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食品安全手抄报应该怎么做?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识别染色橙子
又到了橙子上市的季节,橙子味道酸酸甜甜,且营养丰富。但是有些人发现吃完橙子后手会变成红色,这就是橙子被染色了。这种外表光鲜的染色橙子会有什么危害,又该如何辨别染色橙子呢?
给橙子“染色”让它更光鲜
商家给橙子染色,是经济利益因素在作怪。有的橙子成熟度还不到位,外观也不好看,但种植户为了抢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就把这批橙子摘下,用色素进行处理。有的商家为了使橙子外表光鲜以提高单价,也会用色素对橙子表皮进行处理。
一些品质较差的橙子,经过“加工”,身价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正是这样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却让消费者来承担染色橙子带来的身体健康危害。
染色橙子对身体的危害
因为水果表皮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染料很容易渗进内部。而且不清楚小贩使用的是食品级染色剂还是工业染色剂,以及使用量的多寡,因此很难确定对人体的危害性有多大。如果用工业染色剂的话,重金属很可能超标,可能导致人体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影响内部脏器功能。例如,含有镉元素的农产品,食用会造成人体肾脏、肺部、骨骼的病变。
即便商家声称,染色无法渗透到果肉里,但就真的更安全吗?
虽然橙子的皮较厚,一般染料无法渗入,但是,在剥皮或者切橙子时,果肉会沾染到部分染料,因此,如果发现染色的脐橙,最好不要食用。
如何辨别染色橙子
一、看。染过色的橙子,表面看起来特别红艳,表皮的孔里有红点。染色严重的橙子,橙蒂也会变成红色;没染色的橙子,橙蒂是白绿相间。
二、闻。染色橙子经常带有一股化学物的刺激味道,没染色的橙子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
三、擦拭。用湿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湿巾变红,说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没染色的橙子,湿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黄色。
买橙子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被“外表光鲜靓丽”的橙子给蒙骗了眼睛。
如何看懂进口食品保质期
这两年,我国海淘(即海外网购)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代购,而是直接向海外电商下单购买,以更便宜的价格直接买到商品。然而,最近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称进口食品的保质期标注和国内的标注不大一样,有的甚至看不懂。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组织有关专家,对食品“保质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什么是食品保质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各国对食品保质期的规定
日本:分“消费期限”和“赏味期限”。
日本对食品的保质期规定非常严格,分“消费期限”和“赏味期限”。前者多用于容易腐烂的食品(如生鲜食品)上,表示在未开封的情况下,能够安全食用的期限;后者多用于品质不容易变坏的加工食品(冷藏或是常温下可以保存的`食品),是能保证食品品质、味道的期限。
欧盟:对易变质食品特别标注。
欧盟规定,保质期分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前者通常是针对一些易变质食品,是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有可能威胁健康;后者则针对其他食品,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会受影响。
美国:包装上详细标明四种日期。
美国食品包装上的日期分四种,一般会根据食物的性质来标明。第一种是食品外包装箱上都必须标明“销售截止日期”,指商场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这些食品。但并不是说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吃了,它会给消费者购买后的食用、贮存留有余地。第二种称为“最佳口味期”,是指食品味道或者质量的最佳时间。第三种是“食用期”,即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
一般这个日期是最长的,超过这个日期就必须销毁了。第四种,食物还要标明“封箱包装日期”,以便出现问题进行追究。
各类食品的保质期
1.易腐败氧化食品。
一般来说,易腐败、易氧化的食品对保质期的要求更高,水分活度比较高、蛋白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品过了保质期更容易出现质量隐患,但不一定会产生危害,需要检验才能确定。而由于微生物、氧化或金属离子等超标或脂肪酸败引起的变质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肉制品、食用油和鸡蛋这三类食品尤其应注意保质期。
2.肉制品。
肉制品营养丰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肉中的细菌会利用肉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导致肉品腐败变质,同时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隐患。有些细菌本身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可能会危及人体健康。除了细菌增殖导致疾病外,蛋白质自身的腐败也会致病,如可产生胺类、吲哚、硫醇、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食用油。
过期的食用油,通常会出现油脂酸败现象,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的有毒物质,比如过氧化物。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
4.蛋类。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有限,如果存放时间过久,蛋清中本来存在的杀菌素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逐渐侵入鸡蛋内生长繁殖,最后使蛋内成分完全腐败、变成流质。经过这一过程后,鸡蛋中除残存的蛋白质、脂肪外,还可能产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变质的鸡蛋,就算经过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过保质期食品绝不可再销售
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
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也可能产品品质的影响不是很大,只是过了最佳品质期限,可以降级作饲料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超过保质期食品如何处理?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后,一般采取两种形式处理:一是焚烧销毁或当作垃圾抛弃;二是加工成饲料,用作肥料等循环利用。
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同时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为食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质期限。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同时,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一眼看牛奶优劣
识别好坏其实并不难,掌握辨别方法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均衡的天然食品,是不少市民朋友们每天必备的食物。然而,市面上各类品牌牛奶琳琅满目,常有朋友问:究竟什么样的牛奶是好牛奶呢?
