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和月亮课件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寓言的知识,掌握寓言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对寓言的阅读兴趣。
2、通过教师的一系列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寓意。
3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得失之患”,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探究寓意。
教学难点:
对“得失之患”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1、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关于人生,每个人经历和感悟都各不相同,记录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前面我们学习的有诗歌、散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另一种体裁 ------寓言。请同学们看屏幕,你从这个画面想到了哪则寓言,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说起寓言,同学知道那些寓言故事呢?这些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怎样的道理?是啊,正如作家严文井所说,寓言就像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取出的东西却很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哲学家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第一则《白兔与月亮》。(2分钟)
整体感知,走近寓言。(10分钟)
(一)检查预习:(2分钟)
1、字词。
2、作者。
3、关于寓言。
(二)自主学习,同桌互助。3分钟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5分钟同桌交流。
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速读,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故事情节有哪两次转折变化? 白兔赏月心态及表现前后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三、问题探究,深入寓言。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10分钟)
1、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这说明了什么?
白兔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这说明了她慧心未泯。
2、白兔得月后是什么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若白兔得到的是青草会有得失之患吗?天空得到了月亮会有得失之患吗?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必然”的说法过于武断。白兔虽是赏月之才,但她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得到月亮这样的非分之财,因此产生得失之患理所当然。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就不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
会不会产生得失之患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得到的财富是否巨大,二是自己是否有能力保护它。通常情况下,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是很难不产生得失之患的。
4、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意义?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这句话对人类有讽刺意义。
品味语言,寓言之美。(10分钟)
本文有些语句写得优美,有些字词用得精准。
例如:(1)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
“闲适心情”呼应前文的哪一句?“绷” 换成“充满”是不是更好?
(不好。“绷”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紧张不安,“险象迭生”,有“无穷的得失之患”。)
(2)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精美处有二。一句式对称,有整齐匀称之美,又有节奏和谐之美;二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此时白兔轻松自由、不受功利驱使的心态美,蕴含着作者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2、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举例说明
学生可举:
(1)“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此句运用了递进关系的句式,不仅具体表明白兔“独具审美的智慧”,更表明白兔爱月亮。
(2)“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这两个“盯”能换成“看”吗?为什么?
(不能。“盯”表现出紧张不安,惟恐失去的神情和心理。“看”没有这种表现力。)
(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六、课堂练习(5分钟)
填空:
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 。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 的月色。
或是 地嬉戏,或是 地赏月。
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 。
从前的闲适心情 了。
脑中只 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她牢牢 着月亮,就像财主 着自己的金窖。
,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 ,仿佛遭了抢劫。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 ,勾起了无穷的 。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 。
七、拓展反思,寓言生活。(3分钟)
1、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2、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与“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结束语: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个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像一座桥梁,带领着我们走到思想的彼岸;寓言还像一把钥匙,引着你走进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去预习《人生寓言》另一则《落难的王子》,还可以读读《伊索寓言》,你一定能从寓言这个小小的魔袋中得到一些受益无穷人生真谛!
白兔和月亮课件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窖、泯、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寓意,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寓言故事,内容大多涉及人生道理,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白兔和月亮》主题词是“得失之患”,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的表达。
2、自读与点拨结合法。所选寓言,故事精短,构思奇妙且含意隽永。运用合作研讨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准确把握寓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听了这句名言之后,赞同还是不赞同他的观点?(生回答)
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看似有些矛盾。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
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白兔和月亮》。
二、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三、整体感知
1、生朗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请学生来点评。
2、文章情节上出现哪两次转折?
诸神之王向白兔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月亮归属于兔子;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用图表来简化一下这个情节(展示课件)。首先是赏月,仿照我的格式,情节怎样发展呢?
赏月——得月——弃月
四、探究合作
1、在得月前后白兔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请学生朗读。
赏月——心旷神怡 得月——患得患失
2、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说 “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3、白兔悟到了什么,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4、“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5、这则寓言的语言非常精美,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在文中划记出
五、拓展延伸
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患得患失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还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六、总结归纳
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要“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读了《白兔与月亮》,我们在回头看一看萧伯纳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见解?
