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自己教学反思1
一、整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笑声不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课始游戏《猜猜我是谁》的巧妙安排。
我以游戏《猜猜我是谁》展开教学。游戏的规则是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在纸上写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唯独不能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停笔后,由老师读出,被猜出写者的同学获胜。老师把被猜出的和没被猜出的分两行贴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总结为什么你能猜出上面一行同学的名字?这个安排巧妙在:
1、抓住了孩子的好胜心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由于时间所限,学生没有过多的考虑时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出,消除了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
3、从游戏结果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取胜的妙招。巧妙的突破了介绍自己要抓特点,写个性的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环节环环紧扣,直奔主题。
游戏过后,在学生明白写个人介绍时,要写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观察班内长得极象的一对孪生姐妹进行“实战演习”。老师介绍自己,(说相反的自己)在让学生评说老师的自我介绍好与坏时,使他们明白介绍自己时要写真话。接着,总结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自我介绍。通过课件展示范文,(老师针对班内一个最有特性的孩子以第一人称写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欣赏后,自由说说自己的个性特点,最后试写、展示。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让活跃的课堂变成了幽默的聊天场所。
1、师生对话,在笑声中引导了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敢于介绍自己。
当让学生说自己外貌特征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变得羞涩起来。活跃的课堂变得略有些沉闷,谁也不肯先说。我让他们先说我的外貌特征,我们开始了聊天式的对话。
生:“老师很胖!”
听到此话,他身边的小胖子,骄傲地说:“我也很胖!”同桌的小女孩就嘟囔地说:“唉,我很瘦!”
师:“胖得可爱!瘦得清秀!无论胖瘦,健康就好。要想更健康。就得增加体育锻炼。”
生:“老师你可比我胖多了。”
师:“我们一起去锻炼。”
生:“老师很矮!”
师:“浓缩就是精华”
师:“那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呀?漂不漂亮?”
生:“老师长得……,不漂亮?”
师:“真话!但我觉得很骄傲!因为我的长相可是父母赐予我的,世上独一无二。我也很自豪,因为我的真诚、善良、勤劳……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是内在美更重要。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师:“现在大家愿意说说同学,说说你自己了吗?”
此时学生争相发言。就连有面部缺陷的女同学,也坦然的说着自己的外貌特征。
二、从本堂课的教学中发现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忘了让学生带小镜。在说自己的五官特点时,都是他说。
2、学生日常积累不到位。
学生在试写时,语言匮乏。
3、备课时备学生不到位。
如:学生羞于说自己的.弱点。在备课时就没有考虑到。
4、留给学生写的时间较少。
5、学生写作思路有些单一。
三、在学生身上的新发现:
1、人小鬼大,知道了为人着想。心思不容小看。
当我让他们先说我的外貌特征时,有个平常不太活泼的男孩子瞅了瞅坐在后面正在听课的小教部领导和学校领导,然后瞅了瞅我。用两只手先做上下的相对移动,再做左右的由里到外的移动。做出“胖”、“矮”的口形。看着又好气,又好笑。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细细的探究。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说我自己教学反思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课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它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所以应该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所创设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课训练中。三年级的孩子由会说一段完整的话到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无疑是一个飞跃,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通过执教实践,我认为本课有以下特点:
1.教学环节设计得较合理,对学生说话要求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特点。
2.注重训练学生的“说”并教给一定的说话方法;注重训练学生的“听”,体现在学生互相评价这一环节,打破了单一的要求学生“说”的形式。
3.双向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能积极参与,形成民主和谐的气氛。
4.努力创设情境,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学生参与面较广。
5.把口语交际课与写话训练巧妙结合,使学生学会说话的同时学会写一段完整的话,为写作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6.鼓励合作学习,尤其是教师主动参与到小组交流中,把小组协作学习落到实处,在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上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然而通过本节课我也看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需改进之处:
1.口语交际课重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规范时教师应及时纠正,进行正确的引导。
2.应做到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个别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同学,要多做指导。
3.要注重求异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对学生的说话方法和其他同学不同的应及时给予鼓励。
4.教师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学生发言中的精彩之处应及时发现、鼓励、引导,并使之成为指导口语交流的有效促进手段。
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使我认识到新课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在课改探索过程中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思考探索、不断总结反刍,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改革之路。
设计这次
在课堂上,通过实际上的实施和实践,基本上达到了我的基本设计理念。
1、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
说,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有人说过,会说话的人就会写作文。学生如果连说话都不会,连说话都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的,作文,也就可想而知啦。所以,我在设计时,单意的设计了这个环节,给学生一说话的机会和时间。在作文课上给他们以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时,在上课时,要
