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
游山西作文1
前几天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西。我们从北京一路坐火车到达了拥有黄土高原之称的山西。
火车到站,是导游派车接的我们,我们上车就开始通过导游来了解山西的文化,导游说:“山西人都爱吃醋,他们几乎吃什么都要蘸着醋吃,不然味道不香。”导游的这句话让我进入了深思,心里想为什么呢?导游看穿了我的心思,说:“山西人爱吃醋是因为山西的水质含的碱特别的多,所以山西人爱吃醋。”
我们一车人聊得津津有味,直到汽车司机说到宾馆了,我们才停了下来。导游给我们安排了房间,导游说:“今天就先休息一下,也不早了,如果想再出去逛一逛的话可以去体育路玩一玩。”导游说完就回到她的房间准备明天的道具。而我们却不想这么早就回房间,所以我们决定出去逛一逛,正好我们也饿了,就顺便在那儿的山西会馆吃了顿饭。吃完饭我们才回的酒店休息。
第二天,我们七点钟吃完早餐就出发,向五台山“进军”。坐了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五台山,五台山就像另一座五指山,同样有五个最高的山峰:锦绣峰(2485米)是大拇指,法雷寺(2773米)是食指,翠岩峰(2893米)是中指,叶斗峰(3061米)是无名指,望海峰(2795米)是小指。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参观了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塔院寺,塔院寺因寺内有大白塔而得名。该塔建于元大德5年,状如藻瓶,通体洁白。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菩萨顶,菩萨顶有一百零八级台阶,必须要上去才能见到菩萨,而且上这一百零八级台阶就像甩掉一百零八个烦恼一样,要踏踏实实的把每一步踩稳,不能回头看,因为这样你就算爬了上去,一回头又把你刚甩掉的一百零八个烦恼,一一不落的又捡了回来。
我们还拜了拜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是掌管智慧的,所以我好好地拜了拜文殊菩萨。接下来的一天,我们参观了五爷庙就一路奔向大同。到了大同我们就第一时刻赶往了龙门石窟,我们刚进石窟的院子,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所以我们就很荣幸的和佛一起度过了这美好的大雨时光。
我们下了山还参观了醋厂,进入醋厂,我就闻到了一股醋酸味,导游说:“最好的醋是八年以上的醋,那就是保健醋了。”我们还走了一遍酿醋的房间,导游说:“这个房间希望你们能多忍耐一会儿,因为会很刺鼻的。”我一进去我的眼泪就立刻下来了,居然都不受控制,我的肺也开始有了剧烈的疼痛,这种浓浓的酸味让我不知所措,最后我还努力的把这一边房走完了。这次旅行让我领教了醋的另一面。
我们还参观了乔家大院,导游说:“乔家大院的楼房整体形似一个喜字,而且这个院子的祖先,居然是当年软弱无能的乔贵发,乔贵发从小就被人欺负,在被欺负的背景下,他决定离开自己的家庭,在离开家庭后,他拉了三十年的骆驼,后来就开始做豆腐行业,之后就生下了他的儿子乔致庸,乔致庸就用他的能力把这个院子办了下来。
大同玩儿完了,我们就去了平遥古城,进入平遥古城之后,我租了一辆自行车玩。听导游说:“这座古城的总体结构像一只乌龟,当时为了不让这只乌龟逃走,人们还特意在乌龟的心脏,也就是地下金库里插了一根龙柱。”听到地下金库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的兴致立刻来了,我说:“地下金库在哪儿?”导游说:“就在明天我们要参观的博物馆里。”说完我们就兴致勃勃的期待明天的旅行。
这天,我们先参观了古代状元的卷子,我发现当状元真是难,那可是当场被皇上批改的,稍微有一点差错都会离状元无缘的,但如果全对的话,皇上就会在他的卷子上写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那是多么的自豪啊!这又提醒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还参观了那时的监狱,如果有死罪的人,就要关押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我想那一定会有非常恐怖的感觉。我还看了好多刑具,看上去都非常的血腥,我发誓我再也不要看了!
