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周记 篇1
寒假期间,有的同学会随亲人外出旅游,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有的同学会跟着父母回老家享受亲情;有的同学可能会宅在家里或图书馆,在安静的环境中品尝知识甘露的醇香……而我,今年寒假彻彻底底做了一次生活中的主人。
我妈妈开了一家午托部。这不,寒假一到,妈妈又办了一寒假班,起早贪黑、日夜操劳的忙着招生,非常辛苦。我为了减轻一点妈妈的负担,就决定帮妈妈干点活。这不,那些学生一吃完饭,我就开始洗碗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太熟练,动作慢吞吞的,效率也不高,洗完后总要妈妈在检查一遍,干净了才能放进消毒柜,锅里还有剩菜的话,妈妈还要帮我提着锅,我才能拿着锅铲一点一点的倒菜。半个月后,我渐渐熟练了,也掌握了洗碗的技巧,往往不到二十分钟我就能能把像小山一样堆在水池里的锅碗“干掉”,还能帮妈妈收拾一下厨房:把冰箱清一清、把妈妈做饭用的垃圾倒进垃圾桶、把厨房的地扫一扫,拖一拖……每次整完厨房,我想起以前的情景,突然有种成就感。
后来我想,光干这一样也太少了吧!于是,我又“报了一门功课”,是什么呢?告诉你们吧!是盛饭。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里面的讲究可不少呢!刚开始,我盛的多得多、少的少,多的有一大碗,有时候连大人也吃不完。少的只有那么几口,用勺子扒两口就都吃完了。后来,妈妈又告诉我谁吃得多,谁吃得少。谁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下了一番苦功,终于把这些都背会了。盛饭终于不成问题啦!看着大家吃的高高兴兴,我也很开心,又攻下了了一门功课,简直比那时候岳飞攻下了一座城还高兴啊!最近,我又多了一门新工作,是帮学生拿加餐,加餐是什么?当然是冰糕啦!虽然看起来,做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因为我家的冰糕成堆成堆的,品牌也多得很,更何况,那些学生必须要一种冰糕,百中挑一,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哪!我的手在冰箱里翻来翻去,手都变成白的了,快成“人肉冰棒”啦!这个寒假即将要过去了,妈妈突然叫我过来,给我手里塞了一百块钱,说:“这是你这一个寒假里干活的辛苦钱,给!”拿着这一百块钱,我高兴极了!
今年寒假,我在劳动中即获得了快乐,也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更品味了人生大课堂的酸、甜、苦、辣。
寒假周记 篇2
在一个月的寒假生活里,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事情,有的隐隐约约记得一点,有的大概记住了,可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下午,我和哥哥正准备放风筝,咱们拿着风筝、风筝线,去后面的空地上放起了风筝。
我举着风筝在后面跑,哥哥一手握着手摇柄,一手拿着风筝线在前面跑,哥哥喊“三、二、一”我就松手了。现在,风筝大约有两米高。啊!线缠住了,我很着急,哥哥在控制风筝,不让风筝下降,我在解风筝线,那时我的心情真是如同风筝线一样一团糟。不好,风筝掉下来了!咱们只好重新再放。
我和哥哥把风筝线解开一后,按照刚才放风筝的方法又放了一遍,风筝又重新飞上了天空。哥哥放呀放呀,风筝也随着越来越高,三米、四米、五米……八米,我也想放放,哥哥就让我放了,我放的也不错,可放得高兴时,妈妈叫咱们吃饭了,咱们恋恋不舍的收回风筝,回家吃饭。
这,就是我的寒假生活。
寒假周记 篇3
今年的寒假我一点也不开心,妈妈给我报了好多班——数学补习班、音乐班、美术班。
我每天都在赶着上各种班,头昏脑涨的。好不容易回到家,想打开电脑玩一玩游戏,妈妈就立刻跑过来制止,还大声责备我不该贪玩,说寒假作业还没写完呢就想玩!妈妈怎么总是这个样子!
