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小学虞晓红 大家都知道,要上好上“活”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次要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同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日前,我欣赏了一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说说广告》。本次口语训练,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想说、爱说、会说,“说”出精彩。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由于传媒的普及,广告以其精彩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简洁明了的语言,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特别是一些制作精良的优质广告也深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田。老师选择了“广告”这一孩子们青睐的话题,一下就激发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情趣。为进入交际训练,创设了愉快和谐的浓厚气氛。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使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二、创设情境,双向互动交流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课堂上,老师首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从而,真实地表达自己因“广告”而产生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师生找到了情感的共鸣点,学生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个性与创造力均得到了发展。接着,老师又用一道美味的“广告大餐”吸引住孩子的目光,营造出了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使大家表达得更准确,也更生动。《修订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加口语表达能力。为了避免单调的口语交流,小组又进行了双向互动,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权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只是课堂的设计者,而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进入到孩子们中。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巧妙组织,灵活引导,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拓宽了双向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话会说。老师还用示范、启发等方法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同学学会表达,用赏识、激励等手段激励有想法的学生敢于表达。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调控和引导着说的、听的、看的学生。使大家在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中进行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三、在情境中拓展创新,活动延伸在良好积极的情绪感染下,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在听、说、问、议的交流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话有理有据,表达清楚明白。老师还精心安排了“为校刊《新苗习作》设计广告”这一拓展环节,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便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活动而不断得到发展。同学们把课堂上所学的、所进行的口语交际向课处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学以致用,让素质教育得到真正的落实。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不仅详细了解了“商业广告”,领略了广告语言的精妙,还对“公益广告”进行初步的涉猎,提升了广告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相信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孩子们一定能做到“认真做人,细心做事”。四、依托情境,培养综合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听的能力越强,不仅能够摄取更广泛、更丰富的说话材料,而且能加深在口语交际中传达意思的理解,使口语表达更准确,更丰富。读既能够积累语言,又可以利用获得的语法等知识使语言表达更规范。而写的严密性与条理性,能够矫正说话过程中常出现的语病,提高说话质量。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的。本次口语训练,老师让同学们充分地朗读各类广告,感受广告语言的精炼、美妙。同时,在读、议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在创作广告语言时,出现了“一次不买《新苗总之,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在情境的创设,动态的交流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在不断的归纳、体验中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日常生活是学生运用口语最广泛、最频繁的领域,新大纲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练习五》教学设计1
训练目标:
1.用钢笔描红,《练习五》教学设计。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4.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三字经。
7.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8.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2)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识部首:攵。
(2)生看图,师提问:第一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二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三竖排有什么特点?
(3)集体交流。
(4)学生说一说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3.练习:
在表格中填写分别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同座位互相大声朗读所填的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左边的词语.
(2)指名读词。并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表示动作)
(3)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右边的词,
(4)指名读词,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说明怎样动作)
(5)将可以搭配的词用线连起来。
(6)将搭配好的词语读一读。
(7)教师归纳搭配词语的方法步骤:一读,二想,三画线。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画线的方法完成竖线右边的词语搭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反馈。
(1)讨论自练情况,确定正确答案。(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位互查练习的情况。(4)让学生朗读搭配好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2.熟记成语。
3.读读背背三字经。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指名学生朗读,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五》教学设计》。
(2)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
(3)师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用词不一样,但句子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呢?
(4)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用词不同,请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写得好呢?为什么?
(5)练习朗读句子。
3.练习。
(1)出示第二组的两个句子。
(2)学生自己朗读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出示练习题:
出示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依照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晃动起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微微点头。
4.反馈。
(1)学生依照第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纠正学生造句中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朗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从《三字经》中选出的韵文。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分行讲解《三字经》的意思。
(5)教师再次范读三字经的节选。
3.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指名朗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2.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实验。
实验材料:一只小瓶子、一只装满水的大玻璃罐、一根细绳子、红墨水。
用细绳系住小瓶子的瓶颈,在小瓶子里装满冷水,再加上几滴红墨水,将小瓶子慢慢放进大玻璃罐的热水中,安放在罐底。
(2)说说实验经过。
教师提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实验的过程。
(3)说说实验结果。
教师启发学生:小瓶子放进大玻璃罐子里后,出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这是什么道理?
(4)指名练说实验的过程和自己的想法。
3.练习。
(1)学生先分组在小组内练说。
(2)第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说话。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练写毛笔字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五》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2、熟背八条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照样子,练写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点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写法。
4、讨论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并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5、学写毛笔字。学习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并画下来。
(2)同桌相互讨论,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图意说一说。
(3)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
3、练习。
(1)指名讲述。
(2)大家评论,对打比方准确、生动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讲述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帮助。
(3)讲述之后,让学生动笔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满意的答案。
4、反馈。
(1)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指导。
(2)发现写得好的,用展示的方式让大家观摩学习。
(3)找出学过的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打比方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的好处。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说出意思即可,有困难的老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要写的这三个字,并了解三个字的结构。
(2)引导观察字形,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笔画点。
(3)指导书写料。
①出示料,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点的写法。
②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几个点要写得紧凑、匀称。
③学生练习描写一个料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疼和蒸字。仿写时要看清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矫正。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说说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②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2、指导。
(1)同学们,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有不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不能来谈一谈,给你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哪些?