据专家介绍,牛奶品质是有衡量标准的,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至少应当包括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两个方面。营养指标指的是乳蛋白、乳脂肪和功能活性物质等,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牛奶的品质都要打折扣;卫生指标指的是冰点、体细胞数、菌落总数、致病菌、重金属等,任何一项不合格,就会破坏牛奶质量安全。
可是,所有这些数据指标,都必须在实验室里用专业仪器测量。大家去超市买牛奶,总不能带着显微镜和分析仪去。究竟有没有一种通过肉眼就能判断牛奶优劣的方法呢?有网友介绍,把不同的牛奶盛放在玻璃杯中,摇晃一下杯子,然后放在桌上静置几分钟,其中最均匀干净、杯壁上牛奶残留最少的那一杯,里面的牛奶品质就是最好的。就这么简单辨别方法,真的靠谱吗?
原来,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背后大有科学依据。产生挂杯的牛奶杂质,一个重要来源是牛奶中的细菌,也就是开篇提到的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原奶的菌落总数主要取决于奶牛的健康程度、养殖水平、挤奶的方法、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原奶的储存时间与储存条件。一般来说,奶牛越健康、养殖水平越高、挤奶越卫生、原奶储存条件越好、存储时间越短、越快进入生产环节,细菌总量就越少,原奶的安全和品质也越好
海关新政实施后变化
跨境电商受影响大吗?
根据《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如果购买的商品在上述限值以内,将暂时不收取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缩小套利空间,此次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出台的同时也进行了行邮税改革。此前,行邮税共设4档税率:10%、20%、30%和50%;调整后,行邮税税率分别为15%、30%和60%。
新政出台后总体上比过去的税率水平有所提高,但不能仅仅用“加税”来表述“新政”,因为不同商品的税费有增亦有减,并非全面上涨。例如,以往几乎不用交税的奶粉、纸尿裤等热门母婴产品,按新税制计算,税率涨幅约11.9%;人民币1000元的化妆品按以往规定,需缴纳50%即人民币500元的行邮税,而按照新规,需分别缴纳30%消费税和17%增值税,按70%征收后,最终要交税人民币329元,反而更加便宜。
准确地说,此次海关新政,是让跨境电商和其他跨境贸易一样走流程、上税。取消了跨境电商曾经享受的税收、检验“红利”。
业内人士认为,海关税收新政的实施对跨境电商的冲击较大,但也有跨境电商从业者认为,尽管经营成本上涨,利润降低,但长久做下去依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我们来说,这反而是构建资金壁垒的最好机会,我们绝不会放过。”
消费者还能愉快买买买吗?
新政策的实施以后,不少跨境电商平台推出了“包税”活动达到促销目的,一些消费者认为“得了实惠”,但也有不同意见的消费者。
此前母婴类的大部分商品享受免税,现在则需要交付11.9%的税率。“准妈妈”李女士表示:“之前给宝宝用的日本产花王纸尿裤3包一件的.价格是309元,9号到网上一看,价格变成了330元,这还是享受‘包税’优惠后的价格。可是短暂的包税优惠结束之后价格肯定还要涨。”
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4月8日海关新政后,她为孩子海淘的澳大利亚奶粉邮费全部上涨了,“想找朋友圈关注的一位澳洲代购买奶粉,但是价格也都上涨了,商家理由就是’调税了’。”
而对于消费者所青睐的低价彩妆类,之前100元以内的彩妆产品是零税额,现在税额为47%。有消费者举例,一个到岸价格为55元的雅诗兰黛花漾眼影,通过线下的一般贸易综合税率为83.86%,大概会收46.12元的税;而通过新规的收税金额将高达215.5元。
不过,此次新政实施对于个人出境购免税额不变。
“无论是到境外旅游、出差还是探亲访友,回国时个人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5000元并没有变化。”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这次调整的主要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税收政策,以及行邮税政策。
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合理数量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如果购买的物品价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则对超出部分按行邮税征税。基本上,原先适用10%税率的物品,现在税率提高到了15%;原先适用20%税率的,现在涨到30%;剩下的两档30%和50%税率的商品,直接涨到了60%。
这里提醒一下消费者,若担心出国旅游身上戴的贵重物品回国时也要被税的话,消费者出境的时候最好到海关登记下,避免回国时不必要的麻烦。
代购的日子还好过吗?
