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纪念512汶川地震的说说 正文

纪念512汶川地震的说说

时间:2025-05-16 14:59:17

【篇一】

我们时刻不在怀念那些逝去的人们,如今七年了,汶川走过了“悲壮、艰辛、创新、奇迹”的每一个脚印。我们将永远记住“5·12”,以此缅怀遇难同胞、激励生者奋进。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相信,四川,一定能够开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未来。

为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电影《大太阳》于4月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展开宣传攻势。

《大太阳》讲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夫妇为孕育新生命,历尽艰难曲折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体现了灾区人民坚强、乐观、积极的人性光辉和精神世界。

主演倪萍:“拍摄这个电影让我感受颇深,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看到他们(灾区人民)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你觉得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想想自己拍个电影又算什么呢。所以你不敢慢待这个角色,不敢说仅仅靠演技(去演绎这个角色)。那两个月挺折磨人的,而那种折磨是无法逃避的。”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我们在拍戏的时候,被四川人民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这种乐观你是心疼的,人总要活着,20块钱吃个火锅,这种感觉,这种坚强、不放弃,主创人员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他们拍得非常好,我演得也非常好。每演一场戏,真的有死亡一次再站起来的感受,不是说我有多高尚,而是被人性所感动了。”

刘佩琦则表示,拍这部电影有回到战区的感觉。影片的场景很真实,并且加入了很多群众演员,确实是地震后真实的生活再现,反映了灾区人民的心灵重建过程。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剧组每个人对已经过去很久的汶川地震理解各异。拍完后则认为,“我们不仅是拍一部电影,而是用诚意为汶川这片土地上活着或死去的人做一点点事。”杨亚洲则称,“这部影片是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人性传奇。楼塌了可以再建,桥垮了可以再修,但是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对于那些破碎的家庭和受伤的心灵,却需要更大的修缮和回归。希望我们自身也能在这场拍摄中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篇二】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悲伤,常使我们泪满襟,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常使我们热泪流。

悲伤让我们更坚强,感动让我们更有力量。

地震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了,多如繁星数不清。最让人感动的是灾区干部群众面对生死考验时做出的感天动地的壮举。德阳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张开双臂护住四名学生,这四个学生幸免于难,可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他的学生。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在地震中先后救出了十位群众,却没有时间去救自己唯一的儿子及亲属,结果他失去了儿子、二姐、侄儿等15位亲人。记者问他伤心吗?他回答:“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在这次地震中象谭千秋、王洪发这样的感人事迹有很多,谭千秋是舍己救人,王洪发是舍亲救人,他们在生与死的选择上,毫不犹豫地把生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或自己的亲人,这些普通人在关键时刻能豁得出来,事迹可歌可泣,令天地动容。

大灾有大爱,大爱最无私。谭千秋、王洪发等人的壮举就是大爱,他们爱亲人,更爱他人,为了爱他人,可以割舍对亲人的爱,他们宁可自己身碎或心碎,也不让他人心痛。这种大爱是地震众多感动中最精彩的篇章,最动人的颂歌,足以净化我们的.灵魂,纯洁我们的心灵。

我们虽然不在灾区,但需要学习、“复制”这种大爱。我们没有遇到生与死的考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却有公与私、义与利等各种考验,同样需要这种大爱做出正确的选择。

各级领导干部应率先“复制”、发扬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多想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少想自己的位子、票子、孩子等,把更多的爱献给群众,多为群众办好事、送温暖,使干群关系更融洽,使我党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通百姓也要“复制”、发扬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些爱心,少些冷漠;多吃亏,别占便宜;多助人为乐,别损人利己;多大公无私,别自私自利。这样人与人之间更和睦,社会更和谐。

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复制”、发扬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既不需要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不需要献出自己的亲人,只是献出一点个人利益,应该不难做到。大家都做到了,我们的社会就更美好,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人。

“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不管你们怎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

“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

“你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

“一个县,就这么没有了。”

——北川县副县长眼看满地瓦砾流泪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落泪

“不管将军还是士兵,告诉大家,谁先到就给谁立功!”

——司令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进军汶川

“只要妈妈能生还,我愿以命去交换。”

——广东学子星夜兼程千里寻母

“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女孩在废墟下打手电筒读书

“今天是我20岁生日,我在废墟里过了生日。”

——被埋女子在废墟中度过20岁生日

“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

——地震瞬间教师死死护住四个学生,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1、但是今天,我再一次泪雨滂沱!那是一篇博客,作者“痕羽扬菲”在其6岁的妇女龚天秀和丈夫一同被压,丈夫叮嘱她。丈夫半小时后死去,龚天秀三天后自己锯断小腿后获救。

2、我想说:“坚强点!”你用尽最后的坚强鼓励亲人。最后的话语或许并不新鲜,此生已重复千万遍,“把娃看严”。这是亿万中国爹娘的共同心愿啊,这是守法百姓的默认“圣经”啊。一个本分父亲的最后念想,不是其他任何什么,而是叮嘱妻子继续教育好娃。“要娃走上道”,走上什么道,正道,大道,光明大道,平安大道。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啊,你就是这片土地的良心,就是中国的'良心。

3、“苟科,你活着出去以后,转告我的爸妈,我这辈子做不成他们的儿子了,只好下辈子再做。”

绵竹市汉旺镇一所中学高二学生张明建,在地震废墟下向最要好的同班同学苟科说。

我想说:孩子,你这辈子做了父母的儿子,做得很好,很好。你长大了,能够感受人生之艰,体谅父母之难,能够担当一个儿子的责任。这样懂事的孩子,和父母相守一天,都充实而圆满。“下辈子再做”,啊可爱的孩子,多少辈子父母都会疼爱你、珍惜你、器重你,多少辈子你都是父母的欣慰、骄傲和希望!

