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1、创设乘车情境,
2、构建角色意识
1、师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去玩,那儿藏着许多的知识和秘密,你们想去吗?
2、解除悬念,揭示课题:这个地方叫“车的世界”(板书课题)。“车的世界”在“车城”(贴出卡片,教读两遍)。
3、构建角色意识:
(1) 想办法:怎样去车城(出示“乘车”卡片,(2) 贴出“公共汽车”图片);到哪儿去乘车(认识“站牌”,(3) 并了解其作用)。
(4) 分配角色:老师当司机,(5) 学生当乘客(分别出示“司机”、“乘客”卡片,(6) 并认识它们)。
(7) 司机解说去车城的路线:第一站“说一说”;第二站“看一看”。(贴出站名(8) )
(引入下一个环节)渗透礼貌乘车教育:各位乘客你们好!这里是去汽车城的26路公共汽车,欢迎你们乘坐!请依次排队上车,主动买票,请坐稳了,站着的乘客请拉好扶手,汽车马上就要启动了,谢谢合作。(配乐)
二、第一站“说一说”
1、司机解说:我们现在已到第一站“说一说”,请各位乘客说一说旅途中看到了哪些车?(生说车名,教师逐一贴出图片和车名)
2、让学生认一认这些车的名字,看看能记住哪些车的名字,教大家读一读。
3、学生识记字形:根据自己的情况先找出难记的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然后在全班交流。(重点指导“轿”、“救护”、“拖”、“摩托”的字形)
4、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先认读单张生字卡片,再指读车名)
5、在小组内汇报交流收集的有关车的图片和模型:先介绍资料的,再说说该车的名字和用途,然后教小组其他成员认识这种车的名字,最后把自己喜欢的车名写在黑板上,教大家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黑板上没有的车名)
6、教师巡视各小组交流情况,随机启发引导。
7、抽个别学生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一定的补充。
(引入下一个环节)各位乘客你们好!欢迎你们乘坐去车城的26路公共汽车!请坐稳了,站着的乘客请拉好扶手,汽车马上就要启动了,谢谢合作。(配乐)
三、第二站“看一看”
1、创设情境,认识交通信号灯:咦,车怎么停了?(贴出信号灯图及名字)谁知道车为什么停了?(生答)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路口)你在行走时遇见了它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生发表看法)
2、司机解说:绿灯亮了,各位乘客我们的汽车又开始继续前进了。请各位乘客仔细看看车厢内的标语,请按要求去做。
(1)车厢(教室墙壁)里面贴有一些字,请大家找一找。(“老弱病残孕专座”等标语)
(2)请大家想办法认一认这些字。(学生展开自学活动)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进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3、创设情境,认识人行横道线:车到站了。各位乘客请拉好扶手依次下车。汽车城在马路的对面,我们怎么过去呢?(贴出人行横道线的图及名字)过马路为什么要走这条线呢?你记住它的名字了吗?读给同桌听一听。
四、复习总结
我们终于来到了汽车城,哇!这儿的车可真多呀!有……(引读黑板上出示的车名)
说说今天玩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
记住去车城的路线了吗?能不能自己去?(看板书复述乘车路线)
五、拓展思维训练
今天我们到车城去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车,还学会了怎样有礼貌的乘车。现在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们最想干什么?(学生汇报)
师小结:有的孩子想当设计师设计出新型的汽车,为我们人类造福;有的孩子想当书法家,把我们祖国的汉字发扬光大……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现在就开始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吧。(学生活动:设计新车、书写车名……)
《各种各样的汽车》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模仿几种常见车子发动的声音和动作。
2、对不同车辆感兴趣,有积极思维的习惯。
3、初步感知常见的标志图。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各种汽车的图片和玩具,课件,音乐,声音,公交车站站牌、火车站标志、非机动车辆行驶路道图等,小班时已经学过公共汽车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随音乐学汽车司机开汽车进教室。(播放欢快的音乐《去郊游》)出示背景图—森林,引出难过的光头强。光头强的汽车让熊大熊二弄坏了,他想买一辆弄不坏的新车,可是他经常住在森林里边,不太认识各种各样的汽车,不知道到底要买什么样的新车,好烦啊。我们来帮帮光头强好不好?那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汽车。出示搜集的各种汽车玩具,幼儿一一辨认。好多汽车啊,光头强都有点晕了,我们一个一个来仔细跟他讲解吧。
二、认识不同汽车的外形及特殊作用
1、看录像:"开在路上的车",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观看公共汽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货车和地铁,以及火车,七种。
看,什么车来了?公共汽车,它长得什么样子?怎么乘?幼儿自由说。
这些车都是用来载人,或者载物的。可是还有一些奇怪,特殊的车,不仅仅是运载人或者东西的。他们是怎样的呢?
