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蹲在地铁里的一角,小心翼翼地捧着那部装着“家人笑脸”的手机。一整天都在工地上劳累,衣服裤子早已沾满了白花花的墙灰。
他洗干净了双手,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和充电线,脸上早已按捺不住期待与喜悦。“叮”的一声,视频通了,手机那头是他老婆,笑嘻嘻地望着他。他顿时感到轻松,一整天的劳累也烟消云散了。脸上挂着喜悦,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询问着家里的情况:“孩子们还好吗?”“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呀?”手机那头声音不大,他就把手机往耳边凑,生怕漏听一个字。
他觉得很幸福,地铁的免费WIFI能让他免费联络到家人,一年打工下来,收入能让女儿上学,能给家里盖房,能让妻子不受苦受累,这是四十多岁的他,心里的奔头。
他们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即使他们从未被生活优待,却依旧努力着。
他蜷缩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心里却有着融化冬日的温暖。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
一条微博使这名河南的民工——“老葛”一夜间“走红”于大江南北。点开图片及文字,不由地心酸了起来。
照片中的那个男子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作服,因工作原因,衣服和头发上布满了白色的油漆。那时的.上海已进入了深冬,冰冷的雨水使这座城市的温度骤然下降。那件单薄的工作服怎能抵挡得了这无情的寒风和淅沥的雨水?那男子缩成一团,坐在地铁站的一角,手里小心翼翼地端着一部已过时了的触摸屏手机,对着屏幕笑个不停。
“老葛”,这个男子。他在上海做油漆匠,一个月单薄的工资,要在这座光鲜的大都市立足,显然是困难的。老葛说,他从来不敢去工地的食堂吃饭,一个鸡腿要四五块,老板每隔两天发的那20元伙食费根本就不够。他现在习惯于在工地旁边的一个小盒饭店吃,一顿连着肉也就六块钱,一个月下来就能省下许多钱了。老葛还说,他一个月28元的电话费内包含了100MB的流量,若和家人视频,一会儿就用光了,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查找免费WIFI。
老葛发现,上海7号线地铁站有免费的WIFI,便每天下班后迅速回宿舍洗漱好,骑着那辆花几十块钱买来的二手自行车,赶到地铁站与家人视频聊天。每次都要说上半个多小时。老婆在河南守家、儿子在海南打工、女儿在卫校读书、自己在上海闯荡,一家四口人在全国不同的地方,但只要一通视频,再远的距离也变得近了。
妻子在手机的另一头问:“饭吃得怎么样啊?这边下雪了,你那边呢?”老葛在手机的这头笑着回:“吃的好着呢!上海啊,冷是冷,但就是不下雪。这会儿雨大着呢。”和其他民工一样,老葛出门在外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所有的苦都化在这半小时的甜蜜中不见了踪影。
即使打工的艰苦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但在视频前老葛也会洗漱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家人面前,使他们不用担心。他与家人隔着的只有一个手机的距离,心更是时时刻刻相融在一起。
他不是想过得如此艰辛,他只是想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不是想蹭网,他只是想看看电话那端的家人过得好不好……他努力地尽着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与义务。
我想,当他合上手机,他应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