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古风离别唯美的诗句1
1、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2、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5、朋友天一端,友于甚相欢。珍重千金字,重逢一解颜。
6、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7、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8、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9、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1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1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4、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16、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1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18、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19、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0、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21、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古风离别唯美的诗句2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適《别董大二首》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17、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18、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9、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1、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22、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23、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2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25、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2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8、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2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3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3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3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0、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3、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44、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4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4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情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李白《三五七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浪淘沙》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唐·李商隐《无题》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北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柳永《凤栖梧》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北宋·柳永《昼夜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北宋·晏殊《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鹊踏枝》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北宋·晏殊《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北宋·晏殊《玉楼春》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唐·张仲素《燕子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张籍《节妇吟》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唐·卢仝《有所思》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唐·陈陶《陇西行》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唐·戴叔伦《相思曲》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唐·温庭筠《杨柳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唐·韦庄《应天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北宋·张泌《寄人》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北宋·李冠《蝶恋花》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北宋·周邦彦《玉楼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南宋·京都名妓·聂胜琼《鹧鸪天》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南宋·范成大《车遥遥篇》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明·才女·冯小青《怨》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清·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清·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清·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清·才女·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清·苏曼殊《本事诗》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近代·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近代·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渡情》
从此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梁祝》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写情趣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写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徐渭·自在《青藤书屋图》上的题辞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清·纪晓岚·自撰挽联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清·刘墉·在耦园“还研斋”所题
山水有情娱永日,古今无尽寄长年。—— 清·刘墉·在浙江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所题
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 近代·陈寅恪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近代·金岳霖·致林徽因的挽联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杯中佳茗淡如菊,怀里佳人静如蕾。——
谁言冰肌寒彻骨,庸人何曾解温柔?——
写景物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 清·邹祇谟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清·顾炎武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十四岁时著《滕王阁序》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北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北宋·苏轼《春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落花流水春去也,寒窗雨冷草空青。—— 东方白《盖世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