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理发师手艺好唯美句子 正文

理发师手艺好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19 07:53:37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看到林林总总的美容美发厅、理发馆、发廊等招牌时,脑海里便会浮现一位矮小的乡村剃头匠的身影。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生活在乡下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走村串户服务的剃头匠,背着一个木箱子,内装剃头工具,遇上生意,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即可营业。他们大多身体有点残缺,干农活不行。来我们庄子剃头的师傅姓陈,大约四十多岁,黝黑的脸庞,短小精悍的身材,走路一跛一跛的',每两个月来一次,来时便在庄子上一棵古老的大槐树下支起摊子,大人小孩就会聚拢在这里,有说有笑,挨个儿剃头。小孩一律是平头,简单些,粗糙些;大人则复杂些,讲究些,先是用推剪子“喳喳”推掉过长的头发,然后洗脸刮脸,操刀前他把剃刀在钢刀布上反复擦拭,在手上试试刀锋,遇到坚硬的胡须,先用热毛巾敷软后,涂上皂沫后才开始下刀,胡须刮尽后,便从顶额分开左右,一刀下去经鬓角颊腮直通颏底,接着耳廊耳垂、眉宇眼睑、鼻梁鼻翼,连鼻孔都要旋上一圈儿;那刀绕来绕去,游刃自如,若即若离,宛如春风吹过水面一样,再厚的脸皮经剃刀刮过之后也会细润光滑,满面生辉。最让人舒服微痒的是掏耳朵,躺在椅子上,把眼睛微微闭着,只见他小心翼翼地轻重适度地捏着、捻着、掏着,或许你可以打一个盹儿,做一个美梦儿。整个过程既让人消乏解困,心轻体爽,又容光焕发,耳目一新,大有脱胎换骨之妙感,真当年轻几岁。有副对联写得饶有风趣:

且看俺挥刀舞刃顶上功夫;

管教你改头换面从新做人。

遇到腊月很忙,他就带上一二个徒弟帮忙,徒弟不是跛就是瘸,让人忍俊不禁。据说腊月最后一位剃头的是很不吉利的,预示着来年不利。对此,他总是缄默不语。腊月忙完,正月是剃头匠最轻闲的日子,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妨舅舅”之说,正月一过,二月二他便开始这庄剃完到那庄,整天美美地忙活着。

自从我离开乡村在外地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有享受陈师傅的手艺了,也不知从那一年开始,陈师傅就不再下乡剃头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剃头”不叫“剃头”,而称“理发”了。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不仅有身体健全的小伙子,而且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阵容不断壮大,用具也电器化;特别是女的发型翻新不断,多姿多彩。有一次我回到乡下,听说陈师傅也在附近的小镇上租了个门面,继续从事着理发行业,刚开始的时候,他生意不错,老主户纷纷光临,可渐渐地,他的生意就萧条冷落了,一度他也搞起烫发卷发等新花样,可毕竟人老了,年轻人怎肯进入他的门铺?再几年过后,我走到小镇上忽然见到他,发觉他比以前变得更矮小些,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眼神里流露出淡淡的悲愁,整个人儿变得衰老多了。他开的门面挤在两旁是显眼的美容美发店之间,生意清冷,像遗民似的。面对时代的发展,他显得落伍了,局促了,撩倒了,二十年前他走村串户剃头那红火的生意和美好的情景,已经渐渐离他远去。

理发,是人们生活中一件最为平常不过的事情,想必每个人在理发中都有自己喜欢的理发员,而我最为钟爱的理发师,当属县城春潮理发店的老刘师傅。屈指算来,我到县城工作已有几十个年头了,曾经遇到过不少的理发员,自从结识了刘师傅之后,基本上就再也没有麻烦过其他理发师。本人生性守旧愚钝,总感到女人在头上摸来摸去有些不太自在,加之与刘师年龄相仿,男性之间彼此交流非常投机,自结识以后,他就好像成了我的“专职”理发师。