我们还参观了那时的银行,银行表面看上去一点金子都没有,可是进到地下室之后就如同爬上了一座座的金山,让人有一种发财的感觉,我真想再走一遍。
转完金山我们的山西游就转完了,我越来越喜欢山西了。
游山西作文2
人们传说:网岙的石门山上奇峰罗列,怪石嶙峋,飞瀑碧潭,风景如画。还说网岙老龙在那儿筑起过富丽堂皇的龙宫。说得我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长上两只翅膀,飞到那里去看个痛快。
9月8日,我们五年级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兴冲冲地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石门山进发。一路上山青水秀,景色迷人。
上石门山,先得过石门。所谓石门,真有点名不虚传。两块大石,分立在要道两旁。左边一块,巍然矗立,如守门卫士;右边一块,像只巨大的青蛙,威武地迎面而蹲,半张着大嘴,如在盘问进入龙宫的人们,形态逼真。
通过石门,来到了一个山坑。坑边有个悬崖,悬岩遮天,宛如凉棚,崖顶的那块巨石,像顷刻要倒下来似的,真险啊!我们争先恐后地走进那个天然的“凉棚”,一股凉爽的山风迎面吹来,这时比吃冷饮还要舒服。我一头躺在一块光滑的像床一样的大石上,抬眼仰望,啊!不知是哪个手艺高超的石匠,把“凉棚”顶凿得那样平整,简直跟水泥房的房顶一样。我们在“凉棚”里歇干了汗水,又兴致十足地前进。
越过山坑,绕过一块如巨人之拳的大石,我们又曲折盘旋而上。
“飞来峰!飞来峰!”前边有人大声欢叫。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飞来峰。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像巨人,有的说像直立的黑熊,有的说像大蘑菇……其实都是各人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飞来峰的不同形态。这时,我顺着身边的一位同学所指的方向望去,发现飞来峰是一块耸立在山腰的巨大岩石,靠近顶部像个老翁,他背着一块沉重的条石,被压得驼着背,弯着腰,正艰难地往上一步步地攀登。
我们继续登山,来到高处,再回头看看飞来峰,啊!变了,“老翁”变成大乌龟了。“看!那上面翘着的石头,多像乌龟伸出的头和颈;看!它背上还驮着个大水泥包呢!”我大声地说。老师接过话题说:“当年网岙老龙王大兴土木建造龙宫,征集了全村的壮丁还不够,连它的虾兵蟹将,甚至乌龟丞相也被拉来背石头了。因为他平时不爱劳动,背着石头慢腾腾地爬行,龙王见他偷懒,就罚他站在这里……”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经过了拔地而起的“一线天”,绕过了龙王歇脚的下龙潭,穿过箭竹丛,山路更加狭窄,路旁的荆棘野草长得没过了头顶。我们“披荆斩棘”地穿行其间,一会儿走在山坑左边,一会儿走在山坑右边,心眼里盼着早点看到上龙潭。
突然,哗哗的流水声,像万面金锣齐鸣,从前面传来,上龙潭到了!大家抬头望去,龙潭左右山壁陡峭,上方,一道银瀑从峭壁悬崖上飞流直下,中途分成了几绺,约有二三十米高,像银河从九天落了下来,又像透明的水晶柱支撑着即将倾倒的危岩。
走近龙潭,只见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水珠,大的如珍珠般晶莹透亮,欢蹦跳跃;小的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魉?恚??浇Я帜九?狭艘徊惚”〉那嵘础R徽笳笸感牡牧蛊??嫫死矗??吡巳嗣巧砩系娜群购推@停?焕戳艘簧砹顾?
上龙潭三面环山,像一块碧玉镶嵌在众山之间。它直径六七米,潭深二三米,一潭碧水,着实喜人。龙潭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清潭底的沙石和水草;龙潭的水真静啊!跟奔流的小溪恰好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纷纷捧潭水解渴,潭水清凉,饮后大家都说家乡的水真甜!
看罢潭水,我们就地休息,指点远近山景,说说笑笑,津津有味。我想,人们把上龙潭叫龙宫,大概是对这里的青山绿水、奇石怪峰、茂林飞瀑的赞誉吧!
