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礼仪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礼仪的来源就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社会交际等各种活动中所遵守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需要成为人们一定的礼节和形式来表现,这种种礼节规范累月经年,日益扩散,渐渐沿袭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并依照实行的社会风俗。
古代生活礼仪包括以下几种:
诞生礼
诞生礼起源于古代的“生命轮回说”,中国古代生命观中重生轻死,因此把人的诞生视为人生的第一大礼。诞生礼又称人生开端礼或童礼,它是从求子、保胎到临产、三朝、满月、百禄,直至周岁的整个阶段内的一系列礼仪。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
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飨燕礼规模宏大,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冬至及万寿节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宾礼
古之宾礼即为接待宾客之礼。周代主要指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往来交际的礼节。周礼规定,王畿以内的诸侯对天子,一年朝见四次;王畿以外的诸侯分为“六服”,王畿以外方五百里为“侯服”,一年一见;再外五百里为“甸服”,两年一见;以后的“男服”、“采服”、“卫服”、“要服”依次类推。
除了这种有规律的朝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会见,延及到会见等意思。宾礼在后代为何变成了皇帝和外国使节之间的礼节就可以理解了。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等家居之神,祭之以报出入饮食之德。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
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傩仪
傩,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学研究中,属于巫文化范畴。巫文化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一切巫术活动及与之有关的众多文化事象。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察,傩祭、傩舞、傩戏等,在民间都是靠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传承的民俗现象。
在古代的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了关于远古以来的傩祭、傩戏的许多记载。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
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附:汉民族15个主要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1、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12、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3、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4、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5、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6、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7、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王符
8、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9、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0、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11、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2、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13、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14、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15、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
16、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17、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8、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9、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22、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2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2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6、信则人任焉。——论语
27、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2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29、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30、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31、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32、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33、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34、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3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36、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37、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38、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39、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40、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41、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42、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4、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45、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46、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许衡
47、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48、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
4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张载仁
50、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51、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吕岩《劝世》
52、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53、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54、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5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56、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57、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王梵志
58、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左传》
59、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6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6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62、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63、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64、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6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66、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67、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68、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69、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70、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7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7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73、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74、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75、知耻近乎勇。 —— 孔丘
76、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7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7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79、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2、不学礼,无以立。
3、君子忧道不忧贫。
4、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6、知耻近乎勇。
7、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8、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9、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1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11、奢侈总是跟随着 乱,淫 总是跟随着奢侈。
12、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3、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1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5、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16、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1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18、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19、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2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2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2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3、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2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27、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28、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29、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30、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3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3、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3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