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关于讲故事的古风唯美句子 正文

关于讲故事的古风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06 23:48:12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

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

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

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

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有些相爱却注定不能在一起,从而铸造了一段有一段的美爱情故事,让人惋惜不已!以下是古风短篇凄美爱情故事,欢迎阅览!

古风短篇凄美爱情故事【1】

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桥林民间传说:项羽北征并未带虞姬随军,后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顺江而上在行至"石碛镇"(今桥林),惊闻"籍(项羽)兵败乌江,宝马赠亭长,头胪送故人",虞姬伤痛欲绝,拔剑自刎于石碛桥头。后人感怜其与霸王之情谊改"石碛镇"为"失姬镇".

古风短篇凄美爱情故事【2】

大韩帝国开国皇帝李熙是朝鲜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大韩帝国的创立者,但是这位大韩帝国的创立者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无能的皇帝,因为其虽然在位长达44年之久,但是实际的权利先是掌握在其父亲手中,后来又掌握在其王后闵氏的手中,而李熙一直以来都没有自己的主见,直到闵氏被害之后,才创立了大韩帝国,但是却仍然是一个傀儡皇帝。

大韩帝国开国皇帝李熙生于1852年,十二岁的.时候被过继给没有子嗣的朝鲜哲宗,并且登上了王位,于是其父亲兴宣大院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李熙的主心骨,成为了朝鲜王朝的实际权力拥有者。后来李熙亲政了,这个时候其父亲也去世了,历史上说李熙是一位没有主见的人,可能这与其自从登上王位之后一直听命于父亲所造成的一种具有依赖性的性格特点,其父亲去世之后,李熙的王后闵氏成为了李熙最亲近的人,于是闵氏又成为了李熙的主心骨,朝鲜的权利转移到了闵氏手中。历史上将这位掌握朝鲜最高权利的女性称为闵妃。

1895年,闵妃被日本人杀害,而惊恐不安的李熙逃亡到俄罗斯避难,过了一年多寄人篱下的生活。李熙独立掌握政权之后也希望能够让朝鲜变成一个对立强大的帝国,于是积极的进行了许多改革,并且构思了一个建造帝国的计划。1897年,李熙回到了朝鲜,举行了即皇帝位的仪式,并且将国号“朝鲜”改为“大韩帝国”,希望能够向全世界表明朝鲜王朝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大韩帝国开国皇帝李熙在面对日本的侵略的时候也变得强硬起来,1907年,李熙派出了特使去出席万国和平会议,虽然三个特使连会议的门都没能够进去,但是却对日本表明了自己的反抗决心。但是却因此被日本人赶下了王位。

1919年,大韩帝国开国皇帝李熙突然去世,李熙的突然离世,让很多人产生了许多的猜测,很多人都认为李熙是被日本人毒死的,于是李熙去世之后大韩帝国爆发了“三一运动”。

高宗李熙、明成皇后,这两个人在朝鲜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他们曾经想探索出一条能够拯救朝鲜的道路,无奈因为历史环境的影响最终失败了。但是高宗李熙、明成皇后的贡献得到了后人的肯定。

高宗李熙和明成皇后的关系,一开始并不融洽。因为李熙取闵妃是迫不得已。闵妃的家族势力在朝中很是强大,而当时的高宗李熙年仅15岁,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无奈之下,高宗李熙也不得不遵照实权人物的想法,最终取了闵氏为妃。

但是当时高宗正沉湎女色,非常宠爱尚宫李氏,从来不关注闵妃。闵妃在宫中长期遭受到了李熙的冷落。后来李尚宫为高宗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更让闵妃感到不安。

不过在受冷落的三年时间里,闵妃一直在宫中阅读中国和朝鲜的书籍。这就为她日后参与朝政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她的聪明智慧,高宗逐渐被她吸引,最终获得了高宗的宠爱。由于大院君的独裁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朝廷内部聚集了一大帮反对大院君统治的人员。闵妃虽然曾经是大院君的人,但是也走到了其对立面。最终,在闵妃的主持策划下,高宗推翻了大院君的势力,闵妃也因此获得了权力。

这件事情以后,朝鲜王朝的最高决策层不再是国王一个人,而是变成了“两殿”,即大殿高宗和中殿闵妃,闵妃成了实际权力的掌握着。在她的主持下,朝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促使朝鲜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前进。

然而,由于闵妃的做法引起了日本人的仇恨。1895年8月20日,闵妃惨遭日本人的杀害。高宗李熙,为了纪念闵妃,就将闵妃扶正为皇后,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明成皇后。高宗李熙、明成皇后的爱情故事,也因为明成皇后的死,被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1、掂一掂饱蘸千年的润泽 悲欢到底谁更多策白马啸西风 若我醉 就醉死在梦中

2、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3、云飞雾散 琼碎玉裂 望不尽殊途奈何嗟

4、千山冥冥恨离别 青裳渺渺人去也

5、羌声单薄红尘颠倒换谁凭栏 谁折腰

6、雁回时,人回首,如何逃你的美,不过忘川三生忘君归

7、江微凉月光 一袭孤单萧索 走在深秋飘曳的落叶里 走近那静如琥珀的时光

8、谁能情有独钟 生死与共 隔世亦相拥

9、约一片词海寄美丽 邀一抹渔火寄温馨 纵然你独行于泥泞

10、诗人总携人间烟火诗词里 山盟一句换白发一缕

11、渭水歌 恍若往生莲火 焚去你我的悲欢离合

12、少年一事能狂 敢骂天地不仁 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

13、一生就唱了这么一支歌,褪尽铅华后等你来和

14、落霞亦缄言,孤鹜亦无语,雕阑曲处,四望意茫茫

15、寻一方青石看暮云淡抹 既然秦朝风吹我

16、从别以后,几回梦缥缈,执手若无,泪溅花上

17、或许直到我祭献出一生的孤独 才敢记起你最后的眉目

18、年少风流 薰墨染 才情显 浅笑谈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9、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 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0、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21、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22、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

23、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24、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25、琴声转起 离魂夜 花落满地 追忆 沾衣云霜薄衫去

26、三千醉梦古老歌谣 温暖你我的一生一世一逍遥

27、红颜留世间百千法 只求一造化幸我年恰

28、朝暮不散,痴梦未央。四时不渐,人世未长

29、蓦然回首 谁为我 任一生蹉跎 谁倚门独守过千年约诺

30、墙垣缦藤萝 繁华湮没 昔城烟柳今宵怎如昨

31、念君化烛 泪尽相思灼 旧时堂燕今朝何漂泊

32、所求不弃,白头未得。岁月不息,繁华未矣

33、看尽千帆,徒见潮起潮落,空忆此情成传说

34、一别又经年 自古离恨伤 笛声喑哑断人肠

35、千秋功名 一世葬你 玲珑社稷 可笑却无君王命

36、开始想念 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 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

37、苦雨里,腐烂的草化成萤,带着她的怨念闪烁

38、前情往事重追省,只怕他怨雨愁云恨未平

39、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40、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41、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 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

42、我有焦尾琴 弦断无人和 昔人已去高楼谁与歌

43、如果还能在雨天遇见,可否能邀画中的仙 赏花儿月圆

44、可曾知 明月照水非当时 相识迟 隔尘世

45、东风去 相隔百年却相遇 恨如此 缘不知

46、月色空燃 镜里桃花明艳 响板红檀

47、鬓边芳华一线 逍遥换是不换

48、掌间玲珑权变 此心断是不断

49、点数这无眠 月中天白沙水岸 五更寒

50、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