【简评】
过石门,进“凉棚”,看飞来峰,观上龙潭——我们同样随着小作者领略了这里奇石怪峰、茂林飞瀑的风光。文章的游踪是清晰的,景观是具体的,而除此之外,小作者还特别描写了游览者的“游兴”,这更增添了自然景观的生动和趣味。
游山西作文3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xx间,面积8万平方米。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
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台山归来不看庙”、“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且流传甚广,近乎约定俗成,可见王家大院的地位之重。王家大院还是倍受关注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先后有《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熬年》和《吕梁英雄传》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了王家大院。
崇宁堡建筑群的总体建筑与红门堡相似,建筑意象为“虎卧西岗”的院落布局,整体建筑斜倚高坡,负阴抱阳,堡墙高耸,院落参差,古朴粗犷,近于明代风格。设立于崇宁堡内的“力群美术馆”,陈列着灵石籍当代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的全部作品,是力群总体艺术形象的结晶,它将历史地传之后世,并在文艺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
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各院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砖、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风格;大多数同高家崖一样,皆清代“纤细繁密”之典范。设立于红门堡东三甲的中华王氏博物馆,是目前海内外惟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馆,开馆后,几乎天天都有来自国内外的王姓族人到此旅游观光、寻根谒祖或信函、电话咨询。
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开放几年来,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 “山西的紫禁城”。首都一家报纸曾以“王家归来不看院”的醒目标题发表长篇报道,在北京及周边省市引起了广泛关注。朱镕基、尉健行等当时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知名学者郑孝燮、罗哲文、余秋雨、王鲁湘等视察王家大院后,亦都欣然题词赋诗,给予很高的评价。
篇一:初中暑假周记
前几天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西。我们从北京一路坐火车到达了拥有黄土高原之称的山西。
火车到站,是导游派车接的我们,我们上车就开始通过导游来了解山西的文化,导游说:“山西人都爱吃醋,他们几乎吃什么都要蘸着醋吃,不然味道不香。”导游的这句话让我进入了深思,心里想为什么呢?导游看穿了我的心思,说:“山西人爱吃醋是因为山西的水质含的碱特别的多,所以山西人爱吃醋。”
我们一车人聊得津津有味,直到汽车司机说到宾馆了,我们才停了下来。导游给我们安排了房间,导游说:“今天就先休息一下,也不早了,如果想再出去逛一逛的话可以去体育路玩一玩。”导游说完就回到她的房间准备明天的道具。而我们却不想这么早就回房间,所以我们决定出去逛一逛,正好我们也饿了,就顺便在那儿的山西会馆吃了顿饭。吃完饭我们才回的酒店休息。
第二天,我们七点钟吃完早餐就出发,向五台山“进军”。坐了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五台山,五台山就像另一座五指山,同样有五个最高的山峰:锦绣峰(2485米)是大拇指,法雷寺(2773米)是食指,翠岩峰(2893米)是中指,叶斗峰(3061米)是无名指,望海峰(2795米)是小指。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参观了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塔院寺,塔院寺因寺内有大白塔而得名。该塔建于元大德5年,状如藻瓶,通体洁白。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菩萨顶,菩萨顶有一百零八级台阶,必须要上去才能见到菩萨,而且上这一百零八级台阶就像甩掉一百零八个烦恼一样,要踏踏实实的把每一步踩稳,不能回头看,因为这样你就算爬了上去,一回头又把你刚甩掉的一百零八个烦恼,一一不落的又捡了回来。
我们还拜了拜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是掌管智慧的,所以我好好地拜了拜文殊菩萨。接下来的一天,我们参观了五爷庙就一路奔向大同。到了大同我们就第一时刻赶往了龙门石窟,我们刚进石窟的院子,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所以我们就很荣幸的和佛一起度过了这美好的大雨时光。
我们下了山还参观了醋厂,进入醋厂,我就闻到了一股醋酸味,导游说:“最好的醋是八年以上的醋,那就是保健醋了。”我们还走了一遍酿醋的房间,导游说:“这个房间希望你们能多忍耐一会儿,因为会很刺鼻的。”我一进去我的眼泪就立刻下来了,居然都不受控制,我的肺也开始有了剧烈的疼痛,这种浓浓的酸味让我不知所措,最后我还是努力的把这一边房走完了。这次旅行让我领教了醋的另一面。
我们还参观了乔家大院,导游说:“乔家大院的楼房整体形似一个喜字,而且这个院子的祖先,居然是当年软弱无能的乔贵发,乔贵发从小就被人欺负,在被欺负的背景下,他决定离开自己的家庭,在离开家庭后,他拉了三十年的骆驼,后来就开始做豆腐行业,之后就生下了他的儿子乔致庸,乔致庸就用他的能力把这个院子办了下来。
大同玩儿完了,我们就去了平遥古城,进入平遥古城之后,我租了一辆自行车玩。听导游说:“这座古城的总体结构像一只乌龟,当时为了不让这只乌龟逃走,人们还特意在乌龟的心脏,也就是地下金库里插了一根龙柱。”听到地下金库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的兴致立刻来了,我说:“地下金库在哪儿?”导游说:“就在明天我们要参观的博物馆里。”说完我们就兴致勃勃的期待明天的旅行。
这天,我们先参观了古代状元的卷子,我发现当状元真是难,那可是当场被皇上批改的,稍微有一点差错都会离状元无缘的,但如果全对的话,皇上就会在他的卷子上写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那是多么的自豪啊!这又提醒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还参观了那时的监狱,如果有死罪的人,就要关押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我想那一定会有非常恐怖的感觉。我还看了好多刑具,看上去都非常的血腥,我发誓我再也不要看了!
