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一边拖地一边看了某群里发的一篇微小说《婆婆》。一来作者在我的好友圈里,二来作者也在群里公开说希望有人可以帮她润色,我便一时没忍住,在群里说了一句,“没有写清婆婆的死因。”很快作者回复说:“……文章内已交代俊俊患的是肾衰竭,当然是需要换肾的,而婆婆的死因也源于此。”我便笑回了一句,“可是换肾是死不了人的。”然后对方说“婆婆年龄大,加上身体原因,导致死亡也是有可能的,过去我写过类似的。本篇宗旨是描写婆婆善良的。”看到此处,我便不再多话,发了一个“OK”的手势过去,事情就此结束。
争论虽然没有继续,但我的心颇不平静。说实话,我真的不认同这样的所谓“正能量”的小说。小说其实很简单。俊俊是个恶媳妇,嫁了个老实憨厚的男人,却看不惯婆婆的一举一动,对其非打即骂,而男人却敢怒不敢言,这助长了俊俊的嚣张气焰,对婆婆的恶行更加肆无忌惮。忽然有一天,大病袭来,俊俊患了肾衰竭,生命危在旦夕,至少需要三十万。不久俊俊康复出院,却只见一抔黄土掩埋的婆婆……
我对该篇小说不认同的第一点就是情节的不合理性,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婆婆的死因不清。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双肾衰竭是能致人死亡的,但换肾却不会。因为符合换肾条件的人也只能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而非双肾。当然,这只是对健康的活着的人来说,遗体捐献不在此例,也跟本文无关,所以不再赘述。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医患纠纷很多,做换肾这样的手术,医院是要经过严格排查的。不要说婆婆跟俊俊没有血缘关系,能够换肾的可能根本微乎其微,就算真的配对成功,医院也会严格筛查,杜绝各种危险之后,才能做这个手术。为了救一个人而让另一个人失去生命,这是任何一家医院,任何一个医生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我对该篇小说不认同的第二点就是人物塑造的不合理性。该篇小说出现的人物一共有三个,俊俊,俊俊的男人富贵,俊俊的婆婆。小说对这个唯一的男人着墨不多,粗粗两笔,勾画的'是一个窝囊的男人形象。他对媳妇儿的恶行其实是不赞成的,但却不敢管。为啥不敢管,因为不硬气,文章虽然没有多做说明,但大体可以猜到,富贵并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大富大贵或者非富即贵,最有可能的是既不富又不贵,这样在媳妇儿面前硬气不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说中的婆婆是个最不能让人理解的人。诚然如作者所言,该篇的宗旨是描写婆婆善良的。善良在哪体现出来?就是因为儿媳妇俊俊生了大病,肾衰竭,命在旦夕,婆婆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肾,救出了儿媳,自己却死于非命。这话说出来,不知道作者自己会不会信,但作为读者,我是不会相信的。为啥不信?首先,她们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如果她们是母女,母亲知道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肾,这是有可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她们只是婆媳,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次,平时二人关系并不好。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但儿媳俊俊对婆婆不但没有好脸色,更是动辄非打即骂。二人之所以还能够相处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富贵的存在,换句话说,婆婆不想因为自己让儿子失去好不容易讨到的媳妇,所以能忍则忍,不能忍也要忍。那么介于这种情况下,恶媳妇儿病了,而且是大病,那么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如作者所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算婆婆碍于儿子的身份和情面,不去计较俊俊曾经的所作所为,耐心周到地服侍她于病床前也足够了,有什么理由要去献出自己的肾,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呢?这样强加给她的“善良”不显得太虚伪么?
想我神州华夏乃泱泱大国,尊老爱幼实为传统美德。俊俊为人妻,为人媳,不说尊重长辈善待夫君,甚至连一点点做人的礼仪和家教都没有。这样的人最后生了大病,说她一句,咎由自取,自食恶果,也不为过吧?也许有人会说,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反衬婆婆的善良。可是婆婆真的善良吗?为了儿子不失去这个所谓的媳妇儿,婆婆对媳妇儿的打骂一味地忍让和退缩,导致了俊俊不但不知收敛,反而愈加得寸进尺。这对谁能说是善呢?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明知是恶,却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能算善吗?
