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说说中印边界争端 正文

说说中印边界争端

时间:2025-09-19 00:14:34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

我渴望未来作文1

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这无人可以准确的回答。在我心中的未来是美好的、和谐的,地球上的人类和谐的如同一家人。

——题记

在我心中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村庄。这个世界里的人是漂浮着走路,可以走在路上,也可以飞在空中;汽车是用橡胶材料做的,就算是两辆车突然撞上也不会对汽车和人们带来伤害。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化工厂,也没有污染。一切人们需要的用品都是自己在家做出来的,自产自用。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一点污染。里面成群结队的鱼儿在自由的嬉戏。鱼妈妈不再担心贪吃的儿子被诱饵引诱上钩,成为人们盘中的佳肴;不再揪心贪婪美色的女儿被五彩的塑料迷惑,迷失自己,成了鱼干。小溪旁边有一片绿地,开满姹紫嫣红的花儿,蜜蜂自由的采花蜜,花儿竞相开放,没有一个人去摘一朵花或去摸一朵花瓣,也不会有人来钓鱼。

在这个世界里树木成林,满天的鸟儿飞来飞去。广场上休闲的人们和鸟儿和谐相处。鸽子在人群中漫步。一只可爱的小白鸽亲吻着孩子的小脚,孩子轻抚着鸽子的羽毛。年轻的妈妈一边喂着宝宝,一边喂着鸽子。鸟儿是这个世界的音乐家,每天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空中仙乐齐奏,人间一片祥和。

在这个世界里依然四季分明,但与现在不同。这里的春天是一年里最忙的季节。人们都忙着在自己的土地里种苗,播种春天的希望。小春风轻轻地吹着,暖暖的,甜甜的,一点也不冷。到了夏天,天也不会酷热。人们在最热时穿短裤半袖,不用空调、风扇拼命地吹,平时他们穿一件薄薄的外套即可。秋天是金黄色的。只要树叶黄了,落下来一片片犹如一个个小天使,打着旋儿,舞蹈着,飞向天边。这时天空也变成金黄色的了。冬天只需要一件保暖衣裤,这一冬天保证你会暖暖和和,也不用穿臃肿的羽绒服。

这个世界的`孩子在海底十公里的地方上学。他们不再需要父母辛辛苦苦的接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通行证。孩子们只要一戴上这个通行证就会一瞬间来到一个海底隧道,这个隧道里透明,到达学校需要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可以尽情的欣赏美丽的海底景观,哪个孩子不愿意上学?

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多么美好。如果给我一个时光隧道,我就要到这样的世界里生存;如果真有这样的世界,那该多好啊!

我渴望未来作文2

我以优异的成绩落选三好生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闷。我就想,如果我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该有多好,我将以三门全满分的成绩,大家心目中的三好生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样我就会被当选。让自己脸上添光也让妈妈高兴。

太姥姥去逝,妈妈撕心裂肺嚎啕大哭时,我多么渴望能预知未来,这样就可以提前告之并预防,即使是绝症,至少也能多活些日子,享受儿孙之乐。

08年四川大地震给人带来的恐惧与伤痛至今仍记忆犹新,可到今为止中国又发生5。0级地震39次,看着恐慌的人群,血腥的画面,倒塌的废墟,到处疮痍满目。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时,我多么希望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让大家早点搬迁住地,做好预防,也许不会造成人员死伤,财产损失也会降低到最小,国家财政就不会吃紧。

每到梅雨季节,南方部分地区就会出现较强降雨,房屋被淹、禾苗被毁。看着泥浆中死去的人、动物,我的心如刀绞。我就在想,如果我能预知未来,也许不会受损这么严重,至少人完全可以活下来。

因为股市妈妈心浮气躁,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听妈妈说:这是20年见所未见的金融危机。看着妈妈整天愁眉苦脸,我就想,如果我能预知未来就好了。我就会揭制投机的市场操纵,从国家大局着想,有一个健康、健全、稳定的金融市场,而不是赌场形式的股市。我要击垮国外的经济,让他们百业凋敝、万户萧条。

常看电视上我国与日本在领海XX岛屿上的争端;还有陆地边界的争端:如中俄边界、中印边界等等;就像越南和菲律宾也敢于挑战中国。看后不禁义愤填膺,要是我能预知未来多好。我将扞卫中国的领土不受侵犯。采用诱使分裂、威逼、怀柔、谈判等政策让大家和平共处、互利互惠,并在预知的前提下扩张我国版图。在军事技术上盗取他们的先进机密并销毁,让中国海、陆、空武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的军事力量列于世界强国永远不倒。这样谁还敢来我国觊觎财富、争夺领土。