我们还参观了那时的银行,银行表面看上去一点金子都没有,可是进到地下室之后就如同爬上了一座座的金山,让人有一种发财的感觉,我真想再走一遍。
转完金山我们的山西游就转完了,我越来越喜欢山西了。
篇二:初中暑假周记
第八周 8月25日 星期四 阴
暑假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开学。仔细回想暑假期间的一件件往事,还是非常开心的。
这个暑假虽然忙忙碌碌,那里也没有去,但我觉得过得非常充实。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好多道理,也玩了许多游戏。过生日的时候也很开心。去朋友家玩得也很高兴。总之,在这个暑假,我不仅学习了,而且娱乐了。接下来的就是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同时将面临着升学
下面谈谈周记:
周记当然是用来记录每周发生事情了 一周一次
可以写身边的人或事,也可以写环境......
周记的意思和日记差不多,日记就是按天写.周记就是一周的总结和记录.是锻炼写作的一种手法.同时也锻炼观察力.
最好是选择一周当中最有意思的一天,或是选择一天当中的某一时段.
现在我们大家的功课都很忙,本该休息的时间全被占去学习,一堆堆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若你真的问我们:“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坦白地告诉你——表扬,而并非自由。
是的,我们学习是为什么?不过是为了老师、长辈、同学的表扬。认真地写作业,考第一,上好学校,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表扬……
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赞扬和鼓励,是一种心灵的必须品,有了表扬,才有我们不断的努力,才有我们光辉的成绩。
然而,老师与长辈们是多么苛刻他们的表扬!当儿女、学生们做了好事来报喜时,虽然说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可脸上却依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嘴里用几句简单的话打发我们,给我们泼上一盆冷水。霎时,喜悦之情如灰被风一般地吹走了,剩下的是什么?只有无助的叹息。于是不再发愤,不再努力;于是失去了上进心;于是有了喜讯不愿告诉别人,让美好的东西,湮没在心底,成为永久的记忆……
我们一次次盼望家长与老师们能给我们表扬,哪怕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他们却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一次次吹走我们的喜悦,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少了一份温馨。
可是,又有谁,会真正去倾听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又有谁,会真正懂得我们的想法;又有谁,会真正给我们最需要的表扬,来填补我们心灵的伤口呢?
哈哈,这是我自己原来写的周记,你看行不行
小时侯,真是有意思....
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感觉血一下子涌到脑子里,把脑子一下子冲大了。
小的时候,胆子很大。那时的我敢站在桥的护拦上,向下望飞驰而过的汽车。现在是不行了。
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敢吃。
那时老爷曾经告诉我:“中医说,蚂蚁是补药。”于是,有一次在院里玩时,天真的我从地上抓起一只蚂蚁,“嘎吱嘎吱”地嚼着吃了下去。现在想起来都后怕,万一它没死,我的五脏六腑肯定倒霉了。
还有就是“烤蜻蜓”,现在想起来味道算还不错。找一个下午,多抓点“大脑壳”,然后把它们的头和腹都拔下去,把胸用小棍穿起来用捡来的打火机烤。吃之前撒上“小浣熊干脆面BBQ烤肉”的调料。
唉,现在是不敢吃了。
小的时候身手特别敏捷,整天“飞檐走壁”,从各个人家的仓房顶上飞跑而过。现在是不行了。
小的时候,感觉世界是一幅画。湛蓝色的天,象撕碎的棉花一样的白云,赭石画成的砖墙,雪青色的丁香花.......真是太美好了。
一想到这儿,我就觉得脑子涨的发痛,好象要死去了.....
今天是星期六,我的那位既可爱又淘气的小堂弟—刘翔来了。当时,我正在专心致志地画着我的电脑画,一看见他来了,专心劲儿就减了一多半儿,心想:“淘气包又来了,我这个做姐姐的可要倒霉了。”可在表面上还要装着非常欢迎他的样子。唉!真没办法,谁让咱是姐姐呢!
