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结合歌词中出现的拟人、比喻等句子,体会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凸显本年级的教研主题——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实验研究,在教学中,让学生以《美丽的长春我的家》为题进行仿写的训练。
德育目标: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地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产生热爱草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读书、想象感悟、美读成诵。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趣入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文,请同学们看老师来书写课题,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教师范读课文。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比老师读的好,有信心吗?
二、品读歌词、欣赏草原
1、自主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歌词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动笔画出体现草原美的相关语句,也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书旁。
2、小组讨论: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3、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交流第一句:绿草看出草原上的草长得又绿又茂盛。
遍地花想到草原上的花很多。
是啊,在绿绿的草地上盛开着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花,是多么漂亮,你们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读、评价读。
看草原上的草和花图片说说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情形?
带着你此刻的感受,把你体会到的美读出来。
交流第二句:
彩蝶纷飞百鸟唱想到在百花丛中,各色鲜艳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很多小鸟在歌唱,草原真美呀!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
一湾碧水映晚霞展开想象。美美地读一读。
交流第三句:
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你能想到哪句歌词?齐读这句歌词,想说些什么?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美美地读一读。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遍地是花,彩蝶纷飞、百鸟歌唱、骏马成群、牛羊似珍珠、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
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把它记在心里吗?引导学生背心、背诵,交流背诵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第一小节歌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小节歌词。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草原的美?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比喻句
找出这样的句子,引出毡包就像白莲花。了解毡包。看图片,再读句子。
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用什么词来概括呢?
草原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看草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图片。齐读后两句。
想一想,牧羊姑娘唱的是什么?
三、欣赏草原,自由表达
老师把这首歌曲也带来了,现在让我们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想说些什么?
四、读写结合、创编歌词
草原儿女爱自己的家,我们也爱自己的家,看看哪位小诗人能把我们的家乡描绘的最美,最让人留恋。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广阔的大草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你们愿意把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延续吗?进入作业超市。
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绿草花儿彩蝶百鸟美如画
碧水晚霞骏马牛羊毡包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2
学情分析:
1.学生优势:本授课班为初二年级(3)班。初二的学生在理解音乐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本班有2名音乐较突出的学生,张逸灵学打击乐器,佟单电子琴。程度虽然不高,但可以在课堂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班乐感较强。可以较快的接受新的音乐。学生可以用歌词帮助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识谱能力差,演唱技能掌握不够。在气息运用,咬字吐字,声音控制方面,有待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今后学唱歌曲的时候,能掌握一定的唱歌方法。
教师特点分析:
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演奏本单元的《赛马》来让学生感受草原美。范唱歌曲,让学生与音乐可以零距离。一次加强学生对草原的感知和认识。但因教学经验有限,对学生和教材都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个风格特点。能有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波折音”的演唱方法。体会蒙古牧歌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兴趣,通过欣赏,演唱的形式体会音乐的风格特点,并提高演唱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蒙古族人民表达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
2热爱草原,热爱牧民,热爱内蒙音乐,
教学重点:
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学唱,以及对音乐风格的整体把握。
教学难点:
在歌唱方法上的运用,以及如何能能好的表现本作品所具有的牧民曲风。
突破途径:通过音乐的细节处理,达到对音乐的整体把握。
教学方法:欣赏与学唱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5分钟)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样的旋律么?(教师演奏二胡曲《赛马》)
2.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
3.喜欢赛马的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哪里?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草原之旅。
听教师演奏,想象草原赛马的情景。
答:《赛马》,在草原,宽阔的地方。
创造环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
(20分钟)
1.提到草原我想我们一定会首先想到内蒙大草原。因为内蒙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原。(地理知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草原的歌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请问在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歌词)、恩,很好,但是我喜欢的一句是:啊啊哈呵咦。。大家只是是为什么吗?
