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粽子飘香时
叶安然
往昔,当江南的黄梅细雨与大地缠缠绵绵难舍难分的时候,端午就这样不知不觉走进了千家万户,骤然间,城市农村,大街小巷,都氤氲在了幽幽的粽叶清香里。
记得从我懂事起,每当端午节来临时,家境贫困的母亲为了省钱,总是天不亮就到长江边上去打粽叶,然后披着一身泥水赶回家把它们一一晒干。等到端午节的前夜,母亲吃完晚饭便早早地把打来的粽叶煮熟、浸润,再捞起早已浸好的糯米,放入几把家里剩下的红豆,经过母亲一双巧手的摆弄,一只只精致玲珑的粽子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了锅里。
母亲煮粽子时从来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母亲说煮熟一锅粽子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而白天对于她来说永远是短暂宝贵的。于是,常常在端午节的.前夜,母亲独自一个人一拨又一拨地在厨房里忙碌着。等到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屋子里已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这股香味让我们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迫不及待地奔进厨房,狼吞虎咽地扫荡着刚刚煮熟而香气四溢的粽子。有时候,母亲为了给我们一个惊喜,还会在锅中放入两个家中好不容易省下的鸡蛋。看着它们热气腾腾地躺在碧绿的粽子间,我和弟弟兴奋得又是蹦又是跳,不用说,它是我们唇齿间最最美味的早餐了。
后来,我们的生活渐渐好了些,过端午节时,母亲便舍下了红豆,特意到商场里买来了蜜枣,于是,当我们咬开粽子时,涌入口中的不仅仅是满口的清香味,还有一股甜甜的蜜枣汁,让我们的胃口又大增了不少。看着我们一副狂风扫落叶的模样,母亲总慈爱地站在我们的身后,不断提醒着我们吃慢点,怕一下子噎到了我们。
无疑,我是爱吃粽子的,所以每当母亲包粽子时我总爱蹲在一旁仔细观看。有次趁母亲有事走开时,我照着母亲的动作试着包了一只,没想到也同样玲珑可爱。当母亲看到我包的粽子时,她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从此每当端午节这天,村上议论最多的就是叶家的丫头好聪明,这么小就学会包粽子了。而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更是分外甜蜜。
后来,我们都工作了,成了家,过端午节时也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在商场里买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了。但母亲总是对此嗤之以鼻,她把商场里的那些粽子称做绣花枕头,中看不中吃,远不如她包的新鲜有韧劲。所以每当端午时,她依然孜孜不倦地去长江边上打粽叶,给我们包粽子,然后,煮好了从大老远地给我们捎来。
今年,还没到端午节,母亲就早早给我打来电话,说不要买粽子了,她已经买好了咸肉和蜜枣,准备给我们包咸肉粽和蜜枣粽,还说她腌渍了一些鸭蛋,以后会和粽子一起给我带来。
母亲的话似乎还在耳边缭绕,而此刻,一大包还带着余温的粽子却已经放到了我家的桌子上。呼吸着满屋子的粽香味,我仍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香香地嚼着。恍然间,我仿佛感觉到母亲此时正微笑地站在我的身后,慈爱地注视着我,我的心头不禁一热,有一种东西霎时涌上了眼眶。
(选自《江阴日报》)
赏读品析:母亲的慈祥、母亲的爱在文章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文章以不同时期作者所吃的粽子为明线,以生活水平的悄然变化为暗线,为我们展示了母亲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一枚小小的粽子,它是浓浓亲情的体现,更是母爱的见证!
思考训练:
1.文章第二段和第六段分别写了母亲天不亮就到长江边上去打粽叶,请你说说这两段打粽叶的原因是否一样?
