈妈打小孩,甚至看到杀猪、杀牛、杀羊,唉!阿弥陀佛!表示怜悯同情。人家给我东西,表示谢谢,口中就说阿弥陀佛。

这句阿弥陀佛涵义非常广,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一切言词,这个空,就如阿弥陀佛,把什么都包括了。譬如皮包空了才能装入东西,车厢空了才能载运乘客。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口腔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毛孔不空人会死亡,人要有空间才能生存活动。阿弥陀佛就是空,所以才能包含广大无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有的人害怕谈空,天也空,地也空,世事皆空,儿女皆空。糟糕!这么一来什么都空空的,我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出家人,虽然出家无家,但又处处可以为家。没有儿女不要怕,只要你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皆可做你的儿女;没有财产不要怕,只要你肯发心,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财产。只要你能与空相应,就能与真理相应。不要以空为没有而害怕,正好相反,因空而有,因空而在。只有生活在虚空中才能拥有天地万物。所以《金刚经》要我们生活在无住的境界里,才是真正的依空安住。

有一段时期,我稍体验到空的生活意义。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来到台湾。由于我是在兵荒马乱中匆匆忙忙挤在人群中出来的,所以初到台湾身边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也见地了。仅有一件短裤,一直穿了二、三年。在这没有半点东西的生活中,各人处理的方法就不一样。同参中有的出去做佛事,有的赶法会,回来时就一包一包的带回来,他们的生活就不再艰苦了。当时我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文章都很困难,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别人都认为我很可怜,但我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穷,一点也不觉得痛苦。

当时,我的心里只感觉到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富裕,因为天地与我同在,山河大地供我遨游,花草树木让我欣赏,芸芸众生作我的朋友。所以处在那样困苦的生活里,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怜,不觉得贫穷,不觉得孤单。假如当时在那样艰困的环境里,我觉得困苦,觉得贫穷,觉得很可怜,如何坚守佛教的生活呢?

但是为什么我能感觉充实而又快乐呢?这就要感谢佛法,感谢般若的空性了。因为我的思想和观念,认为出家的福德因缘,是非常殊胜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是由佛法栽培成的,使我体会到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诸佛菩萨的希望相应,在般若的空性中,我们富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实在一点也不孤单,一点也不贫穷啊!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实,而精神上的充实,是须靠佛法和般若空理来印证的。

《金刚经》所说的真空,不是世间一般所谓空空如也的空。一般人的观念是把空有分成二边,凡是有的东西你不能说空,凡是空的东西你不能说有,这种空有对待的空并不是《金刚经》所说的空。《金刚经》所说的空下面有两个东西,一是 “有”,一是“无”,而“空”统一了“有”和“无”。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之内绝对没有“空”,“空”之内绝对没有“有”。但在《金刚经》内所说的 “有”和“无”,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皆是同样的东西。有无只是空的二面而已。

用我们的拳头来作譬喻,握拳时明明有个拳头在,但当五指伸开,拳头又在哪里呢?明明看到的拳头现在却没有了。你说没有吗?可是五个指头合起来一握,又是一个拳头在这里。所以《金刚经》说有无是一件东西,有的`就是无的,无的就是有的。

《金刚经》讲空,是要说明世间没有不变性的东西,没有实有性的东西,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所谓空者,实在就是因缘的意思。

空,是很难明白,很难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么呢?

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空,用具体的比喻,空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阿弥陀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叫做空。拿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说,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具有无量的意义。比如我们佛教徒的嘴边可以常常挂著一句阿弥陀佛。看到王先生打从前面过来,马上就说王先生阿弥陀佛,表示:嗨,王先生你来了。早晨在路上遇到李先生,就说李先生阿弥陀佛,表示:李先生你早啊!又如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告辞时就说:嗳,我要走了,阿弥陀佛;表示各位再见了。看到人家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关心别人。看到妈妈打小孩,甚至看到杀猪、杀牛、杀羊,唉!阿弥陀佛!表示怜悯同情。人家给我东西,表示谢谢,口中就说阿弥陀佛。

这句阿弥陀佛涵义非常广,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一切言词,这个空,就如阿弥陀佛,把什么都包括了。譬如皮包空了才能装入东西,车厢空了才能载运乘客。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口腔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毛孔不空人会死亡,人要有空间才能生存活动。阿弥陀佛就是空,所以才能包含广大无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有的人害怕谈空,天也空,地也空,世事皆空,儿女皆空。糟糕!这么一来什么都空空的,我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出家人,虽然出家无家,但又处处可以为家。没有儿女不要怕,只要你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皆可做你的儿女;没有财产不要怕,只要你肯发心,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财产。只要你能与空相应,就能与真理相应。不要以空为没有而害怕,正好相反,因空而有,因空而在。只有生活在虚空中才能拥有天地万物。所以《金刚经》要我们生活在无住的境界里,才是真正的依空安住。

有一段时期,我稍体验到空的生活意义。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来到台湾。由于我是在兵荒马乱中匆匆忙忙挤在人群中出来的,所以初到台湾身边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也见地了。仅有一件短裤,一直穿了二、三年。在这没有半点东西的生活中,各人处理的方法就不一样。同参中有的出去做佛事,有的赶法会,回来时就一包一包的带回来,他们的生活就不再艰苦了。当时我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文章都很困难,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别人都认为我很可怜,但我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穷,一点也不觉得痛苦。

当时,我的心里只感觉到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富裕,因为天地与我同在,山河大地供我遨游,花草树木让我欣赏,芸芸众生作我的朋友。所以处在那样困苦的生活里,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怜,不觉得贫穷,不觉得孤单。假如当时在那样艰困的环境里,我觉得困苦,觉得贫穷,觉得很可怜,如何坚守佛教的生活呢?

但是为什么我能感觉充实而又快乐呢?这就要感谢佛法,感谢般若的空性了。因为我的思想和观念,认为出家的福德因缘,是非常殊胜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是由佛法栽培成的,使我体会到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诸佛菩萨的希望相应,在般若的空性中,我们富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实在一点也不孤单,一点也不贫穷啊!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实,而精神上的充实,是须靠佛法和般若空理来印证的。

拓展阅读:《金刚经》背诵感悟

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体会。因为修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

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于是发了这么个愿。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何况自己已经受戒,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最初不知道怎样背,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就是为了背而背诵。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背金刚经不可着相。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为什么提倡背诵呢?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否则你背不下来,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金刚经经文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

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有时候读着读着,这句经文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不会火烧功德林的。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其实我觉得并不难,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背经文就是消业障的过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诵金刚经,功夫却在经文外。我的记性并不好,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所以与大家共享。

莫道金经深奥难,千载难逢莫等闲。一心持诵无数遍,洗净尘垢心光现。悟佛真理去知见,解悟实相一瞬间。

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来藏,乌云散去月自明。

若人领悟金刚经,哪怕只有一四偈。随缘为人去解说,即帮如来担家业,遐满人身佛子行。

劝众要持金刚经,只为众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远不懂佛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