好吧,说一说开心的事吧。我每天唱歌鼻子翘起来,像猪鼻子一样。妈妈说难听死了,听着听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还有就是打羽毛球的时候,每当我漏了一个球,妈妈就说我怎么那么笨连一个球都接不住。于是当老妈漏球的时候我也这么说。
除此之外,我就像冬眠一样呆在家里。
这就是我的寒假!
寒假周记 篇4
放寒假了,经过半年的学习,我也知道要尊老爱幼了,还顺便去给舅外公拜拜年。
我也准备去探望外婆。我们收拾好行李,怀着高兴的心情踏上了轿车。在车上,我们谈声说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外婆家。
一到外婆家,我就感到了亲情的温暖,我看到外婆对我的爱。一大早,外婆带着我们一起来到舅外公家拜年。舅外公家里真是漂亮,我一进门就拿了一个大大的'红包给我过年,我高兴得不得了。
舅外公家很大,到处都有热闹的气氛。真不知道怎样形容才好。更没想到的是,舅外婆准备了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们享用,我们也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我便跑到后门那里和妹妹玩起了水,妹妹打水我泼水,玩着玩着便打起了水仗,弄得衣服上全是水,妈妈狠狠地骂了我一顿。但我心里还是很开心。
这个寒假真是快乐的寒假。
寒假周记 篇5
转瞬即逝,寒假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在寒假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事,下面我讲的是一个很能吃的小馋猫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馋猫”,她的肚子永远也吃不饱,总能一直吃一直吃,刚放碗有迫不急待地抓起桌上的零食。有一天,“小馋猫”放寒假了,她能痛痛快快地吃了。在二月十日哪天,“小馋猫”的表哥结婚了,小馋猫“有吃的了。
晚上吃喜酒时,”小馋猫“可耐不住了,大吃特吃了起来。但却发现菜当上有火焰虾,这可是”小馋猫“的最爱啊,于是她尽量不让自己吃饱,等到火焰虾上来时,她先把这桌的一盘干了个精光,又跑去叔叔阿姨那桌也干完了。可是“小馋猫”的爸爸要回家了,而“小馋猫”没吃饱就对爸爸说吃饱了。“小馋猫”看到最后还有个水果拼盘,于是决定在吃点水果,“小馋猫”的爸爸见她还没吃饱,于是就等着她吃饱但“小馋猫”始终吃不饱,就和爸爸回去了。
是不是觉得“小馋猫”很能吃?告诉你们吧,我就是那个“小馋猫”。
寒假周记 篇6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2月6号了,也叫大年夜。我们一家人要到姑妈家去,因为今天不但是他们家过年,也是我那可爱的表弟过生日,真是双喜临门。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表弟家里。只见姑父正在打扫卫生,表弟则在房间里玩着他那心爱的玩具,桌上还放着一个大蛋糕。
姑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平常很少进厨房的我,系好围裙,也去帮忙了。红烧肉,炒菜,菜摆了一大桌,最令我满意的是那个我亲手做的水果盘。盘子的周边是一只只小橘子,里面是切成一片一片的西瓜。啊,真是漂亮,色香味俱全。看着这一桌我亲自和姑妈一起做的菜,我心里真是非常高兴。
吃过晚饭,姑父拿出了蛋糕。我和表弟一起插上了生日蜡烛,一支一支地点燃了。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乘着这时候,表弟许了一个愿望,就把蜡烛给吹灭了。然后,表弟拿起了刀切蛋糕,他把蛋糕一份一份地送到大家手里。表弟可高兴了,拿起蛋糕咬了一大口,顺手用沾在手上的奶油把我涂成了一个大花脸。大家看着我,都哈哈大笑。我也想涂表弟一下,他跑的快,没涂成,弟弟更乐了。这时,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
寒假周记 篇7
寒假就这样一眨眼的工夫过去了,回想起寒假有趣的事,我都会甜蜜地笑起来!下面,我就给说说吧!
假日趣事一——“套圈”是“圈套”
放假拉,做完作业的我在家闲着无聊。这时,“丁零。”一阵悦耳的电话声响起,我一看来电显示,是同学双双打来的。这电话来得太是时候了!我接了电话,双双说:“套圈摊出来拉,我们去套圈吧!”