2、在说话的基础上,学生写片断。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说话的时出现不说话的现象,我在设计时特意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设计时,在让学生说话的同时,也同步设计了让学生写的环节。也因此设计到了,想到了,所以,上课时,学生不说,或说得不好,就让学生去写,写好后,我在让学生读,让学生听。这样,虽然,没有让学生太多的说,但,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锻炼学生的听的能力。
这些东西,以后在课堂上努力发扬,但更主要的是,以后在课堂上要努力修正一下的问题。
1、设计内容过多。这是我一直的毛病,总是担心设计不全面,担心学生学不到全面的东西,担心学生学不会。可是,教学效果表明,这样的设计,恰恰适得其反。
2、设计过于理想化。也可以说是太想当然。在设计时,没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提了过高的要求,使他们在活动中达不到要求,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3、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忽视了初一新生,刚刚入校,再加上他们都是学习程度较差的、纪律观念较差的,让他们说,说比较多的、完整的话,几乎有点不可能。在课堂上,只有少数同学能认真的说,能说出个所以然,绝大多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说,无论怎样提示。让他们写,可是,他们又想不出来。多数只是写了一两句话,只有极少数同学写得有模有样的。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学生,只好在课堂上随时调整、更正啦。
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努力把自己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优缺点扬弃,从而能实现自己的让学生在自己的培养之下成为
《说说我自己》是小学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它摒弃了原先的课程中说话课的重说的表达轻语言的多向交际的教学薄弱点,强调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强调交际的交互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20xx年4月7日陈老师所展示的这堂课,正是立足于常态,以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说说我自己”来努力展现口语交际课的一些基本特点。
接下来,我想从口语交际的基本特点的几个方面,来简单地谈一谈今天陈老师所上的这节课,一家之言,值得商榷的地方还请在线的每一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一、互动性
按照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沟通和交流,只有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和过去“听话”、“说话”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听与说双方互动,尤其关注在交际在过程中的应对能力。过去讲“听话”,不强调听后的反馈;讲“讲话”,就只管说,可以准备好再说。现在的口语交际,听的人不是个被动的听众,他随时可能变成主动的说话者;说的人也不能只管自己说,要根据交际场合作即兴讲话;听与说双方都是主动的,双方的角色是随时互换的。可见,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听的能力,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应变和对答能力要求较高。
当然,单向的口语表达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基本的表达能力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也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单独讲几句话都讲不清,是很难进行口语交际的。因此,从本堂课中,我们也看到了陈老师在口语表达上也是很有层次性的,从观察对比两位同学在外貌上的'不同,到简单说说自己的特点,再到具体说说自己,用上与特点有关的事例,这过程中,学生单向的表达一层层地说清楚,说具体。
因此,单向表达与多向互动交际的融合的训练,在口语交际课中是极其重要的,以实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交际的过程中来综合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应在生活实际或者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种交际情境有的是现实的,有的是模拟的。口语交际情境最好是现实的,因为在现实的情境里口语交际更有真实感,显得更自然,在模拟的情境中,始终会感觉是在替别人说话,带有表演性,容易给人说假话的印象。创设交际情境可以凭借教材的提示,但教材的提示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教材的提示,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性地设计交际情境,好的交际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明确交际的任务,明确自己在活动的努力方向。
二、参与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发展的,口语交际教学应做到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人人参与”是提高每个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而乐于参与本身就是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人人参与”包括参与活动、参与倾听、参与表达、参与交流。
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机会。要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性活动结合起来。
三、反馈与指导: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规范语言和发展语言往往存在着矛盾。有的老师重视规范孩子的语言,总在纠正孩子的语病,但是越纠正,孩子越说不好,我们应该把规范语言和发展口头语言结合起来,在发展语言过程中规范语言,在规范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语言。首先应该让孩子“敢说”,大胆说,放开说,然后才谈得上逐步做到“会说”。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逐步使孩子做到不但说话比较清楚、完整、连贯,而且做到听话能听懂话外之音,说话得体,有礼貌,能和谐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应该适当安排评议的环节,让孩子在评议过程中体会表达方式,自觉规范自己的语言。孩子在口语交际中如果出现明显的用词或语句问题,老师应引导孩子自己纠正,孩子纠正不了的,老师可以提示。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说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这位同学的
我想,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的这几节课也是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上的一次探索,怎样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地落实到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去,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很多教育专家、著名学校都这样提出,小学阶段,让学生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说得一口好普通话,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的几个重要目标,我想这一口好普通话,当然不仅仅是普通话标准,而是能说会道,能与人很好地口头交际。因此,就让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