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游塔尔寺有感唯美句子 正文

游塔尔寺有感唯美句子

时间:2025-07-11 00:09:59

游塔尔寺写景作文600字篇1

今年暑假我一家和我大伯(bai)一家一起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旅游。

首先,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塔尔寺”。塔尔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塔尔寺占地600多亩,依山而建,放眼望去,犹如一座小城市。因为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初建时只有一座圣塔,后几经扩建,目前共有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一走进寺庙,就被它波澜壮阔的磅礴气势震住了。

塔尔寺有“三绝”,分别是“壁画”、“堆绣”和“酥油花”。壁画是由玛瑙、绿松石等石质矿物磨成的粉末和动物的胆汁制成,色彩斑斓,经久不衰。

堆绣分两种:平面堆绣和立体堆绣。平面堆绣是由各色绫罗绸缎裁剪成型;立体堆绣则是再用羊毛、棉花等填充,充满立体感。然而,目前立体堆绣的技艺已经失传,仅存的几张在塔尔寺内。

酥油花,酥油花,先有酥油后“开花”。酥油,是一种类似黄油的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取的脂肪,营养价值颇高。人们在制作时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其次是“做胚胎”,最后是“装盘”。为了防止手的温度使酥油融化变形,人们在0度的作坊里制作,且时不时把手放进装满冰块的冰水里,久而久之便长出了冻疮。这说明这人们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艺术的追求是彻头彻尾的超越了自身肉体的痛苦。虽是冰冷的手,却怀着一颗对佛教虔诚炽热的心,两者结合,才能做出这华丽、尊贵的酥油花。

其次,我们还参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庙宇。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转经筒了。藏传佛教认为,读颂六字真言越多,对佛越虔诚,可脱轮回之苦。所以,他们把"六字大明咒"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六字大明咒",来求福。

塔尔寺是佛门境地,虽然许多人不信佛,但我们要尊重人家的宗教和信仰!

游塔尔寺写景作文600字篇2

青海有很多景点,今天我们决定要去佛教圣地——塔尔寺。

一大早,刚起床的我们就看到当地的叔叔们早已在宾馆大堂里等我们了。吃完早饭,我们驱车前往位于湟中县的塔尔寺。一路上都在下雨,我们穿上了外套,可是在下车的时候,雨仿佛感应到了我们迫不及待的心情突然就停了。灼热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不得不赶紧脱下外套,只穿一件T恤开始游览。

塔尔寺是一个巨大的寺庙,它有许多分殿:弥勒佛殿、寿菩萨殿、如来佛祖殿……每一个殿里都供奉着不同的佛。我们走进了弥勒佛殿,看见里面有一个笑眯眯的大胖子坐在神龛上,身边还站着几个板着脸的小瘦子。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了解到中间那个笑眯眯的大胖子就是弥勒佛,而旁边的小瘦子并不是我原以为的小童子,而是少年时代的弥勒佛。我猜测人们供奉弥勒佛的原因是想像弥勒佛一样笑口常开,每天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我们走出弥勒佛殿,看见许多人拿着石灯在拜佛。信徒们嘴里念念有词,把酥油注到石碗里再把一根灯芯浸在酥油里,就做成了一个装满了吉祥和祝福的石灯。信徒们捧着石灯弓下身子虔诚地向佛像祈祷。看到他们的样子,我的心里痒痒的,也想去点一盏石灯。老爸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对我说:“你也去点一个石灯,放到石台上,这样就可以受到这些神的保佑了!”说着老爸就给我买了一个小石灯,我把石灯放在石台上,用蜡烛把它点燃,只见火苗“嗖!”的一下像火箭一样窜了上来,把我吓了一跳,我赶紧躲了开来。随后,我定下神来,拿着石灯学着别人的样子向石佛拜了拜,然后郑重地把带着我的祝愿的石灯放到石台上。

在塔尔寺,我看到了很多各司其职的神佛,他们有的管土地种植,有的管牲畜兴旺,有的管出行顺利;我还看到了很多在塔尔寺认真修行的喇嘛,他们有的在诵经,有的在擦拭佛像;还看到了熙熙攘攘的朝拜者们,他们有的在拜佛,有的在传授朝拜的正确方法…………