我们来到套圈摊前,只见一个小女孩手中拿着一个圈一扔便套住了一只小鸟。双双说:“连比我们小的女孩都套住拉,我们也套吧!“说完,双双跑到老板那里买了20个圈,话了两元钱。双双说:“小孩都套住了,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套住,给你10个圈多套点啊!”双双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她一连10个圈扔下去连一个小梳子都没套住,而我在最后一个圈的关键时刻,一扔,木圈不偏不歪正好套住了一条金鱼。双双高兴极了,仿佛自己占了小便宜,二话没说,拿出零花钱买了2元钱的,她把圈全部给我,有信心的说:“多套点啊!”我一连20个圈扔下去,结果一个也没套住,双双又买了两元钱的,可仍然空手而归。
从套圈这个游戏中,我知道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你不可能百发百中,“套圈”是个“圈套”!
假日趣事二——开心的一天
放寒假拉,上大学的源源姐姐也从珠海回来了,这一天,我和源源姐姐,旋旋,涵涵一起玩。
我们提议,玩写有趣的游戏。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金鸡独立。”金鸡独立嘛,只是我们的一个叫法,其实就是单腿独立,看谁坚持的时间长!这样可以锻炼耐心。我们集中精神的站着,可她们老是逗我笑,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腿一麻,另一只脚就落下来。
晚上,我们几个买了礼花放,叔叔点燃了礼花。礼花“呼”一声如喷泉似的冒了出来。时而急,时而缓;时而像眨眼的星星,时而像盛开的花朵;时而像天女散花,如果你不身临其境,你就无法感觉到什么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
好一个别开生面的寒假!!
寒假周记 篇8
春节快要到了,爸爸妈妈为了购买年货,打扫房间而忙碌着。
我也想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事。于是,一早上我就迅速地洗脸刷牙、吃早餐,就马上开工了。
我先把工具放在一起,想想先从哪干起呢?最终决定先扫地,我急匆匆地从卫生间中拿出扫把,开始扫地。当我拿起扫把就觉得自己像保卫地球的“战士”,扫把就是我的武器,我把我的敌人——垃圾一一清除。我又是医治地球的“医生”把客厅里的各种对地球环境有害的“毒素”用“手术刀”——扫把,豪不留情地消灭了。
我还是一个魔法师,用魔法把书房里的垃圾变没了,让书房变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整齐有序地摆放书本。
打扫完地后,妈妈说应该用拖把拖干净。拖地可真累啊,才拖了一会,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想:“唉可真累呀,但我还是觉得应该坚持。
今天我帮爸爸妈妈干家务非常累,但是从辛苦中得到了快乐,身体浑身是劲。
寒假周记 篇9
寒假里,我有件事,特别的开心,你们猜猜是什么呢,哈哈,就是过年啦,过年是每个小朋友开心的一件事情。
到12点了,炮声轰轰的响起,我纷纷跑到天台去,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我一边看着一边跳着、喊着。爸爸和姐姐纷纷拿出了手机录像,姐姐拿出来的时候我就说:“姐姐,等你拿出来,烟花已经没了。”姐姐不信说:“不可能吧,哪有那么准啊”。姐姐拿了出来,我的预言实现了,果然,烟花没了,我哈哈大笑起来。
姐姐生气说:“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都怪你这乌鸦嘴。”我说:“我就笑。啦啦啦!”过了一会,烟花又有了,我说:“姐姐,快点拿出你的手机来照,要不然等你想照的时候又没了。”姐姐听了我的话,急忙拿出手机。
照完了,我说:“听我的准没错吧。哈哈~”姐姐说:“自恋狂。”看了一会,烟花现在彻底没了,爸爸说:“走了,回楼下了。”我说:“不要把,再等等吧,看看还有没有啦!”爸爸还是陪我再等了一下,结果,还是没有,爸爸说:“现在可以走了吧?”我说:“可以了,走吧。”
到了楼下,我和妈妈说:“妈妈,楼上烟花可好看了,可惜你没有去看。”妈妈说:“我感冒了,难受,所以,看不了了。”我说:“好吧”我和大家说:“唉,可惜啊,就今年没有下雪,以前每年到都有下雪,过年什么都好玩,今年就是没有下雪可惜呀。”我说完,爸爸问我们要吃点什么,我说什么都不吃,然后爸爸又说:“我要回老家点香,叫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烧香。过了一会,我们出来了。我和爸爸妈妈说:“妈妈爸爸,我晚上不睡觉了。”妈妈说:“不行,你晚上不睡觉,那明天你生日、过年,那不是就没有精神了么?”我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妈妈说的是对的,我还是去睡觉了。
真好,今天是我生日又是过年。今天过的真快乐。
篇一:幼儿武术教育之我见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对幼儿教育一贯坚定的教育方针,我国提倡发扬中华武术要从娃娃抓起,在挖掘和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武术”过程中,对儿童进行武术教育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武术不仅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枝古老传统文化奇葩显示出了更强、更新的生命力,对于武术的喜爱和欣赏不仅遍及大江南北、神州大地,而且对武术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学习武术的群体在年龄上也有了明显下降的趋势。目前,各种形式的武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那么,有没有必要在幼儿群体中开展的武术教育活动?幼儿园怎样开展武术教育活动?开展幼儿武术教育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武术运动在幼儿群体中开展的必要性