我渴望预知未来,这样,我的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也会让我的家人过上没有忧愁、健康的生活。

我渴望预知未来,我会用我微薄的力量让中国公民在和平、和谐的社会里生活。

我渴望预知未来,我将让中国走向富强、民主、繁荣的道路,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顶端。

我渴望未来作文3

春雨,匆忙的露珠滑过。夏日,流星划过天空的痕。秋叶,孤寂落寞的等待。冬雪,划开一片冬的寂静。春去秋来,我渴望未来。

原来时间会过期,只会剩下回忆。曾憧憬过的美好未来,渴望十年后的我。十年后,我将24岁,我渴望是美好的季节,或许可以独自享受土地甘醇,独自经历风雨洗礼,仰望那么蓝的天空,蓝的透亮使我忘记忧伤。24岁,我渴望是自由的季节,可以不受约制的自由翱翔,感受那么暖的阳光,暖的芬芳让我无比舒畅,我要飞,飞向人生巅峰。24岁,我渴望是幸福的季节,美好的昨天,回忆的夏天,曾一起为梦想追逐。躺在那么绿的草地上,绿的甘醇让我思绪飞扬。

这是我所渴望的未来,渴望的那十年。

阳光透过树枝撒了一地剪影,思绪飘离,摇曳着我的渴望。我渴望一睁开惺松的睡眼就能看到窗棱上的阳光。我渴望瞳孔中永远在折射斑澜的色彩。我渴望有一对薄薄的双翼,从迷茫的现在飞往我曾渴望的未来微醺的春风摇曳着我的渴望,渴望像风筝,在浩瀚深邃的未来中随意的飞着,漂流、烂漫。像一颗星星在我人生中散发光芒,尽力照亮我整个人生的道路。

我渴望的未来是那么的简单易行,没有那么虚无飘渺,但又是那么遥不可及

耳边柔柔的发丝在剪影下飘拂,我的渴望在微风中荡漾。每个人都有他的渴望,穷人渴望拥有一笔财富,富人渴望拥有美满的家庭,被淹没的人才渴望拥有伯乐,小贩渴望有人认可,沿街乞讨的人渴望有处避风港。南方的人渴望天气不要变化无常,北方的人渴望不要那么干旱,非洲人渴望拥有足够的水,全世界的人渴望永远和平。我的渴望只算是星星一点,但我只渴望我的未来拥有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与甘醇的草地,是那么的美好与单纯。

耳畔萦绕着风的细语,它在告诉我它的渴望,在炎热的三伏天拂去人们的烦躁,带来清凉。它的渴望朴素又纯洁,在世界上源远流长。

渴望的未来漫长而又寂寞,未来的渴望,短暂而又温馨。

点评:对于未来的渴望,作者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让人爱莫能助释手卷。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中对于未来的描述都太过笼统,没有细致的描写。

作者可以增加笔墨,重点描写一两件事情,使恬淡中可以明显看出渴望之情。继续加油哦。

我以优异的成绩落选三好生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闷。我就想,如果我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该有多好,我将以三门全满分的成绩,大家心目中的三好生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样我就会被当选。让自己脸上添光也让妈妈高兴。

太姥姥去逝,妈妈撕心裂肺嚎啕大哭时,我多么渴望能预知未来,这样就可以提前告之并预防,即使是绝症,至少也能多活些日子,享受儿孙之乐。

08年四川大地震给人带来的恐惧与伤痛至今仍记忆犹新,可到今为止中国又发生5。0级地震39次,看着恐慌的人群,血腥的画面,倒塌的`废墟,到处疮痍满目。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时,我多么希望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让大家早点搬迁住地,做好预防,也许不会造成人员死伤,财产损失也会降低到最小,国家财政就不会吃紧。

每到梅雨季节,南方部分地区就会出现较强降雨,房屋被淹、禾苗被毁。看着泥浆中死去的人、动物,我的心如刀绞。我就在想,如果我能预知未来,也许不会受损这么严重,至少人完全可以活下来。

因为股市妈妈心浮气躁,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听妈妈说:这是20年见所未见的金融危机。看着妈妈整天愁眉苦脸,我就想,如果我能预知未来就好了。我就会揭制投机的市场操纵,从国家大局着想,有一个健康、健全、稳定的金融市场,而不是赌场形式的股市。我要击垮国外的经济,让他们百业凋敝、万户萧条。

