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下面是描写月牙泉的句子,欢迎参考!
1月牙泉,梦一般的谜,你似一弯新月,把梦幻化成了现实。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漫漫黄沙中有此一水,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你是把造化的灵魂装进了这贫脊的躯壳中了吗?神了,醉了,解不开的恒古之结,令人神醉情驰。
2星光璀璨,月华如水!一个人,静静的行走在湖边,看那一轮弯月投射在泉中的照影。湖边寂静无声,夏末的夜晚总是清凉的。白日的疲倦正缓慢的从体内飘出,被这灵动的空气蚀化!这一刻,可以不去计较得失,不去在意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就连那繁华喧嚣,也已不见!或许是太静,或是太冷清。莫名的感觉到丝丝寒意!无言望天,那里……已不见你的踪影。
3有些地方,上帝造就了它们,却又赋予了如此残酷的环境。在生命罕见的沙海中,你不屈地把绿色吟唱。月牙泉――你是我脑海中常常浮现的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我魂牵梦绕。你把时光酿成了沙漠之珍,任由岁月的洗礼,光阴流淌!你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笑看风起沙舞,掸尘去,我自岿然不动。人们称你: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涓涓流不息。
4你跋涉了千年,还要攀越旷久,累了吗?沮丧吗?我不忍你僬瘁,也不想你老去,上帝遗忘的孩子,人间会把她滋养,采天地之灵气,留不变之美丽,让传说中的“圣水”消病除灾,惩恶扬善。月牙泉,我向你致以深深地敬意。
5月牙泉,你曾经一定是碧水蓝天碧波清浪,岸边是无边的青草和在白云下青草地徜徉的牛羊,你象少女一样清纯,岸上一定有你最俊的情郞。欢快的歌儿一浪逐过一浪,百鸟齐飞翔!
6我愿意,如果还有来生,我一定第一个跑到你的身边,陪伴你度过你的年少时光;愿意像这沙漠之中的月牙泉一般,使这荒凉变得美丽!有人说,月牙泉是一滴泪,一滴仙人流在世间的泪。也有人说,月牙泉是嫦娥的泪,这一滴是欠后羿的!
7月牙泉传说: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面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开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前那碗圣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到碗周边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钭变成一湾清泉,术士变成一堆黑色顽石。原来这是佛祖释迦牟尼显灵,惩恶扬善,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8望春风,长相依,月牙泉边秋水伊人,伶人歌,葬花呤,月满西楼长亭惜别,夏蔷薇,山茶花,四季相思情深意长,冬思妻,红颜泪,雪梅思君陌上归人。
9我们从鸣沙山下到山脚后,来到鸣沙山脚下的敦煌月牙泉,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四周都是沙山,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
10鸣沙山的月牙泉是我所见过的再神奇之水了,处于沙漠之中而不枯竭,清澈而明亮,周旁风沙飞舞,竟是从山底向山顶和两侧吹去,低谷月牙泉像有神力庇佑,不被淹没,状如弯月,刹是美丽,如撩开面纱的绝世美女呈现在你面前,让你错愕惊叹。
11月牙泉是一个不能用脚到达的地方!还是让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不要过分地喧闹和打扰,因为我们不能围观伤疤―――尽管那伤疤是多么地“美丽”。因为她是我们灵魂的高地!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如果有一天,月牙泉,你怒放成诲,还原成当初的模样,我会带着我的爱人和孩子,泛舟湖上或临水而居。如果有一天,月牙泉,你被沙漠吞噬,我会把我的身体和灵魂埋在你的身边……
12是我沧桑岁月中一个忧郁的传说。我是你野旷荒漠中一缕飘逝的云烟。漠海中的废墟上,千年的古堡早已腐朽,我夹着画笔,走出这古堡,千年后的夕阳,依旧如血,依旧寂寞。千佛洞,鸣沙山。莫高窟,月牙泉。就让我在梦想里捧你流泪的脸。咏一首唐诗唱一句宋词,在欲望里掀起你蒙满黄沙的经典。只为一个千年的传说,心里变得不再荒凉,大漠的风烟,吹散了岁月的沧桑,却吹不走一个又一个曾经的梦想。
13千百年来,虽经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千年不涸,令人称奇。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在月牙泉的附近不远处,有一池人造人工湖,这是当地人们为了永久让月牙泉不会干涸,依靠党河水浸入人工湖,再浸入月牙泉,使月牙泉不断充盈。
14那是在芳菲初歇,陌上花开的四月的某一天,原本是最美好的.人间四月天。阳光明媚而温暖,和风轻曼而温柔。可是四周起了沉重的雾霾,朦胧中的人和物都无法看清。心情就无端地烦躁郁闷起来,临窗而立,无事可做。然后就让思绪一路向北再向北……,然后就抵达了你!