偶尔,因为刘师傅外出或到老家帮母亲种地,我不得已也曾和其他理发员打过交道,对他们的技艺和态度不敢恭维,常常是一次之交,很少再回头光顾。记得一次外出办案,刚巧头发长了,在一个大城市比较高档的理发店理了发,一比不知道,比较之后,大城市里的理发师也不过如此,比刘师傅的态度、理发技艺差得远多了。至此之后,如若碰到刘师不在,我宁可多待几日,也非等到刘师给我理发不可。

刘师傅年近花甲,从事理发工作,也快40个年头了。他矮矮的个头,瘦瘦的身材,背上有个小罗锅,对于这个其貌不扬的人,走在街上可能谁都不会多看他一眼。人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旧社会,剃头匠被列为下九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可在今天,剃头匠就成了人民的理发师。只要一提起刘师傅,在县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在中老年群体里人们都会竖起拇指赞不绝口。

刘师傅自年轻时就在县城国营理发店工作,由于自身生理缺陷的.缘故,他对这份吃“皇粮”的工作非常珍惜,刻苦学艺,练就了一手硬功夫。

人常说“家有黄金万斗,不如薄艺在手”,自从国营理发店解散后,刘师傅就和同在理发店工作的爱人自主创业,先是租房开了一间夫妻理发小店,凭着一手精湛的手艺,常常是顾客盈门应接不暇,后来,他招收了几名学徒,店子越办越大,收入也十分可观。起初,理发一次也就是2元钱左右,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理发一次收费10元钱,如果染烫焗油收费会更高一些。经过辛勤的努力,他很快成为了县城里最早购买四层临街门面房、屈指可数的富裕户之一。人们都说,刘师傅的门面是他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是他起早摸黑赚出来的。

刘师严守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好,在城里有口皆碑。当您一走进刘师的理发店,他对所有的顾客,不论几十元的烫、染、焗油顾客,还是几元、十元的理发、剪发客人,不论男女老幼,不分高低贵贱,他都是笑脸相迎笑声相送,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对每一个人,都让人高高兴兴而来,心满意足而归。能够光顾刘师傅的理发店,亲自感受刘师傅的服务,那的确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刘师的理发艺术受到大家交口称赞,他手法利落娴熟,仔细认真,一板一眼,绝不马虎。

首先是剪发。他先用剪刀把头发剪短、剪齐,理出基本形状之后,就改用推子进一步加工,直到发型完美顾客满意为止,他理发的过程犹如在精刻细雕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

然后开始洗头。洗头时,刘师总是把水兑得不凉不热,让水顺着指缝慢慢流下来,生怕烫着顾客,总是关切地问烫不烫?随后,抹上洗发膏,开始洗头。只见他时而慢挠,时而急搓,轻重自如,张弛有度,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倦意一扫而光。

接着就是修边幅,他先给客人围上围布,左手按在头上,右手拿着剃刀,轻轻往下刮,只听“嗤嗤嗤”几下,边幅就修得干干净净的。

紧接着开始刮脸(修面),这是刘师傅的拿手绝活,。只见他先用热毛巾敷面,捂上一会儿,再用小刷子蘸上肥皂沫,细细地抹在胡须上。接着取出剃刀嗤嗤嗤地在鐾刀布上来回蹭上几下,剃刀一下子就锋利了许多,再揭开冒着热气的毛巾,右手执刀,左手绷紧脸皮,铮亮的剃刀顺着胡子刮下去,嘶嘶地响,再从顶额左右,经鬓角颊腮,直通下颏底,接着耳垂、眼皮、鼻梁,连鼻孔都会旋上一圈儿,刀法精细沉稳,绕来绕去,若即若离,所到之处干干净净的。他的手法轻盈,就像蚂蚁在脸上爬过,麻酥酥,痒痒的,没有丝毫的痛感,刮过的脸皮细润光滑,十分舒服。尤其是剃刀在耳朵轮廓里刮过的时候,那种沙沙的刮蹭声,犹如美妙的乐曲,让人难以言表。

最后,再吹头发、定发型,修鼻须、推拿按摩,正衣冠,收费送别,样样工序,一丝不苟。

今年春季,刘师急流勇退,把辛辛苦苦打拼创下的铺面转手交给了年轻有为的徒弟打理,他退居二线仍然以一个普通的理发师的身份兢兢业业地忙碌自己为之奔波一生的岗位上!