2.“看着我们一副狂风扫落叶的模样,母亲总慈爱地站在我们的身后”,请你联系全文,发挥想象,说说母亲此时应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3.文章最后一段说“我的心头不禁一热,有一种东西霎时涌上了眼眶”,请你说说是一种什么东西涌上了眼眶?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参考答案:
1.不一样。第二段打粽叶是自己包粽子,这样可以省钱。第六段打粽叶包粽子是因为商场里的那些粽子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吃,远不如自己包的新鲜有韧劲。
2.示例:此时的母亲看到孩子们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后,内心有一种无比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3.热泪。作者被母亲的关爱深深地感动了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1
“我家曾经赤阑桥,邻里相逢路不透……”外婆的歌声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我本还想在含有余温的床褥里懒会儿床。那悠扬的歌声却已轻轻把我拉起。
今天是端午节,外婆起了个大早,来给我做粽子。
她先从橱柜中取出一盆泡着的棕叶。微微卷曲的叶尖,僵硬的身体已完全舒展开来。整个水都仿佛染上了一层翠绿。外婆换掉冷水,端起刚烧好的荣壶,一股涓流(一只)落在了掠叶上。手轻轻向上提,另一只手托住盖。氤氲的白气夹杂着一股清香,升腾,旋转。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原来,在外婆手里,香气可以生长。
接着,外婆又掀开锅盖,昨晚的糯米也泡好了!
原来的干硬早已不复存在。每一颗米都水灵灵地,晶美透亮。外婆取了根竹筷,往里面轻轻一戳。饱满的米粒瞬间溢出淡黄的汁水,仿佛刚睡醒的胖娃娃。浓睡不消残酒。
材料齐全,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外婆的粽子特别简单。馅只有红枣,但另有诀窍。别人是棕心放两个枣,那样开头没味。而外婆一颗放上面,一颗放中间,那样一样到底都有甜。
只见她一捏,一绕,一包,一个小小的圆锥在棕叶底形成。然后拇指与食指捏住一个小竹简,舀一匙米,轻轻倒入,放一颗枣。又倒一小半的,再放一颗枣。完了后拇指捏叶尖,食指扣叶中,环绕三圈,用细绳绑上。一个小小的四角棕就做好了。我也曾试着学过,但不是锥没做好,米漏了,就是包成了三角。外婆见后,也不骂。过来用她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说“俺孙子手小,以后不是干活的料。”并不经地抚摸。
我在煮粽子时的噜噜声和午后的暖阳中睡着。起来后,粽子早晾在盘里,不凉也不烫口。我一提红绳,粽子便如花朵般绽放开来。叶片上滚落下几颗水珠。我不爱吃红枣。外婆便拿竹筷轻轻一划,两颗红枣便乖乖地滚了出来。
我拿着一个小调羹,轻轻地挖,慢慢地品。先是一股粽叶的清香,然后是糯米中淀粉的微甜。最后红枣的味道也在舌尖绽放。吃完之后,依然回味无穷。
吃完后,外婆掀起我的衣服,把我抱在怀里。边说:“吃粽子会肚胀,”边用那硬硬地,有着粗糙纹路的大手揉着我那柔嫩的肚皮。常常逗得我“嘎吱”直笑。
我后来吃过道滘的咸肉棕,云南的五彩竹筒粽。好像都不及外婆做的红枣粽。那股味道我一生难忘。
外婆的粽子,把我与故乡紧紧连住,永不分离。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2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节,菜市场忽然冒出了许多卖粽子的摊点,商贩们都拉长了吆喝声音,“卖粽子”有于唱歌。
闻到粽子的清香,总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每次买菜我总要顺便买几个来吃,不知何故,几十年来,我总觉得这些粽子虽然形状各样,价格也不同,但都不如家乡粽子的味道好,尤其不如妈妈包的粽子好吃。
我生于五月,从小就爱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前后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正是家乡粽子飘香的时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就像过年一样。家乡的粽子以包纯糯米的诸多,也有包综合馅的,甜的、咸的,有的又尖又小,像个小老鼠一样,有的又短又粗像狗头一样……妈妈包粽子的粽叶,都是爸爸一大早从山上采来的,刚刚舒展开来,还带着露珠,这样清香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最香甜。
