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作文1
我的家乡在荆州,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古城分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其中,我觉得东门最美丽了。踏上古老的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走进宾阳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塑像,有关羽、刘备、张飞和赵云、诸葛亮。看到这些,我仿佛回到了三国战场,关羽朱颜长须手握青龙偃月刀,体验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情。
站在东门城楼,凭栏远眺,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近处波光粼粼的护城河。在护城河的两边一排排柳树像一位位战士一样守护着我们。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来到广场上放风筝,古城墙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爬山虎也不甘示弱,爬满了整个古城墙,把古老的城墙变得更加美丽。
走进广场,一只金色的“大凤凰”,踩着一轮栩栩如生的“太阳”矗立在广场中央,气宇轩昂的朝着东方。呀!原来它有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金凤腾飞”。金凤的周围围绕着八根石柱,石栏刻着带有浓郁古荆州特色的雕刻花纹,它像八个庄严的“战士”,时刻保卫着“金凤”,金凤的南面有一根“九龙柱”,九龙柱上刻有九条飞龙,它们相互缠绕,互相嬉戏,就像在争抢食物呢!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荆州宾阳楼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灯光倒映在护城河上,银光闪闪,美丽动人。远处的古城墙在灯光照射下,显得古朴而沧桑,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美丽的荆州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荆州作文2
我的家乡在荆州,荆州是个好地方,我热爱我的家乡。它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演义的故事里的刘备借荆州,指的.就是这里呢,所以在这座城市里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墙;有八岭山的辽王墓;有香火旺盛的玄妙观和章华寺;有流传着一个刚烈的故事的铁女寺等等,现在八岭山的辽王墓和古城墙还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荆州做为一个古城将被全世界的人知道。
今天这座古城已焕发出新的光彩,它有优美的城市建筑、宽阔整洁的街道。
在市中心有一个宽广的沙隆达广场,是全省的十大著名广场之一,它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到傍晚,三三两两的人纷纷来到这里,有的在跳健身舞;有的在散步;有的坐在休闲椅上谈天说地,享受浪漫的好时光。
从广场穿过北京路,就可以看到中山公园,它是孩子们的乐园,那里好玩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多,孩子们的快乐也一年比一年多。本文'摘自教育文摘
荆州还有很多著名的土特产,比如荆沙鱼糕、九黄饼、荆江牌水瓶、鸳鸯牌床单,活力二八洗衣粉等等,你一定听说过吧?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的家乡吗?欢迎你们来荆州玩,我会做你们的小导游,相信你们一定也会爱上我的家乡,爱上这个古老而精彩的城市。
荆州作文3
我的家乡在荆州,那里风景优美、特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
我的家乡—荆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宽阔的长江从城边奔腾而过,这里有古老的关帝庙、雄伟的古城墙、又高又大的万寿宝塔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但你来到荆州第一眼见到的,肯定就是古城墙了。早晨,城墙矗立在公路旁,犹如一位高大的巨人站在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中午时分,行人和车辆在城墙下川流不息,它就像一条飞龙在空中飞舞;晚上,城外的彩灯亮了,它好像一条巨龙沉浸在了五光十色的灯影中。
我的家乡不但有很多古迹,也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这里地处美丽的江汉平原,地肥水美、物产丰富,盛产油菜、大米、小麦和棉花。每到秋天,站在古城墙上向远方眺望,田野里一片红、一片白、一片黄,真像一张美丽的地毯。荆州也有很多的水产品,要是你到荆州来,还能亲手捉鱼呢!