4、“我这把老骨头都还行,你要挺住。”

5月12日,什邡红白镇,废墟中与儿子汤明一墙之隔的老父不停地鼓励儿子,40小时后汤明获救,父亲去世。

我想说:父母给予孩子,物质是重要的,而最珍贵的乃是无穷的力量和明亮的希望。生命的最后时段,鼓励孩子“挺住”,成了父亲最大的议程。一墙之隔,生死两路,父亲把生的希望毫无保留地传递给隔壁的儿子,自己放心走开。放心吧,伟大的父亲,你的儿子此时挺住了,今后,他也会挺住,因为他继承了你的力量!

5、“爸,我先走一步,我不行了。”

5月12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简志勤被废墟埋住,当时已经快不行了,说了最后一句话。55岁的父亲简国云一直给他打气,但是砖块太重,搬不动。下午3点半左右,简志勤没了反应。

我想说:“先走一步”,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最为遗憾的交待吧!他的心中一定非常矛盾,非常痛苦,因为儿子的天职要为父母养老送终,结果,自己却没有完成这一人生任务。那是多么无奈的事情啊!说出这一句话,因为“我不行了”,不能服侍您,不能赡养您了,原谅儿子吧,这不是我愿意的。

6、“我饿得想吃泥土。”

5月12日下午,北川县曲山小学四(3)班10岁女生范泉滟在废墟中坚持了近60个小时,但救援人员把她从废墟中救出来仅仅10分钟后,她的生命之火却骤然熄灭,留下最后一句话。

我想说:孩子,你那么顽强,都坚持了60个小时!“饿”,这样的感觉比死神还要可怕,在死神还没有到来之前,它一直在折磨着可怜的小姑娘。一顿不吃都饿得慌,10岁的孩子却是饿了八九顿饭。我们没有保护好你,让你挨饿了,你得不到哪怕是一点点最最普通的食物。你最后的想像力,竟然越过食物、越过粮食,到达了泥土。泥土,它生出了庄稼,产出了粮食,也养活了我们,却不能抛开中间若干环节,直接驱逐你的饥饿!孩子啊,你魂归泥土前释放的幽默感,让我柔肠寸断!

7、“大家不要慌,保持秩序到门口去!”

5月12日,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二老师方杰组织学生撤离,被埋在塌陷的教学楼深处,当晚去世。

我想说:尊敬的老师,你和从前任何时候一样,灾难来临仍传授给学生方法和原则:“不要慌”,“保持秩序”。“到门口去!”门口是逃生的出口,是生命的活口,你把门口留给同学们,而把自己留在了瓦砾的深处,留在了灾难的深处。老师啊,那也是同学们的内心深处,是国家记忆的深处。你用生命换来百花烂漫,换来生还孩子及其全家的幸福,那便是百花深处,那便是幸福深处。

8、“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

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一学生小亚对同学小雪说。小雪和小亚被从废墟中刨出时,小亚已经去世多时。

我想说:“我坚持不住了”,可是孩子你已经坚持了很久。这样的磨难加于这样幼小的身躯之上,坚持一分一秒,都是不敢想像的奇迹。我理解你,孩子,那种放弃迫不得已。此刻,你却瞬间抛下遗憾和绝望,把全部的信念和力量递送给伙伴,“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孩子啊,你生命里从来充满阳光,最后时刻也不愿让忧伤和恐惧侵袭同伴,把自己的最后坚强点燃,照亮伙伴的生路!

9、“爸爸,我在这儿,快来救我!”

——北川中学学生李王自国在水泥预制板缝隙处对爸爸说。救援人员救出了30多个鲜活的生命后,李王自国已停止呼吸。

我想说:我已经欲说无语。

10、“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

——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一学生小亚对同学小雪说。小雪和小亚被从废墟中刨出时,小亚已经去世多时。

我想说:我已经哭无泪。

读同胞遗言,感生命之坚。念逝者之好,思生者之过。倾儿女之情,尽匹夫之责。不时流泪,是为了自我激励,偶尔脆弱,是为了更加坚强,回味嘱托,是为了高举承诺。当重建家园正在进行时,我们多一分感念、多一分理性、多一分责任,把防疫做好,把心理修复好,把新家园建设好,把逝者的心愿完成好。待到来年清明日,待到此灾周年时,待到此山又青、此水又秀时,我们要告慰逝者和他们植入大地深处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