我做出了“表示欢迎”的举动,顺手抓了一把糖放在他的手里,然后又开始专心地练起电脑画。可是翔翔就没有“老实”的时候,一会儿要我和他玩儿过家家,一会儿又让我和他玩儿捉迷藏。我心想:我都这么大了,还陪你玩儿这些小孩子的把戏,真没劲。但不管怎样想,我还得陪他玩儿呀!
玩儿着,玩儿着,刘翔趁我没留神,突然用他那胖胖的小手像打鼓一样地敲着我的那台“宝贝”电脑。我回头一看,赶紧喊了一声:“不好!”可是已经晚了,电脑还是死机了。当时,气得我是哭笑不得,不知说他什么好,既不能骂他,也不能打他,毕竟他今年才三岁呀。 就这样,我一直哄着翔翔玩儿了大半天。等他走后,我回到房间,摸着我的电脑唉声叹气地说:“电脑呀,我又得给你做手术啦!”
唉,你们说说看,做个合格的姐姐真的很难吗?
近来,苏州一直天气晴好,初冬时节,气温不算太低,便想在这个周末独自自由行,在苏州的周边古镇走走瞧瞧,寻一份与水、与园、与乡有密切关系的优雅恬静。当然首选是同里了,打算在同里住一宿,第二天再去西塘。
网上查询,去同里的交通,还有景点与住宿。心里有谱了,决定一人行。
周六上午,起早床,用过早餐。学生华兵执意要送我去苏州汽车南站,我真不忍心他花宝贵时间送我,我坚持说自己能行。可他还是坚执意送我到车站,直到8点15分,苏州开往同里的班车发动了,他才离开。
网上查询说苏州到同里仅20多公里路程,坐班车只需三十多分钟。没料到,这班车在路上一直慢慢腾腾地开,简直像老牛拉破车似的,车上乘客这么形容的。有乘客不满意了,直接对司机说,为何把车开这么慢?司机说,车子是坏的,不好开快的,好像很有道理。另一乘客不满地说:车坏了为何还开出来?司机不理睬了,照样慢慢开。结果,短短的路程花了乘客的一个多小时才到终点。
一下车,转乘五元的电瓶车去同里景区。购一张50元的老年优待门票。在景区外,等待“泰来宾馆”服务员接我。
接我的服务员接过我的背包,放在她的电动车上,让我跟她走。我下意思地有些不放心,于是说背包我自己背好了,她明白我的意思,便告诉我说:我是老板的妹妹,请放心,我是专门来接你的。我仍不放心,就让她慢慢骑,我好跟上。过了一座石桥,左拐也不过一两百米的距离,就到了泰来宾馆。宾馆就在景区内,离大门不远处的商业街上,整条街都是青石板铺就的,一看那些不规整被岁月的脚步磨得油光光的青石板,就知道自己到了古镇。
初冬时节,已经不是旅游旺季,入住的宾馆几乎不见一个住宿的客人,没有一点人气,显得格外冷清。由于事先定好的大床房,没辙,人再少也只能硬着头皮住下了。120元一间,条件极其一般,24小时供热水,有空调,对此我也知足了。
此前,没来过同里,一放下行李,就背着相机包,汇入了游同里的如织的人群。虽然不是旅游旺季,可是来同里的游客仍然很多,大多是一日游。
周末,天气又好,街上的游客很多,都操着不同的口音,还有黄头发蓝眼睛的游客与我擦肩而过。无论男女老少,有的脖子上挂着尼康的相机,有的挂着佳能的相机,有的手里拿着卡片机,还有的是手机,每到一地,必然要拍照留影。这与我在其他景点看到的情景没什么区别。
曾到过江南有着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浙江的乌镇,也到过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在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于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疆域的“五溪苗蛮之地”的凤凰边城,也留下过脚印;还梦回云南的丽江古城,与这个被誉为茶马古道的香格里拉的南大门,也是玉龙雪山脚下的曼妙水城有过亲密的接触;都是慕名而去的。
总想穿越时空去感受古镇、古城那古朴的风韵,看看时光是否还带着久远的淡淡的金黄色浸染着那些白墙黛瓦的古宅与厚重的城墙。
每当身临其境,不禁感慨,感慨先人们的智慧与闲淡的生活境界。更加感慨,沧桑岁月镌刻在旧房屋上的老时光正慢慢消失。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原滋原味的古朴风韵,斑驳的老墙、风雨侵蚀的朽木……已渐渐逝去,只因开发AAAAA景区,免不了过度的`现代修饰,早已将悠久历史沉积下来的瑰宝粉饰的面目全非,这些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当然,同里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令人感到欣慰的,同里古镇内还有不少原住民。商业街有很多的小店,几乎都是前店后坊,而且是上了年纪的老同里人在经营手工制作的糕点店,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承袭的是一种传统。尤其是见到满头白发满脸邹纹背也有些佝偻的老者,一人打理着“林家铺子”,倍觉亲切,我便忍不住要品尝他的传统食品芡实糕。这点让我觉得同里人是认真的,可亲的,他们把自己的传统真实地展示给了八方游客。挺叫人怀旧的。这与乌镇的西栅没有原住民是大不相同的。