通过一上午的游览,我深深

游塔尔寺写景作文600字篇3

大家好,你们知道塔尔寺在哪里吗?它就在祖国的大美青海。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远远望去,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

进入寺庙,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幅壁画。据说,这幅壁画有465年的历史,画上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好像一直盯着我,简直是栩栩如生。但这还是最晚出生的壁画,最老的壁画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抬头仰望,塔尔寺院依山势建筑,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再往里面走,宏伟的大金瓦殿屹立在寺庙的中央,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进进出出的信徒手里举着点燃的香烛朝拜他们心中的佛祖,他们在里面祈求着佛祖的庇佑,庇佑他们心中的梦想。同样我也有梦想,我希望我的祖国强大、富裕;希望我的老师、同学能在一起开心的学习、生活;希望我的爸妈永远爱我!

最后,我们来到了菩提树旁,这颗树可谓是寺庙的镇“寺”之宝啊!这里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金塔包着银塔,银塔包着石塔,石塔包着菩提树,菩提树不但没有死,反而根长到了外面,可以证明里面的那颗菩提树还活着。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凡是可以得到菩提树上的叶子,那就能幸福终生。

大家觉得怎么样?今年暑假我有幸去看了看,欢迎大家有空可以也去看看哦!

西宁市,地处青海省的东部,黄河支流湟水河的上游,四面环山,三川河流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

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等河流之间呈树枝状水系,由西、南、北缓缓地汇合于西宁市区域,西宁市内的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河道两旁花红柳绿,满目宜人美景的湟水河及其干支河流,一年四季吟唱着动人心扉的虔诚佛歌,婉转而悠长地流入古老的华夏大地,东方的母亲的怀抱黄河,然后在一起流入到大海里去。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市区中心海拔2275米,周围群山环抱,脉,属祁连山山脉的东麓。著名的是日月山、五峰山、娘娘山、老爷山和凤凰山。

西宁市市区里的南禅寺、北禅寺,居高临下,几乎俯瞰着城市区域的全景。

西宁市这座释迦牟尼晚年睡梦中都恋恋不舍的地方,自今还流传着许多感人的佛教故事。神秘的佛教文化给这个古老、美丽的城市又增添了许多空灵的魅力。

游客们来到西宁市,如果漫步在市区内登高望远,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上,都能看到黄河上游的龙羊峡,都会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和那无边无际的盐湖风光,以及那些雄伟壮观、庄重沉静的高山峻岭。这些大自然里的景物,不由你不心灵震荡,情绪昂然,思绪澎湃,想象万千。

从古到今,不管世间何许闲散的浪子和高贵的人物,只要到了这个西宁,就没有谁是不想去看看那个举世闻名,令人浮想联翩又不得不去沉思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塔尔寺坐落在西宁市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著名寺院之一。

塔尔寺是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着手动工建造的,该寺院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占地600多亩。整个寺院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合成一个汉藏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黄教建筑群。其中以八个宝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经堂、小花寺等最为有名气。

八宝如意宝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磐的八大业绩而建的。乾隆四十一年由拉科部落头人桑杰龙珠出资从新兴修,是覆钵式佛塔,每座宝塔都是尖顶,上圆下方的样式,均属于方形底座,圆身,为典型的藏式塔。其底座塔基周长9。4米,塔高6。4米。塔上装饰有莲花和佛祖从诞生至圆寂八件大事表相的不同塔形,上部为粉白瓶形,竖有刹杆相轮13重,刹杆顶端设有仰盘、覆盘和日月宝珠曳彩,显得雄伟壮观。

八座塔从东到西依次是:第一个是莲聚塔,藏语称八邦。纪念释迦牟尼初生时,步行7步,步步生莲花之意。第二个是四谛塔,藏语称扎西果莽。纪念释迦牟尼初转世,宣讲四谛要义。第三个是和平塔,藏语称彦敦。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众争论。第四个是菩提塔,藏语称香趣。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正觉。第五个是神变塔,藏语称穷处。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的种种奇迹。第六个是降凡塔,藏语称拉播。纪念释迦牟尼重返人间超度众生。第七个是胜利塔,藏语称南结。纪念释迦牟尼战胜魔军。第八个是涅槃塔,藏语称娘德。纪念释迦牟尼圆寂。

