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名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这是发生在英国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准备与里奇蒙德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去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钉到第四个马掌时,差一个钉子,铁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和对方交上了火,大战中忽然一只马掌掉了,国王被掀翻在地,王国随之易主。
一钉损一马,一马失社稷,你是否已经听到一个远去的王朝风中的悲鸣——忽略百分之一的细节导致了百分之百的失败!以此可见,细节是万分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呢?就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却十分重要的小事情。一件事的成败,往往都是一些小的事情所影响产生的结果。细小的事情常常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个细节,可以使你轻而易举走向目的地,也可以使你背道而行还浑然不知。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无数个小的细节组成的,每一个都很关键。就好比是一条铁链,有无数铁环组成,无论其中哪一个铁环坏了,整个铁链也就没有用了。
细节如此重要,怎样寻找细节呢?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有一个善于发现细节的人,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为什么苹果或从树上掉下来呢?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水烧开了之后,水壶的盖子会跳起来呢?瓦特因此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事情在我们眼中再也正常不过的了,而那些科学家却能从其中发现出我们所忽略的细节。那些伟大的发明与发现,哪一个不是他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而发现的呢?同样的事,在不同人眼中,他们会发现不同的细节。这与“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
找到了细节,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它呢?第一,改。当今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太少。我们唯有改变心浮气躁,不求甚解的毛病,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才会成功。其次,练。还记得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吧,为了把一个蛋画好,达·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画圆圈。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把细节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小事进行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坚持。细节是一种思维与行动意识的高效组合。谁都想做好每件事,但有的人就是做不好,一件事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但问题就是发生了,原因就是没有坚持细节习惯的培养:一段时间做到了认真执著,一段时间又懒散松懈,做事有头无尾,总是半途而废,这样就无法真正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尽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之类的道理,人们已是耳熟能详,对细节的重要性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然而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却还并不多。
其实,活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题记
“毕加索伟大的一生,就是以自己为圆心,画了个太阳!”
当黑板上的中考倒计时一天天变少的时候,自己还在走走停停地过着优哉游哉的小生活,抓着那些不多的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看着自己喜欢的文章。
“以自己为圆心画个太阳”,我笑了。
毕加索,之所以是引领全球的毕加索,我想,就在于他独立个性的思考、随心所欲的创造吧!
童年的毕加索,在十分钟内做了十一件事情:写了一个半字,画了一个没画成的苹果,看了几秒钟书,大叫了几声,踢翻了一个凳子,发呆半分钟,玩了三样玩具而且都扔到了门外,傻乎乎地唱了几句歌,欣赏了一下父亲没画完的画作,画了个女孩头并哈哈大笑,最后发疯地叫了几声妈……而他的解释是:我就是在找!
我一时惊住了,惊于这另类的张扬与执著!
十分钟内做了十一件事,而又是十一件看似荒唐至极的事,但却只是为了“找”,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有人不明白他这种疯狂是一种病态还是毫无束缚的天性,我倒认为,这便是他的独特所在,“玩,也要找到自己想玩的!”他张扬,他疯狂,从家长的视角,他没有事事正确,但他却为了自己快乐,在一点点地超越!
后来,因为自己纯粹的喜欢,他开始了自己的绘画生涯。因为对艺术的热爱、激情与幻化,他在十岁便一举成名;因为他异乎寻常的意念、执著与幻想,他铸造了艺术的巅峰!
活出真实的自己,自己就是下一个传奇!
我不禁想到了印度片中的那个兰彻。他快乐,因为他追求快乐;他卓越,因为他追求卓越!学生时代,在众多的“学习机器”中,他脱颖而出,因为他爱自己所做的事,因为他懂得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因为他会告诉自己“Aal izz well(一切都会好)”……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所以兰彻不会让自己去做不喜欢也没必要去做的事,没有让自己成为当时教育体制下无辜的受害者,而是变成一个快乐的创造者,在创造中又寻找快乐,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潇洒又纯粹地活着!
我沉默过,思索过,我想,无论是毕加索还是兰彻,无论是艺术的巅峰还是科学的奇才,这一切的取得都并非偶然,那耀眼光芒的到来是绝对的必然,是付出的'结果,是生命和生活回报的欢歌!
在他们身上,永远找不到轻易的模仿,有的是永无止境的创造;永远找不到对于枯燥的厌烦,有的是满腔的热情与热爱;永远找不到随波逐流的盲目,有的是最真的个性与卓越!
有一种很强的触动在我的心底翻腾着,升华成一种类似于信念的东西,我知道,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感染与折服。
走一条熟稔的路,走多少次欣赏的也无非是不变的旧风景;走别人指引的路,走多久塑造的也无非是不变的旧模样;走别人走过的路,走多远收获的也无非是不变的旧
活出真实的自己,为自己而活,所见才是真风景、好风景!
以自己为圆心,画个太阳!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这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题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无忧无虑的。只有真正的认清自己,进而成为自己,才能把握人生方向,找到生活坐标,获得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雾里看花,认识你自己
人类最难认识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如果不能看清是非善恶,很难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更不会真正地认清眼前人。有一只小鹰,他从小跟着鸡群长大,小鹰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鸡。所以,当主人真正要放飞这只鹰的时候,怎么诱惑、怎么打骂,鹰就是飞不起来,因为它认为自己是一只不会飞的小鸡。最后主人失望了,说:“我白养了一只雏鹰,一点用处也没有。我把它扔了吧。”主人把这只小鹰带到了悬崖边,像扔一只鸡崽一样将小鹰扔下悬崖。小鹰垂直的从悬崖上掉下去,就在急速坠落的过程中,这只小鹰扑棱扑棱翅膀,在坠地之前竟突然飞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就在从悬崖下落的高空的落差中,鹰的天性被激活了,恢复了,它知道自己的翅膀是有用的。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处在的环境不同,所以造就的不同的价值观。给自己适当定位,能够不受外在条件的干扰,才能够在世界上找到最根本的出发点,才能够真正的认清自己。
茅塞顿开,成为你自己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每当腐败之风盛行时,人们都将希望有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我们心中,耶稣是基督教公认的救世主,可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人生又有何益?”人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人们内心的信仰和期盼,好的机遇好的前景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有一天清晨,沐浴后的释迦摩尼对着自己的石像鞠躬致敬。旁边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感到诧异:‘师傅,您的像,是弟子们敬拜用的,为何您亲自敬拜?’释迦摩尼轻轻一笑,答到:‘求人不如求己’。”所以,离我们最近的、最熟悉的,往往是我们最难认知的,这里面包括我们自己。
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是自己丈量的,真正的成为自己,我们的'心灵会更加的平静,我们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保持一双灵透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未来,用自己的心灵去放飞梦想,人生终将辉煌,终将成为真正的自己。
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也不是内在的虚荣,而是自己对人生意义的领悟,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使自己的人生散发光彩,成功的人生就是,——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