今天,我又一次光顾了刘师的理发店,他的态度依然是那么温和谦恭,工作依然是那么的仔细认真。望着满头银发的刘师,望着依然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身影,我在心中暗暗地赞叹:

理发美容为群众,精益求精伴人生。

三十余年如一日,年近花甲亦称雄。

勤勤恳恳为顾客,推推剪剪凝深情。

喜看青松不显老,别样年华火样红。

对着镜子,看到自己整齐满意的发型、焕然一新的仪容,我再一次被刘师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但愿我们的理发师老有所乐,该歇息的时候就歇息;老有所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继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一个朋友的QQ个性签名是:平头,男人的自信。

他是平头坚决的拥护者,也是平头的实践者。

无独有偶,网上也有人这样语惊四座:平头是检验帅哥的唯一标准。

的确,男人理一个平头,清爽刚毅,味道十足,就像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在《越狱》中的板寸头,帅得简直让人嫉妒。

为了这个自恋的想法,决定来个变形记,我小声地问理发师,给我剪个平头吧。他立即停下了手,侧着头看我,从镜子中,我看到了他不屑一顾的表情。我立即觉得自己的提议糟糕透顶。

然后,他用百分之百肯定地语气说:你剪平头一定不好看!

我立即提高了调门:何以见得?语气中明显的不爽。

他没有在意我的情绪,继续推销他成熟的行业经验:你的头不大,前额不太宽阔,头型又不好,后脑凹凸不平,剪不出平头的效果;还有,你的发质虽然柔顺,但不够粗硬。所以,平头并不适合你的!说完,他继续自作主张地修理着我。

瞧,这就是我的理发师!

他从不愿意满足我的要求,却说了一大堆我的不足。他毫不顾忌我的感受,还大言不惭地说:“让技术更艺术是我的追求”。不过,奇怪的是,他的敬业与认真居然让我惟命是从,总是心甘情愿地让他来修理我,

理发师长相一般,倒还周正,让人觉得亲切,是我认可的发型师。我不喜欢太帅的理发师,帅气的男孩子总是让人觉得做事心不在焉,相处起来有些吃力。

他的手法纯熟,小小的剪子剪出了大大的手艺,在你的头上熟练地捣鼓着,一点不用担心他会下手太重弄疼你,也不用担心他突然开小差,然后神经质地将你的头发剪出一个大大的豁口,让你哭笑不得。吹风或者定型时,他拿捏得恰到好处,毋需担心电吹风高强的热度烧得你的头皮发麻。

记得,第一次去理发时,是冲着他的广告去的:还你一个独特的气质。虽然感觉有些自吹自擂之嫌,但是,我仍然愿意拿自己的形象做一次赌。

那一次,我们没有多少的交谈。零零星星地说了些发型方面的事,离开时,他给我一张名片。我没怎么看就丢在了包里,所以连他的姓氏都未必知道。

一个月后,我再次去光临,因为我那一次的发型受到了同事颇多的赞扬,说什么自然蓬松,顶部随性打造的纹理线条,动感有型,薄碎的短发尽显青春阳光……一箩筐的点赞让我十分受用。

透过洁净的玻璃门,老远就看见他在向我微笑,算是打招呼,他的牙齿很白。他居然还记得我,甚至还能重复当时的一些话语或者情景,上次我们一些未竞的话题,还能断断续续地延续下去。被人记住,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于是,我故作惊讶地说,哟,你的记忆太好了。受到嘉奖,他高兴地回敬说,像你这样很有气质的男人,当然不会忘记啦。虽然听得出,他有明显讨好我的成分,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这样的赞扬总让人感觉很受用。

他告诉我,他一直跟电视台在合作,负责播音员的发型设计。他说,你知道晚间新闻那个男播音员吗,形象很不错吧,其实,他长得很一般啦,绝对没有你这么有型,知道吧,一个真正的型男其实也是剪出来的,要不,你一个月来一次,我帮你打理、打理。他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在我头上认真地捣个不停,虽然有拉拢生意之嫌,但我仍觉得他已把我的发型设计当作是他最重要的责任。

我问他,礼拜五上午本想来理发,发现你店门关了就走了。他哦了一声说:去福利院了,每隔两个礼拜我就要去一次,那里有十几个孤儿,我去做义工,为他们理理发,偶尔送一些零食给他们。

他的故事让我突然有些感动,有时就想,遇见这样的人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呀,还有比这更适合我的美发师吗?