荆州也有很多小吃,除了最有名的八宝饭和荆州鱼糕,还有好吃的欢喜团、杂酱面、锅盔、米酒和热干面……,还有好多全国各地的小吃,这里全都应有尽有,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大饱口福。
我的家乡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呀!我长大后一定要把它建设得更美。
江陵,古称荆州,远在太古,中国方圆九州,荆州就是一个州的中心之地,春秋战国时,楚国把楚国都迁到江陵,这里便成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楚在此建都400多年,历经20代。
江陵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有古城墙的城市之一。相传为“刘 备借荆州”时关羽所筑。秦汉以来江陵北至长安、洛阳,南下两广,西去四川、云贵的陆上通道必经之路。城南又有长江水运之便,向有“自古兵家重荆州”之说。据<<三国演义>> 载:赤壁之战以后,曹操退回黄河流域,孙权为巩固长江下游的统治势力,占领荆州。孙刘之间的联盟本来就出于一时利害关系上的考虑,双方为了夺取荆州这一块地方,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孙权采纳了部下鲁肃的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以便联合抗御曹操。刘备取得四川后,不归还荆州,派二弟关羽据守,关羽出兵襄樊,威逼曹操,孙权乘荆州空虚,派吕蒙袭取荆州,俘杀了关羽。历史上“刘备借荆州”、“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孙刘联盟破裂后,刘备、张飞兴兵伐吴,张飞未曾出兵,被部将张达、范疆所杀。“头葬云阳,身葬阆中”。刘备兵败“彝陵”,白帝城托孤。
荆州古城又保存完好的护城墙,成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
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时古城的第一到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驾舟从内河可直达武汉。
位于荆州城内的“荆州博物馆”,又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12000多件,其中最稀世的珍宝是越王勾践剑和西汉男尸。越王勾践剑,剑厂68.8厘米,剑身饰满菱形花纹,近柄处刻有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剑柄两面分别镶嵌有三色玻璃和绿松石。虽然在底下埋藏了三千多年,仍剑刃锋利,青光闪烁,换然如新。西汉男尸,据墓中竹简记载,该人葬于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五月,死者名“遂”,江陵县市阳里人,终年60岁,生前为五大夫(相当与或略高于当时的县一级官员),身高1.678米,体重52.5公斤。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南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本词作于张孝祥知荆州时。
⑴霜日明霄水蘸天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试简析本句所展现的意境。(3分)
⑵澹烟衰草有无中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试对这一艺术手法作简析。(3分)
答案
⑴霜日明霄写秋高气爽、天空晴朗。(1分)水蘸天,既说蓝天如同蘸着水洗过一般地清澈透明,又写远眺长江,似乎水蘸着了天空。(1分)从而写出了一个天高云淡、波光接天、水天一色的开阔、宏大的境界。(1分)
⑵淡淡的轻烟,连天的衰草,隐现于辽阔的蓝天之下,(1分)这里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荒凉凋零。(1分)同时也是词人面对朝廷孱弱、北伐无期的现实的一种悲凉情绪的流露。(1分)
赏析: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人,他和张元x是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高宗时进士,殿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而被下狱。其词作早期多清丽婉约,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其多抒发爱国思家的思想,激昂奔放,风格洒脱。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张孝祥正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守荆州。这天,秋高气爽,约友人登高,不由感叹中原沦陷,心潮起伏,激昂愤慨,于是写成这首《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张孝祥《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张孝祥《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塞即边塞。马举先,词人的友人,是谁不详,待考。全词如下: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上片写景,烘托边塞气氛和作者心情。霜日明霄水蘸空。霜日指秋天。宵即天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太阳照着万里晴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蘸着太阳似的。词的开始就描写出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远处水天相接的美的景象。这里的景是十分美丽的,是属于乐景之类。可以说,这一句描绘的境界是开阔的,高远的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张孝祥接着写道:鸣鞘声里绣旗红。鸣鞘即指响鞭。鞘指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鸣鞘声即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绣旗即锦绣的军旗。这里是说,词人此时登临荆州城,极目远望,听到的鸣鞘声,看到的招展红旗。如此烟尘滚滚,响鞭声声不断,直接刺激着词人的心中。词人把声音和色彩结合起来,抓住鸣鞘声和绣旗红这富有军营特点的意象,突出了金兵占居中原后的嚣张气势。从写作方法来说,词人表面写乐景,其实达到了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的效果,接着的第三句澹烟衰草有无中,其中澹烟与衰草中,著一澹字和衰字,描绘出金兵占居后的中原地区,而今已是满目萧疏的现状。从写作来说,词人明显写了哀景,但确具有 以哀景表哀,更突其哀的效果。从上片来看,词人在描绘中,景物由盛而衰,情感也就由此层层推进,直到澹烟衰草有无中才暗示了词人沉痛的心情。
下片抒情,表达对中原故国的怀念。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尊通樽即酒杯。戍楼即军队驻守的城楼。阑即将尽。挥泪即洒泪,掉泪。万里中原烽火北就是说,被敌人占领的万里中原远在火线的北面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张孝祥《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阅读答案。词人眼前遍地烽火,往日的大好河山,万里中原就在遥远的北方,而如今还受金人的侵占和践踏。如此景象,引发了词人对故土,对中原父老的思念,积郁于心的愁闷,只好一尊浊酒戍楼东,借酒浇愁。然而,一尊浊酒怎能消除此时的内心的悲愤,也许就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将进酒》)啊!无奈之下,词人在酒尽愁不尽中,无奈地酒阑挥泪向悲风。是的,词人面对萧瑟秋风,禁不住泪流满面,伤心欲绝。这里,词人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挥泪),我们可以从词人的描写中,感受到他一腔爱国之情和无尽的悲痛之感
总之,全词短短的四十二字,把词人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和对金兵占领中原故土的愤激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上,情感真切,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高远、放旷的审美境界中,使词人的情感得到最恰切的表从现,也更好地体现出词人的审美艺术功力。所以,谢尧仁在《于湖居士文集序》中说:自渡江以来,将近百年,唯先生文章翰墨,为当代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