我们常说,广结善缘,多积福报。虽然谁也不能够确定地说,善恶终有报,但我们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我们都情愿这样相信着,不是吗?倘若婆婆也知道这一点,也相信这一点的话,那么她对俊俊的纵容是不是一种故意呢?这种故意纵容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细思极恐,这时候还有人敢说这是善吗?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样说,太过较真,说这毕竟是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是杜撰的。可是,朋友们,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也需要有真实的影子在里面。我们的人物可以是虚构的,我们的故事可以是杜撰的,但是我们的作品要给人真实的感觉,感觉这个人或许就在我们身边,这件事可能就发生在某某身上。我们提倡正能量,宣导正义的力量,这都无可厚非,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让这种正能量有一种可信度,然后才能成为榜样和楷模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个热爱文字的人都需要考量的问题吧?
当然,本篇小作只是对文中内容说说不同之处,并无针对任何人的意思。文学需要争论,也可以争论,倘若对本文有任何不同意见,也欢迎大家就此展开更广泛的善意的讨论。倘若有人可以从这种争论中得到一二启示,那不能不说是一种幸事。
附《婆婆》原文:
俊俊自嫁给富贵,对婆婆横眉竖目,左看不顺,右瞧不惯,于是乎,非打即骂。
富贵憨厚老,虽有不满,但只敢怒而未敢言,俊俊更加得寸进尺,肆无忌惮,恶行从未收敛。
也许应了那句老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终于有一天,俊俊受到了上苍的严惩,一场大病来袭,顿时,卧床不起,生命危在旦夕。
三十万!
犹如晴天划霹雳。
俊俊患的是“肾蓑竭〃,难逃鬼门关!
不久,俊俊康复出院。
大雨倾盆。
雷鸣电闪。
大树摇曳。
小河呜咽......
村西北地,又添一座新坟,芳草长满。
俊俊泪水涟涟。
一声〃娘”,喊得惊地撼天!
1、儿媳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买东西,请您不要嫉妒,因为他们为儿媳付出的更多。
2、不要总惦记儿媳娘家有多少钱,多少房子,再多也和您没关系,怎么轮也轮不到您。
3、不要认为您对您儿子好,儿媳就欠您的。您就是讨债,也要找对债权人。如果您希望媳妇孝顺您,关心您,也请您对媳妇好,将心比心。并不是您的要求,就必须要求别人满足您。
4、不要总说谁家的媳妇好,再好也是人家的,您也想不来,想要一个好儿媳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好婆婆。
5、不要觉得儿媳让您儿子干点家务,就委屈了他,家是两个人的,他有义务分担。
6、儿媳生孩子坐月子,带孩子的时候,您可以不帮忙,也可以说您没这项义务,但是请记住,在您需要照顾的时候,请您不要想起她,媳妇也没这项义务。
7、不要在您儿子面前说儿媳的坏话,您这样做,只会让他们无休止的.争吵,吵到最后,忍无可忍就是离婚,如果是因为您而离婚,您的罪孽可大了。
8、不要让儿媳像您那样照顾您儿子,他是您儿子,是你儿媳的丈夫,儿媳只会把他当丈夫,不会把他当儿子。
9、儿子有多懒,我们这些做母亲的都清楚,别再说您儿子忙所以要儿媳做家务,他在忙着聊QQ,打游戏你心里其实知道。