2、观看课件《特殊作用的汽车》,交流汽车的特征。
幼儿观看课件中的几种汽车,进行比较,发现汽车的不同特点,了解一些特殊作用的汽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垃圾车)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结合猜声音,谜语,唱歌曲,儿歌进行认识。
你喜欢什么车?哪里会用到它?
3、光头强学到了很多本领,谢谢小朋友,现在他考考小朋友,和小朋友们玩"看图说车名"的游戏。看图片,说车名。看谁反应最快,认得最多。
(出示图片,贴黑板上)
4、初步感知火车站等标志图,学会根据标志图模仿不同的车子行驶,模仿其声音和动作。
现在我们一起和光头强去汽车厂购买汽车吧。可是汽车厂离这里很远,我们要转几趟车。看看路上都有什么标志图,并认识。
模仿不同车子前进去汽车厂。
三、结束:
听音乐,参观汽车厂,找一找我们认识的小汽车,有不认识的也可以请认识的小朋友来介绍。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找一找其他各种有着特殊作用的车,明天早上来园跟小朋友说说,拓展知识。
2、请幼儿玩红绿灯的游戏。
3、组建停车厂,把不同的汽车摆上去。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生动有趣的幻灯,就像看电影一样,直观地了解了汽车由来。接下来的情境表演,是通过展示几种汽车的专门用途的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汽车的用途的认识。通过后来的幼儿玩汽车,为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汽车的外形构造提供了空间。整个活动,幼儿都饶有兴趣、思维活跃,较好地达到目标。
《各种各样的汽车》中班教案2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3、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
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
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各种各样的汽车》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教师在课堂上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细心观察。幼儿尝试用彩纸按轮廓来撕出各种图形制作出汽车。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各色画有图形的彩纸;胶水;各种各样的汽车图片;各种图形图片。
活动过程
一、你认识的图形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
2.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叫什么名字?
二、观察各种汽车
1.欣赏各种汽车,请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车吗?它的每个部位看上去像什么形状?
3.引导幼儿发现可以改变图形的方向来贴出汽车的各个部位。
三、出示材料,探讨如何撕贴出一辆汽车
1.教师出示各色画有图形的彩纸。
2.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制作汽车,老师准备了很多图形,你们看看这些图形可以当汽车的哪一部分?
3.请个别幼儿尝试制作汽车,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四、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作品展示
1.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一辆汽车。
2.教师:你最喜欢那一辆汽车,你打算开着这辆汽车去干吗?
《各种各样的汽车》中班教案4
课题生成:
信息时代的今天,有必要增加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学启蒙知识,以拓宽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知识,开发幼儿潜能。为此,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本活动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活动的电化教育手段,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感知和认识各种汽车及其发明过程。电化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幼儿身临其境,将事物发展的抽象过程集中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来,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是一次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汽车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2、使幼儿简要了解汽车的发明过程,激发幼儿当“小发明家”的愿望。
3、发展幼儿比较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汽车发明过程的自制抽拉复合灯片一套,幻灯机。
2、木偶表演台,布袋木偶:小兔、小猴、老爷爷、小孩各一个。
3、布置出一个“汽车展览会”,各种汽车玩具若干,各种汽车图片(自绘图片8张)。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木偶小兔:“今天天气真好,我想去看看住在很远的奶奶。坐着汽车去可方便了,一会就到了。再见。”(小兔坐在轿车上,说完下场)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乘汽车很方便,你们知道汽车是怎么发明的吗?