首先,幼儿武术教育可以使幼儿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的强身健体的方式,而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一种特殊的武术文化,并形成了武术自身独特的运动方式和风格特点,产生了诸如少林、武当、娥眉等不同的门派和拳种,也发展起各种不同武术种类所特有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锤炼出了不同的诸如刀、枪、剑、棍、鞭等丰富的武器及其运动方式和方法,以及内外兼修、习武、做人共重的武术理论。因此,在幼儿期开始进行武术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可以为幼儿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提供一条切实、直观的途径,同时使幼儿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培养幼儿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武术运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等动作,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武术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孩子容易形成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态。因此武术运动使人的身心能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第二: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通过练习,可使儿童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儿童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生活习性和品德。
第三: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幼儿武术活动,便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有些时候,幼儿的“胆怯”和“好动”等不良心理因素,通过良好的武术训练和武德教育,使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改变
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如今武术运动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他们通过练习武术来了解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
第四: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当今,在很多娱乐场所,往往可以看到一些精彩武术表演。南拳北腿、刀光剑影,往往可以给观众一种紧张、赏心悦目、新颖独特的感受,通过武术锻炼,培养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和创造想象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编排与幼儿身心特点相适宜的武术拳操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等动作,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武术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孩子容易形成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态。因此武术运动使人的身心能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再次,武术运动丰富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近年来,幼儿教育领域中,不仅注重学习西方国家的课程和教学,依据实际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同时,挖掘传统民族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也始终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探索不懈的主体。在体育活动中,民族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的开发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些诸如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也越来越常见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武术的丰富性、多样性、系统性则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成为可能。
二、幼儿园怎样开展武术教育教学活动?
由于武术活动的特殊性,其蕴涵的.活泼、勇敢、坚强、阳刚等特性,给女性“一统天下”的幼儿园带来了“阳刚之气”,使男孩子更勇敢,女孩子更坚强。但是,在我们的心目中,幼儿身体稚嫩,理解水平也不及成人,而武术则是一种专业和技巧要求都相对较高的活动,幼儿怎样才能喜欢和学好中华武术呢?
