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镇,别称西溪、西川,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下面是关于西递经典导游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各位团员: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15年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名称的由来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zhuanxu)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速的,各位游客:请看前方就是西递景区了。请大家不要急不要挤,携带好随身物品,等车停稳再下车。好了,都下来吧,大家稍休息片刻,再次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我们待会就要去探询中国明清博物馆了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请跟我来,大家看位于这村头的这座精致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走马楼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
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可惜现在不是夜晚,但大家也不要遗憾,更美的还在前面呢。看这座胡文光牌楼,是不是有点眼熟呀?99年昆明世博会徽园中的牌楼就是按照胡文光牌楼1:0。7的比例做的,是为徽州三绝之一的代表建筑物,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玉庭了。
看厅堂上的柱子上是悬挂着这幅楹联,请问有谁能帮我读一下这幅楹联?是不是发现不对呀,有错字呀?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快少一点而辛字又多一横,下联便宜多自吃亏来 ,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多一点,西递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村中的饱学之士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让这样一幅写错字的楹联悬挂了百余年,期间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这幅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
好了,不要感叹了,接下来,我们去桃李园,桃李园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大家可能会奇怪,西递自古人文荟萃,书法造诣高超者数不胜数,为何要在此悬挂一位并非知名书法家的作品呢?原来西递先人一直以帝王后裔而自豪,教育孩子忠君爱民,开设了修身养性的道德课,聘请清官良吏给一代代读书人现身说法。黄
元治当时是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
正因为西递自古重视道德教育,所以明清以来从西递走出的数百名封建官员,没有一个是玷污祖宗的贪官污吏。
游览了几个景,想必大家也累了,饿了,现在给大家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大家早上好!告别了中国古民居历史博物馆——西递,今天将带大家参观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现在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宏村的概况。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脚,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村内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放眼宏村,村外山青水秀,红杨翠柳;村内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村中。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形成了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浣汲溪路和艺术价值和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禁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137幢保存完整。整个村落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建筑中的三雕艺术令人叫绝,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
好了 ,说着说着就到达宏村的景区了,纸上得来总归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呀,现在请大家一块下车穿越牛的旅行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肚——南湖,大家是不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震撼了
(第一首)
黔南路远山藏雾,借问老妪马行处
道是竹海皆不见,醉卧雷岗枕南湖
双溪映峰无穷碧,夜阑细雨湿春泥
白果含颦柳带笑,潇潇落红催马蹄
月塘春晓半阑珊,牛肠水圳入清泉
细看窈窕隔岸来,浣沙不防溪路远
郎情如春不惊觉,遗沙入水看不见
为得隔岸横波目,花草成羁马不前
-*-*-*-*-
(第二首)
有这么一个地方,
她是那样的风情横趣,
夺人心魄,
迷幻如一帘幽梦,
沧桑如岁月烟志,
温存如涟漪绉纱,
宏村,
我有什么理由,
不为你倾倒?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走进安徽宏村,
无声无息中,
邂逅了m
内心深处柔软的思念。
一泓碧水,
水面开阔,
一路一桥,
直通村里。
人们称作“南湖”,
湖畔浓荫覆盖,
湖中荷叶田田;
近观岸处,
倒影如画;
四顾诸峰,
水天一色。
在“南湖”的环绕下,
宏村显得宁静、
端庄和秀气。
穿过小桥,
依次进入村中的,
书院、祠堂和庭院。
每一处院落,
均是高墙深宅,
门楼处厅堂里,
砖雕石雕木雕精巧美妙,
尽显徽派建筑之美;
高堂中案几上,
楹联字画布局摆设,
古朴典雅,
彰显徽商人家,
诗书传家崇文重义的追求。
在每一处,
厅堂、祠堂和书院,
不能不对这里的文化,
氛围心生钦佩之情。
别有一番景致的风光,
不由放慢行走的脚步。
青藤盘绕的参天古树,
那探入水面的欲望,
流露出错落凌乱的意趣;
枝叶婀娜的垂柳,
像临镜梳妆的'少女,
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
明媚的阳光,
飘动的白云,
顿时整个湖面,
倒影浮光水天一色。
湖中画桥、
远峰近宅,
随意跌落水中,
明丽的南湖显得幽深静雅。
忽然想起古诗,
“无边细雨湿春泥,
隔雾时闻小鸟啼;
杨柳含颦桃带笑,
一边吟过画桥西”,
更增添了些许,
南湖情景交融的动人景象。
宏村的风景,
可以用“秀”来形容,
但这种秀却朴实,
不浮躁不艳丽。
它很耐看,
初看时,
只能用“清秀”来形容,
并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
但是当你,
一次又一次地回眸时,
你会发现她,
就像一幅水墨画,
这时候如果用相机,
将你定格下来,
你真的会惊讶地认为,
背景是一张画,
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
与它们旁边的古建筑,
是如此协调,
像是极具默契感的朋友,
在岁月的洗礼下,
安然地喃喃私语。
风吹过雨淋过,
它们依然如故。
去宏村的旅程,
简直就是一个迷人的梦,
现在梦醒了,
我也只能,
在断断续续的记忆里,
寻求着一条条线索,
有时候虽然觉得虚幻,
但却可以让人在内心深处,
荡起宁静自省的涟漪,
水纹层层蔓延开来,
舒缓而富有节奏……
风景如画的宏村座落在黄山的脚下黟县。这里穷乡僻壤,但也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在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的天气选择了出行。
一进村口,我就看到了一座石桥,从石桥上的青苔就能看得出它很古老。我们走过石桥,一幅古色古香的样子显现出来:小路旁总有一条小溪,小溪旁也总有一户人家。小河把整个村子围了起来,好似是它的妈妈,正保护着自己的宝宝。我情不自禁的向前慢步。旁边有做生意的,有拍照的,也有当地的居民在洗衣服。我渐渐的陶醉在其中,但是也有一丝疑惑:人们都在小溪里洗衣服,为什么水还是清澈见底呢?
在身旁的导游解答了我的问题,我频频点头。突然我站住了,我闻到了茶香的味道。这里产茶叶,是茶山上的香气。我拐了一个弯,走到另一条小路上,导游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人家。这户人家很富裕,大厅里雕梁画柱,几条龙盘在柱子上,显得很有气势,房间里有一股檀香的味道。这里的座椅摆的很将究。里面的房子一间有一间,一看就知道这户人家原来不同凡响。我们从这到户人家后门出去,我又看到了不曽见过的景象。
太阳移到了当空,但我还没有一点饿的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银杏树都实在太美了,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觉。
我又走过几条小路,风格各不一样。
就要到村口了,这次旅行就要结束了,我有点依依不舍。突然一颗高大的.银杏树矗立在我的面前,金色的叶子,外加小巧玲珑的果实。我的悲伤一扫而光。这颗银杏树就像鸟的天堂里的榕树一样,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片小树林呢!我用手围了一下,二十几个,我才能围起来。这真是一颗老树,这颗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旁边还有一颗银杏树,他们俩真像一对夫妻。
宏村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从飞机上俯视整个村子就像头牛。刚才看到的两颗银杏树就是牛角。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这就是风景如画、古色古香的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