2、简要了解汽车的由来。
(1)教师操作抽拉幻灯片1:“最早的时候,人们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用脚走路。”
(2)幻灯片2(复合抽拉片)。
①“经过驯化的动物成了人们重要的运输工具,人们骑着这些动物旅行,用它们驮运货物。这些动物有牛、马、象、骆驼等。”
②“人们发明了轮子,于是出现了最原始的车。”
“又出现有辐条的车轮,车的结构就轻巧了。”
④“后来,美国人生产出了大量轻便实用的汽车,现在汽车的种类就更多了。”
(3)提问:谁能说说汽车的由来?引导幼儿说出过程:走一动物一轮子一有辐条车轮一美国人发明汽车。
3、了解汽车的种类及不同的用途。
(1)教师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汽车?”
幼儿讨论后回答。(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汽车图片并简要提问。卡车、轿车、公共汽车、出租车、洒水车、警车等。)
(2)情境表演,认识消防车、救护车。
①表演:小猴(木偶)着急地说:“哎呀,不得了啦,我们家着火了,小朋友们快帮我想想办法,我该叫辆什么车呢?”
幼儿:救火车。
教师:“小猴,你赶快叫辆救火车,——又叫消防车。”(拿救火图片)
小猴:“谢谢,我去救火啦。”
②认识消防车。(专门用来救火的。)(是红色的,能拉警报。)
木偶老爷爷、小孙子上,走着走着,老爷爷忽然倒下,小孙子大喊“爷爷心脏病发作了,这可怎么办呢,我该叫辆什么车呢?”(救护车)
③认识救护车(专门用来帮助突然得了重病的人。)(车身上有十字标记,能拉警报。)
④教师:“咱班小朋友真是爱帮助别人,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还帮助了有病的老爷爷,谢谢你们。”
4、在玩中巩固知识。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认识了救火车即消防车和救护车,有卡车、轿车、公共汽车……汽车的种类很多,作用真大,对人们有帮助,是一种很方便的交通工具。”
(2)以参观“汽车展览会”结束教学。
(3)让幼儿在玩各种汽车中巩固知识,开阔视野。
评价分析:
幼儿通过生动有趣的幻灯,就像看电影一样,直观地了解了汽勺由来。接下来的情境表演,是通过展示几种汽车的专门用途的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汽车的用途的认识。通过后来的幼儿玩汽车,为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汽车的外形构造提供了空间。整个活动,幼儿都饶有兴趣、思维活跃,较好地达到j标。
一、专家点评
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些老师误以为用计算机为载体的教学是最佳的,因而会嫌弃传统的幻灯片。其实,对幼儿来说,幻灯如图书一样,同样有趣。只要合理选择,幻灯教学会获得好效果。
二、反思与讨论
你认为此活动设计的知识点(量),是否适宜?如果让上这节课,你同意本活动设计的过程吗?如何修改?
现在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在这儿讲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其实都是教训。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假如其中任何一次出了意外,我现在就已经不在世上、或者变成残疾人了。
我把这些东西讲出来,就是希望新学开车的朋友,以我的这些例子和教训为鉴,千万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哦!
一、进入乡村要减速
1978年的一天,我开着4吨大解放卡车,装着一车袋装水泥,从福州市区到海边的救助基地去。当时的104国道,马路很狭窄,是黄沙路面,而且还穿村过镇的。
那时我开汽车没几年,正是属于“1年虎、3年狼,5年象绵羊”的3年期内。当经过马尾的下徳村时,我依旧是按正常的速度进入穿村路段。
在转过弯道之后,突然间我发现,村里马路当中有一大群水牛,大约有10余头。
天那!我当时的时速有近60迈,车厢上不但有货,而且还有装卸工人,可是眼前的情况却不容许我多想。
于是,我咬着牙一脚踩死了刹车,当然,我是按师傅的教导,先点刹两下再踩死的。因为那时的汽车,没有防抱死系统,如果先不点刹、而是直接一脚踩死,车辆不是严重跑偏侧滑、就是大掉头,极危险的。
但是,即使先点刹了再刹死,可是满载的车辆包括货物约9吨左右的质量惯性,遭遇强烈的减速度后,还是侧滑了,整个车子转了个向,车屁股变成向右方了,并且重重地拍向其中的一只大水牛。这时候,我听到一声水牛倒地的声音,还有我车厢上的叫喊声,我心里一紧……。
下得驾驶室来,我先爬上车厢,还好,几个装卸工人只是碰了一下头或手,有一些皮外伤,没有重伤,我松了一口气;再一看,水牛已经爬起来了,路边的几个人,这时候也都呆呆的站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好一会儿,路边房子里走出一个老伯伯,他对着我和那个放牛人说:“你们都看看,没有什么大事就算了,也不要吵架啦,只是今后一定都要小心哦!”真是善良的农民老伯伯啊!