这种排列形式的宝塔,普遍见于藏传佛教庙宇的门道,通常内部都是空的,或是装着成千上万个小型的泥佛像,但是塔尔寺的这八个塔里却贮藏着该寺院历代高僧的衣冠,各个地方的信徒们经常喜欢到这里来绕塔参拜。

这八个如意宝塔,一字并排,布局匀称挺拨,造型雄浑有力,塔座端庄高大,塔身洁白高雅,每一个塔身的南面都镶有佛龛,每一个佛龛里面的梵文,都记载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佛教故事。

古今中外的'游客,只要到了这个名扬中外的塔尔寺,面对着这八个如意宝塔,只要是有点生活思想的人,不由你的思绪不去满天飞舞,不去思索人生……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的正中央,院子里矗立着一个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座大银塔,是为了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造的,也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

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镶嵌着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的哈达。塔上有一个龛,立着宗喀巴的神像,塔前放着各式各样的酥油灯盏,玉炉和金幢,令人肃然起敬。

大金瓦殿檐口的上下部分,分别装饰着镀金云头和滴水莲花瓣,飞脊上安装着宝塔和一对火焰掌。大殿的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是琉璃砖墙壁,二层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着,殿内悬挂着一副皇帝乾隆御赐的金匾“梵教法幢”。梁坊上布满了幡和绣佛,层层的哈达琳琅满目,令人深思,求其根源。

大金瓦殿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阳光之下金光灿烂,光彩夺目,身临其境的游客,不由你不用脑子去神思遐想,释迦牟尼为什么会说唯我独尊……

当年,宗喀巴亲眼目睹了佛教的颓败,心里产生改革佛教的志向,便努力学习佛教知识,随后他采纳了一系列佛法学说,融汇诸派之长,合经咒之教为一体,最终建立了自己的佛法。

宗喀巴学行优越,德重社会,教化所及,蔚然从风。他的门徒们都染上黄衣冠,以区别于与其他各派教徒的不同,被世人称为黄衣派。

宗喀巴自从青年时期便开始游学西藏,在拉萨东南建了迦登寺,后来又建了色拉、哲蚌二个寺院。西藏的佛法自他而起焕然昭苏,历代转生的活佛,都是宗喀巴的传人,已经成为西藏神秘而美丽的历史传统史诗。

小金瓦寺的回廊中陈设着牛、羊、熊和猴子等等标本。大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这匹白马,就是三世喇嘛从西藏拉萨骑到塔尔寺的一匹神奇的宝马。

当年,三世喇嘛朝拜完塔尔寺之后,要到蒙古去传经说道。那天早上,三世喇嘛临要动身的时候,这匹白马说什么也不肯走,并且还用嘴咬住了三世喇嘛的衣服袖子,死活不让三世喇嘛离开它的身边。三世喇嘛迫不得已,只好咬着牙,狠下心,将这匹跟随他多年的白马留在了塔尔寺里。

第二天早上,三世喇嘛雇了一辆马车,悄悄带着几个门徒便上蒙古传教去了。他们到了蒙古境内的第三天,三世喇嘛就莫名其妙地病故在一家牧民的蒙古包里。

这匹白马,自从三世喇嘛离开塔尔寺那天起,它就不喝水,不吃东西,整天低着头流眼泪,还时常仰着头朝天长长地连声哀鸣,就在三世喇嘛病故的那一天,它也活活地饿死在塔尔寺里了。

塔尔寺的这些喇嘛,知道了三世喇嘛猝死在蒙古的消息之后,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这匹白马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活饿死的原因。喇嘛们感动之余,就把这匹通灵的白马供奉在小金瓦寺里,以便于喇嘛们和众信徒来祭拜。

大经堂,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也是塔尔寺里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在金碧辉煌、璀璨夺目的视觉当中,给人们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感觉。

大经堂是喇嘛们集中诵经的地方,可供一千多个喇嘛同时在这里集体打坐诵经。大经堂里的摆设非常考究,装饰着黄、红、绿、蓝、白五色幡和各式各样的天花藻井,满堂林立。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经堂里的那些大柱子上由绣着龙凤彩云的地毯包裹着,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在1000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的传统艺术,装着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和宝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虔诚的佛教徒们费尽心思把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不能不令世人琢磨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花寺,是为七世喇嘛长寿而建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院落。院子里有一颗古老的菩提树,树叶茂盛,浓荫蔽日,环境清洁而幽雅,游人步入到这里,心中就会油然地感觉到自己步入了一种空灵的地方。