常看电视上我国与日本在领海XX岛屿上的争端;还有陆地边界的争端:如中俄边界、中印边界等等;就像越南和菲律宾也敢于挑战中国。看后不禁义愤填膺,要是我能预知未来多好。我将扞卫中国的领土不受侵犯。采用诱使分裂、威逼、怀柔、谈判等政策让大家和平共处、互利互惠,并在预知的前提下扩张我国版图。在军事技术上盗取他们的先进机密并销毁,让中国海、陆、空武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的军事力量列于世界强国永远不倒。这样谁还敢来我国觊觎财富、争夺领土。

我渴望预知未来,这样,我的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也会让我的家人过上没有忧愁、健康的生活。

我渴望预知未来,我会用我微薄的力量让中国公民在和平、和谐的社会里生活。

我渴望预知未来,我将让中国走向富强、民主、繁荣的道路,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顶端。

谁在世界中心读后感1

谁说农耕的汉族没有侵略性,不然怎么会有现在这么大的疆域?为什么朝鲜半岛会在庞大的中华下可以独立的生存到现在?为什么东南亚主体文化不是印度也不是中华文化,却是更遥远的伊斯兰文明?为什么泰国会在近几百年的复杂的国际斗争保持相对独立和稳定?英国为什么要脱欧?中国想成为未来的世界中心,前提必须整合东亚,也就是必须要和日本结盟,东亚和东南亚(当年的日本提出来看东亚共荣圈)作为一个整体才有可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今天看的这本书,都给了一些答案,挺好看的,地理和政治历史结合的书。

越南本来想叫南越的,但中央政府没有给这个名字。知道为什么吗?南越其实是代表着整个南方,也不是所说的百越,包括两广,越南只是这个地方只是百越的一支,不能将南越这个更广泛的词给他。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在东南亚成为主流,因为我们文化有四季分明的农业文化,但在热带的地区完全找不到感觉,就比较现在的24个节气,广东人民就很难理解。

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其实现在应该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时期,因为在历史常常有来看四方的安全压力,现在的北熊已经无力进攻,游牧民族的蒙古在现代战争中已经无能为力了。

中国历史上能穿越河河西走廊的时期都不多,也就是汉,唐有限的年数,对于东北也是很少,因为农耕的汉人征服这些区域并没有多少实用经济价值,所以当时所谓的库尔岛,贝加尔湖之类的地方对当时的中国并无大多用处。热的'地方去冷的地方比较难适应,但冷的地方到热地方相对容易。这就可以解释,东北人去海南的人多,海南多东北的人少。从北往下进攻并定居容易,北伐往往会失败。

谁在世界中心读后感2

20xx年6月18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中印洞朗对峙事件被很多人称之为新时代龙象之争。

作为亚洲地理板块两大接缘国家,中国印度一直竞争合作并存,而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印度也一直是持续关注热点区域,不仅仅是同为文明古国,人口多达10亿以上,前殖民历史,目前都处于复兴期。印度相比南亚大陆其他国家,拥有超级稳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随着国家实力发展,印度迫切需要找寻政治经济存在感,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印度洋航线的倚重也在增强,并需要在海洋和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所以洞朗事件不仅仅是因为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影响。

洞朗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如果中方实际控制该地区,那么印度东北部与印度内地联系的西里古里走廊随时会被中国切断,洞朗地区距西里古里走廊不到几十公里。这里被切断,战时包括印度东北部、藏南地区驻军就有被中国全歼的可能。洞朗地区就好比是一把尖刀插在印度的胸口,中国不断在该地区修建公路就等于是把尖刀使劲往里捅。印度这次入侵,冒战争风险越界,根源在这里。

中印之间一直存在着边境争端。不仅是因为中印一直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还有在整个南亚地区,唯一能够对印度造成威胁的国家,因“印巴分治”而在1947年独立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地缘矛盾,是影响中巴、中印关系的主要因素。克什米尔高原不仅是印度河平原的集水区,也因为板块相接的地缘位置,成为印度半岛连接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的战略通道。和平时期可以沟通双方,互通有无,对抗时期就能带来北方巨大地缘压力。

此外,中国一直有南海发展战略。从产品和资源角度出发,中国需要和世界各个角落发生交流,从中印交流情况而言,除了陆地上的交通线,东亚和南亚两大核心地区博弈和交流的方向主要会发生在海洋上,印度洋则是双方力量交融的主要地区。中国对印度洋的“珍珠链”地缘布局,既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发展需要。