妈妈包的粽子在家乡远近闻名。她包的粽子棱角分明,个头匀称,并且添的米和馅恰到好处,蒸熟后也不变形,粽叶也不会稀软粘黏。家乡的风俗,每逢端午,女婿总要挑上几百个粽子孝敬岳父岳母。这样的粽子当然要体面大方,否则惹人笑话。于是那段时间就成为妈妈最忙的日子。她人缘好,手艺精,几乎每天都有人请她包粽子。
妈妈包粽子时,我最喜欢在一旁凑热闹,看他包粽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她随手抽出一片粽叶一叠一卷变成一个圆锥的筒,用勺子填点糯米和馅,用筷子捣实,再抽出一片粽叶三叠两折包好头,然后用细细的麻绳三缠两绕,一个有棱有角的三棱粽子就包好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绝无半点拖泥带水的'感觉。一个挨着一个的粽子,被那麻绳串成一串,煞是好看。
一晃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因为离家远,一直没能吃到妈妈包的粽子。在这粽子飘香的时节,我夜夜能梦见故乡,梦见妈妈,梦中的我正香甜地吃着妈妈包的家乡的粽子。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
又是一年端午节,各家各户都包起了粽子,闻着淡淡的粽子香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我又想起了姥姥的粽子,想起我那心爱的姥姥。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姥姥会把买来的糯米加上水浸泡,第二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捏起几个米粒,用拇指食指中指一捻,米粒就会成面,姥姥会自言自语道:“好嘞!”说着踮着轻快地小碎步,将山上采来晾干的桲椤叶,桑树皮绳,集上买来的红枣,都放在温水里泡上。将冰糖用蒜臼子捣成碎末。
一切都准备就绪,姥姥就坐着矮凳包起粽子来。在桌子上有泡好的糯米、红枣,被碾成粉末的冰糖,还有煮好的桲椤叶。先用勺子舀半勺米,再加上红枣,冰糖,再加点米,将桲椤叶左右向中间一折,再将两头朝中间一包,一只手拿着,另一只手用桑树皮绳缠起来系好后,一个小枕头状的粽子就包好了。
姥姥用她粗糙的手,把一个个粽子包好,个个都十分精美。我也曾试过,老觉得叶子太小,包不过来,老是露出了米,弄得满手都是米,姥姥总是笑眯眯的帮我缠绳,看着姥姥那满是皱纹的脸,感觉慈祥可亲。
不到半晌,半锅粽子就包好了。放上水,盖上锅盖,就这样,我焦急地等着,整个院子都弥漫着浓浓的粽子香味,肚子里的馋虫不禁作起怪来,我会跑到厨房里,一遍又一遍地催在烧火的姥姥。姥姥总是笑着对我说:“不急不急,这粽子越煮越香!”最后我直接蹲在了灶台边,监督姥姥让她多添柴,姥姥会拖着腔说:“你这小傻瓜,得慢火炖,香味才会散出来,米才会更粘,急不得,急不得,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姥姥讲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终于,一锅粽子煮好了,一掀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姥姥把它们放到水里泡着,不一会儿,姥姥捞出一个粽子,轻轻解开线,剥开桲椤叶,一颗颗米粒晶莹剔透,轻轻咬一口,里面含着枣香、米香还有淡淡的桲椤叶的香味,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把粽子递到她面前,我舔着嘴边的米粒,“好吃,姥姥你尝尝。”姥姥说:“乖,你吃吧,姥姥待会儿再吃。”我硬把粽子放到姥姥面前,她撮着嘴咬一小口,脸上漾起了笑容。同时,我看到她眼睛里闪着泪花,“我的东东长大了,知道疼人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淘气了。”听完,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种种:有一次,因我淘气,使姥姥手臂骨折,直到今天,手臂还会疼。我一直觉得非常愧疚,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她受到伤害,永远做姥姥的乖外甥。
我爱姥姥包的充满爱意的粽子,更爱我的姥姥。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4
这是又一年的端午节。每个家庭都包了粽子,闻着粽子的清香。往事一件接一件浮现在脑海。我想起了我祖母的粽子和我敬爱的祖母。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奶奶会把她买的糯米泡在水里。第二天她将早起。第一件事是捡起一些米粒,用她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扭转它们。米粒会变成面条。奶奶会对自己说,“好吧!”说着踮起脚尖轻轻小步,将采摘下来的桑叶、桑皮绳在山上晒干,摆好买红枣,泡在温水里。用蒜泥将冰糖打成粉末。