10、您儿子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你想的那么了不起。他娶到你的儿媳并不是人家姑娘高攀了你们家,要珍惜儿媳妇。
《说婆道媳》是一个道不清说不明的话题。说简单又复杂,说复杂又简单,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前段时间,群里有一个女人说替儿子找对象,说他今年已经23岁,而且有稳定工作,群里哪位女孩二十一二岁的请与我私聊,后来,她直接发他儿子的相片,还有他的q,我觉得他儿子很帅。后来群里直接炸开了,这还是相亲群呀,还是妈妈替儿子相亲。总之群里你一言我一句的,这位妈妈一定着急了,儿子现在还没有女朋友。
我说:“你儿子很年轻,长相也不错,还怕没有女朋友吗?"她回答我:“可是现在他不找,也不知道着急,到25岁再找就有些难了。”
“都说男人28岁成家也不太晚,他不着急,您却替他着急,再说,群里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就算群里有未婚女孩,您觉得可能性大吗?即使他们相恋了,却因为距离,一个不愿去,另一个不愿来,所以还是到现实里找个相近的吧。”她说:“有缘分自然会来,真爱挡不住。”第一次听见一个妈妈说这样的话,说真的在群里相亲几率不大,在网络里寻找真爱,简直大海捞针。
我想说的是另一个话题,都说婆媳关系是最难沟通相处的,为何这位妈妈会替儿子着急?在婆婆眼里女儿和儿媳是不能一碗水端平,为什么婆婆还是愿意和儿媳住一个屋檐下?当儿子到恋爱的年龄,做妈妈的是真心希望有个女孩能做自己的儿媳,也能给自己儿子一个小家。婆婆最感谢儿媳是刚进自家门,叫了她那声妈,最感激的是儿媳为他们家添了孙子(女),延续后代。其他的她都觉得理所应该,剩下的是自己和儿媳吵架,其实却是在吃醋。不是指婆婆不讲理,只是看不惯儿媳的做法。比如说,儿媳老是指挥儿子干这个,那个的,本来是她做的,现在却叫儿子替她做,这是做婆婆最不能忍的。
但是反过来想一下,有一天您女儿回家和您说:“妈妈,我在婆家时家务都是丈夫在做。”您最多说一句:“应该的,但是你也要多做一点,不然婆婆会不高兴的。”后来,女儿继续说下去,婆婆看到后,脸上拉得特别长,好像我欠他什么是的,最后被婆婆说了几句。您会气愤的说,她凭什么说我女儿,我在家都不舍得让你做,丈夫心疼你才会替你做。看看这是婆婆对女儿的偏心,对儿媳却有私欲。做婆婆的都有矛盾的现象,女儿是您的心头肉,您疼爱她别人自然不会说什么,儿媳也不是您的敌人,可是为何处处与她作梗?
一个家是需要女人来打造,不论是婆婆还是儿媳,这个家应该是你们来管理。当婆媳争吵时儿子只能在你们中间为难,帮母亲,老婆会不高兴,帮老婆,母亲也不高兴,儿子只能冲出去,婆媳的战争才结束。说明他们的心都系在这个男人身上,一个是陪着儿子上辈子的女人,一个肯陪儿子下半生的女人。一个是给予生命的母亲,她的爱只能是无私的',一个是能给予幸福的妻子,而她的爱很自私。婆媳的共同特点就是爱这个男人,可是她们的爱意义却不同。我觉得婆媳关系不存在吃醋,也没必要算计,因为你们不可能满足他需要与所求。
当然婆媳之间是说不清的话题,道不明的爱恨。我也不是在奉劝她们,只是这陈述理论。做婆婆要讲理,做儿媳要论尊、卑、老、少。的确,现在的儿媳很任性,甚至懒惰,受委屈就往娘家跑,在娘家说白变黑。试问一句你们是否听到以前的婆媳是如何相处的?你们就会觉得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相对来说夫妻也有自身矛盾。争吵,是婆婆最害怕的,怕你们一吵家就会散。不管婆媳争吵多激烈,但是还是会继续相处,都是为了你——儿子。所以一个女孩敢来你家,是她爱你,她希望得到你的重视,而不是来受***妈的气,男人们该保护时,就要身先士卒去挡住吧!婆婆您要知道养一个女儿需要多少疼爱,儿媳也是一个女儿,看在她叫您一声妈,为您添孙的份上,还是好好对她吧。当看不惯她的做法时,想想您的女儿在别人家的处境。儿子愿意干就让干吧,如果您心疼自己的儿子,儿媳就委屈了,只是您不心疼儿子,儿媳自然会心疼。