“给您一个精彩的早晨。”

这是一家早餐店的广告词

这句印在橱窗上的广告词清晰、自然,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被吸引的还有许许多多爱好美食的市民。所以,早餐时店里总是人满为患。

早餐店品种齐全,色泽丰富,手工做的小笼包和现做的瓦罐汤在这里美丽邂逅,青葱牛肉拉面则别有风情,而香菇馅的饺子味道始终如一,这些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叫醒你的味蕾。

拥有此等手艺的老板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干净的厨褂映衬他白皙的皮肤,时尚的碎发搭配一双明亮的眼睛,真是一个好看的男人,第一次看到他我就想,他做厨师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他很喜欢说话,老跟我絮絮叨叨,也跟别人絮絮叨叨。有时候我想,一个男人如此嘴碎是不是有些八婆?他老跟我提他的儿子,说他长得如何、如何的可爱,学习如何、如何的优秀,以至于让我产生一种突然想见见这个孩子的冲动。

不过,他饶舌中不乏实诚,感觉比较讨喜,食客们自然就喜欢他,生意自然就锦上添花了。

偶尔,点了早餐后,想到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顿觉索然无味,懒洋洋的不想动筷子。这时,他就有些急了,收起了他的唠叨,郑重其事地说:每天的早餐习惯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的功课,早晨,人体机能进入了一个低谷,大脑和身体的各种器官已经难为无米之炊,而一顿营养的早餐,就犹如雪中送炭,能给饥饿的细胞迅速提供能量。

这样形象而又高大上的比喻让我觉得他很有意思,立即乖乖地就范。所以理所当然,我就成了常客。日久年深,我们之间居然亲切得像一对老朋友。

他毫不避讳给我讲店面的租金,每一碗拉面的成本,每个月工人的开支。仿佛我是值得信赖的.知音,值得他将商业机密和盘托出。偶尔他也会抱怨牛肉涨价得太快,白菜的价格居高不下,致使他的利润空间缩小。每次,我都表现得兴趣盎然,认真地听他讲话,有时还积极地附和几句。

在他看来,我不仅是他的老顾客、老朋友,也是他一个忠实的听众。

有一次,我顺带了一个香蕉,在吃包子之前开始吃起来,立即遭到了他及时并强有力的制止。他激动地说,空腹不能吃香蕉的,你不知道吗?他张着嘴,表情十分夸张,让我觉得自己有些无知。虽然私下觉得空腹不能吃香蕉或许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我不忍心质疑他的真诚。

在稍微空闲的时候,他主动坐到我桌上来谈天。他还告诉我好多,比如茶蛋与什么最好不要搭配,男人吃什么不容易谢顶,男人吃什么更强壮,往往讲得头头是道。在我看来,他就像是一个绝对权威的导师,而我则像一个完全投入课堂的学生,认真而又兴趣盎然,听到满意处频频地颔首点头。他对我的认真的态度、谦虚的品质十分满意,每次讲完以后就表现出一种功德圆满的成就感。

当我再次厌食时,他又会郑重提醒我:你知道吗,匆忙也要充实,重复更是一种丰富。我笑他,你变成哲学家啦。他微微笑了笑,算是认可。

在他的严密监视下,我的早餐变得极有规律。所以,面色也红润起来,看见我的人都说,怎么变得这么有气质了?!爽得我每天笑语盈盈。有时我就想,遇见这些人真是我的幸运呀。

上个月,他的店面突然关门了,搞得我很不适应。立即想打个电话给他,却发现我其实一直不知道他的号码。几天后,我看见新的业主在装修门面,急切地跑过去询问究竟,才知道他到另一座城市去发展了。