第一、 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幼儿的骨骼组织较多,弹性和柔韧性好,但是负担较小;关节和韧带的生长属性大,运动范围大,肌肉含水分较多肌纤维细,赋予弹性,但还是较柔嫩。幼儿心肌尚未发育完善,运动时靠增加心率(心脏跳动频率)来适应,不适于做耐力练习,而且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兴奋强于抑制,因此好动,不能安静坐较长时间,而且,幼儿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模仿能力也比较强。对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就能找到适合幼儿的武术活动。
第二、 编排合理的武术教学材料。
武术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柔韧、翻滚和技巧动作多,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武术的短套路动作小,对耐力的要求低,要符合幼儿生理的特点,所以在编排教程
时要符合幼儿朋友的喜爱,比如:组合拳、武术操等。
第三、选用合格的武术教练员。
1、武术教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性格坚强、开朗、活泼。
2、武术教练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要求教练坐立行走姿势要舒展大方、雷厉风行。
3、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教练必须懂一些儿童心理,会用儿童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武术并参与到武术活动中来。
4、武术教练不能只会自己练,要会教,让孩子喜欢武术和武术教练。
5、幼儿喜欢的武术教练是像电视电影里那样,能蹦会飞,会舞刀弄棒,所以武术教练必须懂得怎样用自己所学的武术来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去更好的满足他们对武术的好奇心和对学习武术的信心。
6、武术教练在上课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教练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教练的语言发音必须标准,动作必须规范,言行举止要文雅大方。
7、武术教练不只是教孩子的技艺,还应该教孩子怎样自立,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怎样发挥武术的作用来激励孩子;当孩子在受到欺负时怎样来保护和解脱自己。
三、 幼儿武术教育活动的特点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幼儿的武术活动不是武术训练。目的不是要求幼儿简单地学习某些武术技能,而是通过参与丰富的武术活动,培养幼儿对武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初步感受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强健身体、愉悦精神。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幼儿武术活动理解为形式单一、过程统一、要求同一的武术训练。因此,幼儿园的武术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武术活动的多样性
武术训练的形式是单一的。而幼儿武术活动则是包含了各种类型活动的一个集合体。这其中包括,如:
(1)武术操:将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编排,使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一些难度不高、整齐优美的武术动作,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感受和学习武术的方式。
(2)武术课:幼儿园请一些专业的、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武术教练,开设武术课,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既然纳入幼儿园课程,这样的武术课也必须遵循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规律,如采用幼儿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如,增加游戏性、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多种方式来鼓励幼儿练习等;
(3)武术兴趣班:对于一些对武术有特别兴趣的幼儿和家长,幼儿园可以采用兴趣班的方法,满足幼儿对于武术的专业和技能上的更高的要求,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兴趣班的活动的开展,也必须适合幼儿的学习及生理特点,否则,过度的训练
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单一的训练方式会使幼儿失去原有的兴趣。
幼儿园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场地、师资等)和幼儿及家长的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武术活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使幼儿接受到武术的熏陶。
2、幼儿武术活动的游戏性
前面已经谈到,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兴奋强于抑制,因此,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而且身体的耐力不够,因此不宜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且,由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幼儿对于武术的专业术语的理解较困难,因此,结合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和形式,容易为幼儿接受和了解。游戏则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最为主要的方式,采用游戏化的语言、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武术的一些专业的动作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武术教练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还要有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采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通过游戏进行活动的组织。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接触武术的初始阶段,这些将武术动作、要求变成游戏的方法来学习,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武术基础的加强,教学的进度可逐步加快,这时再增加专业的术语和适当的练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幼儿武术活动的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一方面,是指武术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科学,要符合武术本身的规律。一般来说,幼儿武术活动都是依据幼儿年龄特点从一定的武术系统中选择、编排而成的。因此,在活动中,幼儿身体各个部分都要得到练习,并且强度适度;其次,动作的选择要使幼儿能够完成,能保证动作的简单、利索,从而保证整套动作的美感。另一个方面,是针对某一次武术活动而言,活动的过程要有科学性,活动量遵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针对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采用分段练习的办法,穿插其他的游戏活动。