一切都准备好了,奶奶坐在矮凳上包粽子。桌上放着浸泡过的糯米和红枣、冰糖粉和桫椤的煮叶子。首先用勺子舀半勺米饭,加入红枣、冰糖,再加入一些米饭。将构树的叶子从左到右向中间折叠。然后用一只手在两端之间包一个袋子,另一只手用桑皮绳包起来。绑好后,会包一个枕头状的小粽子。
奶奶用她粗糙的手一个一个包粽子,每个粽子都很精致。我以前试过。我总觉得树叶太小,包不住。我总是把米饭露出来,用米饭盖住我的手。奶奶总是微笑着帮我包绳子。看着奶奶布满皱纹的脸,我感到亲切和亲切。
不到一会儿,半罐粽子就被包好了。加水,盖上锅盖。就这样,我焦急地等待着。整个院子充满了粽子的浓浓香味。肚子中贪婪的昆虫忍不住发出奇怪的声音。我会跑到厨房,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正在生火的奶奶。奶奶总是笑着对我说:“不要急,不要急,这个粽子煮得越多,越香!”最后,我蹲在炉边,监督我的祖母让她添更多的柴火。奶奶会拖着嗓子说:“你这个小傻瓜,你得慢慢炖,香味会散发出来,米饭会变得更粘、更急、更急。让我给你讲个故事。”所以奶奶讲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最后,一壶粽子煮好了,当锅盖揭开时,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奶奶把它们放入水中浸泡。不一会儿,奶奶拿出一个粽子,轻轻地解开线,剥掉叶子。米粒晶莹剔透,轻轻咬了一口。它含有枣香、米香和树叶的清香。这简直是人类的美味。
我把粽子递给她。我舔了舔嘴上的米饭,“好吃,奶奶,尝尝吧。”奶奶说,“好孩子,吃吧。奶奶过会儿会吃的。”我把粽子放在奶奶面前。她抿了抿嘴,咬了一小口,脸上露出了笑容。与此同时,我看到她眼里闪着泪花。“我的东西已经长大了,我知道它会伤害人。它没有我小时候那么淘气。”听了这话,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种种事情:有一次,我祖母的胳膊因为我的顽皮行为而断了。直到今天,我的胳膊仍然疼。我一直觉得很内疚,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会乖乖听话,不再让她受到伤害,永远做奶奶的好侄子。
我喜欢奶奶包的粽子,更喜欢奶奶。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5
粽子飘香的端午节到了,街市上又开始扎堆卖粽子了。有时拎几只粽子回家解解馋,可总觉得不如儿时吃到的粽子香。
小时候,记得只有端午节,才可以吃到糯糯的粽子。压根儿就不懂端午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反正那个粽子甜、糯、软、香。
母亲是包粽子的好手。端午还未到,家里就开始张罗着买粽叶、泡糯米、碾枣泥、洗粽叶。
母亲包粽子的手艺极好,不仅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包出许多花样来。五角形的、倒牵牛的、小宝塔样儿的,说不出多少种。最常见的是倒三角的,那青葱小粽看上去就是一件艺术品。母亲也会包各种味儿的:红豆、枣泥馅儿的,蛋黄、肉沫馅和水果馅儿的应有尽有。
在我眼里,包粽子是极其复杂的工序,可在母亲那里却有条不紊。母亲早早地把从早市上买来的新鲜的箬叶,用水洗净,放在一旁;再把浸泡过的洁白糯米盛在小钵里,各种馅儿都依次摆放好,就挽起袖子开包。看到我们姐妹在一旁观看,母亲说:“你们也学着包啊,将来嫁人总是要给孩子包的。”
我们姐妹几个就来了兴致,也想显显身手。可不是糯米放得太少,就是箬叶卷得太松,要不就是绳儿系得不紧,怎么都包不成形。母亲说:“女孩子家,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还要有细心劲,不要没学会走,就开跑。来,跟着我样儿,一步一步来。”就这样,我们姐妹几个在母亲的调教下,总算是学会包粽子了。
母亲把包好的粽子系成一串,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煮。我们几个就眼馋地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地冒泡,等到满屋丝丝飘香,母亲就掀开锅盖,用长筷夹出粽子,一粒粒放在清水里拔一拔,等热劲刚下去,母亲就拎出棕子来,往笸箩里一放道:“馋丫头,吃吧。”我们姐妹几个就你摘一个我揪一个,沾着细沙白糖开吃。那个香和鲜啊,至今想起来还是口舌生津呢!
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和母亲分开过活了,母亲也上了年纪,很少或几乎不包粽子了。每过端午节,我们都会去超市买各种口味的粽子,可总是找不到儿时的口感和味道。
想想,儿时盼过节吃粽子,那是怎样的一种快乐?最近几天,母亲的棕香总是飘在了我梦里。