有时。儿媳也是做给婆婆看的,当您越气,她越高兴,何必呢。只会让外头人看笑话,您心里也不好受。既然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总有人吃点亏,受点罪,只要儿媳她能爱自己的儿子,疼爱自己的孙女或孙子,这点亏婆婆还是吃得起的。您是一个老人,要明白家的重要性,最重要是家庭能和睦。当婆婆没事的时候,多出去走走,而不是在家盯着儿媳,儿孙自有儿孙福。
我经常听到中年妇女在说自己的儿媳如何懒惰,她们怎么花费,一盯电脑就是一上午,或者睡了一下午。说了很多看不惯儿媳的话题。另一个也滔滔不绝的列出自己儿媳不是,我想笑又不敢笑,心想:也许你们的儿媳也在说你们的不是,蛮不讲理,老是绷着脸,做给谁看呢。都说家丑不可外扬,现在倒好就这样婆媳的丑事满天飞,如同苍蝇一样到处嗡……嗡……嗡。婆婆有婆婆的理,媳妇有媳妇的道,但是一想起来各自有委屈,有苦水。为何你们不说说女儿,儿子,却各自埋怨儿媳,这样看来你们把儿媳当外人,当保姆,当机器。儿媳自然不会把你们当亲妈。
婆媳真的有那么可怕么,我未来的婆婆是怎么样的人,而我又该怎么对她呢。我不敢下结论,但是我会尽量迁就,因为有她才会有我的丈夫出现,既然进婆婆家门,就要和气,为了丈夫,为了孩子,就要努力与婆婆握手言和。我最讨厌一家人吵架,针锋相对。婆媳之间的争吵应该化成一股爱,仅仅包围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一同辅佐丈夫(儿子)并支持他,鼓励他,让他有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投身于他的事业中……两个女人促成一个男人成功,岂不更好吗?这才是真正婆媳关系。
当儿子没女朋友,做妈的该着急了,当儿子离婚了,妈妈也会发愁,为什么有儿媳却不能好好相待?渴望着,盼望着,可是心中儿媳却不是如你所愿,儿媳不是为你打造的,也不是为你儿子量身定做的,但是所有关系都是需要磨合的。毕竟儿媳是别人家养了十八年,二十年的闺女,所以她难免会任性,无理,懒,说明她不够成熟,不够独立,给她时间让她长大,当她做了母亲,自然会慢慢成熟。而不是需要婆婆来教,或者骂道,她们有自己的爹妈,轮不到婆家给她脱胎换骨。儿媳也应该尊重婆婆和丈夫,尤其是当面与婆婆争吵,忤逆老人的言语,实在不应该。即使在婆家可以懒,任性,但是不要在别人家煽风点火,主动提出分家,不然就成了是大逆不道。
婆媳不是最难相处的,而恰恰是最好相处,只是缺乏沟通,她们的共同点是爱上同一个男人,但是她们唯一做不到爱的奉献与包容,导致不和的原因。其实婆媳都是心存感激彼此,只是这句感激永远说不出口,才让吵闹延续,闹得很僵。儿子儿媳在房间吵架,婆婆在房门外偷听,结果母子让儿媳里外不是人。年轻夫妻吵架,父母永远不要在旁边搀和,不然他们离婚是你们造成的。
婆媳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它不是债,也不是冤,而是延续家里香火,既不能是母女,也不能是情敌,恰好成了婆媳关系。只有婆媳才可能共同爱一个男人,而且她们的爱是圣洁、道德、法律的概念。婆媳之间不要形成情敌,不妨做一对母女,是超越血缘的最亲密的母女,能抵挡家以外的一切风雨狂暴。
俗话说得好,儿媳终有熬成婆的一天,婆婆想想年轻的自己;如今自己终于熬成婆了,是多理解年轻人,包容年轻人?还是端起“婆婆”的架子,对儿媳横眉竖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