现在能理解“得到了心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过,现在我对前半句话又发生了疑问:“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就一定不幸吗?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板书:
赏月——心旷神怡拥有巨大的财富
得月——患得患失并过于看重它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
人生中的第一次太多了,多到转瞬就忘记了。思来想去,还是想写写那两件事,与引发的思考。
第一件事,是第一次在医院输液,我身体很好,第一次输液,已经是8岁了,因为一次小小的`熬夜发烧。针头插入手臂的那一刻,我脸色惨白,浑身止不住颤抖,并不是因为害怕,也不是疼,只是想同学们在教室里可以学习,在操场上可以奔跑,可以看到学校高大的树木,外面碧蓝的天空。而我却只能对着洁白的天花板,闻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我从来没有那样后悔生病,那样强烈期盼好起来回到学校,可生病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是我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以后,我一定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输过液。还有一件事,是第一次看蚕破茧成蛾。那时的我应该十岁了,这是刚开始学会思考的时候,也是徘徊在人生路中间的时候,没有目标,懒懒散散,想着只要考个好学历就够了,成绩大幅度下滑,面对家长的恨铁不成钢,我却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不理解他们,越闹越僵。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奶奶为我买回一只蚕,我嫌麻烦不怎么注意,也就慢慢忽视了它。
几个周后的一天,我独自在家听到了一点什么晃动的声音,往橱柜上一看,一个茧在不断晃动,已经露出了一个头,我有些好奇,就在旁边观察起来。一直知道蚕破茧非常艰难,但不知道这么长时间。
七八个小时过去了,蛾子的身体还卡在茧中,翅膀如同一块浸软了的薄纱,不断摩擦,翅膀慢慢又硬了起来,在茧里支撑着,突然不动了。不会死了吧?我刚想上前查看,飞蛾却一下冲了出来,消失不见了。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想着飞蛾当时的决然无畏:是啊,怕什么?犹豫什么?生命犹豫着就一点点消散了,趁还年少,拼一把,不把安逸的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敢闯敢拼,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失败了,结果难道会比失去生命的飞蛾更差吗?
这是我的两个第一次,在所有的第一次中为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为我树立了目标。其中一个告诉我,要努力学习,珍惜生命,另一个则告诉我,生命没有撤销键,坚持梦想,就能做到更好!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
人工智能,是当今的热门话题,生活在科学蓝天下的我们享受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会对科幻片中机器人统治世界的场景产生担忧,这一切真会发生吗?
阿尔法狗这种人工智能,能在围棋赛中快速从千万种走法中挑选出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来应对对手出的棋,这种几乎毫无漏洞、计算严密的系统使来自中国的围棋世界冠军,在几次对弈中仅仅获胜一次,败北后,他心有不甘落流下来眼泪。在后来某次演讲中,这位年轻人说道:“人类确实在那场对弈中输给了阿尔法狗,但人工智能终究是人类创造的,况且人有情感,而它只是机器,我觉得人工智能能让我们为科学进步所自豪,但它是永远取代不了人类的。”他的看法和我相同,在最后对弈中,他也是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而高强度不间断地思考去击垮不了不断选择捷径的计算机系统,人类达不到这种水平,面对选择时更无捷径可走,但人类的情感也是计算机无法拥有的。
城市飞快的节奏中人们加快了脚步,如同计算机一般快速朝着自己认为的捷径向前,以适应高效的生活环境。新闻前几年的热词是“老人摔倒扶不扶?”,总不断报道着好心人扶起老人却反被要求赔偿的寒心之事,直到现在,人们还会像计算机一样,从大脑系统中调出这类新闻,也许面对摔跤老人时,会思考后得出捷径——不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诗人陶渊明归隐后感叹着田园生活的悠闲。那里的人们没有城市人们飞速运转的大脑,只有简单的生活。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爷爷家,有一次爷爷骑摩托车出了事故,摔了下来,村里人们听闻后都赶过去扶他,更有好心人送他去了医院,在我们得知这事前,他们早已垫付了一药费,真可谓“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啊!我想,面对老人摔倒的`问题上,我们无法向人工智能般机械地重复用从众心理分析,而是像那些陌生的乡邻们,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得出“捷径”——一定要扶。人们想要赢得计算机,只能在真挚情感中取胜,因为我们有计算机所没有的一双温暖之手和一颗同情之心。
曾经我有个同学,因为他不爱卫生以及说话有口音等种种原因,我们不愿接近他,甚至取笑他,我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捷径——远离他。久而久之,他因缺少同学间的温暖而得了种怪病,总会手脚抽搐,神志不清,当我们意识到机械思考的后果严重之时,早已失去的正确的价值观。好在我们尽力地挽回,平时生活中关心他,帮助他补生病落下的课,种种努力之下,他身心上的疾病渐渐得到了治愈。我们不是计算机,在做错时还能使用撤销键,无论怎样都有捷径可走。我们无法消除不好的结果,却能做到弥补挽回,因为我们有情感,我们能感受后果的严重,我们有颗善良的同情心,此时的“捷径”是弥补,而不是撤回。
计算机的捷径是一条最平坦、直通到底的路,我们的人生也许不能和计算机一样可以选择捷径,我们“捷径”也许泥泞、充满坎坷,但却能让我们有所经历和收获,这条“捷径”通往的成功更是用真挚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换来的,就凭这一点,人类永远不会被计算机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