从此后,开车经过乡村时,我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放小油门、降低速度、脚搁刹车,以防万一情况出现。
二、酒后决不能开车
1979年,我开的北京212小吉普,在泉州汽车厂大修,那儿的汽车公司总经理的两个小孩,大G和小G,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也都是司机。
大修后准备回福州前,我们在一起喝了很多酒,接着,朋友提议开车到10多公里外、华侨大学的另一个朋友处玩。
当时,我们都年轻,也很好强。因为我喝最多,他们不让我开车,可是我偏要开。
第二天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大G问我昨天怎么回来的,我却一概不知。
他告诉我,昨天到了华大,他们先上楼,告诉我马上上来,可是过了许久,没看到我上来,下楼一看,我连发动机都没关,就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据说,路上还压着了一条狗。后来是他们开车回家,并搀扶我到床上的。
听他们一说,我隐隐约约觉得好象有这么回事。
另一次大约是在1985年前后,单位里的几个人,也是在一次喝很多酒以后,由我的师兄弟开着丰田小面包车回单位。
当天我们都醉得很厉害,有的'人还吐了。第二天才知道后门玻璃碰碎了,后门也碰伤了,至于什么时候碰的,谁也不知道。
从此以后,我发誓:第一、我本人酒后决不开车;第二、要是我喝酒,我的司机决不允许同时喝酒。
三、出车前、长途行车中,要注意检查关键部位
1981年,我到上海、杭州、苏州一带“旅游结婚”,先乘火车到杭州,两天后乘小飞机到上海,本来准备在上海及周边游玩后,乘“上海—马尾”的客船回福建。
这时候,我们单位的老领导正在上海总部开会,他决定让我将新领的2吨小北京货车开回去。于是,这趟旅行就不算个人公休、算出公差。
我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并与刚刚转换身份的老婆,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出车前,我全面地对车辆进行了检查。
一路上,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呢!
第3天,车子进入浙江与福建的交界处,那是一座很陡峭的山坡路。那时,我已经算“老手”了,很小心地开车。
下坡时,在一个急转弯处,突然我发现方向盘失灵,我马上采取措施,点刹踩住了刹车。然后拉紧手制动,并吩咐老婆下车用石头垫住后轮后才下车,这时车辆前轮已经有一只超出路面了。
好险,如果当时速度快一些,整个车辆就下去了,那下面可是万丈深渊哦!
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转向横拉杆的球头螺帽脱落。还好出车前我到总部车队的师兄弟处,拿了很多配件螺丝螺帽,于是,找了一只配了上去,重新起程上路!
从此,每天出车前,跑长途的途中,我一定会趴下身子,很注意检查几个关键点,比如刹车气管或油管、转向拉杆球头、传动轴及万向节、车轮固定螺帽……等等。
四、不能开斗气车
80年代初,我也曾短暂地“下海”了一回。在完成单位的日常用车任务的同时,和汽车班的3个师兄弟(包括我),一起承包了一部货车,轮流跑运输,与单位订合同的时间为1年。
先是一部5吨的大罗马卡车,是从罗马尼亚进口的。
有一次,运货到广东阳江,空车回来。经过广东福建交界时已经天黑,我们仗着有两司机,连夜行车。
快到漳州时,是一段连续的下坡路,有好几公里。
我正在跑着,忽然有一部还没挂牌的“日野”新车超越,接着又有3部。
可是他们超越后又慢了下来,我火气上来了,反超越。
但是我连超3部后,前面1部死活不让,越跑越快。我气极了,非超不可!后面的3部也紧追不放。这样一来,在下半夜的漫长而弯曲的下坡路上,5部车开着大灯,以80—90迈的速度,你追我赶地、时快时慢地(急转弯前要减速)、飞速地奔驰着。
很快跑完了山路,进入平路,马上就要进入市区了。
我的师兄弟醒来了,他说:“靠靠边,把小包袱卸一下”!于是,我踩了一下刹车。
可是,几乎没有反应。我看了一下气压表,我的天,只有1公斤!可是,手制动今天出毛病了,原本想到漳州后买配件修的。
怎么办?我急速一想,马上大轰油门、快速抢挡,从5挡、4挡、3挡、2挡、一直到1挡,最后关闭电门,起码经过2公里,车子才停下来。
幸好,师傅曾经教过我这一招应急手段,使我能力挽狂澜、避开危机;幸好,下半夜的路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否则一定要压倒一大批人。
真是惊得我一头冷汗!