小花寺的正面为琉璃砖墙突出的小门,玲珑别致。屋顶四面翘起,斗拱精巧明快,犹如一幅优美的木雕画图,令人心醉神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等人的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层层重叠,手工雕饰,精湛细致,是塔尔寺木刻艺术的精华结晶所在地。

塔尔寺里还有一些僧舍等等黄教建筑物,也都是藏传佛教的神秘文化艺术。

塔尔寺里天天都有许多来朝拜佛法的藏民。那天我看到一些藏民,他们那种虔诚的言谈举止和面目表情,一下子就好像是让我感悟到了什么,好像是顿时就明白了雪域民族的人生精神。

其实,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别管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人,几乎是天天都在憧憬着,盼望着、祈祷着,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自己的未来生活是一团乌黑的。

对于佛家的一些说教内容,我并不是太了解,不知者不惧吗,所以我也不迷信那些大活佛身上的那些种种的神秘能量,以及修炼来世的那一些说法。

说实在的,我觉得佛经之中有许多学说都是一些无稽之谈,都是一些忽悠着人们玩的陈旧东西。什么神秘的喇嘛,得道的高僧,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言行举止,其实也不过都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已罢了。

那天,我在塔尔寺寺院里游玩的时候,没去买昂贵的哈达去献给那些什么得道的大喇嘛。不是我这个人小气,舍不得花钱。金钱乃是身外之物,只要我身上有钱,在贵的食品,在贵的酒,只要我想吃,想喝,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大把大把地花钱,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心疼。

有些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到寺庙里烧香拜佛,也是情有可原的。滑稽的问题是,一些不知佛教是何物的达官贵人,地痞土豪,他们到寺庙里一掷千金,烧香拜佛,求平安、求仕途、求金钱、求名誉,我感觉着非常可笑的,因为他们花钱再多、烧香再多、磕头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恶有恶报,这是社会规律,释迦牟尼也救不了他们。

佛,根本不是什么神,他只是一个觉悟者,他只是一个普度众生的善良导师。尽管佛法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几乎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但是,任何一个神秘大佛,得道喇嘛,他们都不会左右别人的生活,更不会左右别人的人生。左右自己的生活,左右自己的人生,还是我们自己这个人。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这个‘我’字,并不是单指释迦牟尼本身,释迦牟尼的本意是说,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真正的佛教徒,根本就不信什么神,更不会信什么旁门左道的那些鬼怪了。

实话实说,世界上各个民族愚昧的一些宗教信仰者,如果还不自觉地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洗礼,他们早早晚晚也得让这个波涛滚滚的社会潮流所淘汰,这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客观规律。

(第一首)

湟水流经山坳中,如来八塔映天空。

衣冠络绎观三绝,袍袖匍匐入几重?

彻悟尘缘谁了断,追求永恒吾认同。

谦卑宁静修行者,境界还凭坚韧功。

(第二首)

藏传佛教,洪武年建。六百余年,香火延绵。

因果轮回,抑恶杨善。守戒持修,定慧悟空。

格鲁派系,宗喀巴诞。著名景区,雄伟壮观。

修蝉义理,心存善念。盛世寺庙,游人如织,

比丘罗汉,菩萨佛顔。般若知慧,波罗密多。

特撰此赋,酬佛佑团。行摄安返。诸君读之,

阿弥陀佛、扎西德勒。

(第三首)

端坐如莲山体清,大金瓦殿放光明。

无声承德经幡挂,有佛潜心信仰成。

投地板中书日月,转经筒里摇人生。

真言六字口中诵,手语轻抛功利名。

(第四首)

天高云淡大鹰旋,日丽风和浩瀚边。

牛马奇多春景异,人烟稀少土山延。

塔尔寺内禅情盛,省府街旁骨碎鲜。

汉藏相连香火旺,虔诚信众尽欢然。

(第五首)

夸雄佛亦有纷争,释迦行后几枝生。

一人之下私封取,多旨于中质变更。

唯得经余归好善,才能众引入良诚。

九重天上祥云出,圆塔飞光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