四、 幼儿武术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保证活动中幼儿身体的安全。由于儿童的骨骼并未完全骨化,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因此容易造成脱臼和损伤,因此,有难度或是有危险的动作不能带到武术活动中来;有疼痛感的动作应该从幼儿武术中去掉;幼儿的肌肉容易疲劳,耐受性低,因此,不宜长时间从事某一个固定的静态动作。
其次,由于幼儿好动,因此,应该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在练习的同时提醒幼儿照顾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在活动中避免触及他人,对于武术器械,如:棍、剑在较小的幼儿中尽量不要使用。而且,幼儿武术的显著特点是技击性强,大多由含有攻防意义的基本动作组成,因此,在幼儿的活动中,还应该进行武德启蒙教育。
(二)动作的选择应该简单易学,富于美感。
刚刚开始练习时,一般可学冲拳、推掌、马步、弓步等,再练习踢腿和摆腿动作,在编选套路时,只适宜做一个简单套路,有10-12个动作组合起来就可以了。
同时选择动作还要富于美感,以增加幼儿活动的兴趣,如马步辟掌,弓步转身抱拳、弓步连环冲拳、高虚步亮拳、扑步亮拳等。也可变成武术操来做。练到一定基础时,可采用按图练习法,编排队形,如“人”字型,梅花型等。
(三)动静交替,富于变化。
幼儿武术活动实践要短,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可以采用分组的办法,分段练习,这样,有利于增强效率。如,一组练,一组看,然后轮换;也可以中间穿插小游戏、小比赛,使得活动更加有趣、富于变化;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加入音乐,以培养节奏感、美感,而且容易使动作整齐。
(四)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由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要求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尽量采用儿童化的方式与方法。经常使用的方法有:
形象化讲解:虽然武术的发展以术语化为主,但是这些专业的术语对于初学的幼儿来说,抽象难懂,因此,应该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动作做出概括,给幼儿以具体的具象,便于理解、记忆、再现。比如“提膝推掌”,可以形象化为“金鸡独立”,既形象化了动作,又是幼儿很快理解动作的内涵,并且非常有兴趣再现动作,掌握相应的技巧。
故事法:以故事为主线、以情境教学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武术教育。如:幼儿武术中的“满江红拳”,是以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为原型,在教学中穿插了岳飞抗金的历史故事,使幼儿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丰富了历史知识,并在历史故事、人物的熏陶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童谣法:童谣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学习内容变成童谣,或者是通过童谣,学习一定的知识和行为规范,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如:“我是一个小木偶,抬头挺胸走;我是一只小鸟,飞呀飞得高”。在武术教育中,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如:通过“弓步弓步象跑步,后腿伸直前腿弯”的童谣,就使幼儿学会了基本手步型。
在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相信还有各种适宜幼儿的武术教学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情境进行事先设计,并在活动中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如果明确了幼儿武术教育的目的,依据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武术动作,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依据幼儿园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武术活动,突出幼儿武术的特点,就能达到锻炼幼儿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髓的武术教育的目的。
总之,想上好每堂武术教学课,离不开上面几点,只有更好的了解儿童各个方面生理和心理特点,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不同年龄中运用自如。在总结以上几点的基础上,还要力求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需要所有从事幼儿武术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中华武术在幼儿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普及,成为中华民族新一代幼儿共同喜欢的体育运动健身项目。
篇二:幼儿武术
幼儿园武术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 (二) 设计思路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武术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的一种体育形式。它对增强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重要作用。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五个“学习领域”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武术,懂得武术,热爱武术!在学生学得真本领的同时,思想品德、文化素养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计划围绕五个“学习领域”,让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中,不仅学得一套武术拳法,更懂得何为“武德”。
(三)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对武术产生一定的兴趣,能自觉地练武术,并能坚持练习一段时间。 2、运动技能: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学会一些动作组合;懂得在武术练习中自我保护。
3、身体健康:学会柔韧练习方法,并使柔韧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体育锻炼发展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
4、心理健康:懂得武术练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遇到困难冷静思考,认真克服的优良品质。
