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描写馄饨在碗中的唯美句子 正文

描写馄饨在碗中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10 19:31:15

我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河水也结冰了,可我的心却异常温暖……

那天,爸爸妈妈去乡下的姥姥家,留下我一个人在家。我坐在书桌旁,一边烤火一边写作业。时钟“滴答滴答”地响,不知不觉已到了吃午饭的時间,我的.肚子“咕咕”地响起了警示信号。也许是天冷路滑,爸爸妈妈并没有及时回来。我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吃的,幸好在一个抽屉里找到了五元钱。我把这救命的钱揣进棉衣口袋,兴高采烈地跑到街上去买吃的。

顺着馄饨扑鼻的香味,我飞快地跑到一家小饭店门口,说:“老板,我要一碗馄饨!”心满意足地吃完后,我把手伸进口袋准备付钱。没想到的是,我口袋里的钱居然不翼而飞!“老板,我……我的钱不见了,我……我可以明天再给你送钱来吗?”我支支吾吾地说,不知是天冷还是惭愧的原因,我的小脸憋得通红。老板顿时拉下了脸,不满地说:“天这么冷,我明天不打算开张……”“我又不是个故意来吃白食的人。唉,要是现在没吃还好说,现在可怎么办呢?”我手足无措,低头懊恼着。

“小姑娘,这碗馄饨,我来帮你付钱吧。”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抬起头,只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站在旁边,对我和蔼地笑着。我激动地望着老奶奶,只见她用满是皱纹的左手,快速拿出五元钱递给店主。我急忙对她说:“奶奶,谢谢您!明天我一定把钱还给您。”“傻孩子,一个人在家吧?今天就当奶奶请客。”老奶奶慈祥地摸了摸我的头,小声说,“天冷,快回家吧!”然后转身颤颤巍巍地向店门外走去。“多好的奶奶啊!”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看着奶奶的背影消失在街头的拐角,霎时间,她的背影在我眼前变得好高好高……

后来,我经常都会带着五元钱跑到那家小店旁,期待能再次碰到那位可敬的奶奶,好将钱还给她,但一直没遇上。

我明白了,这一碗馄饨就是爱,是一个陌生老奶奶对我满满的爱。从那时起,这碗馄饨一直温暖着我的心,也引导着我去关心同学,帮助他人。

1.那些馄饨一只只都油亮油亮的,冒着热气,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催我们快点吃呢!

2.瞧,馄饨们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挨挨挤挤的躺在它们的床——一次性快餐盒里。再把目光转向调料袋吧。看,金黄的蛋丝,嫩绿的菠菜,土黄的榨菜,鲜红的辣椒……让人一看就胃口大增。

3.一碗香气扑鼻的馄饨,上面飘着绿绿的菠菜,红红的萝卜丝,黄黄的蛋丝,还有黒黒的`紫菜。让人垂涎欲滴。

4.薄薄的皮,满满的馅,再加上鲜美的酱油汤,真是美味!

5.我先用小勺盛起一个馄饨,放到嘴边吹一吹,再轻轻咬下一半,那馄饨馅的美味和馄饨皮的滑溜感合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再舀一勺淡淡的鸡丝汤喝,更觉得爽极了。

6.嗯,馄饨太好吃了,满口余香呢。

7.晚上,我吃着自己包的馄饨,感觉真好吃。外婆也说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的馄饨呢!

8.着自己包的馄饨觉得这滋味真是从来没有吃到过那么好,我吃了一碗又一碗,吃得我的肚子都快要撑破了。

9.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散发着浓浓的肉香,啊……好馋……

10.为肉香四溢,味道鲜美。我越吃越爱吃,竟然吃了三碗,不是奶奶限止不让我吃,我还要吃三碗呢!

身边的市井小店,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属于上海人的快乐美味。路口的那家阿麟馄饨开了好多好多年了,从我们搬到这里就一直快乐地在我们面前刷着存在感。店主是一对夫妻,阿麟和他老婆。阿麟操着一口纯正的上海话,除了身高稍逊些,其他倒都像东北人:五官、发型、皮肤、身体轮廓,还有大嗓门。客人进店,也没见他抬头,仿佛就被他嗅到似的,他的上海普通话就吆喝出来了,“帅哥,美女,小帅哥,来啦!”熟客都知道他的习惯,也不会表现出惊诧,冲他笑笑,该干嘛干嘛去了(干什么,待会儿告诉你)。可是第一次去的,总要被馄饨店老板这样的表现给惊到。阿麟老婆只做两样事情:包馄饨,和客人嘎山胡。阿麟则一专多能,兼管招呼客人、煮馄饨、配汤、收钱、端馄饨上桌,在店里进进出出,穿梭不已,但整个流程中,他那张嘴都不会停下来——“帅哥,今天怎么点?”“好嘞,两大一双拼!”

“加个蛋?没问题!”“一共45块!”“微信付,好的,都可以!”“里面坐着,凉快点。”“唉……来啦,两大一双拼,一个大的先来!”“帅哥,过来帮忙端一下!”……阿麟老婆和熟客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加上店里客人的交谈声,总音量也始终比拼不过阿麟的大嗓门。来店里吃馄饨的客人自己也会乐呵呵地忙一会儿,忙什么呢,忙着给自己配汤。店外的走廊里是阿麟煮馄饨的场所,沿着锅台铺排着丰富的调味料:盐、胡椒粉、榨菜碎、香菜、葱、紫菜、猪油,还有好几摞大碗,客人都自己忙活着配料,抓一大把紫菜,舀一大勺猪油,整点榨菜碎,撒上香菜、葱、胡椒粉,再把碗递给阿麟,随后进店找位子坐下来。第一次来的.不会弄,阿麟就扯着嗓门说,“咸淡我负责,其余你自己弄!”

“什么,要我弄,那就只有这么多紫菜哦!”说完,拿了一点点紫菜放进碗里,客人瞄着别人碗里的满当当的紫菜,当然不愿意了,当即就自己DIY了。不会也要上,反正,除了盐,其余都各随己好,不碍事。也是阿麟这样大大咧咧的个性,让客人享受自己DIY汤料的过程,省去了好多其实是他的工作。值!当中有一年,估计夫妻俩实在是想歇息了,就把店盘给人经营了一段时间。没让他们挂正宗的“阿麟馄饨”招牌,只允许他们用“阿林馄饨”。我去过两次,口味还行,但没有了DIY环节,没有了阿麟的大嗓门,没有了阿麟老婆的絮絮叨叨,客人们安安静静地吃,吃完走人,就觉得缺少了好多东西。于是,没有了阿麟的“阿林馄饨”失去了灵魂,眼看着生意就这么一天天地衰败下来。直到正主阿麟回来,重振山河。一个两室户的小店就这样经营得活色生香的,欢快,热闹,从早到晚不停。来的都是这附近的熟客,还有每天来点卯的楼上、隔壁的左邻右舍。仿佛隔一段时间里,不吃DIY配汤的阿麟馄饨,不听阿麟的大嗓门,人就会变得不好起来似的。开心地记下身边的这家小店,一边写,一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