中国的“珍珠链”战略主要环节是缅甸、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从西东南三个方向对印度洋施加地缘影响,通过政治、经济合作的方式,在不动用武力破坏国际秩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从印度洋获利。自然从印度角度,就是监控、牵制,甚至是“封锁”了。

此外,洞朗事件背后是否潜藏着美国呢?因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以及日益紧密的经济发展,是不符合美国全球独霸的利益。美国也迫切希望能够在亚洲制造一个除了日本、韩国以外能够遏制中国的工具,同时也起到借中国来拉紧印度的目的。

从中印龙象之争看背后的地缘政治,你会发现,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岛,拥有海洋就拥有全世界,地缘政治能够帮助你发现边缘地区的力量。

如果专业学术论文对于初学者的你读来吃力的话,推荐一本《谁在世界中心》给你。本书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路线。在地域上,他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从时间上 ,他回顾了世界的历史,探讨了文明兴衰、民族兴亡的规律,不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世界各个地缘板块,更配以几百幅高清地缘地图加以阐明,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大国格局和未来国际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是了解地缘政治的最佳入门书籍。

谁在世界中心读后感3

还是在大三考研复习期间,本着了解地缘知识的初衷,一次无意中于网上搜索“地缘”这一关键词,竟让我找到了温先生创始于2009年的《地缘看世界》这一雄文。顿感如获至宝,仔细搜集了几年以来这一帖子的全篇内容,闲暇之时从头细细品读,令我茅塞顿开,仿佛找到了解读人地关系的钥匙。每每读到兴之所至、意与作者相合之处,便仿佛有久旱逢甘霖的畅快,深感与作者神交已久。

温先生的长篇大作,给了我观察世界的崭新角度与方法,对于思路的开拓与视野的提高实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对地缘的解读深入浅出,并亲自制图解说,笔耕不辍八个春秋,令我感佩至深,能得到温先生长期以来的解读,实在是地理、历史爱好者的福音幸事。许多书籍在读过一遍后便没有重读的欲望,然而《地缘看世界》一文却值得反复阅读思索,文中体现的思考方式确实对我影响很大,温先生的地图也向我展示了普通地图无法表现出来的内涵。

由于专业因素,我对温先生《地缘看世界》一文的中东部分反复阅读多次,作者对中东各大国尤其是阿以冲突与中东战争的分析鞭辟入里,使我第一次对这一热点地区有了详细的了解。明代蒋大器评罗贯中《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我想这用以评价《地缘看世界》一文也同样适宜。温先生之文不似学界论述那样的枯燥乏味,以平白亲民的文字解读了故纸堆中艰深难解的事件,使更广泛的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温先生对地图的重视与把握,继承了古人“左图右史”的优秀理念,使读者体会到地缘因素对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曾说过:如果历史是一部戏剧,那么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幸而温先生为我们找到历史戏剧所在的舞台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帮助,使我们不在孤立单维的看待那些历史事件,得以运用立体客观的视角分析我们的过往,看待纷繁复杂的当下。

所以若有人问起最近三年来令我感悟至深的著述有哪些,我必会提及天涯论坛第一长贴——温先生自2009年创作至今历时8年500万字的《地缘看世界》一文。温先生亲自制图作文,讲述了自华夏至西方、自文明初现至大航海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格局演变,诚可谓左图右史。以地缘为角度,以历史为参考,阐释身边的政治文化现象。其视野之广,角度之精,当不在斯氏《全球通史》之下。

如作者所言:中国传统历史思路是“人本历史”。孙刘联盟略施小计便能以弱胜强,但却没能告诉我们,为何长江那么长,曹操一定要走赤壁过江;也会让我们产生若无秦桧之母育此“不肖之子”,岳飞便可北定中原收复河山的错觉。

作者从影响人群切身利害关系的地缘环境视角出发,叙述了山水之间的人类生存发展史,展示了我们曾追求“人定胜天”中的“天”究竟如何影响了我们今日的生活。使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值得每一位爱好历史、地缘政治的读者仔细品读,增添一种看待过去与当下的新方法。

对于《地缘看世界》系列文章我会一直关注追寻下去,只要作者有新作付梓出版,我定会买下再次详读。最后,我仍要向作者温先生致以深深地敬意,其文章之要旨、做事为人之理念均于我十分有 益;也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对《谁在世界中心》一书出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正是有了你们的坚持,才使读者们得以收获这一丰厚的精神食粮,更好地看待身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