5、社会适应:能集体相互探讨练习,带动别人学习武术,宣传武术作用。
篇三:教子心得
教子心得
——习惯篇
培养好习惯,塑造好性格;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长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风趣的说,现在不是小孩在读书,而是家长替小孩在读书,现在不是比小孩的成绩,而是在比家长的成绩。看似一句笑话,其实也是一句大实话。比的是什么?归根结底,比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孩子身上诸多的不良习惯,和家长朋友们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顿金林天生体弱多病,胆小好哭,属于一个“病”孩子。针对这个“病”儿子,我让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进入武术班训练,为了强身健体。上幼儿园时候他胆小好哭,进入武术班训练,只要家长没在武术学校陪他,他就会哭,这样持续了一年,我就和武术教练私下沟通,请教练在训练课上让顿金林回答一些家常问题,让他单独在场地中央表演所学套路。武术教练当场表扬他动作做的规范、到位,要其它学员为他鼓掌,达到了慢慢培养他的自信心,消除孩子恐惧心理。经过几次市级少儿晚会的表演,教练带他参加了几次大型商业武术群体表演之后,孩子脱胎换骨了,胆子也大了,话也多了,身体也慢慢强壮了。进入小学一年级,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出来了。老师同学都说他特调皮,喜欢动手动脚,下课在操场上疯跑嬉闹;上课坐不住,屁股像长剌似的,也就是“多动症”;性子急,马虎毛躁,注意力不集中,他属于典型的“坏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不到一个月,因顿金林喜欢动手动脚,惹得同桌小朋友不得安宁,影响同学的学习。他同桌的爸爸和我沟通、交流,要我管管自己的孩子。没过多长时间,顿金林把带到学校的牛奶喝完后,再把残留在奶盒里的牛奶故意挤到同学脸上、衣服上,他同学的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此时的顿金林就是一个十足的“坏孩子”,武术训练就是以动手动脚为主的训练,为了早日改掉他动手动脚的坏习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我就果断的让他停止了武术训练。
在教委幼儿园,老师就说孩子坐不住,好动,有“多动症”,怎样根治顿金林的“多动症”?朋友介绍说,下象棋能培养出小孩坐得住的好习惯。我就在2014年6月27日送他到江苏路飞弈棋院学习下象棋,提前布局“医治”孩子多动症的坏习惯。秋季开学,高高兴兴把孩子送入学堂。在课堂上,孩子突然觉得没有幼儿园自由了,所有坏习惯在学校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我始断未及。这个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要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家长自身要做好表率,家长自身的习惯好不好?例
如:家长爱干净,讲卫生,一般孩子也爱干净、讲卫生。
通过老师、同学、学生家长反映顿金林众多坏习惯问题,我认真总结梳理,决定从好的学习习惯,好的行为习惯这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来培养他。上课不专心听讲、思想不集中、做题马虎、考试漏题没做,这些应该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吧。我就给孩子规定:上课必须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至于喊不喊你回答,那是老师根据课堂情况,让谁回答就回答。不能因为老师没喊你,你就再不举手了。只要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至少说明你上课专心听讲了,上课思想没有开小差。上一年级,基本上中午、晚上我都去接他,在回家路上我会详细问他,今天
孩子做题马虎,有时很简单的题也会答错,我相信这是小孩的共性问题。顿金林多次语文单元测试的时候漏题没做。数学单元测试加法列竖式计算,竖式算好了,得数不往等于号后面填,等于号后面留个 空白,考试做口算题时,把上一项口算题的得数,填在下一项算式等于号后面,张冠李戴。这就是典型的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我就给孩子说,我有一个“魔法”,能让你考试不漏题,还能考高分,但必须按这个“魔法”去做。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清每一小题的每一个字,理解题意后才能下笔”。就是这句话有“魔力”让你得高分。就这样慢慢培养他,逐步让孩子改掉做题马虎、考试漏题、张冠李戴的坏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点进步我都会鼓励他,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长不能急,不能弯道超车,急于求成,也没有捷径可走。要因自己孩子性格,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再说说行为习惯。顿金林动手动脚、毛躁心急,坐不住的习惯,我就通过学象棋,来慢慢让他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小孩学象棋,能培养静心能力,让思想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就能改掉孩子毛躁心急的坏习惯。训练下象棋的时候,教练要
因人而异,因人施教,不一定我说的对。但家长朋友们要坚信,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终生受益。
顿 耀 祥
二O一五年十二月
《一分钟》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刚、共、定、经”,整体音节“元、已”。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洗、汽、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钢一刚。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氵、先、尺、辶、口、又、中、钅、冈、刂”等字拼字。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7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洗”字左边是“氵”,右边是“先”;“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共”的第六笔“点”,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叹”是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
2、学生自主练写。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我认为本课的着重点是识字,应该在课堂上突出字的教学重点。识字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接受比较被动,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生字,并培养识字兴趣呢,在听完其他老师优质课观摩评比小语赛后,给我的一点启示,我把它运用到这一课的教学中,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步骤。