这里很多店铺还保留着传统的店铺门板,没有了棱角,没有了油漆的光泽,那一片片窄而长的叠靠在墙柱边的门板,它留住了旧日的时光,给人很多回望历史的怀旧遐想。在人群中,我会多看它几眼,有如传奇的歌词唱的那样,“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而那种现代的冰凉的金属卷帘门,我早已熟视无睹了。
再来说说同里的桥。同里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水网纵横,有风格迥异的桥梁四十余座,而且多为自宋代到清代所建的古桥。
其中桥龄最古老的为思本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历尽沧桑的古桥仍坚固地跨越于川清水秀的河巷之上。
古镇第一高大的桥为泰来桥,同里人习惯称之为好运桥。其桥面由三块长长的石板铺就,桥有多长石板就有多长,此为泰来桥的一大特点。站在桥上,视野开阔,望尽桥下长长河道,悠悠绿水。我入住的宾馆与桥同名,也许泰来宾馆老板是想讨个好彩头,期盼生意好运来。
古镇尤为著名的有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成品字形架设于河道上。这三桥在同里百姓心中是太平、美满、吉利的象征,同里人家添丁,婚嫁,做寿都有“过三桥”的习俗。因此,许许多多的游客也入乡随俗,成群结队地过三桥,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此。这倒成了风景区的一景。
这次来同里,我不会错过退思园。是因读过中国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的《园林清议》,其中一文便是《同里退思园》。说到这本书,还得感谢女儿,是她送给我的礼物。
我来苏州后,前前后后游了苏州不少园林。女儿见我对园林感兴趣,便在网上为我掏了两本很有价值的书:《园林清议》、《梓翁说园》均为陈从周着。初知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退思园也是今年的事了。从文章里还了解到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同里出生了一位名为计成的人,他在中国造园史上享有不朽的盛名。其着作有《园冶》一书,是造园学的经典着作。不难想象,为何江南园林盛名扬天下,原来造园学说的祖师爷就在同里。
同里的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的亭台楼阁及山石都紧贴水面,故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称退思园为“贴水园”。我选了后花园内一幽静处小歇,虽有游客往来不息,但我却能静享这江南精致园林里的优雅与恬静,心无杂念,目无他景,静静的我仿佛入了画。
同里与水有不解之缘。正如陈从周先生高度评价同里的水:“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在地图上看同里,可以把它想像成犹如一朵睡莲浮躺在水乡泽国,更像是镶嵌在湖泊环保中的绿宝石。若有机会在飞机上俯视这块绿宝石,也算又添一美梦成真。
这次来同里,可舍得花银子了。闲逛到中国苏州同里王绍鏊纪念馆,见有一人在经营名为茂竹园的金石微刻,便驻足观赏他的金石微雕作品。石头种类很多,有青田石、巴林石、寿山石。小小石头形状各异,色泽花纹种类繁多。
摆放在精致的小长方盒里多数是刻好的名人诗词,透过放大镜能清晰看到那娴熟的行书跃然在小小手指大的石头上,甚是喜欢,动了买的念头。选了四款不同的诗词,再续雕上姓名,打算送给自己,还有喜欢的人。一结算,哇,“五百大洋”就从腰包里花出去了。
同里初冬的夜晚,多数店铺早早打烊,安静,一点也不张扬。游客不多,你可以找一小店,买点吃的,便能与店老板随意地聊聊,听听他们说同里的故事。总能感觉他们生为同里人的自豪。
同里的街巷、同里的名人、同里……本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无法掩卷,就揣在怀里继续重温吧。
夜归宾馆,枕河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