那青青的箬叶、尖尖的粽儿、甜甜的味道和包粽子的场景是我儿时最珍贵的记忆!
一、又到端午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忘不了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
二、相思日久留片心,竹子折半必人为,白去一直心等勺,目中偷走心一片,生死为了等一下,直下二点忘情水,身上立下十条心,故约无边寻芳草。
三、端午到,挂香包,吃粽子,家家户户真热闹!艾蒿高高门前舞,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四、工作着是美丽的。当你以勤勉奉献社会时,社会反馈给你的不仅是财富,还有事业铸就的喜悦与快乐。犒劳一下自己吧,多多吃粽子。
五、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载满祝福的船,飘向幸福的你,轻轻地对你说: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端午节愉快!
六、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祝你节日快乐!
七、我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应该多吃几个粽子,虽说那些粽子是应该扔进江里的。
八、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祝你节日快乐!
九、老妈: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您,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十、今天是端午节,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五月五的情怀!
十一、手捧粽子,缅怀离骚,龙舟竟渡,勇往直前!祝端阳节快乐!
十二、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十三、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十四、嘿,朋友,端午节快到了,别忘了吃粽子啊!端午节祝福短信和
十五、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你老外、外送、外烩、外卖、外带,但是你吃肉粽了吗?在此,送你一颗里头包满我诚致祝的肉粽,敬祝你端午佳节愉快!
十六、心到,想到,看到,闻到,吃到,听到,人到,手到,脚到,说到,做到,得到,日子到了,送你的粽子没到,只有我的祝福提前传到,端午快乐!
十七、端午节到了,送你一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为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五月五的情怀!
十八、别光吃粽子,记得要给丈人、丈母娘送礼物哦!
十九、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二十、端午到了,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梦中有我,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二十一、我是真的好想你,就是不能见到你,幸好还有短信息,端阳时节问候你。
二十二、五月初五端午节;雄黄烧酒菖蒲剑;三角棕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挂胸前。端午节快乐!
二十三、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乐乐过端阳!
二十四、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悬起了钟馗像,挂上了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二十五、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二十六、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二十七、闻您重担在肩,夙夜匪懈,谨愿百忙之中,起居有节,身心长健,事事常顺…端午节快乐…
二十八、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分: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二十九、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