下车后检查,原来是打气泵的固定螺丝松动,导致皮带打滑,气压上不去。估计是比赛飞车的时候,用气过多、震动太大引起的。
从此以后,我在行车途中,特别注意各仪表的状态,并再也不敢与别人赛车了。
五、疲劳时不要继续开车
承包后期,换了一部5吨解放卡车,继续搞货运。
有一次,运货到山东烟台,完成任务后,因为当地冰天雪地,南方车怕第二天难启动,便仗着有两司机,就连夜往回赶。
车到浙江丽水附近,已经是下半夜了,我很困,而同行的师兄弟,因为刚才一路上吹牛,刚睡下不久,把他叫醒后也喊困。
我说干脆停在路边睡一会儿再走,师兄弟回答:“两个老司机,路上还要靠边睡觉,笑话!我来!”于是,他接着开。
不知睡了多久,我被一阵强烈的声响惊醒,此时,车头已经冲出路边,右边是一条结冰的小河,右轮已经悬空。
冷静一下,我看了情况,右边无法下人,于是我在拉好手制动后,让师兄弟从左边下车,找石头垫住后轮,我则接过脚制动。
垫住后轮后,我也下车,一看是倒吸一口冷气:由于右前轮悬空,全车的重量压在右后轮和左前轮,在左后轮处,用一只手一提,车子便一晃一晃的。假如再往前10公分,就翻下河去了。
这时候,左后方传来人的喊声,看了一下,对方车子已经飞出马路了,幸好那边是田,冬天是干燥的,对方的车平稳地停在田里。
再一看双方的伤势,我的车丢了一扇门和一块拦板,对方的拖车丢了一块拦板,还有一些货物散落在田里。相比较而言,我方伤得重些,幸好,双方的人都没有受伤。
双方理论了一会儿,看到对方是当地人,我也只好自认倒霉,各自负责吧!
于是,我们搬了几块石头,压在左后车厢,一个人也坐在左后车厢处,另一个人倒车,把车退回到了马路上。再全面检查一下动力制动等系统,没有大问题。
最后我们是冒着严寒,开着一辆没有左边门的汽车,回到了福州,修理车子,花了千把块钱。当时的千把块,是很大的一笔钱哦!
从此体会到,千万不要在很疲劳时开车。
还有一些,不够典型,我就不说了。
六、结束语
我在年轻时候,18岁开始(1973年),就学开车。一直到现在,也还隔三岔五地开一下车。
其间,先学开拖拉机,再学开汽车,比如大货车、小货车,再开吉普车、小轿车,也开过中巴车、面包车,还有摩托车,当中还穿插学开船(当海员),等等。
80年代初承包汽车搞货运的时候,几乎是天天跑长途,每天行程300至1000公里。即使轮到在单位值班,也是天天开车。到最后,看到方向盘都害怕,出门时只想坐车、不想开车。
承包结束以后,我就去读书,然后改行搞技术,再然后搞行政管理,虽然还开车,但次数不象以前那样频繁了。
而且自那个时候开始,开的车子也越来越好,开车时也日渐小心,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危险了。
在30多年的开车生涯中,我深刻感觉到,开车具有一定危险,一定要很谨慎小心、一边努力向内行学习,一边自己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还要运气好,才能保证安全。
千万不要开疲劳车、不要开斗气车、不要酒后开车、不要带着烦恼心事开车、不要开带病车(人病车病都不行)……。
我师傅说过:“到了看见方向盘都有点怕的时候,你对于开车已经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那不是用手脚开车,而是用心在开车。”
朋友,如果你想开车技术达到这样境界,那就连续一年以上,每天跑300公里以上,到看见方向盘就怕的时候,你一定是,一方面有了很多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你的开车技术肯定比我还要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