15我们来到“夕照”门,往里是“鸣山月牙泉史陈列馆”,有赵赴初老先生题写的“月泉阁”,还有“趣水得山”厅,天下“天下第一泉”的月泉楼。整个建筑呈古色古香,令人浮想联翩,在这远离人间,自然环境恶劣,风沙严重,地质干燥,能保存这么完整完好的古楼建筑,实在难得。由于楼群建在沙山环抱之中,楼顶的石硫瓦上落满着厚厚的黄沙,好像一位久经战场、披沙拣金的老兵耸立于黄沙泉水之间。
16南行不过10里许,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鸣沙山,有着“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就已然触手可及了。在茫茫的沙海中,鸣沙山和三危山紧紧地环绕着一爿绿洲,一弯新月就安静地依偎在这大漠中的一爿绿洲里,睁着幽蓝的双眼迎迓我的到来。听风登山者悟几座错落有致,线条优美的沙山,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
17月牙泉,你也曾金戈铁马,也曾浪击飞舟,可是面对滚滚而来的黄砂如同人类滚滚而来的欲望和贪婪,你一次次地败下阵来,版图一次次地缩小。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着“鸣沙山”的呜咽,对着大漠无边的苍穹,睁着微弱的眼睛,闪烁着微弱但却坚强的梦想。似乎在提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是浩渺的海,同时也在提示这里如何由海变成沙漠的…..,在这无边的沙漠中你的坚守是多么的艰难,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
18 我有点诧异,这么一眼泉水,被沙山包围着,弥漫的风沙,荡不平小小的泉眼,这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据说,鸣沙山的沙被风吹下来,在泉边停了下来,夕阳西下之时,风向回转,沙又被吹到山上。因此,风,总是以月牙泉为中心,沿沙山坡面向鸣沙山坡顶吹去,风沙永远也无法吹入月牙泉。因为风的作用,月牙泉安详地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也许真的,月牙泉,她真是上天赐予沙漠里的一眼圣泉。那深邃的眼睛,穿越唐宗宋祖,静观云卷云舒。
19山脊像一条连接蓝天的柔软丝带,又像是斧削了的锋刃,缓缓地向高处伸展,延入无尽的天际。更为绝妙的是,阳光之下,沙山阳面明亮的身影与沙山阴面暗淡的阴影,形成一明一暗的“阴阳脸”,棱角如刀刃,大漠旷野之下,尤显得妙意无穷。这就是鸣沙山了。
20拂去一路的黄尘,我站在月牙泉边。风吹动着我凌乱的长发,清澈的泉水,倒映着我疲惫的身影。 一片绿洲,掩映在鸣沙山的怀抱,月牙泉就躺在绿洲里。泉长约300余米,宽约50余米,就这一汪清泉,静卧荒漠,日月蒸腾,千年不涸,风沙弥漫,依然鲜活。泉边,几棵粗矮的杨柳树,向四周铺开,有的树,看上去是看上去没多少年头,大概是建造楼宇是栽种的。还有一片芦苇,绿莹莹的,在风中摇弋。泉水清澈,一如明亮的眸子,在浑黄的狂风和滚滚的黄沙飞扬中,与日月同辉。
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有二百七十三个五彩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
2、长廊,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简单的扫把、水桶、拖把…,但一到了下课,愉快的谈笑声及欢乐声又将充满那属于我们的小天堂──长廊。
3、这条长廊长七百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么独特的风景,您一定没有见过吧!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4、颐和园内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这条长廊。长廊一共728米,273间。漫步长廊,旁边的景物全都尽收眼底。
5、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有二百七十三个五彩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6、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7、刚进颐和园的大门就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第一长的长廊。他曾在1990年的“奥蒂斯大会”中获得了世界十大长廊之一名号。
8、长廊,是摆放扫具的地方,也是我们的花园。
9、长廊非常漂亮据石碑上介绍,长廊总长度为728米,共有273个间隔,是乾隆专门为***妈欣赏昆明湖的雨景而建造的。
10、这就是大殿,我们绕过大殿就可以来到长廊。长廊又叫画廊,一共有237间,长达728米。每间的槛上都有一幅画,每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11、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这每一间的横涧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在这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12、又有一条举世闻名的长廊。它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间,是我国古建筑中最长的廊。廊间每根坊梁上都有彩画,一共竟有一万四千余幅。
13、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14、我们来到了颐和园长廊。其长廊是吉尼斯之最,长廊长782米,廊上彩绘精美,计有1400多幅。
15、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共有273间。