(2)老师这里,也有几则广告,你们想不想看看?
(3)播放学生熟悉的几则广告短片。
(4)你们看,这些广告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啊?
(5)是啊,广告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介绍自己的商品,让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所以它的语言必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情节要能吸引人。
(6)在我们所见过的广告中,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是哪个?这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里先说一说?
3、讨论。
(1)分组讨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2)每人在小组里说说。
(3)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4、练习。
(1)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鼓励,对说得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5、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试着设计广告。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带领学生明确本次毛笔字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要写的两个字,并指出这两个字中的主要笔画:横折钩、横折提。
(2)指导写为。
①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中,横折钩的横写得较长,且略往右上方倾斜。为使整个字显得紧凑,顿笔后下折,要往内收,钩不宜太长。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教师的运笔方法。
③学生练写为。
(3)指导写计。
①出示计字,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横折提的具体位置。要让学生知道,横折提较短,微微向右上斜,折竖要直,略往左倾,提画宜长一些,但不能影响右边的部分。
②教师范写计。学生观察横折提的写法。
③学生练习写计。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点评:会听是能说的前提,在说之前,在交际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者在这里明确说和听的要求,是非常必要也是及时的。)
2、揭题:
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是什么呢?齐说(说说广告)
二、口语交际
1、过渡:提起广告,同学们都很熟悉,在我们的身边,广告随时可见,随处可见。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广告的装点而变得多姿多彩。
2、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也为今天的话题做了一个广告!
“说广告,道广告,广告世界真奇妙;你也说,他也说,表现自我,机会多多。” ( 大屏幕映示,师生互动读)
(点评:非常新颖的主题引入,顿时就激起了学生对广告的兴趣,也为后面的设计广告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3、那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或听到过广告呢?
4、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经典广告。(播放录象)
5、刚才的广告前一部分是商品广告,后一部分是公益广告,这些广告想象奇特、异彩纷呈:有的惊险刺激,有的浪漫传奇,有的场面恢宏,有的洋溢着亲情关怀,还有的呢发人深思,给人教益。
6、 你们还了解哪些广告?指名说。
(点评:广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不同的存在方式出现着,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这些对于学生来说,信手拈来。但很多孩子会忽略了公益广告这一部分内容,在这里就要做全面的补充了。同时,知道广告和今天能把自己了解的广告说出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重点指导学生能说清楚自己了解的广告是什么内容。)
7、 广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接受着人们的审视和时间的考验。在这些广告中,有的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也有的遭到人们的厌恶。
比如那些创意鲜明、语言精练、画面优美、音乐动听的广告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广告能带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刚才的“舒肤佳”的广告我就挺喜欢的。整条广告画面清新,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浓浓的母爱和人性的关怀。片中的小男孩我想会使很多母亲都想到自己的小宝贝,想到该如何用行动去呵护自己的孩子。看了这条广告,我想也
一定会有很多妈妈去买“舒肤佳”为孩子洗澡,因为它能给孩子带来健康。而产品本身那清新淡雅的香气和实事求是的品质也使广告更具说服力。
(点评:老师的一番话,既是对自己喜欢的广告的介绍,也是一种评价,而这段评价的语言,说的非常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接下来的点评就能稍微降低点难度了,也能保证学生的点评是言之有物的。而不只是略于表面。)
8、同学们,你们也一定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广告,下面先请同桌二人进行交流,先说说广告的内容,再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同桌交流)
9、 集体交流,指名说。
( 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尽量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理由要充分。说理由时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如构思创意、广告词的`设计、画面的美感、音乐的运用等。)
三 、创作广告。
1、别看我们年纪小,设计广告有一手。同学们一定心里痒痒的,也想过把广告瘾吧。今天这节课就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2、这里就有我们的小伙伴设计的广告词:(出示几条广告词)
长城牌铅笔,书写美好世界;可爱牌橡皮,擦去所有污渍;快乐牌米尺,量出世界距离。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天天喝,真快乐。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
3、明确要求:
A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也可以设计公益广告;
B广告词精练、概括,突出优点,图文并茂更好,如有故事情节的可以表演出来。 C独立思考与合作设计相结合。
参考公益主题: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爱护草坪、人人都来读好书、文明乘车、尊重他人劳动 、孝敬父母。
5、学生设计,选几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创作一条广告。
6、展示设计成果。 (没能当众展示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在课后全班展示。)
7、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广告的世界,说广告、设计广告,广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生活中,让我们正确看待广告、理解广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中也会涌现出很多出色的广告设计师,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贡献施展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