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白居易诗的唯美句子 正文

白居易诗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02 16:43:48

白居易的经典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拓展阅读

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作品书法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琵琶行图》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2、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白居易

3、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白居易《梦微之》

4、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5、无可奈何兮,白日走而朱颜颓。少日往而老日催,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无可奈何兮,已焉哉。惟天长而地久,前无始兮后无终。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又如太仓之稊米,委一粒于万钟。何不与道逍遥,委化从容,纵心放志,泄泄融融。胡为乎分爱恶于生死,系忧喜于穷通。倔强其骨髓,龃龉其心胸。合冰炭以交战,只自苦兮厥躬。彼造物者,云何不为?此与化者,云何不随?或喣或吹,或盛或衰,虽千变与万化,委一顺以贯之。为彼何非,为此何是?谁冥此心,梦蝶之子。何祸非福,何吉非凶?谁达此观,丧马之翁。俾吾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不见其小;俾——白居易《无可奈何歌》

6、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从入梦来。——白居易《长恨歌》

7、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10、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1、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放言》

12、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

13、与君结发未五载,忽从牛女为参商——白居易《太行路》

14、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白居易

15、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难再得。——白居易

16、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潜别离》

17、“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

18、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

19、"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白居易《李夫人》"

20、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1、山水万重书断绝——白居易

2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白居易《琵琶行》

23、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

24、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白居易《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25、老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26、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27、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白居易《剑侠情缘三》

28、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0、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31、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白居易《咏牡丹》

32、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白居易《夜琴》

3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35、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

3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7、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白居易

38、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白居易《紫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