16、颐和园的长廊,也是全中国最大的画廊,廊上面全是精美的雕刻:有婀娜多姿的仙女;有高大强壮的骏马;琮有壮丽的山峰和流水,
17、踏上皇家园林颐和园最具代表景物的长廊,我便惊叹建筑师的妙手和画师的如椽巨笔。别致、幽雅、古色古香,是这条匠心独运长廊的特征。
18、而我总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用心的感受同学之间与世太平的气氛,并且研究、推测哪个同学的心情与平常不同,或是望着那些来回奔波的老师们。
19、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20、让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去看。这是颐和园里很有名的长廊。
21、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
22、然后,我到了长廊,它是一条很长的走廊,上面的两边都有不同的花鸟画和一些神话故事的图画。
23、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24、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我们的教室里因空间狭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说说话,是个较拘谨的地区,但如果是在长廊,活动范围变宽、变大之下,我们可以做的事也较多元化。
25、竹声如萧,悠远神秘的乐曲又如水般柔柔倾泻;落英缤纷,娇嫩柔美的花瓣又如舞者翩然起舞。穿过一扇扇石拱门,眼前一处换一景,这处的山突兀嶙峋,那儿的石玲珑诗意,像是大自然的能工巧匠独具匠心的一笔。
26、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人工长廊,长廊上雕龙画凤,神态各异,美不胜数,廊间不时飘出古乐声,有一种穿越古代的感觉。
27、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
28、颐和园长廊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共273间,全长728米。它北靠万寿山,南临,在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
29、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30、在宽大的长廊,虽有着如士兵般整齐排列的扫具以及四个大型蓝色塑胶桶摆放在旁,但活动空间依然很大。下课时,一群特爱玩线上游戏的男生坐在长廊的窗台上,吱吱喳喳兴奋的讨论着昨晚他又如何被陷害、如何战胜怪兽。诸如此类。而在走廊的另一角,一群女孩正望向学校前自由路上熙熙攘攘的车辆,边寻找名 贵房车,边聊着昨晚电视连续剧或综艺节目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31、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棱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细细地玩味。
32、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
33、清晨,阳光洒在带有露水的竹叶上,如同为竹子编织一件金丝做的衣裳。地上的小草也披上了雨露的衣裳,显得格外娇嫩,更加生机勃勃。一只蜘蛛正在拨动它的网为竹林伴奏,蚂蚁正在围着它们的食物跳舞,小鸟在枝头高歌,蟋蟀在草丛中竖起了翅膀。
34、我来到了长廊,看到长廊的顶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画,有画人物的,有画风景的,总之,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没有一幅画是相同的。
35、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具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个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调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大红和金黄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建得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36、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为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者哺着琉璃瓦,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也有例外的,潭拓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也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37、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38、园林是美丽的。夜晚,雨点下在园林的小河里,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丝丝缕缕的月光洒在小河上,如同闪耀的灯光,为在小河里畅游的小鱼增添了几份美丽。
39、这个园林很美,它因庭院里的花和树、竹子而出名,故名做亭香园林。庭院里的的花香扑朔而来,在这里面散步,使人忘记一切烦恼,树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很茂盛,颇有田园之意啊。在园林的后面有座亭五山,站在上面远看园林,犹如一副优美的图画,它的布局统一,即使不是站在亭五山上看,也是一副优美的图画,这样美的园林,谁不赞美?