3观看草原放牧的视频,听放牧声音。放牧的声音和歌曲中“啊啊啊哈呵咦。。”乐句练习起来。
没错。音乐的创作离不开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同样生活离不开音乐。就让我们再次感受草原的魅力。(标记呼吸点,注意不一样的地方)
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1: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学生2:骏马好似彩云多……
看视频联想歌曲内容,进一步了解草原风情。
再次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一次听,感知音乐,体会风格。
表述对音乐的第一印象。
体会:音乐从生活中提炼的音乐。
印象深入,准备学唱
三、深入了解牧歌音乐特点。
大家现在对牧民的歌声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将唱2遍歌曲的第一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你来判断,那次更像是草原人民的歌声。(第一次不加波折音,第二次加入)
那是为什么呢?同样是第一句,你为什么听出第二个更像呢?
好,那么我给大家一个专业的名词叫——“波折音”蒙古族音乐中波折音是非常常见的:本曲就有将近10个波折音的出现。从而给整个乐曲带来了浓郁的草原风情。
那就让我们也试一试怎么能唱好这个波折音。
听辨回答:
第一次不像,第二次像。
答:有个颤音,
用刚刚对音乐的体会判断音乐风格,并且导入到知识点“波折音”的学习中。
四、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第一条:2-3-|2---||
第二条:|5511|335-|
2.跟琴小声演唱。
3.分段学习
4,加强装饰音的演唱,对歌曲进行细致要求(力度,换气,波折音等)并加入对你对草原的理解。
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每每唱起这首赞美自己的家乡的歌曲的时候你的心情将会是怎样的?
没错,大家说的正是这首作品表达出来的情绪。谁能帮我总结下刚才同学的发言?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演唱歌曲,辽阔的,自豪的,赞美的。
自豪,向往,为有这样美丽的家乡而骄傲,并且要无限的赞美。
这首作品表达出了牧民以生长在辽阔草原为荣,对草原牧人对故乡的深厚的感情。
第一条既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波折音,同样可以达到发声目的,第二条既可以发声,同时可以相近与本曲的第一句旋律。
切入主题,升华主题。
五、拓展学习
欣赏:腾格尔演唱的蒙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聆听歌曲,感受蒙文。感受蒙古族人民的豪放与激情。
通过聆听不用的演唱,多方面感受蒙古族音乐。
六、小结
不同的演唱给我带来的是同样来自草原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最美丽的草原,这就是我们最豪放的蒙古族人民,这就是我们喜爱的蒙古族音乐。
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一.感受草原牧歌音乐风格
二.蒙古族音乐特点
三.波折音“~~”2 = 232
四.多样化的音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演唱的过程中,感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情绪,体验人声的丰富表现力美感。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二、知识与技能
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圆润的音色及清晰的吐字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歌唱。
三、过程与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正确的歌唱方法的支持下,演唱二声部合唱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难点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分声部演唱以及保持声部平衡。
教学流程示意
一、导入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创境导入)——播放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练声
三、歌唱实践:
分声部视唱乐谱——合作——探究——完整演唱作品
四、教师总结(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创境导入)
播放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播放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
2、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的?哪个少数民族的?
3、老师请同学谈草原的感觉及蒙古音乐的特点。
学生回答:
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⑵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宽广、一望无垠
旋律优美、舒展,节奏平缓,气息流畅……..
体会对家乡的赞美情怀,进行艺术熏陶,感受音乐中的情与美,谈自己的感受
二、练声
1、用“lu”来唱主题部分。
2、声音要求:气息连贯流畅、声音位置保持统一。
3、学生跟琴练声,把声音打开,找到歌唱状态以及头腔共鸣的感觉。
4、熟悉作品,激发兴趣
三、歌唱实践
1、分声部视唱乐谱,朗诵歌词
2、、钢琴伴奏,合作实践活动。
①用母音“lu”合练,感受音色美、和声美。
②启发学生对歌曲的演唱作出艺术处理。(二度创作)
③有感情地演唱。
3、探究
录下学生的演唱,共同欣赏,并分析。
4、完整演唱整首作品
1、学唱曲谱,带节奏朗诵歌词
2、学生练习,感受歌曲情感
3、学生将以上学到的知识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学生感受二部合唱
5、学生解决一些录音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6、感受合唱带来的美妙
7、注重学生从演唱中体验美妙和谐的合唱音响,感受歌曲的情感特征。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艺术的再创造所带来的审美情趣。
四、教师总结(反思)
音乐作品无论以何种方式诞生,都是创作者在自身审美观念的影响与支配下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