而我,突然感觉深深的失落,就像失去了一个专职营养导师一样怅然……

第一次去他的店铺时,我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染着枣红的头发,一只耳朵带着两个硕大的耳钉,而紧身的裤子将他的下身绷得紧紧的,像顶着一个小帐篷,让人不忍直视。最烦的是从我进店门,他就紧贴着我,我的目光落到哪件衣服上,他就马上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说出一大堆关于它的牌子、面料、价格、出产,简直没有离开我半步,他的热情与执着让我有些透不过气来,甚至,最后都不好意思空手出去,生怕辜负人家一片热情。

店是男人的衣柜,清一色的男装。我最终选定了一件灰黑的秋装。不想,遭到了他坚定的阻止。他说,你不适合穿这种灰黑色的!语气干脆利落,仿佛不容置疑。他这样坦率,我倒有些意外,不像一般店主你每试一件衣服都赞口不绝,看不到一丝真诚!

不过我对他的意见有些嗤之以鼻,要知道,对黑色的偏爱简直让我难以抗拒,我的衣柜里,黑西装、黑领带、黑夹克、黑衬衫,几乎清一色的黑。况且也没谁这样质疑和评论过我的审美。

“我最喜欢黑色!”虽然好奇他的态度,但是我依然想坚持自己的审美主张,我不想轻易地被别人绑架。

“可是,你知道吗,你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合适的。”

“这倒是,你说说看?”我有些同意他的观点。

“你看,你微微有些清瘦,周身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书卷味,从美学角度来说,穿一些暖色调的,面料的质地稍稍硬一些的,这样会更显精神,更适合你暖男的气质。”很专业,又很在理,对我的赞扬又不露痕迹,我暗暗地感到庆幸。

他继续比划着:“你看,虽然你个儿不高,可庆幸的是,你的肩部略宽于臀部,臀部又比较圆浑,给人的感觉体态匀称,这样的身量对服装的选择面较大,完全可以多样点,米色、浅黄、灰色,到浅红、浅绿、咖啡、普兰都可以考虑。虽然你的肤色比较白,搭上黑色会有对比的效果,但是黑色有光幻觉的现象,由于你不够健硕,穿黑色则容易让人觉得弱不禁风或者产生像似容易散架的视觉误导。”

我频频地点头,像一个谦逊的学生遇见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然后,我的穿着遭到了他强烈的批评。他说,你居然穿了四层,你不知道这是穿衣服的大忌吗?——穿衣服不能超过三层的,帅哥!衣服这样勉强的叠加你不觉得很土吗!

我对他的吹毛求疵感到有些恼火。不过,我没有发作,因为,我其实还蛮欣赏他的。

接着,我衣服的颜色也遭到他无情的批评:“衣服的主色不可以超过三种。而你现在这一身最起码有五种不分主次的色彩,花里胡哨,搭配很有问题,根本展现不来你儒雅的气质,男人穿衣的信条就是:简约而又简单,尊贵却不张扬。你知道吧,男人的味道也是包装出来的……”

此时的我,在大师谆谆教导面前,便只剩下唯唯诺诺的份了。

接着,关于服装的面料,价格,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元素,还有哪些衣服与我的气质相搭,他滔滔不绝,一股脑儿地向我灌输。他的提议与讲解,让我觉出了他的真诚。“认真的男人最帅”,这句话我终于信了,才第一次接触,我就对他的营销哲学产生了好感与信任。所以,我一冲动,一口气买了好几件。

回家以后,妻子大赞我有眼光,到了单位,同事也是颇有赞词,让我的心情变得超好。

自此后,我一年四季的衣服几乎均源自该店,我成了该店的常客!

他的衣服摆放得很有章法,你需要什么样的款式与尺码,很容易就找到。一些简约、时尚的,款式新颖的衣服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经由他的打理,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

现在,我跟他已经很熟稔了。每一次去买衣服时,都愿意听听他的看法。他说,我是他店里的VIP,价格方面一定会照顾的。这句话我深信不疑。

终于有一次,看到我试穿后帅帅的样子,他赞赏不绝,说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虽然我明知这种话多少能够掐出一点水来,但是心里还是爽爽的。他极其认真地对我说:以后,由我来做你的专职服装师吧。

看见他真诚的样子,我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心想,遇见这样的人真是幸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