40、我最喜欢的地方就属长廊了。长廊好像彩带一样,把各个景点紧密地连接起来,它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走廊,长廊还是一条优美的画廊,走廊间的每根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各不相同。彩画色彩鲜明,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以及四大名着中的情节。它还被收进吉尼斯纪录呢!
41、突然,我的目光又被一座怪石林立的假山吸引了过去,那座假山还真是有趣,千疮百孔的,像是一位患了皮肤病的老爷爷。由于这些天天上的仙女老是哭泣,假山上已经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又像一位刚洗过澡的壮男。
42、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苏州的园景,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43、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44、狮子林是元代园林风格的代表,以假山石闻名。假山石的特点是石峰玲珑透瘦,多且好,最高的当然是“狮子峰”了,它为诸峰之霸,合乎“透”“漏”“瘦”三大要求。这奇特的技艺,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实在惊人。
(一)
走进敦煌石窟,
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
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
机敏的北朝人,
将西域样式融进了,
魏晋风骨;
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
雍容华贵,从容自信,
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
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
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
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
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二)
不是妖艳,不是凄凉,
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
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
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
岁月的轮回,
生命的存亡,
莫高窟中,有辛酸,
有甜美,有苦涩,
有辉煌,有愤恨……
这些味道,这些情感,
交织着,铺洒着,
飞扬着,诉说着,
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
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
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
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三)
一座石窟,一个世界;
一孔洞穴,一截历史。
壁画、雕塑、藏经、传说……
每一样都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的,
不,一辈子也不够。
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
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
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
那一样不让人沉迷。
石窟里很静,
又似乎又像在讲述,
那饲虎的王子,
救人的七色鹿;
那是谁?
割下自己的肉,
欲换取鸽子的生命。
这一切西来的文化,
都融进了中华文明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博大与包容。
不是有人在探索、
追寻中华文明为什么,
能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吗?
这里就镌刻着答案。
大漠深处,
河西走廊的尽头。
我的敦煌,
我的莫高。
丝绸之路上,
一个小小的驿站,
中华文化中,
一首壮美的史诗。
莫高窟,
是我精神的至高点;
莫高窟,
是我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说,
莫高是一杯浓酒,
那么我愿举杯,
用生命举杯;
如果说,
莫高是一轮明月,
那么我愿仰望,
以一生仰望。
莫高——挚爱——神话。
(四)
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
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
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
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
置身其间,
却仍能隐隐感受到,
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
使人不得不慨叹,
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让我惊异还有,
莫高窟大小佛像,
鲜艳的色彩和飞动的衣袂,
也不是让人敬仰的伟岸身躯,
而是古人对光线出神入化的妙用。
天光透过两道洞口漫射进来,
正好照在尊者的脸和胸部,
其他部位渐远渐暗,
其他人物亦渐暗渐远,
唯独至高的尊者佛光普照。
我留连到最后,
待洞中的参观者散尽,
排除了游人对光的干扰,
释迦尊者立刻光艳柔美,
色泽祥和,
令人肃然起敬。
两道洞口掌控天光,
准确散射到佛像最重要的部位,
依次过度到黑暗。
其庄严肃穆,
令人怦然心动。
莫高窟不仅有,
精妙绝伦的彩塑,
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记录佛教故事的,
有描绘神佛形象的,
有反映民间生活的,
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
就像是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是活着的,
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它见证着历史,
记录着历史,
聆听着历史。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
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
莫高窟是绝美的,
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
因为肤浅的艺术品,
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
莫高,
意味着文化,
意味着美。
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
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
是人类文明的精粹,
是人类灵魂的凝结。
它是永恒,
是神的力量。
(五)
莫高窟,
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
就在于它是,
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
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
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
喧闹的背景,
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撩乱,
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在别的地方,
你可以蹲下身来,
细细玩索一块碎石、
一条土埂,
在这儿完全不行,
你也被裹卷着,
身不由主,踉踉跄跄,
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在这儿,
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
那干脆就丢弃自己,
让无数双艺术巨手,
把你碎成轻尘。