讨论识字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比我预想的要精彩许多,孩子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孩子们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很活泼。有的孩子下了课还一直追着我说自己想出来的识字方法。真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我设计了一个观察田字格生字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先不要动笔去写,而是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在动笔去写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沉稳。
这节课和我的预设有些出入,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很大,但有些地方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比如要注重加大孩子的词语积累,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观察田字格的生字时,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的业务还很不成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各位老师多指正,帮我改进。
《一分钟》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设计意图:
时间对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他们脑海中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能做多少事?做事磨蹭、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这次社会活动《一分钟》从儿童的"体验"为主,让他们通过亲自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和感知一分钟的时长,知道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从而珍惜一分一秒,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两个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感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的重点是感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难点是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新《纲要》指出: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注重儿童的过程体验,这是唤起儿童主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学会学习的关键。这次活动以"一分钟"为线索,引导儿童多方参与,从而培养儿童的表现力。活动首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去感受一分钟,认识一分钟的概念,然后在操作中体验一分钟,感悟时间的重要,从而懂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感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串珠,胶泥,弹珠和筷子,包糖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ppt出示保洁奶奶不快乐的画面。
提问:这是谁,她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可是一分钟后,情况忽然就变了。(出示保洁奶奶露出笑脸的画面)提问:奇怪呀,这一分钟发生了什么事,保洁奶奶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了?
3、出示小朋友帮保洁奶奶捶背的画面,揭开谜底。
4、小结:一分钟,小朋友的一个举动,就能让保洁奶奶高兴起来了,你们觉得一分钟神奇吗?那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二、在游戏中认识一分钟长短。
1、我们来玩个"金鸡独立"游戏,看看一分钟有多长?
提问:大家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下面请大家看一分钟时间的动画片。
提问:现在大家觉得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
3、讨论:玩"金鸡独立"游戏和看动画片都是一分钟的时间,可是有的小朋友却觉得玩"金鸡独立"时间长,看动画片时间短,这是为什么?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时钟。
4、大出示时钟,小朋友们看钟面上有什么?
5、一分钟就是这根又细又长的秒针走一圈,等会秒针开始走的时候我们试着数一数秒针走一圈一共响了几个滴答?好,仔细听,预备,开始。
6、说说一共响了几个滴答?(60个)
7、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响了60个滴答表示60秒,也就是一分钟。
8、提问:小朋友觉得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什么事情?
三、在操作中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搓团圆、串珠、夹珠子、包糖、插花、贴画)
2、教师介绍操作规则:时钟开始走我们才可以开始操作,时钟停,停止操作。然后把你的操作结果录到表格里。比如说你夹了10个弹珠,就用数字10记录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大家能干些什么?
3、幼儿分组操作。
4、交流一分钟游戏。
向大家介绍大家在一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
5、讨论:每组做一样的工作,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四、讨论交流:如何珍惜时间?
1、交流:一分钟很短,但是如果我们抓紧时间的话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人能在一分钟里做一件有了不起的事情。
2、观看多媒体课件《可贵的一分钟》
3、讨论: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那我们怎样来珍惜时间呢?
4、师总结:做事专心,不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都是珍惜时间的好方法。其实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浪费,让自己学习好、生活好,精彩度过每一分、每一天。
五、结束活动:体验一分钟能走多远的路。
反思:
1、《一分钟》活动目标,主要来源于生活,在儿童已有的一些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目标达成较好。
2、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看大钟体验一分钟中,了解到了一分钟就是60秒,在尝试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时,孩子通过自己做事,体验到了短短的一分钟,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活动中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许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