前两天,朋友圈内一张照片引发了大量转发和讨论,照片里可以看到,海关工作人员蹲在地上检查一地的化妆品,发布者以“宁愿扔掉不愿缴税”为题吸睛。后经海关证实,一位韩国归来的游客带了2万多元的彩妆和1.5万元左右的护理品,数量太多,海关工作人员只能将商品铺在地板上,蹲着一一清点。该游客也并未弃置物品。
转发这张照片的代购人士不在少数,美国代购黄女士认为,新税收政策的实施,使得代购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从前有图就能做代购,现在直邮或是人肉基本没有利润空间。代购行业将会愈来愈注重优化配置和货源规范化。“从去年开始我就在琢磨转型,多次飞回国内咨询保税仓相关事宜。现在新政实施了,小代购或者说个人代购,可以说好日子不多了。”
据了解,目前个人代购的发货方式多为拼邮或直邮。拼邮一般是代购将货物集中发货到国内的固定收件人处,再通过国内快递分发给买家;直邮则是在国外购买后每一单单独打包邮寄给买家。新政实施后,大包拼邮的风险加大,而直邮的利润下降许多,不少代购表示近期“暂时观望,风头过了再发货”。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有一些国外买手会走香港或澳门清关的方式将海外商品送至内地。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香港澳门清关公司的费用大幅上升,这也说明代购的成本也在增加。而据清关业内人士透露:“自2015年开始,香港不少清关公司因为海关政策严格而选择结束清关业务。”
新税制结束了低门槛跨境电商时代,高红利期即将结束;税费增加挤压了毛利空间。跨境电商平台不可避免将迎来行业洗牌。而曾经低门槛政策、混乱的“海淘”或代购时代的好日子,也许会一去不返。
不过,90%的消费者认为,合理税收没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保证消费者“买得放心”。
出国为留学生全程报道海外留学相关新闻:《我的留学“代购”生涯》05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喜欢电子产品的朋友对5月6日ipad2北京首发的盛况一定有所耳闻,就在“果粉”们彻夜排队、群起争抢之时,北京的小雨却已把iPad2玩得熟门熟路了,原来一个多星期前,她留学美国的同学阿文已经“先声夺机”,把还未在中国上市的'iPad2给她捎了回来。
阿文说,他每次回国前,手机就响个不停,亲戚朋友总央求他带这带那,这些东西或是价格较国内便宜,或是国内没得卖,或只因是“外国货”。
小鱼:在国外,你帮朋友带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阿文:各种都有。帮热衷甜食的朋友带过巧克力;朋友里好多热爱运动的,会让我带一些很有名的球队的球鞋、球衣,有时甚至会带袜子;还带过电脑,因为一些国外牌子的电脑在国内卖得比较贵,在国外买则会便宜一些。
小鱼:如果不是受人所托,你自己倾向给家人朋友带什么礼物?
阿文:其实,现在大部分产品国内都可以买得到,这对我选择礼物也是个很大的困扰,回国之前一般都要出去逛好几次,看到我觉得新鲜的东西就赶紧买下。我跟你讲一个我买过的最有意思的东西,因为我有一个女性朋友非常喜欢野营,但是每次在郊外上厕所就会感觉特别不方便,我就给她买了个野外上厕所的收集袋,里面有石灰粉,用完可以当垃圾带走,既不会有味道,也不会污染环境。
小鱼:我听过,好多演员在野外拍戏时也会用到。
阿文:对。其实这一类稀奇古怪的东西,日本是最多的,我的同学还买过新鲜空气吸收器,把器材一端套在植物上,一端套在嘴上,像呼吸器一样。其实买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好玩。
小鱼:有没有带什么东西会被拦下来的?
阿文:我倒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过我还真在机场碰过一次,有个亚洲旅客回国带了一些肉制品,被检查出来,因为这种生鲜类的规定都比较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